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朱芬英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r法组各48例,分别用Pull法或Introducer法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对比两组患者造瘘管更换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期间造瘘管更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患者TSF、上臂肌围、FFMI、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ull法组(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ull法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以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自身营养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食管癌 吞咽困难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胃镜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林艳 贺学强 +3 位作者 唐婷 张清勇 熊震 王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8月11日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PEG治疗1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8月11日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PEG治疗1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养迅速恢复,减少静脉补液。结论 Introducer法PEG是肠内营养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 introducer 经皮内镜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Introducer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林艳 林鸿 贺学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PEJ)是目前用于胃肠内营养的有效新方法之一,其操作方法Introducer法较其他方法操作更简便、并发症更少、适应症更广泛。本文就Introducer法的操作技术、优势、适应症、并发症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空肠(PEG/PEJ) 适应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0例报告
4
作者 沈林艳 贺学强 +3 位作者 林鸿 唐婷 黄海荣 曾荣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ntroducer法PEG治疗10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养迅速恢复,减少静脉补液。结论 PEG是肠内营养的一种新...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ntroducer法PEG治疗10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养迅速恢复,减少静脉补液。结论 PEG是肠内营养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ll和Introducer两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学清 钟亮玉 +3 位作者 黄开红 吴静 卢俊勇 詹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介绍和比较Pull和Introducer两种胃造瘘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连续住院需胃造瘘病人分别施行Pull(5例)和Introducer(3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比较两种方法操作的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在术后第2~3周,在床边无内镜监视下... 目的介绍和比较Pull和Introducer两种胃造瘘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连续住院需胃造瘘病人分别施行Pull(5例)和Introducer(3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比较两种方法操作的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在术后第2~3周,在床边无内镜监视下对Introducer胃造瘘患者更换造瘘管。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胃造瘘均取得了成功。胃造瘘的时间Pull法平均为(17±2.3)min,Introducer法平均为(17±3.6)min。两组均无并发症。对Introducer胃造瘘患者更换胃造瘘管平均用时(5±1.3)min,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Pull和Introducer两种胃造瘘法都是安全的。Introducer法在更换胃营养管时不需要再次内镜监视,特别适于各种原因所致食管上段或咽喉部狭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食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困难患者72例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实施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建扬 翁志成 +2 位作者 张春生 吴伟达 高洪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吞咽困难行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法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吞咽困难行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法应用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2例患者均在DSA下成功实施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3个月内共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7%,其中1例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可作为吞咽困难患者长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 introducer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与Pull法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岑坚慈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使用Introducer与Pull法行胃造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皮胃镜下使用鲋田式胃壁固定器及经皮胃造瘘导管套件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A组,n=23)和pull...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使用Introducer与Pull法行胃造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皮胃镜下使用鲋田式胃壁固定器及经皮胃造瘘导管套件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A组,n=23)和pull法胃造瘘术(B组,n=23)。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病人更换胃瘘导管所需时间平均为(6.0±1.1)min/次。B组平均为17.0±3.49min/次。此外A组术后未发生胃造瘘管腹出,胃造管移位造瘘旁渗漏及胃溃疡,而B组则发生上述并发症各1例。结论经皮内镜下Introducer法与Pull法的胃造瘘术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术后更换造瘘管所需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 Pu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居家疗护中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李玉 黄志成 +5 位作者 方海丽 杨晶 牟彩瑕 王丽娟 刘彦江 周秀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后居家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PEG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造瘘口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多... 目的探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后居家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初次接受PEG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造瘘口护理指导,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家庭赋权干预模式。评价比较两组间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评分]、健康行为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并发症例数、并发症治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SASE评分(129.48±5.48)分比(73.05±12.04)分]、健康行为能力[SRAHP评分(80.14±1.00)分比(70.25±7.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例数及并发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学科家庭赋权模式实施居家干预,可提高PEG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并发症治愈时间,适用于术后居家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 家庭赋权 经皮内镜下 居家患者 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内镜下 壁固定 直接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12 h内进行胃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第71、4天的营养指标,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 经皮穿刺内镜下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巧莹 张春燕 陈佳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1月接诊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1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胃造瘘方法与术后护理要点,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本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1月接诊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1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胃造瘘方法与术后护理要点,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相比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患者重视术后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减轻负面情绪,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新宇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以自主进食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并给予肠内营养,手术前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及效果,从...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以自主进食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并给予肠内营养,手术前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及效果,从而总结出针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临床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密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保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内镜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出法与插入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丽婷 吴嘉骏 +5 位作者 范晶娴 王伟 杨天页 王繁麟 徐兵 葛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比较拉出法与插入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PEG的11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包... 目的:比较拉出法与插入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PEG的11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PEG方式、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PEG操作技术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拉出法(Pull-PEG组)和插入法(Intro-PEG组)进行PEG,比较2种操作技术的优缺点。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白蛋白水平相似,Intro-PEG组中患者的肿瘤分期较高,Karnofsky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8%,其中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2%,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为2.7%。Pull-PEG组患者7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9.3%);Intro-PEG组患者3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7.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拉出法和插入法均是操作简便、安全易行、并发症少的PEG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 经皮内镜下 拉出 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梁荣 朱苏雨 +10 位作者 聂少麟 谢燕平 秦昂 黄再捷 鲁琼辉 刘科 袁媛 吴峥 汪洁 席珍 周菊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经皮内镜下 放疗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秋 王玉龙 +4 位作者 方锐 李小萍 温贤达 王玉珍 章静 《中国康复》 2019年第9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取鼻胃管喂养下进行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体质指数(BMI)、...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研究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取鼻胃管喂养下进行吞咽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洼田饮水、吞咽功能评分(SSA),观察治疗1个月时患者拔管情况,并发症情况,观察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BMI、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均P<0.05),研究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BMI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SS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中效果明显,改善营养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提高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效果 脑卒中 经皮内镜下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并发症护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徐沛纯 刘梅娟 +1 位作者 王凤红 夏燕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为不同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口正常摄入食物的患者提供胃肠内营养的通道,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肠内营养快、造瘘管留置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但随着...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为不同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口正常摄入食物的患者提供胃肠内营养的通道,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肠内营养快、造瘘管留置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多,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研究和实践表明并发症的发生与日常的相关护理密切相关,正确、规范、有预见性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目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护理方法没有完全的标准规范化,需要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研究、细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杨 刘朝霞 +2 位作者 傅念 阳学风 吴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8例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PE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18例,平均耗时15 min。经造瘘管饲后,...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8例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PE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18例,平均耗时15 min。经造瘘管饲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2例患者造瘘管局部出现红肿和脓性分泌物,1例患者造瘘管周围肉芽组织过度生长。此外未出现造瘘管脱出、坏死性筋膜炎、腹膜炎、胃肠穿孔及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昀 林锦 +6 位作者 韩露 郭巧娟 张伟 黄贺 李睿 林少俊 潘建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9-9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地区,同步放化疗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显著,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显著增加,影响了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反应以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但收效甚微。本文旨在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进展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7l例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进展期患者,放化疗前行PEG术,放化疗期间行胃造瘘饮食及相关护理,检测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及体重、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情况。结果:71例患者行PEG术68例成功,3例失败。剩下的64例患者中51例顺利完成3周方案的同步化疗,同步化疗完成率为79.69%,4例因肝转移或肝功能损害未行同步化疗。所有68例患者体重变化在一11.86%~0.83%内,平均一5.32%±2.99%,前后血清白蛋白配对t检验提示放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742)。60.29%(41/68)患者发生II度放射性口腔炎,22.06%(15/68)患者发生III度放射性口腔炎。结论:对初诊进展期鼻咽癌患者行预防性PEG术提高了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减少了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引起的放疗中断时间,提高了同步化疗的完成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且简单、经济、易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启仪 刘婉薇 布小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6 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 ,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上 ,另 2 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 ,仅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 :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 6 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 :行PEG术后 ,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上 ,另 2 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 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 ,仅 8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 ,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PEG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防止肺部感染 ,提高生活质量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胃造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临床研究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松桥 邱海波 +4 位作者 杨毅 欧希龙 杨从山 黄英姿 刘玲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经皮内镜下 危重病 安全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