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es Monetary Suppor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Papers? 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Yasar Tonta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18年第1期19-38,共20页
Purpose: One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production is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scholarly journals. Turkey ranks 18th place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scholarly publications. The objective ... Purpose: One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production is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scholarly journals. Turkey ranks 18th place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scholarly public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if the monetary support program initiated in 1993 by the Turkis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ouncil (TUBITAK) to incentivize researcher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impact, and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has been effective in doing so.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We analyzed some 390,000 publications with Turkish affiliations list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WoS) database between 1976 and 2015 along with about 157,000 supported ones between 1997 and 2015. We used the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ITS) analysis technique (also known as "quasi-experimental time series analysis" or "intervention analysis") to test if TOBITAK's support program helpe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We defined ARIMA (1,1,0) model for ITS data and observed the impact of TOBiTAK's support program in 1994, 1997, and 2003 (after one, four and 10 years of its start,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publications (93%) were full papers (articles), which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other types of contributions functioned as the control group. We also carried out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Findings: TUBITAK's support program has had 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with Turkish affiliations. Yet, the number of other types of contributions continued to increase even though they were not well supported, suggesting that TUBITAK's support program is probably not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pers with Turkish affiliations. Research limitations: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shows if the "intervention" has had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but it does not explain what cause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pers if it was not the intervention. Moreover, except the"intervention", other "event(s)" that might affect the time series data (e.g.,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ersonnel over the years) should not occur during the period of analysis, a prerequisite that is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researche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UBITAK's "cash-for-publication" program did not seem to have direct impact on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by Turkish authors, suggesting that small amounts of payments are not much of an incentive for authors to publish more. It might perhaps be a better strategy to concentrate limited resources on a few high impact projects rather than to disperse them to thousands of authors as "micropayments." Originality/value: Based on 25 years' worth of payments data, this is perhaps one of the first large-scale studies showing that "cash-for-publication" policies or "piece rates" paid to researchers tend to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researchers' productivity.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paper has some implications for countries wherein publication subsidies are used as an incen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paper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They should be prepared to consider reviewing their existing support programs (based usually on bibliometric measures such as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nd revising their reward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based research funding systems Publication subsidies Publicationsupport programs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Design to Analyze Changes i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cidence during the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2008-2010 in China 被引量:25
2
作者 YU Shi Cheng HAO Yuan Tao +5 位作者 ZHANG Jing XIAO Ge Xin LIU Zhuang ZHU Qi MA Jia Qi WANG Y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45-652,共8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ncidence in China during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2008, 2009, and 2010. Methods Reported HFMD cases over a period of 25 months were extrac... Objective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incidence in China during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2008, 2009, and 2010. Methods Reported HFMD cases over a period of 25 month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National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NDRS) and analyzed. 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ITS)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changes in HFMD incidence rates in terms of level and slope between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the three years. Results Over 3.58 million HFMD cases younger than 5 years were reported to the NDRS between May 1, 2008, and May 31, 2011. Males comprised 63.4% of the cases. ITS analyse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cidence rate level (P〈0.0001) when comparing the current period with the previous perio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eclining slopes when comparing 2010 to 2009, and 2010 to 2008 (all P〈O.O05), but not 2009 to 2008. Conclusion Incremental changes in incidence rate level during the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2009 and 2010 can potentially be attributed to a few factors. The more steeply declining slope in 2010 compared with previous years could be ascrib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in 2010.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to examine this pos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 surveillance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
3
作者 吴泽华 陈君宇 +7 位作者 许林勇 明煜鑫 周宇松 黄勋 付陈超 王朝晖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以2020年5月1日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干预分界点,以2021年9月作为分级管理目录的干预分界点,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影响。结果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DID明显上升,但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与政策执行前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Cost和DDDc瞬时下降,DDDc长期趋势变化显著,但Cost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分级管理目录更新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Cost瞬时下降,但长期下降趋势不显著,并且DDDc呈长期上升趋势。结论带量采购政策降低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c,短期内降低了Cost;但对DDDs、Cost、DID的长期影响有限;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用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带量采购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药物利用评价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
4
作者 徐榕徽 杨晓文 陈利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2020年2月—2022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期,疫情防控前采用常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疫情防控期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显示,β_(1)=0.000,P=0.939;β_(2)=-0.032,P=0.773;β_(3)=-0.025,P=0.015。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β_(1)、β_(2)和β_(3)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科β_(1)、β_(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_(3)有统计学意义(P=0.008);胃肠外科的β_(1)、β_(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2)无统计学意义(P=0.141);神经内科β_(1)、β_(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3)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主要产生了长期效应,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步降低,但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受影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改革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5
作者 吴琼 张自严 +1 位作者 冯丹 胡正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DRG实施前后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非手术治疗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评估年龄亚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DRG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P<0.05),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回升(P<0.05),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等指标趋势向好。按年龄亚组分析与整体保持一致,且“一老一小”人群中医药服务提升效果更好。结论:DRG支付有利于控制中医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中医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系数设置时,予以适度倾斜。推行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差异化的健康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中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政策对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及评价研究
6
作者 汤琳琳 梁磬清 +2 位作者 刘梦青 谢福生 郭振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 目的:从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的角度量化评估DRG政策对各级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23年桂林市卫生信息季度数据,采用单组和多组间断时间序列(ITS)模型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各级医院分级诊疗效果。结果:单组ITS结果显示,DRG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住院费用及手术比例均由升反降,CMI值由降反升。二级医院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前逐季上升0.55%(P<0.01),实施后逐季下降0.8%(P<0.01);而三级医院则相反,实施前逐季下降0.68%(P<0.01),实施后逐季上升0.85%(P<0.01)。多组ITS结果显示三级医院CMI值、三四级手术比例在DRG政策实施后上升趋势均高于二级医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门诊占比在实施前后以及二三级医院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DRG政策提升了公立医院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了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但DRG政策对二级医院及各级医院门诊分级诊疗效果有限。二级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同时将DRG政策引入门诊医疗服务,积极推行门诊按人头付费,从而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闫亚敏 虞正红 +1 位作者 张玉侠 秦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3,107,共6页
目的研发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跌倒专项知识库,通过系统信息集成,形成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监控数据,以系统中跌倒专项管理平台上线时间为分界点,分实施... 目的研发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跌倒专项知识库,通过系统信息集成,形成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监控数据,以系统中跌倒专项管理平台上线时间为分界点,分实施前(2022年1-9月)和实施后(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两个阶段,实施前为责任护士主导的跌倒管理,实施后为信息化平台辅助责任护士进行跌倒管理,应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平台实施后住院患者跌倒率发生为0.018‰,显著低于实施前的0.036‰(P<0.05)。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上线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有上升趋势(β_(1)=0.004,P<0.05);系统上线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斜率为-0.002(<0),呈下降趋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跌倒伤害率降低,跌倒伤害程度较轻,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住院患者跌倒专项管理平台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有助于临床跌倒不良事件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可为制订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跌倒伤害 临床照护分类系统 信息化平台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护理管理 数智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DRG绩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运营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蒙泳吉 文权 +2 位作者 张敏岚 覃琳玲 吕琴 《现代医院》 2025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DRG绩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运营的影响。方法收集来宾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2024年4月的DRG出院病例数据,运用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分析两种DRG绩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财务... 目的研究两种DRG绩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运营的影响。方法收集来宾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2024年4月的DRG出院病例数据,运用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分析两种DRG绩效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财务绩效、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患者负担和盈亏情况的影响。此外,采用热力聚类分析比较两种DRG绩效管理前后病种结余率的变化,并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转科对住院费的影响。结果神经内科的运营效能的ITS斜率变化量系数显著,而神经外科则不显著。两个科室的病种结余率的变化率可分为5类,权重相近的病种变化相似。此外,部分病种转科后的住院费显著提高(P<0.05)。结论不同DRG绩效管理模式对同一科室的影响显著不同,同一DRG绩效管理模式对不同科室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且转科是影响住院费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医院管理 中断时间序列 热力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的省内异地就医纳入DRG付费实证研究
9
作者 王奉香 徐彤 +1 位作者 亓文婷 王孝勇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对省内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深化异地就医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三甲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该院2022年至2024年期间省内异地就医医保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DRG付费对省内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深化异地就医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三甲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该院2022年至2024年期间省内异地就医医保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及间断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评估DRG付费制度实施前后,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并探讨DRG付费制度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的协同效应。结果:实施DRG付费改革后,该院省内异地就医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个人负担费用和次均统筹基金支付费用均呈下降趋势,住院费用结构得到优化,但是长期趋势性变化尚不明显。此外,DRG付费与集采政策在降低药品费用方面展现出协同效应,次均药品费用累计降幅达25.51%。结论:省内异地就医纳入本地DRG付费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付费标准、深入探索并优化DRG基础病组的分类与定价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商沟通机制及强化政策协同效应,以持续推进异地就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就医 DRG付费 药品集采政策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人员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10
作者 彭美华 李希 +1 位作者 廖芳 蒋高攀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综合分析待遇享受人员的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前后的变化...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综合分析待遇享受人员的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在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对不同医疗保险类型、失能等级和年龄的失能人员选择不同的照护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待遇享受人员医疗服务利用频次及费用均有降低。结论:医疗保险类型、失能等级和年龄是照护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待遇享受人员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显著降低,长期护理保险可能减少了“社会性住院”行为。政策建议:缩小城乡待遇差异、促进一体化发展,探索居家照护与机构上门结合、促进护理机构综合发展,健全照护服务体系、减轻家庭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失能人员 医疗服务利用 医疗费用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分析——基于中断时间序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志颖 臧召燕 +3 位作者 张博锴 宋磊 李俊 虞洪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至2021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结算数据,评估DRG改革前后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旨在为政策的持续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政策执行前后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 目的: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19年至2021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结算数据,评估DRG改革前后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旨在为政策的持续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政策执行前后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住院总费用与各构成部分费用的关联度。结果:分析显示,改革前住院总费用每月上升1639.3元(P<0.001),改革后每月下降1924.1元(P<0.001),药品费和医疗服务费每月分别下降910.0元和480.3元(P<0.001)。改革后,医疗服务费与住院总费用的相关性最强(r=0.941,P<0.001)。结论:研究发现,随着DRG改革实施,样本医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费用逐年下降,表明改革效果显著。医疗机构通过加强药品和耗材管控及规范医疗行为,有效体现了政策要求。为进一步提升DRG政策的调控作用,建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激励医务人员,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DRG分组方案,确保政策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和医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间断时间序列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艳艳 王雪梅 +3 位作者 胡蓉蓉 范思宇 徐娟 周迎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的冠脉支架使用情况,评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的持续优化及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提取2018年10月~2022... 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的冠脉支架使用情况,评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为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的持续优化及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提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使用量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冠脉支架使用数量的影响,同时分析该院实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前后的进口和国产冠脉支架使用情况。结果: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冠脉支架使用量呈显著上升趋势(β_(3)=4.62,P=0.017);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冠脉支架使用量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均不显著。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国产冠脉支架和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都呈不显著上升趋势(β_(3)=2.46,P=0.232;β_(3)=2.16,P=0.173);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国产冠脉支架使用量无显著变化(β_(5)=-1.09,P=0.589),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瞬间下降(β_(4)=-46.6,P=0.018),随后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β_(5)=0.16,P=0.919)。结论:该院总体上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良好,江苏省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增加了该院冠脉支架使用量;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促使该院冠脉支架使用量稳中有涨,其中国产冠脉支架整体呈上升趋势,进口冠脉支架使用量整体下降。后续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建议探索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国产冠脉支架和进口冠脉支架中选品种,规范冠脉支架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 集中带量采购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丽丽 王超群 +2 位作者 杨莹 曾智贤 郑勇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优化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制度、降低DIP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县级人民医院2020年7月—... 目的 探讨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优化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制度、降低DIP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县级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DIP患者的住院费用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描述例均住院费用变化趋势,分析该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对DI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后,DIP患者总费用下降1 071.93元,并且每月继续下降116.39元。同时,科室绩效方案改革主要对居民医保DIP患者发挥作用,对职工医保DIP患者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明显降低了DIP患者的总费用及其分项费用,但是对不同险种DIP患者的影响不同。应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科室绩效管理机制,建立与医疗效能、医疗质量等相关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推动公立医院科室绩效方案改革,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科室绩效方案改革 按病种分值付费 住院费用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的三明市公立医院DRG改革效果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及第 李敏 宫春博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三明市C-DRG和CN-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服务效率和患者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灰色关联度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对2015-2019年22家公立医院的医药收入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三明市C-DRG和CN-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服务效率和患者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灰色关联度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对2015-2019年22家公立医院的医药收入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明市实施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二级医院的医疗收入降低5.2%,对三级医院的医疗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二级、三级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和病床使用率无显著改变;三级医院的门急诊次均费用增长2%,出院例均费用未受显著影响;二级医院的出院例均费用降低10.8%后增长8.4%。[结论]在三明市的DRG改革下,公立医院情况稳中向好;DRG可以完善临床路径,促进医疗机构的成本管控,未来的医改进程中,应考虑不同等级医院特点,加强改革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探索
15
作者 庄昱 钟源 +5 位作者 吴昕霞 胥雪冬 穆荣 朱小辉 李蓉 付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人次的罕见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务,患者主诊断为罕见病的占比约为27%。经间断时间序列分析,2022年罕见病诊治中心成立当月,罕见病患者占比的预期值瞬时提高1.89个千分点,提示医院罕见病诊断能力显著提高。面向罕见病患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量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罕见病管理模式,可在不明显增加医院投入负担的条件下,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关注程度,强化罕见病诊断能力,患者管理更加连续,学科合作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罕见病中心 多学科诊疗团队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前后28个国家生育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线性模型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16
作者 陈益 陈卿 +2 位作者 刘涵 王大朋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1-2028,F0003,共9页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 目的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不同国家经季节和日历调整后的生育率(seasonally and calendar adjusted fertility rate,SAFR)趋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国际人类生育力数据库(Human Fertility Database,HFD)中28个国家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月度SAFR数据,以2020年12月(2020年3月疫情暴发起点加9个月妊娠过程)为节点划分为疫情前(2012.1-2020.11)和疫情后(2020.12-2022.12)进行比较,使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各国疫情前后的SAFR趋势(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是否发生变化,使用秩和检验分析疫情前SAFR、人均GDP、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measures,PHSM)和失业率是否与SAFR趋势变化有关。结果疫情后28个国家中19个国家的SAFR出现短期下降,随后反弹。对于长期趋势,2个国家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8个国家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6个国家的SAFR保持不变。SAFR变化率下降主要集中在部分中欧国家以及地中海西岸的国家,而SAFR变化率增加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欧以及西欧地区。SAFR无短期波动的国家疫情前的SAFR低于有短期波动的国家(P=0.041),SAFR变化率下降国家的疫情前SAFR(P=0.005)与人均GDP(P=0.027)均低于SAFR变化率上升国家。未发现SAFR短期波动或长期趋势与PHSM严重程度指数或失业率存在关联。结论COVID-19疫情对28个国家的SAFR造成了不同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特别是经济水平和疫情前SAFR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能更易遭到进一步打击。COVID-19疫情对各国人口的更长期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生育率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效果
17
作者 赵执扬 刘静 +4 位作者 史楠 康建邦 段金菊 乔宇超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0-833,839,共5页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数据,采用调整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的泊松分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后短期干预效果较好,干预之后感染KPN的风险是干预前的81.25%(P<0.05),即感染KPN的风险下降了18.75%;但长期干预效果较差,时间每增加一个月,感染风险会增加1.55%;因新冠疫情期间重病患者占比大,院内KPN感染率升高,感染风险增加了68.81%。结论实施抗菌药物管理,仅在短期内降低了KPN感染的风险,需要长期严格执行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考虑了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既可以定量的评价短期、长期的干预效果,又可以对异常值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分段回归模型 抗菌药物管理 院内感染 克雷伯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孩政策实施前后山东某县出生人数和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研究
18
作者 谭小玉 赵立华 +6 位作者 周玉博 金彩芹 刘扬 郑爱妮 李爱红 李宏田 刘建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5期408-415,共8页
目的描述2019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山东某县出生人数和孩次构成情况,分析三孩政策对出生人数和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的影响。方法依托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山东某县分娩登记常规统计资料,获取新生儿出生日期、母亲产次等数据,将母亲产... 目的描述2019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山东某县出生人数和孩次构成情况,分析三孩政策对出生人数和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的影响。方法依托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山东某县分娩登记常规统计资料,获取新生儿出生日期、母亲产次等数据,将母亲产次作为新生儿孩次的近似指标。依据三孩政策出台时间并参考既往研究将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定义为基线期,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定义为三孩政策效应期,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三孩政策对月度出生人数和月度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的影响。结果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研究地区出生人数为26642人;基线期出生人数为18007人,月均出生人数为562.72人;三孩政策效应期出生人数为8635人,月均出生人数为539.69人。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研究地区总的出生人数在基线期内月均减少4.56人(P=0.094);三孩政策生效之初出生人数瞬时减少91.19人(P=0.075),随后政策效应期内月均增加8.78人(P=0.075)。但上述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共出生一孩11956人,二孩11733人,三孩及以上2128人;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8.24%,其中基线期为7.77%,三孩政策效应期为9.18%。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基线期内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月均增加0.05个百分点(P=0.048);三孩政策生效之初瞬时减少0.64个百分点(P=0.417),随后政策效应期内月均增加0.14个百分点(P=0.200),三孩政策生效后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瞬时水平及随后趋势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孩政策实施后研究地区总的出生人数未见明显变化,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也未见显著增加,提示三孩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对研究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出生人数 孩次占比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孙嘉芊 黄葭燕 +2 位作者 刘洪章 梁笛 罗永松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 目的 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为该政策在县域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提供循证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浙江省玉环市所有综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的首页病案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变动度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对比改革前后次均住院费用结构的变化。结果 医疗服务费用年均结构变动值(Valueof Sructure Vriationt a,VSV)从1.21%增长到1.49%,占比正向变动幅度增加;药品费用降速放缓(P<0.05),年均VSV从-2.96%增长到-2.46%,占比负向变动的幅度减小;耗材费用增长趋势停止(P<0.05),年均VSV从1.98%减少到1.30%,占比正向变动的幅度减小。结论 DRG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改善县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结构,使医疗服务费用占比上升。建议重视技术劳务价值,控制耗材费用增长,加强DRG绩效考评机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县级公立医院 次均住院费用 结构变动度 间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新疆和田地区新冠疫情前后肺结核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依里帕·依力哈木 努尔比耶·约麦尔 +3 位作者 武迪 时雨 郑彦玲 张利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特征及疫情前后发病趋势,为和田地区肺结核防控措施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建立连接点回归模型(JPR)和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别探索肺结核的发...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特征及疫情前后发病趋势,为和田地区肺结核防控措施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建立连接点回归模型(JPR)和中断时间序列模型(ITS),分别探索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新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亚组发病差异。结果JPR模型结果显示,2015-2021年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12月;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转折点和发病趋势与总体一致;各年龄亚组≥60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趋势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8岁年龄组发病率在2021年6月出现转折点,但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19~59岁组与≥60岁组转折点与总体一致;ITS模型结果显示,自2020年1月起和田地区肺结核发病率明显下降,从2019年的319.28/10万下降到2021年的155.88/10万,同比下降51.16%,月均下降0.049/10万。结论2018年新疆将结核病筛查工作纳入全民健康体检,大量结核病例被发现,和田地区肺结核的报告发病数在2018年12月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而2020年1月起在新疆新冠疫情隔离措施的影响下,报告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随着疫情结束应关注可能涌现的潜伏结核患者,做好防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趋势分析 连接点回归模型 中断时间序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