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淑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经验探析
1
作者 王文丽 陶慧员 +1 位作者 周宇清 黄淑玲(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52-756,共5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主要可归属于中医的“脱疽”范畴。黄淑玲教授认为,糖尿病足溃疡的病机多为消渴日久,肾水枯涸,痰瘀阻络,又因正...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主要可归属于中医的“脱疽”范畴。黄淑玲教授认为,糖尿病足溃疡的病机多为消渴日久,肾水枯涸,痰瘀阻络,又因正气不足而逢外邪侵袭,湿热毒蕴所致。根据病程进展,可将其分为热毒血壅证、热结阴伤证、脾虚痰瘀证、气血亏虚兼络脉瘀阻证、肝肾阴虚兼瘀血阻滞证5个证型。治疗DFU基于扶正以祛邪的原则,拟定清热解毒活血、清热养阴活血、健脾化痰通络、补益气血化瘀、滋补肝肾通瘀等治法。并总结了“早发现、早干预糖尿病高危足”“延缓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进展,积极治疗足癣”“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降低截肢率”的糖尿病足溃疡三级防治方案。防治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疗法,中医治疗重视在中药内服基础上,结合紫珠叶洗剂持续湿敷创面,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脱疽 痰瘀阻络 湿热毒蕴 紫珠叶洗剂 中西医结合 黄淑玲
原文传递
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高迁移蛋白1的影响
2
作者 廖金明 曾志威 丘文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及高迁移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脓毒...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及高迁移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炎性因子指标和乳酸[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乳酸(Lactate,LAC)]、血清指标(sCD14、HMGB1)、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IL-6、LA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BC、CRP、PCT、IL-6、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14、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sCD14、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指标均较治疗前缩短,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治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凉血解毒法辅治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能减轻病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sCD14和HMGB1表达,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法 毒热内盛证 脓毒症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探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病因病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中瑞 燕树勋 +6 位作者 邵明义 韩景辉 潘研 朱蓉 甄倩 李真 符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梳理和科学研究,文章提出了“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以壮火为枢,煎灼水谷为陈气,中期以阴火为枢,引动陈气为痰瘀,晚期以虚火为枢,固化痰瘀为癥积。在治疗上,以除热消积为治疗原则,依据内热的偏重以及“陈气-痰瘀-癥积”的动态演变灵活用药。早期清透壮火,除陈气,中期调理气火,除痰瘀,晚期补虚除热,消癥积,冀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内热 陈气 痰瘀 癥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病机探析肺癌肿瘤微环境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帅 尹怡 +5 位作者 王俊涛 蒋立峰 龙云凯 任振杰 骆文龙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热门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正是通过增强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达到抗癌的目的。而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一部分,可见,干预TME已然成为攻克癌症的着眼点。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思维推测肺癌TME,并将其病机归纳为:免疫逃逸类似营卫失和、肺卫不固;缺氧微环境类似肺脾肾气虚;酸性微环境类似痰湿阻肺;炎性微环境类似痰瘀癌毒积聚。提示以肺癌TME与中医病机契合点为指导,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遣方用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逃逸 酸性微环境 炎性微环境 中医病机 营卫失和 肺脾肾气虚 痰瘀癌毒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论治癌因性疲乏
5
作者 李韬芝 邵文博 +1 位作者 周芮 吴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2136-2139,2163,共5页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好发于恶性肿瘤各分期,特别是接受抗肿瘤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医药治疗CRF以补益为主,具有良好疗效。CRF的发生与...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好发于恶性肿瘤各分期,特别是接受抗肿瘤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医药治疗CRF以补益为主,具有良好疗效。CRF的发生与癌毒邪气、情志失畅等密切相关,在临床中亦多表现出实证,文中将从CRF临床常见实证证型之肝郁气滞、热毒血瘀及痰湿蕴结进行论述,提示医者在临床论治CRF除补益虚损外,不应忽视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化痰等实证治法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实证 肝郁气滞 热毒血瘀 痰湿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明岭教授内外并治多发性疣经验
6
作者 王萍 韩冰莹 +1 位作者 周水涵 陈明岭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多发性疣是临床上反复发作且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陈明岭教授认为内因是脾气亏虚,外因是邪毒侵染肌表,致筋气不荣,气血凝滞,郁结难消而发为疣。内治以健脾益气、解毒散结,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味;外治以腐蚀疣体、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方... 多发性疣是临床上反复发作且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陈明岭教授认为内因是脾气亏虚,外因是邪毒侵染肌表,致筋气不荣,气血凝滞,郁结难消而发为疣。内治以健脾益气、解毒散结,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味;外治以腐蚀疣体、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方用祛疣汤外洗。内外并治,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标本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明岭 脾虚毒蕴 内外并治 多发性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7
作者 邓碧祎 饶克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CKD常规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肾衰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ysC)、血尿酸(UA)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9.38%(19/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CysC、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Scr、BUN、CysC、UA水平的下降作用及对eGFR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粪便常规+潜血、肝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方面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肾衰方在治疗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方面疗效确切,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Scr、BUN、CysC、UA水平,提高eGF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延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方 慢性肾脏病(CKD) 脾肾气虚 浊瘀内蕴证 肾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CA125、CRP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赵瑞丽 李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类抗原125(CA125)、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解毒汤对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类抗原125(CA125)、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CA125、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的CA125、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CA125、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解毒汤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CA125、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解毒汤 血瘀蕴毒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思路 被引量:7
9
作者 司徒红林 井含光 +2 位作者 文灼彬 刘畅 林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54-357,共4页
整理和归纳林毅教授临床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思路与方法。林毅教授认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余毒未清,痰瘀内阻,毒瘀互结。其中正气亏虚为先决条件,余毒未清是关键因素,痰瘀内阻、毒瘀互结为主要病因。针对其病机的临床治... 整理和归纳林毅教授临床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思路与方法。林毅教授认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余毒未清,痰瘀内阻,毒瘀互结。其中正气亏虚为先决条件,余毒未清是关键因素,痰瘀内阻、毒瘀互结为主要病因。针对其病机的临床治疗原则应为"时时扶正,适时祛邪,随证加减"。扶正固本重在补脾肾,养气血;适时投用祛邪之品需根据机体状况、正邪力量对比来确定;临床诊疗中应根据证候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根据其转移部位加减用药,平衡调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 正气亏虚 余毒未清 痰瘀内阻 毒瘀互结 林毅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齐英华 连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并治疗的血瘀蕴毒型EM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75例)与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助孕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并治疗的血瘀蕴毒型EM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75例)与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助孕治疗,试验组患者于腹腔镜术后加用祛瘀解毒方颗粒,共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术后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ndometrium antibody,EMAb)及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61·33%,46/75)高于对照组(45·45%,2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6·07±6·77)分和(7·25±3·27)分,对照组分别为(15·92±7·51)分和(12·73±6·12)分,两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用药前后积分差值(分,9·12±6·16)大于对照组(3·48±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个月,试验组血清EMAb阳性转阴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血清CA125分别为(31·88±15·78)U/mL及(18·82±10·08)U/mL,对照组分别为(30·63±19·28)U/mL及(18·05±11·20)U/mL,两组用药后血清CA125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可有效改善血瘀蕴毒型EMs不孕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清EMAb转阴,降低血清CA125水平,提高临床妊娠率,是治疗血瘀蕴毒型EMs不孕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祛瘀解毒方 血瘀蕴毒证 抗子宫内膜抗体 癌抗原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散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靓 赵雷 +3 位作者 孙芳园 沈梦雯 吴笑阳 钱义明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升降散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疗程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C反应蛋... 目的:观察升降散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疗程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CRP、TNF-α均降低,PLT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结合西医治疗脓毒症风温病瘀毒内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调节血小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风温病 瘀毒内阻证 炎症因子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肺癌经验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董斌 刘绪银 +1 位作者 张宏伟 张学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化痰解毒为原则,并应将扶正祛邪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气阴亏虚 热毒内蕴 阴阳两虚 扶正祛邪 活血散结 化痰解毒 张学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模型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静 崔霞 +4 位作者 王坤 张雯 钮妍 王倩 赵芸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4期503-505,539,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瘀热内结型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当归六黄汤组)与西药组(匹多莫德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3组小鼠分别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 mg/...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瘀热内结型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当归六黄汤组)与西药组(匹多莫德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3组小鼠分别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 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mg/m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当归六黄汤颗粒,西药组给予匹多莫德10ml/(kg·d);连续给药4周。用ELISA法测小鼠血清IL-4、IL-12、IL-10、INF-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IL-10水平降低,IL-12、IFN-γ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IL-4、INF-γ水平,提高IL-12、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小鼠的Th1/Th2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其既可以上调Th1类细胞因子IL-12,同时上调Th2类因子IL-10,从而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当归六黄汤 瘀热内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宝戒毒清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毒瘀蕴结型甲基苯丙胺类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天雷 潘永建 +3 位作者 陈莎 曾景宁 王兴国 李跃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6期985-987,共3页
目的观察南宝戒毒清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毒瘀蕴结型甲基苯丙胺类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8例受试者按完全随机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7d)。主要观察指标为戒断症状与体征及其分级评分、汉密尔... 目的观察南宝戒毒清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毒瘀蕴结型甲基苯丙胺类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8例受试者按完全随机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7d)。主要观察指标为戒断症状与体征及其分级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医证候量表。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的显效率60.00%和总有效率98.57%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78%、5.71%(均P<0.05)。两组治疗前戒断症状评分、焦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受试者戒断症状评分、焦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对照组受试者戒断症状评分、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差别不大(均P>0.05),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戒断症状评分、焦虑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南宝戒毒清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毒瘀蕴结型甲基苯丙胺类戒断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类戒断综合征 南宝戒毒清胶囊 气阴两虚 毒瘀蕴结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从络、水、瘀、毒辨证缺血性中风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露 田少霞 +1 位作者 范吉平 张学文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12期835-837,共3页
目的本文结合经络学说和瘀血理论,从络、水、瘀、毒立论,提出督络热滞是缺血性中风病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督脉气血逆乱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提出缺血性中风外生毒邪假说及内生毒邪辨证观,主张针对其络、水、瘀、毒之病机特征,采用通腑解毒... 目的本文结合经络学说和瘀血理论,从络、水、瘀、毒立论,提出督络热滞是缺血性中风病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督脉气血逆乱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提出缺血性中风外生毒邪假说及内生毒邪辨证观,主张针对其络、水、瘀、毒之病机特征,采用通腑解毒、化瘀利水、祛痰通络之法,使邪去正安,于此对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激发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再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督络热滞 水瘀痰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伏毒内蕴病机特点与治疗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云桥 李信平 +2 位作者 刘鸿 王志刚 刘永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伏毒内蕴"的主要病机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前列腺炎梗阻方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经尿动力学等检查确诊为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辨证符合瘀阻精道、伏毒内蕴、... 【目的】探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伏毒内蕴"的主要病机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前列腺炎梗阻方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经尿动力学等检查确诊为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辨证符合瘀阻精道、伏毒内蕴、正气不足。以活血通精、化浊解毒、扶正托毒为主要治法,采用前列腺炎梗阻方(由莪术、路路通、郁金、延胡索、黄柏、虎杖、桔梗、野菊花、五味子、酸枣仁、皂角刺等组成)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道压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伏毒内蕴"的病机特点并采用前列腺炎梗阻方辨证治疗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中药疗法 前列腺炎梗阻方/治疗应用 伏毒内蕴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61
17
作者 刘峰 刘林 王垂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结合近10年中医药辨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研究,从UC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口服及灌肠方药4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内伤饮食以及脏腑虚弱等,病机为五脏正气不足,邪气客于肠腑,与气血搏结,致肠道气血凝... 结合近10年中医药辨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研究,从UC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口服及灌肠方药4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的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内伤饮食以及脏腑虚弱等,病机为五脏正气不足,邪气客于肠腑,与气血搏结,致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功能失司,肠络受损。主要辨治原则为:①活动期治以清热凉血止血、祛腐消痈,兼以敛疡生肌,缓解期治以调理脾胃、温中补虚,兼以清肠祛毒;②调和气血,消积导滞;③注重顾护胃气。常用方为芍药散、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神丸、乌梅丸。参考文献3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正气不足 湿热瘀毒蕴结 肠络受损 清热化湿 调和气血 芍药散 白头翁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宣肺降浊方治疗IBS-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肠轴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博林 杨倩 +5 位作者 梅建强 杨铸锋 郭子敬 杜姚 赵丹阳 杜朋丽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宣肺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宣肺降浊方,对照组60例予西沙比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及治疗后复发情况。同时检测血浆神经肽... 目的:研究宣肺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宣肺降浊方,对照组60例予西沙比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及治疗后复发情况。同时检测血浆神经肽Y (NPY)、5-羟色胺(5-HT)、血管活血肠肽(VI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浆中5-HT、NPY、VIP、CGRP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浆中5-HT、VIP、NPY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5),而CGRP含量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结论:宣肺降浊方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的水平,进而调控异常的脑-肠轴,促进胃肠运动,降低内脏的敏感性,以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降浊方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脾约 腹痛 浊毒内蕴 宣肺通腑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荣修从瘀毒搏结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文鹏 王式鲁 +2 位作者 徐宏浩 陈彦华 毕荣修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1期957-959,共3页
毕荣修教授论治股骨头坏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同时,提出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病机为"瘀毒搏结,痹阻经脉,发为骨痹",据此确立了活血行瘀、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股骨头Ⅰ号方、Ⅱ号方,在临... 毕荣修教授论治股骨头坏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同时,提出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病机为"瘀毒搏结,痹阻经脉,发为骨痹",据此确立了活血行瘀、清热解毒、化痰通络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股骨头Ⅰ号方、Ⅱ号方,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并介绍治疗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瘀毒搏结 股骨头Ⅰ号方 股骨头Ⅱ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泄浊为主内外合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莉珍 叶景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9,共3页
为探讨扶正解毒、化瘀泄浊为主内外合治 (口服汤药加丹参针剂静脉滴注 ,中药灌肠、肾区外敷和脐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 ,将 13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单服汤药 ) 4 2例 ,以临床主要症状 ,血肌酐、尿... 为探讨扶正解毒、化瘀泄浊为主内外合治 (口服汤药加丹参针剂静脉滴注 ,中药灌肠、肾区外敷和脐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 ,将 13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单服汤药 ) 4 2例 ,以临床主要症状 ,血肌酐、尿素氮含量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分级为观察指标 ,2个月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4 %,对照组 57%;部分有效病例出院后随访 3年 ,治疗组良好稳定率 6 9%,对照组 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提示综合疗法能有效延缓CRF进程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 化瘀泄浊 温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