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1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转导通路在人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晨 刘珺 +1 位作者 赵涵 刘玲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检测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人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并推测其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作用,为研究慢性根尖周病的... 目的:检测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人慢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并推测其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作用,为研究慢性根尖周病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健康牙齿牙周膜为对照组,患有根尖周囊肿及根尖周肉芽肿标本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各20例,对各组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JAK2、磷酸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phosphorylation-janus kinase 2,p-JAK2)、STAT3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phosphorylation-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JAK2、p-JAK2、STAT3、p-STAT3在正常牙周组织中均有少量表达,在根尖周囊肿及肉芽肿组织中表达量增加,实验组1、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JAK2及p-JAK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及p-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根尖周炎标本中的JAK2和STAT3以及p-JAK2和p-STAT3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JAK2和STAT3以及p-JAK2和p-STAT3之间有相关性。结论:JAK2、p-JAK2、STAT3及p-STAT3在慢性根尖周炎中表达量增加,推测JAK2/STAT3信号通路与根尖周炎的炎症过程有关,可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孕中晚期子痫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王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孕中晚期子痫的关系。方法纳入154例接受产检的孕中晚期孕妇,以是否存在子痫分为健康孕妇组(未存在子痫孕妇)与观察组(存在子痫孕妇),每组77例。两组均接受可溶性fm... 目的研究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孕中晚期子痫的关系。方法纳入154例接受产检的孕中晚期孕妇,以是否存在子痫分为健康孕妇组(未存在子痫孕妇)与观察组(存在子痫孕妇),每组77例。两组均接受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胎盘生长因子、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对比两组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胎盘生长因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分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与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7318.83±135.55)pg/ml、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192.78±9.32)、24 h尿蛋白定量(0.65±0.23)g/24 h均高于健康孕妇组的(1910.05±66.34)pg/ml、(9.36±0.45)、(0.08±0.01)g/24 h,胎盘生长因子(57.39±3.82)pg/ml低于健康孕妇组的(370.70±13.88)pg/ml(P<0.05)。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与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r=0.539、0.631,0.525、0.637,0.431、0.569,P<0.05),胎盘生长因子与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负相关(r=-0.598、-0.619、-0.481,P<0.05)。结论孕中晚期子痫孕妇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和胎盘生长因子比值明显增高,且两种指标比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可以两种指标的测定结果预测疾病的发生并评定疾病发生程度,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fms样激酶1 胎盘生长因子 24 h尿蛋白定量 孕中晚期子痫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付楠良 郝婷婷 刘玺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为AIS组,另选取同期在...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为AIS组,另选取同期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JAK2、SOCS1水平和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IS患者血清JAK2、SOCS1水平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S组血清JAK2水平高于对照组,SOCS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IS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AIS组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血清SOCS1水平呈负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_(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SOCS1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且二者间呈负相关;此外,血清JAK2、SOCS1水平均与肠道菌群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即随着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r受体酪氨酸激酶与SD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4
作者 苏晓杨 陈文婷 +3 位作者 付怡丹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3-1599,共7页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TAM(Tyro3、Axl和MerTK)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凋亡细胞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SD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的差异...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TAM(Tyro3、Axl和MerTK)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凋亡细胞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SD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的差异,研究Mer受体酪氨酸激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2型糖尿病组10只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普通饲料,实验组大鼠行高脂高糖饮食6周,并腹腔内注射单剂量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14 d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造模成功。周围神经病变组大鼠动物继续高糖、高脂喂养8周。麻醉后活体分离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腹主动脉取血,取坐骨神经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神经纤维组织学改变,确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模成功。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血糖、血脂及血清MerTK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MerTK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实验成功构建SD大鼠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成模率80%;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低于2型糖尿病组。②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核减少,有部分空泡变性,出现吞噬细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胞体肿胀,核间距增大,出现空泡变性,髓鞘周围出现隔断、不平滑,轴索变为网格状。③血清中MerTK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坐骨神经组织中MerTK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中明显上调(P<0.05)。⑤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及坐骨神经组织中Mer受体酪氨酸激酶水平升高,推测与其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受体激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物学标记物 2型糖尿病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信号通路与特发性炎性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婷 傅自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82-784,共3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以骨骼肌受累为突出表现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胞因子有关。相关研究表明,多数细胞因子可通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途径向细胞内传递信息,其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增...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以骨骼肌受累为突出表现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胞因子有关。相关研究表明,多数细胞因子可通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途径向细胞内传递信息,其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理过程。既往研究结果显示JAK/STAT通路相关信号的表达异常或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在IIM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janus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基因在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廖霞 姚婷 +4 位作者 谢泓源 余湘 雷天意 张全波 青玉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36-740,744,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ATGs)是否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及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治疗前后的自噬表达变化。方法:收集30例经JAK抑制剂治疗24周的RA患者(RA组)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30名健康者(HC组...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ATGs)是否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及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治疗前后的自噬表达变化。方法:收集30例经JAK抑制剂治疗24周的RA患者(RA组)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同时收集30名健康者(HC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RA组ATG5、Beclin-1、LC-3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HC组;ATG16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HC组(P<0.05)。RA组ATG5表达水平与ESR、hsCRP、SJC、PtGA、DAS-28(ESR)、CCP正相关(P<0.05);ATG12表达水平与hsCRP、CCP正相关(P<0.05);ATG16表达水平与hsCRP、SJC正相关(P<0.05);Beclin-1表达水平与ESR、hsCRP、PtGA、DAS-28(ESR)正相关(P<0.05),与RF-IgG负相关(P<0.05);LC-3表达水平与ESR、hsCRP正相关(P<0.05)。治疗24周后,ATG5、LC-3、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ATG16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自噬相关基因参与了RA发病;托法替布可能通过影响RA患者体内的自噬水平,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自噬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janus蛋白激酶抑制剂 自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Janus活化激酶2/Fms样酪氨酸激酶3抑制剂新药帕克替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咏懿 黄璐 纪雪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4-999,共6页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存在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帕克替尼是一种Janus活化激酶2(JAK2)及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帕克替尼胶囊(商品名:Vonjo)于2022年2月28日被美国FD...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存在向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帕克替尼是一种Janus活化激酶2(JAK2)及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帕克替尼胶囊(商品名:Vonjo)于2022年2月28日被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患有罕见形式的骨髓疾病(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或继发性MF)且血小板(凝血细胞)水平低于50000·μL^(-1)的成人患者,口服200 mg,bid的剂量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janus活化激酶2/Fms样激酶3抑制剂 帕克替尼 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变构抑制剂缓解放射性肺炎的作用效应与机制研究
9
作者 汤艺 夏冰 +2 位作者 孙明姣 刘喜波 李梦瑶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5-435,共11页
目的探索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变构抑制剂对放射性肺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 Gy的剂量进行双肺辐照建立辐射诱导放射性肺炎小鼠模... 目的探索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变构抑制剂对放射性肺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50 Gy的剂量进行双肺辐照建立辐射诱导放射性肺炎小鼠模型,分别提取SHP2变构位点抑制剂SHP099辐照组(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辐照组(辐照未灌胃)、SHP099未辐照组(未辐照并予以SHP099灌胃)和对照组(未辐照且未灌胃)小鼠的肺组织制作HE切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4组小鼠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水平。RT-qPCR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和骨髓原代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中iNOS、TNF-α和IL-6的表达情况。收集BMDM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NF-α和IL-6的分泌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辐照后不同培养时间后RAW264.7和BMDM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采用RT-qPCR检测10 Gy辐照后24 h RAW264.7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各亚基和同系物表达水平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NOX4表达水平。结果通过SHP099灌胃辐射小鼠模型发现,SHP099预处理的辐照小鼠肺部损伤减弱,肺组织内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均下调(均P<0.05)。10 mmol/L SHP099预处理24 h后,RAW264.7和BMDM细胞因10 Gy辐照引起的上升的炎性反应因子iNOS、TNF-α和IL-6 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5)。收集BMDM细胞的培养上清显示,SHP099预处理也可减少辐照后TNF-α和IL-6蛋白的分泌(均P<0.05)。SHP099预处理也可降低10 Gy辐照后30 min引起的RAW264.7和BMDM细胞升高的ROS水平(均P<0.05)。采用RT-qPCR检测RAW264.7细胞10 Gy辐照后24 h NOX各个亚基和同系物的表达变化情况显示,p22^(phox)、p40^(phox)、Rac1、NOX2、NOX3、NOX4和NOX5表达均上调(均P<0.05),其中NOX4上调最多;而SHP099预处理可减少辐照后RAW264.7细胞的NOX4蛋白表达(P<0.01)。结论SHP2变构抑制剂可以缓解辐照诱导的小鼠肺部炎性反应。SHP2变构抑制剂可能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NOX4的表达降低ROS产生,从而减少炎性反应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酶2 活性氧 SHP0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疗效的单臂meta分析
10
作者 邵丽华 宋海侠 +4 位作者 祁月潇 董玉梅 郭丽云 蔡雅琴 魏世鸿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其中3项关于TKIs单药治疗,12项关于联合治疗,meta分析显示TKIs单药治疗的疗效欠佳,与未使用TKIs治疗相比总生存期(OS)差异不显著(P>0.05),但TKIs联合治疗的疗效改善,与未使用TKIs治疗、未使用抗Her-2治疗或仅基于曲妥珠单抗治疗相比,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为TKIs单药或联合药物治疗的主要进展方式,发生率为59.0%~82.2%,而TKIs联合放疗的CNS复发率降低为22.9%。结论基于TKIs的联合治疗能够改善Her-2阳性BCBM的预后,但CNS复发率仍然很高,TKIs联合放疗能够降低CNS复发率,但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较少,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最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脑转移 激酶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珊珊 高海娜 +4 位作者 赵圣国 郑楠 张养东 王加启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6-92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和7个试验组,采用无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对照组不添加组氨酸,试验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0.60、1.20、2.40、4.80、9.60、19.20 mmol/L的组氨酸。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 h增殖情况;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β-酪蛋白和8个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当组氨酸浓度为0.15~9.60 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数量均增加。2)β-酪蛋白表达量随组氨酸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与对照组相比,组氨酸的添加可极显著促进各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1);试验组中,随着组氨酸浓度的升高,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81)]和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P-e EF2(Thr5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而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Thr389)]的蛋白表达增加;当组氨酸浓度为2.40 mmol/L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Tyr1007/1008)]、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Thr37)]和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 IF2α(Ser5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Tyr694)]、磷酸化m TOR调控蛋白[P-raptor(Ser863)]和m TOR复合物1中的绑定蛋白(GβL)蛋白在组氨酸浓度为9.60 mmol/L时表达量最高。综合可知,组氨酸的添加可通过促进JAK2-STAT5信号通路中P-JAK2(Tyr1007/1008)和PSTAT5(Tyr694)蛋白的表达来进而调控β-酪蛋白表达。最适浓度(0.15~9.60 mmol/L)范围内的组氨酸还可通过m TORC1的P-raptor(Ser863)蛋白作用于下游靶点P-4EBP1(Thr37)来促进β-酪蛋白表达,最终调控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激酶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路宁 王重建 +7 位作者 刘晓田 王炳源 周浩 杨凯丽 任义 王雪青 李玉倩 别荣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农村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35人(病例组)和对照278人(对照组),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Re...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农村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农村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35人(病例组)和对照278人(对照组),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Real-Time PCR检测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强度;采用MDR模型及叉生分析探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突变基因型AG+GG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下降存在统计学关联(OR调整=0.425,95%CI:0.245~0.736)。进一步分析显示,JAK2基因rs2230724位点与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调整=0.583,95%CI:0.405~0.839)。结论:JAK2基因位点rs2230724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存在关联,且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和体力活动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激酶-2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玲玲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旭阳 刘浩 宫兆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非肿瘤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P<0.05)。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412)。Pyk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AKT只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yk2和p-AKT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望成为明确T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激酶2 化的丝/苏蛋白激酶 舌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不同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陶亮 关永源 +2 位作者 葛慧 贺华 韩启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 了解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 +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细胞胞浆游Ca2 +浓度 ([Ca2 +]i)的方法 ,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肾上腺素受体cDNA的HEK2 93细胞 ,观察酪氨酸... 目的 了解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Ca2 +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细胞胞浆游Ca2 +浓度 ([Ca2 +]i)的方法 ,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肾上腺素受体cDNA的HEK2 93细胞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和磷脂酶C抑制剂U7312 2 对激动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引起的 [Ca2 +]i 变化的影响。结果 预先用U7312 2 (0 1,10 ,5 0 μmol·L-1)与细胞共同孵育 10min ;用Genistein(10 ,10 0 ,2 0 0 μmol·L-1)与细胞共同孵育 1h。在分别转染了α1A、α1B和α1DcDNA的HEK2 93细胞 ,U73 12 2 和Genistein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肾上腺 (10 μmol·L-1)引起的双相 [Ca2 +]i 的升高。在上述细胞 ,U7312 2 (5 0 μmol·L-1)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Ca2 +]i 升高 ;而用最大有效浓度 10 0 μmol·L-1的Genistein只能部分抑制肾上腺素升高 [Ca2 +]i 的作用。结论 在HEK 2 93细胞 ,不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α1A α1B和α1D)激动均能部分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引起Ca2 +释放和Ca2 +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Α1肾上腺素受体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脑血管平滑肌细胞Ca^(2+)池操纵性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临溪 关永源 +2 位作者 贺华 丁岩 熊大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对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CSMC)Ca2 + 池操纵性Ca2 + 内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CSMC ,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用Fura 2 /Am荧光探针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结果  (1...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对牛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CSMC)Ca2 + 池操纵性Ca2 + 内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CSMC ,在生物荧光双波长影像分析系统用Fura 2 /Am荧光探针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结果  (1)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 ,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内皮素 1(ET 1,10 -7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5 6%± 2 .9%、2 5 6%± 3 9%、48 9%± 3 7%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 (vanadate ,2 ,4,8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升高CPA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增加比率分别为8 2 %± 3 9%、18 8%± 4 9%、46 6%± 6 9% ;(2 ) genistein(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ATP(10 μ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 6 7%±2 6%、2 4 6%± 6 5 %、5 1 3 %± 6 9% ;vanadate (2 ,4,8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升高ATP刺激引起的CSMCCa2 +内流 ,增加比率分别为 4 8%± 2 0 %、2 8 5 %± 4 6%、49 6%± 3 3 % ;(3 ) genistein (2 5 ,5 ,10 μmol·L-1)能浓度依赖性降低环匹阿尼酸 (Cyclopiazonicacid ,CPA ,10 μmol·L-1)刺激引起的CSMCCa2 + 内流 ,抑制率分别为 6 5 %± 3 0 %、2 2 5 %± 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蛋白 ATP 内皮素-1 环苑阿尼 动脉 平滑肌细胞 CA^2+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hTrp3蛋白介导的α_(1B)-AR引起的Ca^(2+)内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晓茹 关永源 +2 位作者 丘钦英 贺华 李劲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Trp3(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 3)蛋白是否参与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以及酪氨酸激酶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 ,将hTrp3cDNA分别转染到HEK2 93细胞和已有α1B受体稳定表达的HEK2 93细胞 ;Westernblot方法检测... 目的 探讨Trp3(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 3)蛋白是否参与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以及酪氨酸激酶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 ,将hTrp3cDNA分别转染到HEK2 93细胞和已有α1B受体稳定表达的HEK2 93细胞 ;Westernblot方法检测Trp3蛋白表达情况 ;Fura 2 /AM荧光分光光度法 ,测定胞浆游离Ca2 + 浓度。结果 HEK2 93细胞上可检测到hTrp3的内源性表达 ,转染后其表达增加。α1B HEK2 93细胞转染hTrp3cDNA后 ,α1B AR引起的Ca2 +内流显著增加 (P <0 0 1) ;转染hTrp3cDNA对thapsigargin诱导的Ca2 + 内流无作用。 5~ 30 μmol·L-1genistein对转染细胞α1B AR诱发的Ca2 + 内流有抑制作用 ,最大抑制率达(75 2± 12 6 ) %。结论 Trp3cDNA转染可能主要通过非CRAC(calciumreleaseactivatedcalcium )途径增加α1B AR引起的Ca2 + 内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B-AR 受体操纵性Ca^2+通道 TRP 激酶 GENIS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17
作者 许子威 周卯 +2 位作者 高安慧 桂双英 白海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484-1490,共7页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并在体外评估这些分子对BTK蛋白的降解活性。方法 以Nurix Therapeutics公司临床化合物NX-5948为先导化合物,分析其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并环代替吡嗪胺的...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并在体外评估这些分子对BTK蛋白的降解活性。方法 以Nurix Therapeutics公司临床化合物NX-5948为先导化合物,分析其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并环代替吡嗪胺的骨架跃迁思路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BTK PROTACs,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TR-FRET)、MTS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激酶活性、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BTK蛋白降解活性。结果 共合成6个目标化合物(化合物B~G),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优异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BTK降解活性,其中化合物B表现出较优的BTK蛋白降解能力,其半数最大降解浓度(DC_(50))值约为0.1 nmol·L^(-1)。结论 基于NX-5948,通过骨架跃迁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BTK PROTAC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初步探索,可为BTK PROTAC降解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氏激酶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NX-5948 BTK PROTAC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立 王俊艳 +3 位作者 赵秀兰 赵楠 张丹芳 孙保存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4例,切片经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过碘酸-雪夫(PAS)双重染色,...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4例,切片经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过碘酸-雪夫(PAS)双重染色,证实肿瘤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行VEGF、EphA2、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染色指数统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有血管生成拟态组(36/84)和无血管生成拟态组卵巢癌组织(48/84)的VEGF、EphA2、MMP-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血管生成拟态组的卵巢癌细胞VEGF、EphA2、MMP-9表达明显高于无血管生成拟态组。但有血管生成拟态组和无血管生成拟态组患者的MMP-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VEGF、EphA2和MMP-9等参与了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检测VEGF、EphA2和MMP-9可作为预测卵巢癌预后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管生成拟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ph受体激酶A2 基质金属蛋白 免疫组织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调节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齐新风 黄庆先 《免疫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02-707,共6页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SUF)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关系。方法 将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SUF低浓度(SUF-L)+IL-1β...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SUF)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关系。方法 将大鼠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SUF低浓度(SUF-L)+IL-1β组(SUF-L+IL-1β组)、SUF高浓度(SUF-H)+IL-1β组(SUF-H+IL-1β组)、SUF-H+IL-1β+STAT3激活剂Colivelin组(SUF-H+IL-1β+Colivelin组);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测定JAK2和STAT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IFN-γ、IL-6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IL-1β组细胞存活率及克隆形成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JAK2和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p-JAK2/JAK2和p-STAT3/STAT3值以及细胞培养液IFN-γ、IL-6和IL-8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IL-1β组相比,SUF-L+IL-1β组、SUF-H+IL-1β组细胞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Colivelin逆转了高剂量SUF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SUF能够通过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白细胞介素-1Β janus激酶2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B细胞淋巴瘤基因-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侯立维 孔丽娜 杜开先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级7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外源性胆红素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级7日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用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模型制备4 h后,地塞米松组大鼠腹腔内注射10 mg·kg-1地塞米松,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内注射5、10、15 mg·kg-1外源性胆红素,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均显著延长(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降低(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均显著缩短(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增加(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外源性胆红素低、中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 <0. 05),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均显著降低(P <0. 05),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外源性胆红素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逃避潜伏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外源性胆红素剂量增加,外源性胆红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2、3、4天大鼠逃避潜伏时间呈缩短趋势,穿越平台次数及探索平台速度呈增加趋势,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海马组织中p-JAK2、p-STAT3、Bcl-2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源性胆红素能够提高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抑制海马组织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JAK2/STAT3/Bcl-2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认知功能 蛋白激酶2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B细胞淋巴瘤基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