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5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n Treatment of Dry Ey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婉瑜 李越虹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Dry eye is now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uperficial disorders in ophthalm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The ide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dry eye is to normalize the... Dry eye is now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uperficial disorders in ophthalm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The ide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dry eye is to normalize the condition by rebuilding the superficial circumstance of the eye, and to make tear film work as well as possible so as to relieve the irritating symptoms in the eye. The authors are making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and curative effects of treating dry ey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by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so as to introduc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ey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edition) 被引量:12
2
作者 Lie-ming Xu Ping Li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In 2006, the Hepatology Committe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2006, the Hepatology Committee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s of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have made rapid advances in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to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accumulated new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clinical needs, liver disease expert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ere united to revise the previous guidelines in order to help physicians make correct and reasonable decisio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FIBROSI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Diagnosis therapy Practice GUIDELINE
原文传递
Progress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Caused Infertilit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娟娟 闫妙娥 +1 位作者 吴效科 侯丽辉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iseases that cause menstrual dysfunction and infertility in women. The present paper is a brief retrospection on the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PCOS cause...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iseases that cause menstrual dysfunction and infertility in women. The present paper is a brief retrospection on the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PCOS caused infertility with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CWM). It can be seen from these materials tha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cipes formulated by Shen-replenishing herbs or acupuncture to reinforce Gan-Shen, regulate Chong-Ren Channels in treating PCOS, stable clinical efficacy could be obtained,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though the effect initiated somewhat late. Whereas, when Shen-replenishing recipe and acupuncture are combined with hormone or ovulation promoting drugs of Western medicine, the above-mentioned shortcomings would be overcome. So, this combined therapy is frequent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reatment drug therapy
原文传递
发酵虫草菌粉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预后效果: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王一荃 陈万佳 +2 位作者 刘旺意 张璐芸 邓跃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4-1091,1099,共9页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 4期是CKD病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标志着肾功能的显著下降和症状的明显出现。发酵虫草菌粉虽然长期应用于CKD的治疗之中,但其对CKD的预后影响尤其是CKD 4期的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 4期是CKD病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标志着肾功能的显著下降和症状的明显出现。发酵虫草菌粉虽然长期应用于CKD的治疗之中,但其对CKD的预后影响尤其是CKD 4期的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索发酵虫草菌粉治疗CKD 4期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2022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住院诊断为CKD 4期的患者631例为研究对象。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使用发酵虫草菌粉分为虫草治疗组(339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2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是否伴随糖尿病、发生终点事件情况及进入终点事件时间、确诊CKD 4期时间及确诊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消除组间基线差异后,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CKD 4期患者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KD 4期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按1∶1比例匹配后最终共纳入378例患者。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发酵虫草菌粉(HR=0.79,95%CI=0.64~0.98,P=0.030),估算肾小球滤过滤(HR=0.97,95%CI=0.94~1.00,P=0.025)、血清白蛋白(HR=0.97,95%CI=0.96~0.99,P=0.002)水平升高可延长CKD 4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男性(HR=1.37,95%CI=1.09~1.71,P=0.006)、脑利钠肽(HR=1.00,95%CI=1.00~1.00,P=0.003)、血磷(HR=2.44,95%CI=1.63~3.67,P<0.001)和24 h尿蛋白(HR=1.00,95%CI=1.00~1.00,P<0.001)水平升高可缩短CKD 4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虫草治疗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R=0.70,95%CI=0.57~0.86,P<0.001);低尿蛋白水平亚组中,虫草治疗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HR=0.67,95%CI=0.52~0.85,P=0.001);高尿蛋白水平亚组中,两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结论 长期使用发酵虫草菌粉能够延缓CKD 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在积极控制尿蛋白的前提下可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较低水平的脑利钠肽和血磷、较高水平的血清白蛋白也是CKD 4期患者良好预后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冬虫夏草 慢性肾脏病 发酵虫草菌粉 中西医结合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锁固精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G3期临床研究
5
作者 雷天香 张秋林 +3 位作者 林少勤 张奡 郭维文 曾碧珊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G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G3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G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G3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锁固精丸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与代谢类指标[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MAlb/cre,A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PQ)]、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CR、CYSC、Scr、Urea、CCr、24 h UPQ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CRP为(10.26±2.14)mg·dL^(-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Alb为(3.02±3.10)g·L^(-1)、Hb为(121.69±23.25)g·L^(-1),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sICAM-1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FMD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ET-1为(87.27±18.73)ng·L^(-1)、sICAM-1为(469.31±35.02)μg·L^(-1),低于同期对照组,FMD为(10.27±0.23)%,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02±0.13)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金锁固精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机体炎症状态,缓解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金锁固精丸 氯沙坦钾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志强 高霞 +1 位作者 张晓芳 陆群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89%,高于对照组的9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纳差、乏力、皮肤瘙痒、肝区症状、黄疸症状的比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加味芍药甘草汤 熊去氧胆酸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伤寒论》 张仲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归芎方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7
作者 田国芳 宋玉勤 +5 位作者 杨会杰 陈宁宁 陈浩 谢庆成 胡慧英 侯宝松 《河南中医》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归芎方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2例ADHF患者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归芎方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2例AD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1例。西药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归芎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PR)]、心肌损伤指标[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西药组有效率为76.47%,联合组有效率为92.1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V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LVESD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CRP、NT-proBNP、cTnI、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参芪归芎方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ADHF,可有效保护机体心功能,减轻炎症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参芪归芎方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教学创新需求下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庭鑫 王鑫鑫 +5 位作者 隋雪 武文菁 郑兰慧 储莹明 隋华 尚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被强制性地熔断,教材与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线上教学过程中,不乏优秀的教学案例和事迹,但也不断浮现出教学内容公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教材内容无法满足未来专业人才培养...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被强制性地熔断,教材与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线上教学过程中,不乏优秀的教学案例和事迹,但也不断浮现出教学内容公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教材内容无法满足未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立足中西医结合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剖析传统中西医结合学科教学模式中的两大不对称,结合新医科建设需求,创新教学、智慧教育、个性化和智能化教学理念,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的“教材+”模式的优势和可行性,以期为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教学创新 中西医结合疗法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李剑 盛友渔 +11 位作者 耿琳 张宪军 王长亮 宋艳丽 陈洁 周蓉 刘青云 佘远遥 田洪青 杨勤萍 李斌 徐金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选取5家中心,筛选240例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选取5家中心,筛选240例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模拟剂;两组均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天2次,洁面后涂于患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丘疹、脓疱、粉刺)数量以及中医证候(面红、皮疹痒痛、舌苔厚腻、尿黄、便秘)积分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29例受试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117例、对照组112例。与基线相比,用药4周的两组患者的丘疹计数、脓疱计数显著减少,试验组粉刺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减少,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试验组仅1例患者出现外用药膏刺激性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有效改善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数量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口服液 寻常型痤疮 湿热蕴结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油腻型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熊杏 杜雨君 孔婧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81-183,共3页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若发于头部则称为“头皮脂溢性皮炎”。油腻型头皮脂溢性皮炎以头发油腻多脂、瘙痒起白屑为主要特征,因此临床见头发油腻兼其他症状者,可参照此病论治。头...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若发于头部则称为“头皮脂溢性皮炎”。油腻型头皮脂溢性皮炎以头发油腻多脂、瘙痒起白屑为主要特征,因此临床见头发油腻兼其他症状者,可参照此病论治。头发油腻发亮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外在形象,故此病的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整理近5年油腻型头皮脂溢性皮炎治疗的相关文献,从现代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以及日常清洁控油护理的角度,总结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屑风 脂溢性皮炎 综述 中医药疗法 现代医学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阶梯疗法治疗肥胖症临床报道1例
11
作者 姜健 严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癌症、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呈线性相关,未来由此引起的肥胖健康负担将急剧增加。因此如何治疗肥胖及其继发性疾病,已成为患者、医生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癌症、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呈线性相关,未来由此引起的肥胖健康负担将急剧增加。因此如何治疗肥胖及其继发性疾病,已成为患者、医生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防治肥胖的中西医方法较多,但如何将中西医方法进行整合,实现临床效果最大化,仍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近几年,作者在代谢与肥胖专病门诊的临床实践中,尝试使用中西医结合阶梯疗法治疗肥胖症,希冀探索出整合中西医方法的治疗模式。此文呈现1例疗程近2年的中西医结合阶梯疗法治疗肥胖症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阶梯疗法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增强骨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孙杰培 雷晗 +2 位作者 唐永富 刘静 李霞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消增强骨片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四川省骨科医院骨质疏松专科门诊收治的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 目的 观察消增强骨片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四川省骨科医院骨质疏松专科门诊收治的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增强骨片治疗。比较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包括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总1型胶原氨基酸端延长链(t-P1NP)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中医证候(包括腰膝酸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步履艰难、持重困难)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BMD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5-OH-D水平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t-PINP、β-CROSSL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对25-OH-D、β-CROSSL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t-PINP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分腰膝酸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腰膝酸痛、腰膝酸软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腰膝酸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增强骨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肾亏虚兼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BMD水平,改善骨代谢,改善中医证候表现,可为临床骨质疏松症治疗用药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疗法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八段锦治疗尘肺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海舰 赵汉毅 +3 位作者 杨宝江 李奇阳 张亚男 马桂琴(指导) 《光明中医》 2025年第2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八段锦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及京煤集团总医院就诊的77例确诊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使用布地...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八段锦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及京煤集团总医院就诊的77例确诊尘肺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干预。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采用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八段锦治疗尘肺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痹 尘肺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八段锦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菌轴探讨调补肝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周擎天 邵岩峰 +1 位作者 于莉 林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被证实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胃肠微生态等直接相关。脑-肠-菌轴作为一条人体的特殊通路,可较好地阐释其复杂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在FD的治疗方面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从...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被证实与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胃肠微生态等直接相关。脑-肠-菌轴作为一条人体的特殊通路,可较好地阐释其复杂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在FD的治疗方面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从中医理论角度,脾胃之“运”“化”与现代医学胃肠动力、营养代谢等具有高度相似之处;而肝主疏泄影响脾胃气机,调畅情志影响思维等功能将中枢系统与胃肠道联系在一起,与现代医学“脑-肠-菌轴”高度相似。文章从中西医两方面论治FD,加强了对其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的认识,并拓展了中医调补肝脾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菌轴 作用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腹股沟疝临床观察
15
作者 颜贵武 江玲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单纯的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5例)接受腹...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接受单纯的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45例)接受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手术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手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并改善其中气不足表现、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疝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补中益气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西医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高墨含 马家乐 李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1期121-124,128,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白血病类型之一,且预后不良。目前,中西医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大、并发症严重等缺陷。该文梳理中西医常用的治法及药物作用机制,分析二者治疗原理上的相似...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白血病类型之一,且预后不良。目前,中西医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大、并发症严重等缺陷。该文梳理中西医常用的治法及药物作用机制,分析二者治疗原理上的相似之处,通过案例探讨,总结归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优势,展望未来发展路径,为探索新疗法、研制新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泽鹏 程旭锋 +2 位作者 张文可 孟冰心 袁江山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内分泌治疗是降低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现代医学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中药,具有减副、增效、提质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体现在:(1)能够改善内分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降低类更年期综合征... 内分泌治疗是降低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现代医学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中药,具有减副、增效、提质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体现在:(1)能够改善内分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降低类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调节相关分子化合物的表达水平以纠正脂代谢紊乱、骨代谢异常和降低子宫内膜不良病变的发生率。(2)能够正向调节淋巴免疫细胞成分、调控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以解除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抑制炎性反应,增强免疫力。(3)能够调控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氨基末端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多条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细胞的复制、侵袭及转移能力,延缓或逆转其耐药。(4)针刺、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中医外治方法,能够改善各类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本文整理近5年中医药联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其研究优势及不足,为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中西医结合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半月板损伤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正奇 卞泗善 《光明中医》 2025年第2期273-276,共4页
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病变之一,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和交锁。中西医针对此疾病均提供了不同治疗方案,西医治疗进展集中于使用新兴技术如组织工程技术、PRP技术、基于细胞的治疗等,而中医则聚焦于改善患者的... 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病变之一,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和交锁。中西医针对此疾病均提供了不同治疗方案,西医治疗进展集中于使用新兴技术如组织工程技术、PRP技术、基于细胞的治疗等,而中医则聚焦于改善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疗效和膝关节康复质量。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西医、中医领域有关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进展,为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中西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联合疗法在Hp根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大智 陆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59-162,共4页
铋剂四联方案为现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抗生素耐药性逐渐升高,且铋剂四联方案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根除率下降。《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中建议在铋剂四联方案低根除率... 铋剂四联方案为现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抗生素耐药性逐渐升高,且铋剂四联方案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根除率下降。《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中建议在铋剂四联方案低根除率地区或对难治性Hp感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对中西医结合联合疗法在Hp根除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总结,发现中西医结合联合疗法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Hp治疗方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西医结合 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诊治血压变异性概述
20
作者 郭灿 刘旋 +2 位作者 李一钒 马凯乐 沈建平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577-580,共4页
血压变异性(B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相关,可作为高血压病管理的新靶点。通过概述BPV的定义、介绍西医和中医角度BPV的产生机制以及一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了解到降压药联合中医疗法改善高血压病患者BPV具有价廉、效果明显、操作方... 血压变异性(BPV)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相关,可作为高血压病管理的新靶点。通过概述BPV的定义、介绍西医和中医角度BPV的产生机制以及一些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了解到降压药联合中医疗法改善高血压病患者BPV具有价廉、效果明显、操作方便等优势,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BPV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病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