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1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中医药调控JAK/STAT通路的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胡乐乐 李浩林 +5 位作者 陶鹏飞 贺佩鑫 杨会军 金芳梅 年芳红 王海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81-85,I0013-I0016,共9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该研究检索SinoMed、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 3.6.0对文献去重并进行人工筛选,...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该研究检索SinoMed、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NoteExpress 3.6.0对文献去重并进行人工筛选,利用Excel 2019绘制发文趋势折线图。采用VOSviewer 1.6.18软件绘制核心作者网络合作图、机构合作密度视图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使用CiteSpace 6.1.R2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分析图、时间线图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并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纳入1375篇文献,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态势,涉及到4495位作者,形成了以伍超、刘小虹、许能贵等为代表的稳定的合作网络和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核心合作机构。文献关键词形成了12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肾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以及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备受关注的中医药干预手段有电针、姜黄素、苦参碱、黄芩苷、普通针刺等。结论中医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对此深入研究可能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癌症、炎症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jak/stat 信号通路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探究温阳通络针灸法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相关蛋白JAK2、STAT3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霞 周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针灸法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的JAK2、p-JAK2、STAT 3、p-STAT3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SD清洁级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针灸+药物组,共6组,每组30只;采用2%戊巴比妥钠麻醉,小...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针灸法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的JAK2、p-JAK2、STAT 3、p-STAT3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SD清洁级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针灸+药物组,共6组,每组30只;采用2%戊巴比妥钠麻醉,小心剪开颈部皮肤,分离出迷走神经,并且暴露出颈总动脉,选用6-0的丝线双重结扎颈总动脉,并且中间离断颈总动脉,造成永久性失流,接着将含8%氧气的92%氮氧混合气体以1L/min的流速持续通入缺氧箱中,假手术组仅作皮肤切口,不做缺血处理亦不做缺氧处理,于术后第3天开始干预,药物治疗选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隔天1次腹腔注射,针灸治疗穴位选取:百合、大椎、至阳,斜刺百会0.5 cm留针25 min,艾灸大椎、至阳25 min,采用Western Blot(WB)方法分析不同分组中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药物+针灸组的p-JAK2、p-STAT3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药物+针灸组的p-JAK2、p-STAT3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针灸可明显下调缺血缺氧脑瘫幼鼠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减少缺血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jak/stat通路 jak2 p-jak2 stat3 P-stat3 温阳通络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探讨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康 张敏 +3 位作者 盖丰丰 霍雪 邹董星宇 方立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819-826,共8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要原因。炎症反应参与了DKD的发病机制,涉及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首要原因。炎症反应参与了DKD的发病机制,涉及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核转录因子-κB(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s/RAGE)、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TGF-β_(1)/Smad)、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等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证明,JAK/STAT通路介导了DKD炎症反应,直接参与细胞增殖和炎症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过表达,加重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和蛋白尿的进展。目前,西医治疗DKD存在局限性和诸多问题,中医药可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DKD的目的。经过深入研究国内外最新文献,将中医药通过JAK/STAT通路治疗DKD炎症反应进行总结,旨在为其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 jak/stat通路 炎症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1D5通过JAK/STAT通路对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4
作者 韦豪伟 陶学文 余德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探讨TBC1结构域家庭成员5(TBC1D5)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B)、免疫组化(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BC1D5在HCC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构建相应的TBC1D5稳转肝癌细胞株;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TBC1结构域家庭成员5(TBC1D5)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B)、免疫组化(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BC1D5在HCC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构建相应的TBC1D5稳转肝癌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8、平板克隆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H2O2诱导的HCC细胞凋亡,最后通过WB检测敲低和过表达TBC1D5后对JAK/STAT通路的影响。结果WB、IHC和qPCR结果提示,HCC组织中TBC1D5在蛋白、mRNA水平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P<0.0001、P<0.01)。与对照组比较,敲低TBC1D5后HCC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平板克隆集落数形成减少(P<0.001)、EdU阳性细胞比例下降(P<0.001)。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TBC1D5后H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相比于对照组降低(P<0.01)。敲低TBC1D5后HCC细胞相比于对照组,细胞周期减慢、抗凋亡能力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敲低TBC1D5使JAK与STAT蛋白磷酸化水平下降(P<0.01)并抑制JAK/STAT通路。结论TBC1D5在HCC中高表达,TBC1D5敲低后,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周期速率以及抗凋亡能力均降低,并且可能通过JAK/STAT通路影响H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BC1D5 增殖 侵袭 jak/sta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法替布通过JAK/STAT通路抑制系统性硬化症小鼠皮肤纤维化
5
作者 罗芳 叶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研究托法替布对博莱霉素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病小鼠皮肤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为空白组、模型组、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其中模型组、2组干预组博来霉素皮下注射制造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空白组小鼠... 目的研究托法替布对博莱霉素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病小鼠皮肤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Balb/c小鼠分为4组:为空白组、模型组、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其中模型组、2组干预组博来霉素皮下注射制造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早期干预组自造模开始给予托法替布灌胃处理,晚期干预组自造模第8天给予托法替布灌胃处理。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水平;水解法检测皮损组织羟脯氨酸含量;RT-PCR方法测p-JAK1、p-JAK2、p-JAK3、p-STAT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中p-JAK1、p-JAK2、p-JAK3、p-STAT3、I型胶原纤维及α-平滑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相较空白组真皮层增厚,胶原纤维增多,托法替布干预后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相对减少,早期干预组较晚期干预组真皮层相较对更薄(P<0.05);晚期干预较模型组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早期干预组较模型组p-JAK2、p-JAK3 mRNA表达量均减少(P<0.05),早期干预组较模型组p-JAK1、p-JAK3、p-STAT3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5),早期干预组p-JAK1蛋白表达量较晚期干预组减少(P<0.05)。结论托法替布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系统性硬化症小鼠皮肤纤维化,且托法替布早期干预起到的抗纤维化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托法替布 纤维化 jak/sta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1通过SOCS3/JAK/STAT通路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研究
6
作者 沈方方 祝峰 +1 位作者 徐珂 滕懿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敲减细胞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1,FGF21)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FGF21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FGF21干扰慢病毒转染HepG2细胞,降低FGF21的表达,以空载体转染H... 目的通过敲减细胞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1,FGF21)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FGF21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FGF21干扰慢病毒转染HepG2细胞,降低FGF21的表达,以空载体转染HepG2细胞作为对照,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棕榈酸油酸刺激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测定分光光度值,计算脂质含量;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中SOCS3、JAK2、STAT3蛋白的变化。结果油红O染色及吸光度值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显著减少;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干扰组肝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在肝细胞模型中,敲减FGF21表达,可通过激活SOCS3/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HEPG2细胞 SOCS3/jak/sta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在淋球菌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郑春婵 钟莉 +2 位作者 李思锐 林映萍 陈嵘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810-817,共8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在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淋球菌(Ng)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10周龄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中获取单个核细胞悬液,设空白组、雌二醇(E2)组、淋病奈瑟菌(Ng)组和淋病奈瑟菌+雌二醇(Ng+E2)...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在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淋球菌(Ng)感染模型中对JAK/STAT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10周龄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中获取单个核细胞悬液,设空白组、雌二醇(E2)组、淋病奈瑟菌(Ng)组和淋病奈瑟菌+雌二醇(Ng+E2)组。空白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E2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E2溶液,Ng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Ng裂解液,Ng+E2组为10%FBS+RPMI1640培养基+单个核细胞+Ng裂解液+E2溶液。其中每组单个核细胞数为2.0×10^(7)个,E2最终浓度为10^(8)mol/L,Ng裂解液由1 mL浓度为2.0×10^(7)CFU/mL的Ng悬液经超声破碎获得。采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IL-17A、IL-17F、IL-36α、IL-36β、IL-36γ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JAK、Tyk2及STAT非磷酸化及其磷酸化情况。结果RT-qPCR及ELISA结果显示:Ng组中的促炎因子(IL-17A、IL-17F、IL-36α、IL-36β、IL-36γ)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上调,抑炎因子(IL-10、TGF-β)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调;Ng+E2组中促炎因子表达较Ng组明显下调,抑炎因子表达较Ng组明显上调;E2组与空白组间各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g组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程度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Ng+E2组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程度与Ng组相比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E2组与空白组间的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2可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Ng感染模型中JAK(1-3)、Tyk2及STAT(1-6)磷酸化,并下调其促炎因子的表达、上调其抑炎因子的表达。E2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影响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Ng感染模型的相关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淋病奈瑟菌 雌二醇 炎症因子 jak/stat通路 脾脏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减缓阿托伐他汀诱发的斑马鱼脑出血
8
作者 刘馨妍 陈博 +1 位作者 蒋建东 张靖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4期298-307,共10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阿托伐他汀(ATV)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ATV诱导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同时给予BBR,观察其出血情况及神经损伤,并对其出血后炎症因子和运动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分离斑马鱼脑部组织进...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阿托伐他汀(ATV)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ATV诱导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同时给予BBR,观察其出血情况及神经损伤,并对其出血后炎症因子和运动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分离斑马鱼脑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基因本体(GO)和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探寻BBR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果2μmol/L的ATV可显著诱导斑马鱼幼鱼发生脑出血以及出血后损伤,80%斑马鱼在给药后48 h观察到严重出血,出血后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斑马鱼运动距离缩短。在用BBR处理后平均出血面积由0.019 mm2下降至0.011 mm2,神经损伤及炎症情况有所缓解,运动距离比模型组明显增长。转录组测序发现,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基因与BBR处理组和模型组的差异基因出现48个交集基因,对其进行KEGG分析,JAK/STA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其中与脑出血相关的il11b、stat1b、lepa、lepb 4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经qPCR验证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BBR可以保护ATV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及其出血后脑损伤,JAK/STAT信号途径可能是BBR发挥作用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小檗碱 脑出血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顾浩平 杨洋 严年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脑梗死是我国高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在脑梗死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作用于该通路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对该通路... 脑梗死是我国高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医药在脑梗死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作用于该通路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以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切入点,对该通路进行系统概述,总结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通路介导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军 姬广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近年来,ID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髓核细胞作为椎间盘内的主要细胞,其凋亡是椎间盘发生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研究表明...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近年来,ID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髓核细胞作为椎间盘内的主要细胞,其凋亡是椎间盘发生退变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研究表明Janus激酶(Janus kinase, JAK)/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or, STAT)信号途径与髓核细胞凋亡过程联系密切。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的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以JAK/STAT信号通路为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以期为IDD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信号通路 髓核细胞 凋亡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沈诚 范士志 +2 位作者 陈建明 李志平 何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5-987,991,共4页
目的研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至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至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JAK抑制剂-AG490治疗组和STAT抑制剂—RMP治疗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NF-κB活性,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NF-α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5)。AG490及RMP处理后,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有少许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NF-κB活性增加时TNF-α含量也相应升高,反之亦相同,两者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NF-κB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可下调心肌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并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通路 缺血再灌注 NF—kB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JAK/STAT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诚 范士志 +2 位作者 陈建明 李志平 何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研究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JAK抑制剂-AG490治疗组,STAT抑制剂-RMP治疗组。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TNF-α和IL-6含量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AG490及RMP处理后,TNF-α和IL-6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有少许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含量增加时IL-6含量也相应升高,反之亦相同,两者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TNF-α和IL-6表达明显升高,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可下调心肌组织TNF-α和IL-6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并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通路 缺血再灌注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毅 李坤河 +6 位作者 温仕宏 李偲 李云胜 刘颖 张旭宇 姚溪 刘克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38-2344,共7页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30~25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但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30~25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但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SMA 60 min后开放120 min的方法制备肠I/R损伤模型;AG490(JAK特异性抑制剂)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8 mg.kg-1AG490,余同I/R组;雷帕霉素(STAT特异性抑制剂)组(RPM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0.4 mg.kg-1 RPM,余同I/R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于夹闭SMA前30 min侧腹部皮下注射2μmol.kg-1DMSO,余同I/R组,DMSO系AG490和RPM的溶剂。所有大鼠均于再灌注120 min后取小肠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行Chiu's评分,同时取肠黏膜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15-F2t-isoprostane、内皮素-1(ET-1)和血栓烷素B2(TXB2)浓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JAK2(p-JAK2)及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各组的Chiu's评分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I/R组和DMSO组的LD和MDA含量、DAO活性、MPO活性、15-F2t-iso-prostane浓度、ET-1浓度及TXB2浓度均显著升高,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和DMSO组比较,AG490组和RPM组的DAO活性、MPO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ET-1浓度、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肠I/R所致的肠损伤的发生,其作用与促进氧化应激损伤、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通路 AG490 雷帕霉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JAK/STAT通路对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姚胜 姚咏明 +3 位作者 李红云 董宁 于燕 梁华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 :研究 JAK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JAK/ STAT)通路对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感染致严重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烫伤后金葡菌感染致严重脓毒症的大鼠模型 ,6 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对照组、烫... 目的 :研究 JAK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JAK/ STAT)通路对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感染致严重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烫伤后金葡菌感染致严重脓毒症的大鼠模型 ,6 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对照组、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JAK2 激酶抑制剂 AG4 90和 STAT3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处理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分别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肝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AG4 90和 RPM早期干预均能显著降低烫伤脓毒症大鼠肝组织TNFα m RNA表达峰值 (P均 <0 .0 1) ,AG4 90处理后 2小时肝组织 TNFα的蛋白水平也有所下降 ;同时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亦显著降低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脓毒症早期抑制 J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jak/stat通路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减轻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的肾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菲 贾莉莉 +3 位作者 翁亦齐 张全胜 杜洪印 喻文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肾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0):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肾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开关腹并游离相应血管;模型组(M组),制备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右美托咪定组(D组),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JAK2激酶抑制剂AG490组(A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G490(10mg/kg);右美托咪定^+阿替美唑组(T组),在注射右美托咪定30 min前腹腔注射阿替美唑250μg/kg,之后操作同D组。S、M和D组在与A和T组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肝循环开放后6h(S组术毕后6h),经肝下下腔静脉采集血样后处死大鼠,取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IL-6和TNF-α浓度;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行肾小管病理损伤评分;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JAK2(p-JAK2)、STAT1(pSTAT1)和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M、D、A和T组大鼠IL-6、TNF-α、Cr、BUN浓度,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明显升高,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D与A组IL-6、TNF-α、Cr、BUN浓度、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明显降低,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T组IL-6、TNF-α、Cr、BUN浓度、AI及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升高,且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通路激活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jak/stat通路 肝移植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JAK/STA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宪喆 王琪珊 +3 位作者 牛可 谭潇 郭代红 刘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2期72-76,84,共6页
目的:研究鸡血藤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生药10、20、40 g·kg^(-1)),儿茶素低、... 目的:研究鸡血藤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生药10、20、40 g·kg^(-1)),儿茶素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1)),除正常组外,各组均接受6.0 Gy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剂量率117.29 cGy·min^(-1),时间290 s),连续灌胃给药28 d,每日1次。于照射后第28天,检测小鼠外周血WBC、RBC、PLT计数,提取小鼠脾脏细胞中的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提取小鼠脾脏中总RNA,采用RT-PCR法测定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均可促进辐射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与正常组相比,均可显著升高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P<0.05)和上调mRNA的表达(P<0.01),均可显著下调Bax和Caspase-3的mRNA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鸡血藤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对小鼠脾脏中JAK/STAT信号通路起激活作用,可抑制脾脏细胞的凋亡,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鸡血藤 脾脏 jak/stat通路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E1通过JAK/STAT通路调节HIV-1在巨噬细胞中的复制
17
作者 陆贝贝 陈姗姗 +6 位作者 陈飞蓉 石敏娟 吴玉婷 叶力 梁浩 苏锦明 蒋俊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26-832,共7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家族成员1(SerpinE1)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关系,及其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在巨噬细胞中对HIV感染过程发挥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年龄、性别特征成组匹配,招募HIV感染未治疗人群[HIV ART(-)组...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家族成员1(SerpinE1)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关系,及其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在巨噬细胞中对HIV感染过程发挥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年龄、性别特征成组匹配,招募HIV感染未治疗人群[HIV ART(-)组]和健康对照人群(HC组),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SerpinE1 mRNA表达量。在THP-1细胞中构建SerpinE1敲低细胞(敲低SerpinE1组),感染或不感染HIV Ba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IV-p24和干扰素(IFN)-α蛋白水平,有参转录组测序分析染毒后敲低SerpinE1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基因和KEGG富集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HIV-1 Gag、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8(TLR8)、白细胞介素-1β(IL-1β)、MX动力蛋白样GTPase 1(MX1)、MX动力蛋白样GTPase 2(MX2)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2、STAT1、STAT2、SATA4、IL-1β和M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比较,HIV ART(-)组SerpinE1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在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中能够被HIV诱导下调(P<0.05);敲低SerpinE1表达下调HIV-p24蛋白表达和HIV Gag mRN A表达,促进IFN-α蛋白分泌水平,促进TLR7、TLR8、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蛋白家族的STAT1、STAT2、SATA4及IL-1β、MX1、MX2的表达(P<0.05)。结论:SerpinE1可能通过抑制TLR7和TLR8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IFN-α的释放,进而抑制JAK/STAT通路及其诱导的多种IFN刺激基因和IFN相关因子表达,从而促进了HIV-1的感染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家族成员1 巨噬细胞 干扰素-Α jak/stat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研究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烁 王宣尹 +3 位作者 张家旗 许丽天 胡真瑜 邓高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11-3023,共13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研究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EP)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化瘀消癥颗粒的潜在有效成分,建立了PPI、MCODE、GO富集和KEGG途径分析。在JAK/STAT通路抑制剂与激动剂对照下,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研究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EP)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化瘀消癥颗粒的潜在有效成分,建立了PPI、MCODE、GO富集和KEGG途径分析。在JAK/STAT通路抑制剂与激动剂对照下,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化瘀消癥颗粒对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化瘀消癥颗粒对JAK/STAT通路及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共获得375个活性成分、45个已知靶点和207个预测靶点,通过构建PPI网络筛选出STAT3、MMP9、TLR4、HIF1-α等15个关键目标。划痕实验提示化瘀消癥颗粒对HTR-8/SVneo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化瘀消癥颗粒作用48 h后,Transwell实验提示HTR-8/SVneo细胞的过膜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实验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JAK/STAT通路相关的uPA、HIF1-α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P<0.05),趋势与通路抑制剂AG490一致,与通路激动剂IL-6相反。结论化瘀消癥颗粒抑制JAK/STAT通路及其相关蛋白uPA、HIF1-α和N-cadherin的表达,影响HTR-8/SVneo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活性,这有助于阐明化瘀消癥颗粒治疗异位妊娠(EP)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消癥颗粒 异位妊娠 jak/stat通路 网络药理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
19
作者 曹邦卿 吴支喜 +1 位作者 曾丽珍 易卫环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益气温阳护卫汤低剂量组(5 g·kg^(-1))、中剂量组(10 g·kg^(-1))、高剂量组(20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抗原液(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结合雾化(卵清蛋白)激发的方式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第8天,各药物组开始灌胃相应剂量的益气温阳护卫汤,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持续4周。RT-PCR检测肺组织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瑞氏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细胞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血清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护卫法可减轻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降低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益气温阳护卫法 jak/stat 防御素 IFN-γ IL-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对脓毒症大鼠肝组织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松柏 孙家潭 翟秀珍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 :研究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JAK/STAT ,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通路对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所至脓毒症大鼠肝组织白介素 - 10 (IL - 10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LP模型 ,大鼠随机... 目的 :研究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JAK/STAT ,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通路对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所至脓毒症大鼠肝组织白介素 - 10 (IL - 10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LP模型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LP脓毒症组、JAK激酶抑制剂AG4 90处理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肝IL - 10mRNA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IL - 10蛋白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CLP后各时间点IL - 10mRNA升高明显 (P <0 .0 5或 0 .0 1) ,其蛋白含量在 6、2 4、4 8h也增高明显 (P <0 .0 5 )。AG4 90预处理后 ,与CLP组相应时间点比 ,大鼠CLP 6、2 4、4 8h后IL - 10mRNA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或 0 .0 1) ,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腹腔脓毒症使IL - 10表达明显升高 ,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可进一步上调肝组织IL - 10的表达 ,这可能有助于减轻脓毒症所致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通路 脓毒症 大鼠 肝组织 IL-10 信号转导 转录激活子 白介素-10 JANUS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