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nus CoSTe单层膜在Li-S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温新竹 曾凤生 彭玉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6,共9页
开发新的亲硫催化材料是解决锂硫电池正极多硫化锂存在的严重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动力学转化等问题的有效方案。构建了一种潜在的锂硫电池正极锚定材料—Janus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CoSTe单层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多硫化物Li_(2)S_(n)... 开发新的亲硫催化材料是解决锂硫电池正极多硫化锂存在的严重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动力学转化等问题的有效方案。构建了一种潜在的锂硫电池正极锚定材料—Janus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CoSTe单层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多硫化物Li_(2)S_(n)团簇在CoSTe单层膜表面吸附能适中(0.88~2.85 eV),大于石墨烯表面和有机电解液中的吸附能,且高阶Li_(2)S_(n)团簇的表面吸附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优化;Li_(2)S_(n)团簇的分解不太容易自发地在CoSTe膜层上发生;Li_(2)S_(n)团簇在CoSTe单层膜表面的扩散有其微观上的“通道”;Li_(2)S的解离能优于石墨烯表面,CoSTe单层膜比石墨烯表面更利于硫还原反应的顺利进行;CoSTe单层膜的金属特性在吸附Li_(2)S_(n)团簇后得以保留。综上,理论上Janus CoSTe单层膜表面在锂硫电池电极中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Li_(2)S_(n)团簇 janus CoSTe 锚定材料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ect thermal spin filtering effect and excellent spin caloritronic properties in strain-modulated Janus VSTe monolayer
2
作者 LIU Ye XU Jin-tao +1 位作者 PENG Xiao-ge LONG Meng-qi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613-4624,共12页
The spin calori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Janus VSTe monolaye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nd the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NEGF)method,implemented in the Atomistix Toolkit(ATK)package... The spin calori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Janus VSTe monolaye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nd the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NEGF)method,implemented in the Atomistix Toolkit(ATK)package.Our study revealed significant spin-splitting within the Janus VSTe monolayer,which induced spin currents under a temperature gradient across the device.By applying a 1%tensile strain,the Janus VSTe monolayer exhibited a perfect thermal spin filtering effect(SFE),with the spin-up current nearly suppressed to zero.Both the unstrained and strained Janus VSTe monolayers demonstrated excellent spin caloritronic properties,with spin figures of merit of 10.915 and 8.432 at an average temperature of 100 K,respectively.Notably,these properties were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performing optimally at lower temperatures.These results suggest a promising avenue for designing spin caloritronic devices aimed at efficient waste heat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 vste monolaye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rmal spin filtering effect spin caloritronic properties strain-modula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掺杂单层Janus MoSS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志远 唐梅 +4 位作者 张欣欣 汪建容 Nsajigwa Mwankemwa 肖祎 张伟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碱金属Li的掺杂对单层Janus MoSSe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i替代掺杂后,其结合能数值均为负值,表明在掺杂过程中释放出能量,Li掺杂Janus MoSSe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分...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碱金属Li的掺杂对单层Janus MoSSe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i替代掺杂后,其结合能数值均为负值,表明在掺杂过程中释放出能量,Li掺杂Janus MoSSe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分析发现,Li掺杂后能在单层Janus MoSSe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从而使它由直接带隙半导体变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并减小了带隙值。其中,当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6.25%时,Li替代掺杂Se面时的禁带宽度减小更多,其对电子结构的调制效果更好。光学性质研究表明,Li的掺杂能改变该材料可见光区的吸收系数和静态介电常数ε(0)。Li替代掺杂增大了材料的光吸收率,使其对可见光吸收能力有所增强,具有太阳光能量收集或光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掺杂 电子结构 吸收系数 介电函数 janus MoS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Janus硫硒化钼板的振动行为分析
4
作者 刘鑫杰 王立峰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3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单层Janus硫硒化钼(MoSSe)的振动行为.将晶格失配引起的固有应变添加到双层板模型中,利用FEM实现了对MoSSe的模拟.利用MD模拟和FEM计算出自由边界和固支边界下MoSSe圆板的振动情况,并分...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有限元方法(FEM)研究了单层Janus硫硒化钼(MoSSe)的振动行为.将晶格失配引起的固有应变添加到双层板模型中,利用FEM实现了对MoSSe的模拟.利用MD模拟和FEM计算出自由边界和固支边界下MoSSe圆板的振动情况,并分析了尺寸、应变和压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边界下MoSSe圆板的固有频率随着尺寸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圆板直径达到8.6 nm时,频率出现明显的不连续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碗状翘曲和管状翘曲.不同尺寸MoSSe圆板的固有频率的MD模拟结果与FEM计算结果一致,且在小变形情况下,2种方法得到的应变与压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也一致.双层板模型可以准确预测MoSSe板的振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硫硒化钼(MoSSe) 分子动力学(MD) 翘曲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室温铁磁性的二维Janus钛硫属化物
5
作者 张凯 武晓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设计具有室温磁性的二维铁磁材料是发展纳米尺度自旋电子学器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实验合成的二维室温铁磁体种类有限且鲜有报道如何从非磁材料设计室温铁磁体.受近期实验合成JanusMo SSe单层结构的启发,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预测了一... 设计具有室温磁性的二维铁磁材料是发展纳米尺度自旋电子学器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实验合成的二维室温铁磁体种类有限且鲜有报道如何从非磁材料设计室温铁磁体.受近期实验合成JanusMo SSe单层结构的启发,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预测了一类具有新奇电子结构的二维室温铁磁体Janus TiXY (X=S、Se和Te;Y=H和F).声子谱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这些Janus单层材料具有晶格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基于HSE06杂化泛函计算能带结构给出单层TiTeH和TiTeF是带隙为0.18和0.48eV的双极磁性半导体,其中TiTeH由于存在巨磁能带结构效应可以通过将自旋取向由面外翻转至面内实现能带交错-打开转变和自旋分裂调控,即达到自旋取向调控能带结构.单层TiSH、TiSeH、TiSF和TiSeF分别是自旋带隙为2.67、1.73、3.11和2.27eV的铁磁半金属材料.蒙特卡洛模拟给出TiXH和TiXF的居里温度范围分别为339~401 K和341~497 K,表明这些Janus单层材料均具有室温铁磁性.我们还发现在双层TiSF中存在与双层CrI_(3)类似的堆积取向依附的层间磁耦合基态.此外当选用石墨烯作为保护层与TiXY形成异质结后单层Janus结构的本征电子结构特征可以保留.室温铁磁性以及丰富且可调控的电子结构使JanusTi XY材料成为一类理想的自旋电子学候选材料,同时基于非磁材料构建Janus结构为设计新型二维铁磁体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材料 第一性原理 室温铁磁性 电子结构 异质结
原文传递
应变和电场对Ga_(2)SeTe/In_(2)Se_(3)异质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孙婷钰 吴量 +3 位作者 何贤娟 姜楠 周文哲 欧阳方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8-338,共11页
异质结构的构筑与堆垛是新型二维材料物性调控及应用的有效策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堆叠构型的新型二维Janus Ga_(2)SeTe/In_(2)Se_(3)范德瓦耳斯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4种异质结构型均为Ⅱ型能... 异质结构的构筑与堆垛是新型二维材料物性调控及应用的有效策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堆叠构型的新型二维Janus Ga_(2)SeTe/In_(2)Se_(3)范德瓦耳斯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4种异质结构型均为Ⅱ型能带结构的间接带隙半导体,光致电子的供体和受体材料由二维In_(2)Se_(3)的极化方向决定.光吸收度在可见光区域高达25%,有利于太阳可见光的有效利用.双轴应变可诱导直接-间接带隙转变,外加电场能有效调控异质结构带隙,使AA2叠加构型的带隙从0.195 eV单调增大到0.714 eV,AB2叠加构型的带隙从0.859 eV单调减小到0.058 eV,两种调控作用下异质结的能带始终保持Ⅱ型结构.压缩应变作用下的异质结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域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吸收能力.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Janus Ga_(2)SeTe/In_(2)Se_(3)范德瓦耳斯异质结电子结构的调控机理,为新型光电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 范德瓦耳斯异质结 光电特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