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holesterol metabolism on hepatolithiasis
1
作者 Lin Zheng Zi-Yu Ye Jun-Ji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currently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hepatolithiasis;how-ever,some patients still experience residual stones and high recurrence rates after surgery.Cholesterol metabolism seems to play an impo...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currently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hepatolithiasis;how-ever,some patients still experience residual stones and high recurrence rates after surgery.Cholesterol metabolism seem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patoli-thiasis pathogenesis.A high cholesterol diet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reasons for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hepatolithiasis.Therefore,regular diet and appropriate medical intervention are crucial measures to prevent hepatolithiasis and reduce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ery.Reducing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drugs that increase cholesterol stone solubility are key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treating hepato-lithiasi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olesterol metabolic pathways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hepatolithiasis,as well as food intake and targeted therapeutic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LITHIASIS Cholesterol metabolism High-fat diet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 interlobular bile du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肿块分叶状形态的病理基础——病理与X线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肖湘生 董伟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分叶状肿块肺癌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肺癌标本32例,进行病理X线对照研究。结果:作组织学检查的48个肿块中39个肿块分叶表面见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而成的包膜,肿瘤内的小叶间隔内也有纤维增生。170... 目的:探讨分叶状肿块肺癌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肺癌标本32例,进行病理X线对照研究。结果:作组织学检查的48个肿块中39个肿块分叶表面见小叶间隔纤维增生而成的包膜,肿瘤内的小叶间隔内也有纤维增生。170个肿块分叶中的150个大小在6~15mm之间,与肺小叶的大小相一致;肿块分叶呈弧形,与肺小叶的形态相一致。结论:肺癌分叶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小叶间隔内的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叶 病理 小叶间隔 纤维增生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休克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康大伟 王利青 +3 位作者 于健 赵艳军 王华荣 杨绍石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3319-3322,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S)联合磷酸肌酸钠(CP)对脓毒症休克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发病时间<24 h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NS组和NS+CP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0 h、 24 h、72 h患者射...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S)联合磷酸肌酸钠(CP)对脓毒症休克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发病时间<24 h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NS组和NS+CP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0 h、 24 h、72 h患者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Marshall心脏评分(PAR值)、乳酸(Lac)、肌酐(Cr)清除率、尿量(UV)、肾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变化;7 d内CRRT使用率;Cr清除率、UV和RI与Lac的相关性。结果与0 h相比,24 h NS组患者EF显著升高(P<0.01),乳酸、RAP显著降低(P<0.01),Cr清除率与UV未见明显变化(P>0.05);24 h与NS组相比,NS+CP组Lac、EF、PAR值未见明显异常(P>0.05),RI及Cr清除率显著下降(P<0.01),UV显著升高(P<0.01)。72 h与NS组相比,NS+CP组EF、UV升高显著(P<0.01),Lac、PAR值、Cr清除率、RI下降显著(P<0.01)。与NS组相比,NS+CP组7 d内CRRT使用率显著下降(P<0.05)。0 h Cr清除率和UV与Lac的相关性相比,RI升高显著(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早期协同去甲肾上腺素保护脓毒症休克的肾功能,RI可用于脓毒症休克早期肾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脓毒症休克 急性肾损伤 肾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肾脏内的血管重构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悦梅 万载阳 +2 位作者 杨保堂 王双 杨永宗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考察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2K1C RHR)肾入球小动脉结构重构和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的管壁成分重构。方法 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考察 2K1C RHR肾入球小动脉的形态改变 ,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的部分细胞外基质 ,包括胶原... 目的 考察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2K1C RHR)肾入球小动脉结构重构和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的管壁成分重构。方法 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考察 2K1C RHR肾入球小动脉的形态改变 ,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的部分细胞外基质 ,包括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的表达改变 ,以观察肾小血管的重构。结果  2K1C RHR双肾入球小动脉均有重构 ,中膜增厚 ,管腔缩小 ,且未受夹侧管腔减小更明显 ;肾内肌型动脉的管壁成分改变明显 ,胶原积聚 ,Ⅲ型胶原、Ⅵ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 ,层粘连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2K1C RHR双肾入球小动脉发生明显重构 ,未受夹侧管腔缩小更为显著 ,重构更为突出 ;肾内弓形动脉和小叶间动脉也发生明显重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重构 入球小动脉 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症肝细胞和胆管黏液上皮化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明 乐美兆 +2 位作者 宋小明 张茂红 李桂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了解胆囊结石症引起的肝细胞和小叶间胆小管上皮黏液上皮化生的超微改变。方法 :用电镜观察 11例胆囊结石患者肝活检标本中小叶间胆小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4例黏膜层发现黏液上皮化生 ,1例肝细胞有罕见的黏液上皮化生。大多... 目的 :了解胆囊结石症引起的肝细胞和小叶间胆小管上皮黏液上皮化生的超微改变。方法 :用电镜观察 11例胆囊结石患者肝活检标本中小叶间胆小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4例黏膜层发现黏液上皮化生 ,1例肝细胞有罕见的黏液上皮化生。大多数病例黏膜上皮变性和坏死增多 ,1例小叶间胆小管破裂。结论 :黏液上皮化生和上皮变性、坏死的增多是小叶间胆小管慢性炎症的重要标志。胆小管破裂和胆汁外溢会损害门管区实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黏液上皮化生 小叶间胆小管 肝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8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光日 曹勇 赵绍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53-55,共3页
目的总结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高分辨率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肺内癌性淋巴管炎患者158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不规则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上常可见小结节影;支气管血管... 目的总结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高分辨率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肺内癌性淋巴管炎患者158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不规则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上常可见小结节影;支气管血管束不规则增厚,可呈串珠状或结节状阴影;小叶中心结构的增厚可造成次级肺小叶中心的蜘蛛样改变;斜裂增厚,常呈不规则结节性增厚;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143例,右肺93例,左肺43例,两肺22例,胸腔积液98例,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28例,肺内多发小结节5例。结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需要与弥漫性线网状影的其他疾病鉴别,如结节病、间质性肺水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性淋巴管炎 小叶间隔 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积水中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表现及意义
7
作者 王少特 洪晖 +2 位作者 余永生 李莉 范晓梅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积水中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60例肾积水患者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收缩期末、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并与100例正常肾脏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对比分析。结果 轻度肾积水患者皮质内小叶间... 目的 探讨肾积水中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60例肾积水患者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收缩期末、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并与100例正常肾脏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对比分析。结果 轻度肾积水患者皮质内小叶间动脉收缩期末血流速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I升高(P<0.01),重度肾积水患者皮质厚度变薄、皮质内小叶间动脉收缩期末、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均减慢,RI升高(P<0.01)。结论 肾皮质内动脉血流变化的多普勒表现在肾积水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临床意义 多普勒超声 肾皮质内小叶间动脉血流 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收缩期末 舒张期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上非小细胞肺癌结节周围肺组织和血管改变的研究
8
作者 牛中喜 周清华 +1 位作者 李肖 张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结节周围组织、血管的改变进行研究 ,总结NSCLC的特征性改变 ,提高HRCT对NSCLC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HRCT观察 3 1例NSCLC和 12例肺部良性病变周围组织、血管的形态改变 ,由两位放射学...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CT(HRCT)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结节周围组织、血管的改变进行研究 ,总结NSCLC的特征性改变 ,提高HRCT对NSCLC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HRCT观察 3 1例NSCLC和 12例肺部良性病变周围组织、血管的形态改变 ,由两位放射学家分别阅片 ,观察肺小叶血管支气管束、血管和叶间隔的改变。统计学处理应用 χ2 检验。结果  3 1例NSCLC患者中 ,2 0例 ( 64 .5 % )出现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 ,15例 ( 4 8.4% )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 ,13例 ( 4 1.9% )上级肺小叶静脉扩张 ,16例 ( 5 1.6% )叶间隔增厚 ,5例 ( 16.1% )磨玻璃样变。对照组中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者 2例 ( 16.7% ) ,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 1例 ( 8.3 % ) ,上级肺小叶静脉扩张 2例 ( 16.7% ) ,叶间隔增厚 6例 ( 5 0 .0 % ) ,5例 ( 4 1.7% )磨玻璃样变。NSCLC患者的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和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的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和 0 .0 1<P <0 .0 2 5 )。结论 肺部结节伴肺小叶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或上级肺小叶动脉扩张时可高度怀疑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非小细胞肺癌 结节周围 肺组织 血管改变 诊断 血管支气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路征—83例薄层CT表现
9
作者 敖国昆 董莘 洪剑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0期75-79,共5页
目的:通过列举导致碎石路征表现各类疾病,比较其薄层CT的表现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309医院放射科CT扫描数据库有关碎石路征报道的胸部薄层CT83例患者资料,对碎石路征表现的病例进行研究。结果:83例均表现为碎石路... 目的:通过列举导致碎石路征表现各类疾病,比较其薄层CT的表现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309医院放射科CT扫描数据库有关碎石路征报道的胸部薄层CT83例患者资料,对碎石路征表现的病例进行研究。结果:83例均表现为碎石路征的病例,包括感染35例(细菌感染6例,病毒性感染16例,真菌感染1例,混合感染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急性肺水肿3例;间质性肺疾病(UIP,NSIP)18例;腺癌3例;淋巴管癌病3例;淋巴瘤肺浸润2例;放射性肺炎5例;结节病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肺泡出血4例;类脂性肺炎1例。结论:碎石路征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薄层CT征象,可见于感染性、肿瘤性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疾病。如果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则可提示某种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路征 磨玻璃影 增厚 小叶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改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尤东华 贾保霞 刘滨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7期2600-2601,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脏声像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肾脏二维及肾实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脏声像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肾脏二维及肾实质叶间动脉血流参数,记录肾脏长径、肾实质厚度、肾窦厚度,并计算肾实质厚度/肾窦厚度比值、肾实质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对各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脏长径、实质厚度、肾窦厚度、实质厚度/肾窦厚度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实质叶间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脏肾实质叶间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DN早期肾脏二维结构及肾实质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反映肾脏结构及肾实质叶间动脉血流灌注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早期肾功能损伤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实质叶间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MRI强化特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75-676,68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肉瘤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衰合并肺叶间积液临床分析
12
作者 徐丹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7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衰合并肺叶间积液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2例冠心病心衰合并肺叶间积液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给予扩血管、利尿等治疗观察肺叶间积液减少情况。结果收住院2例此病患者予血管、利尿治疗,效果满意,复查CT叶间...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衰合并肺叶间积液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2例冠心病心衰合并肺叶间积液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给予扩血管、利尿等治疗观察肺叶间积液减少情况。结果收住院2例此病患者予血管、利尿治疗,效果满意,复查CT叶间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冠心病有肺叶间积液患者不除外心衰引起的,可用扩血管、利尿治疗,多可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衰 肺叶间积液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肺叶间动脉MRI血流测量
13
作者 侯新川 黄钰淼 +7 位作者 吴帆 李琼 曹勇 胡晓恒 邓丽 胡议镭 杨小军 杨广夫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5期785-790,796,共7页
目的:研究双侧肺叶间动脉MRI血流测量。方法:选取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21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使用Siemnes Somaton Aera 1.5T磁共振机,Syngo Argus血流测量软件,作垂直于左右肺叶间动脉起始点下1cm平面通... 目的:研究双侧肺叶间动脉MRI血流测量。方法:选取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21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使用Siemnes Somaton Aera 1.5T磁共振机,Syngo Argus血流测量软件,作垂直于左右肺叶间动脉起始点下1cm平面通过血管平面的相位对比MRI(PC-MRI)测量。使用SPSS 20.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双侧肺叶间动脉MRI血流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如检验组间无差异(P>0.05),则将男女两组数据合组,分别统计各测量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 test)检验左、右肺叶间动脉组间,及与我们过去报告过右肺动脉干组间的差异[12],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左、右肺叶间动脉、右肺动脉干组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检验水平取<0.05认为差异有显示性。结果:右肺叶间动脉平均流速、平均面积男性组>女性组(P<0.05),其他测量参数及左肺叶间动脉测量参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肺叶间动脉在与右肺动脉干的血流测量数据比较中发现:除平均流速和向前流量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血流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右侧肺叶间动脉在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方面与右肺动脉干呈明显相关(r>0.440,p<0.05),余参数相关不明显(r<0.355,p>0.05);左侧肺叶间动脉呈现与右肺叶间动脉相反相关关系。左右肺叶间动脉血流测量中除峰值流速、单位时间流量、反向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外,余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仅在平均流速有明显相关(r=0.724,p=0.007),余参数无明显相关(P>0.05),经使用Argiento P肺动脉压计算公式,本组右肺叶间动脉平均压力=9.12mmHg,左肺叶间动脉平均压力=8.89mmHg,两侧肺叶间动脉的最高压力均=10.42mmHg。结论:本组全面系统地进行了两侧肺叶间动脉MRI血流测量,报告了测量正常值及其差异。与以前报告过右肺动脉干MRI血流测量进行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将对有关疾病的肺动脉血流测量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两组肺叶间动脉 相位对比MRI 肺动脉血流测量 肺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发育不良患儿肝内胆管发育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鑫 余晨 +2 位作者 高伟 胡晓丽 詹江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胆道发育不良患儿肝内胆管发育与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肝内胆管发育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胆道...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胆道发育不良患儿肝内胆管发育与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肝内胆管发育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年龄,将上述患儿分为<180 d组(8例)和≥180 d组(8例)。术中取肝活检标本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9,EMA),观察肝内小叶间胆管与汇管区比例、小叶间胆管直径、胆管增生情况、肝纤维化程度、胆汁淤积、胆栓形成及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等主要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大年龄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较小年龄组重[0.5(0,1)比4(2.2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7,P<0.001);小叶间胆管与汇管区比值低于小年龄组[0.25(0.16,0.34)比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3,P<0.05);胆管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小年龄组[1(0.25,2)比2.5(2,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7,P<0.05)。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显示,EMA在大年龄组中的表达量为0.034±0.012,较小年龄组(0.082±0.009)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2,P<0.001);CK19在大年龄组中的表达量为0.201±0.016,较小年龄组(0.135±0.010)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5,P<0.001)。肝内胆管发育相关性分析发现,小叶间胆管与汇管区比值和患儿日龄(rs=-0.714,P=0.002)、肝内胆管增生程度(rs=-0.610,P=0.012)及肝纤维化程度(rs=-0.533,P<0.05)均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小叶间胆管进行性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持续加重,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小叶间胆管 缺乏症 胆管 超常增生
原文传递
超声监测胎儿MCA、IRA及U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儿缺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路会景 于艳艳 +1 位作者 王阳 陈英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肾叶间动脉(IRA)及脐动脉(U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儿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10例,将其中11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将确诊为妊娠高...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肾叶间动脉(IRA)及脐动脉(U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儿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10例,将其中11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将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10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胎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数,包括MCA、IRA及U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比较两组胎儿UA/MCA、UA/IRA的RI、PI、S/D,统计单一血管单一指标与多指标联合预测胎儿缺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观察组胎儿UA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均高于对照组,MCA、IRA的血流动力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MCA、UA/IR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多指标联合预测胎儿缺氧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度较低,而多指标联合预测胎儿缺氧的曲线下面积值最高。结论超声联合检测胎儿MCA、IRA及UA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缺氧预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是否终止妊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大脑中动脉 肾叶间动脉 脐动脉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表现为弥漫性肺小叶间隔增厚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6
作者 杨澄清 杜荣辉 +3 位作者 曹探赜 梅春林 周萌 陈淑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双肺弥漫性对称性小叶间隔光滑增厚为一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癌性淋巴管炎、淋巴瘤、白血病、淋巴增殖性疾病、肺水肿等。通过报道1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对称性小叶间隔光滑增厚伴磨玻璃结节... 双肺弥漫性对称性小叶间隔光滑增厚为一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癌性淋巴管炎、淋巴瘤、白血病、淋巴增殖性疾病、肺水肿等。通过报道1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对称性小叶间隔光滑增厚伴磨玻璃结节最终确诊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疾病 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