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版NICE《产时护理指南》要点解读
1
作者 周文琳 李红 +2 位作者 仇静波 潘玲琳 谢佩敏 《上海护理》 2025年第3期6-10,共5页
2023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产时护理指南》,该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产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其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推动卫生服务的规范统一、保障母婴安全及改善分娩体... 2023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产时护理指南》,该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产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其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推动卫生服务的规范统一、保障母婴安全及改善分娩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在解读该指南核心内容、推荐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护理 分娩期 NICE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产时、产后各因素对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史梦绕 张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产时、产后各种因素对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531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和无颅内出血组,比较两组产前、产... 目的探讨产前、产时、产后各种因素对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531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和无颅内出血组,比较两组产前、产时、产后各因素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531例早产儿中,确诊颅内出血272例(颅内出血组),无颅内出血259例(无颅内出血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51.2%。两组产前孕母围生期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存在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输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高血糖、新生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孕母围生期感染、产后新生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剖宫产是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会影响到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产前孕母围生期感染、产后新生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是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颅内出血 影响因素 产前 产时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分娩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诗韵 马翠 丁新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2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 目的探讨足月自然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规律产检并足月自然分娩的449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H的发生情况分为NH组(63例)和非NH组(386例)。比较两组GDM患者的一般资料、产时特征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分娩期危险因素。结果NH组孕晚期和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的比例高于非NH组[69.9%(44/63)比34.2%(132/386),66.7%(42/63)比35.8%(138/386)](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组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型)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高于非NH组[61.9%(39/63)比11.9%(46/386),14.3%(9/63)比5.7%(22/386),11.1%(7/63)比2.8%(11/386)](P<0.05或P<0.01),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是GDM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发生NH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05,95%CI 2.180~12.430,P<0.001;OR=4.885,95%CI 2.209~10.803,P<0.001)结论加强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GDM患者产时血糖规范化管理以及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的血糖监测,有助于减少GDM患者分娩新生儿N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分娩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京霞 刘东 +3 位作者 汤芹芹 刘翔 段如刚 李远东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愿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组(A组,宫口<3 cm)和活跃期组(B组,宫口>3 cm)。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首剂给予0.125%...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愿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组(A组,宫口<3 cm)和活跃期组(B组,宫口>3 cm)。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首剂给予0.12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15 ml,30 min后连接镇痛泵,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连续监测呼吸循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观察记录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情况、副作用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镇痛后VAS评分均降低,与B组相比,A组潜伏期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器械助产率升高(P<0.05),镇痛满意度升高,下肢麻木发生率升高(P<0.05)。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娩早期实施椎管内麻醉镇痛不影响产程和剖宫产率,可提高孕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但器械助产率有所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 潜伏期 产程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部分地区育龄妇女妊娠期与分娩期卫生保健服务现状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贺英勤 张海涛 单国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孕产妇在妊娠期与分娩期的卫生保健服务状况,探讨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择省内16个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以及相关卫生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目的:了解吉林省孕产妇在妊娠期与分娩期的卫生保健服务状况,探讨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择省内16个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以及相关卫生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调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逐年下降,孕产妇的保健情况已逐步得到改善,孕期保健就诊率逐年提高,10年间增幅在20%以上,其间各地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下降,妊娠合并症主要为贫血和肝炎。近年各地的剖宫产率在逐年增加,家庭分娩仍占有一定比例,个别地区该比例仍居高不下。结论:调查县(市、区)的孕产期保健服务虽已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家庭分娩率高、剖宫产率高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亟待计生和卫生部门联手,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以提高孕产妇的生殖保健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妊娠与分娩 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期输液的葡萄糖量对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韻仙 阎玉坤 +1 位作者 刘乃琴 姚爱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34-37,共4页
1992~1993年间随机选择无严重并发症产妇118例,观察分娩前输注不同浓度葡萄糖及晶体液对胎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影响,输液速度以葡萄糖40g/30min及20g/30min为实验组,同样容量的晶体液为对照组,结... 1992~1993年间随机选择无严重并发症产妇118例,观察分娩前输注不同浓度葡萄糖及晶体液对胎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的影响,输液速度以葡萄糖40g/30min及20g/30min为实验组,同样容量的晶体液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输糖40g的剖宫产组脐动脉血pH为7.19,明显低于对照组,输糖量≤20g及输复方乳酸钠溶液的剖宫产组脐动脉血pH>7.20,而输20g糖的阴道分娩组脐血pH为7.17,其他血气指标显示了混合性酸中毒。本实验说明高糖溶液分娩前输入可致亚临床酸血症。因此必需输葡萄糖时应<0.5g/kg·h,长时间输液应<10g/h,并补充电介质及碱性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葡萄糖 分娩期 输液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新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13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从新乡市医药站职工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分娩的孕妇300例,随机抽取定期产前检查并自愿接受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只接受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 目的:研究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从新乡市医药站职工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分娩的孕妇300例,随机抽取定期产前检查并自愿接受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只接受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产妇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 h出血量,减少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 妊娠结局 产时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现状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龚心怡 刘泽梁 李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9-733,共5页
B族链球菌(GBS)是危害母婴健康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微生物筛查和(或)临床危险因素评估的产时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降低GBS感染风险,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早发型GBS病的主要措施。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B族链球菌(GBS)是危害母婴健康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微生物筛查和(或)临床危险因素评估的产时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降低GBS感染风险,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早发型GBS病的主要措施。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GBS疫苗的研发备受关注。荚膜多糖疫苗、荚膜多糖联合疫苗、蛋白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B族链球菌围产期干预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围产期 产前抗生素治疗 疫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