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6
1
作者 Ke Xu Xiang Huo +15 位作者 Rongqiang Zu Shenjiao Wang Yuanfang Qin Qigang Dai Xian Qi Huiyan Yu Lilin Chen Lei Hong Yangting Xu Qianhua Yi Weixiang Wang Xuan Wang Wenjun Dai Jie Zha Weining Han Changjun Bao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98-407,共10页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caused by various pathogens.However,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ILI pathogen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unclear.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LI etiology...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caused by various pathogens.However,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ILI pathogen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unclear.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LI etiolog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s from nasopharyngeal swab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ILI collected from 2012 to 2016 in 6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studied.The pathogens,including influenza virus,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rhinovirus(HRV),adenovirus(ADV),herpes simplex virus(HSV),human coronavirus(hCoV),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At least on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in 1334 of the patients(40.23%).Among viruses,HRV,influenza A virus(Flu A),ADV and RSV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detected.ADV was the only pathogen that was distributed evenly in different years and regions(P>0.05).The etiological distribution varied in different age groups.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a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in co-infections with a co-detection rate of 64.57%(319/494).The spectrum of etiologies could help to estimate disease burden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vacc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like illness PATHOGENS CO-INFECTION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ng influenza-like illness trends based on sentinel surveillance data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9:A modelling and comparative study
2
作者 Xingxing Zhang Liuyang Yang +8 位作者 Teng Chen Qing Wang Jin Yang Ting Zhang Jiao Yang Hongqing Zhao Shengjie Lai Luzhao Feng Weizhong Yang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CSCD 2024年第3期816-827,共12页
Background Influenza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a significant global disease burden.Additionally,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ndemic and its related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have in... Background Influenza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a significant global disease burden.Additionally,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ndemic and its related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have introduced uncertainty to the spread of influenza.However,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novative models and approaches used for influenza prediction are limited.Therefore,this study aimed to predict the trend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in settings with divers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based on sentinel surveillance data using three approaches and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ir predictive performance.Methods The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deep learning hybrid model based on Gate Recurrent Unit(GRU),and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ARMA—GARCH)model were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trends of ILI 1-,2-,3-,and 4-week-ahead in Beijing,Tianjin,Shanxi,Hubei,Chongqing,Guangdong,Hainan,and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in China,based on sentinel surveillance data from 2011 to 2019.Three relevant metrics,namely,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and R squared,were calculat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goodness of fit and robustness of the three models.Results Considering the MAPE,RMSE,and R squared values,the ARMA—GARCH model performed best,while the GRU-based deep learning hybrid model exhibited moderate performance and GAM made predictions with the least accuracy in the eight settings in China.Additionally,the models’predictive performance declined as the weeks ahead increased.Furthermore,blocked cross-validation indicated that all models were robust to changes in data and had low risks of overfitting.Conclusions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ARMA—GARCH model exhibited the best accuracy in predicting ILI trends in China compared to the GAM and GRU-based deep learning hybrid model.Therefore,in the future,the ARMA—GARCH model may be used to predict ILI trends in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cross diverse climatic zones,thereby contributing to influenza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FLUENZA Sentinel surveillance China Predicting MODELING
原文传递
Analysis on the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Clinics of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欧爱华 卢传坚 +5 位作者 李际强 李晓彦 温泽淮 邓华 薛素琴 欧阳文伟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inese medicine (CM) pattern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s of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syndromes in clinics in China. Method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inese medicine (CM) pattern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s of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syndromes in clinics in China. Method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epidemiology survey on the clinical CM patterns of ILI and its prevalence was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2009 to April 2010. A unified survey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for data collection of ILI symptoms and CM pattems. Totally 45 hospitals from 22 provinces, municipality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participated this stud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input by EPI-data v3.1 and analyzed by SPSS 18.0, which included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est for group comparison. Results: A total of 5,967 ILI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proportion of the 18-34 aged group (56.2%) was the largest; students (41.0%) were more than other occupations.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had the wind-heat invading Lung (Fei) syndrome (76%), while in Southwest China mainly wind-heat invading Lung syndrome and wind-cold tightening the exterior syndrome occurred.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ILI were ranked as fatigue (80.9%), cough (72.2%), sore throat (67.2%), muscular soreness (67.1%), headache (65.4%), aversion to cold (60.1%), thirst (55.1%) and nasal obstruction (48.1%). Conclusions: The ILl patients in clinics were mainly teenagers and young adults. In regard to CM syndrome, wind-heat invading Lung syndrome prevailed in all regions except the Southwest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M syndrome of ILl patients may be relevant to age and region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 influenza-like cases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epidemiology multi-center survey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uman rhinovirus infec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on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irus 被引量:1
4
作者 Sun Yu Zhu Ru'nan +6 位作者 Zhao Linqing Deng Jie Wang Fang Ding Yaxin Yuan Yi Qu Dong Qian 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56-1660,共5页
Background Some research groups have hypothesized that human rhinoviruses (HRVs) delaye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irus (A(H1N1)pdm09) at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2009 in France.Th... Background Some research groups have hypothesized that human rhinoviruses (HRVs) delayed the circulation of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 virus (A(H1N1)pdm09) at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2009 in France.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V and A(H1N1)pdm09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Beijing,China.Methods A systematic analysis to detect A(H1N1)pdm09 and seasonal influenza A virus (FLU A) was performed on 4 349 clinical samples from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during the period June 1,2009 to February 28,2010,while a one-step real-time RT-PCR (rRT-PCR)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HRV in 1 146 clinical specimens selected from those 4 349 specimens.Results During the survey period,only one wave of A(H1N1)pdm09 was observed.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cases for A(H1N1)pdm09 increased sharply in September with a peak in November 2009 and then declined in February 2010.Data on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HRVs indicated that more HRV-positive samples were detected in September (2.2%) and October (3.3%),revealing that the peak of HRV infection in 2009 wa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years.Among the 1 146 specimens examined for HRVs,21 (1.8%) were HRV-positive,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previously in Beijing (15.4% to 19.2%) (P <0.01).Overall,6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both A(H1N1)pdm09 and HRV,which represented a positive relative frequency of 1.60% and 2.08% HRV,considering the A(H1N1)pdm09-positive and-negative specimens,respectively.The odds ratio was 0.87 (95% CI 0.32; 2.44,P=0.80).Conclusions HRVs and A (H1N1)pdm09 co-circulated in this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09,and the HRV epidemic in 2009 did not affect A(H1N1)pdm09 infection rates in Beijing,China as suggested by other studies.However,the presence of A(H1N1)pdm09 might explain the unexpected reduction in the percentage of HRV positive cases during the period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PCR assay human rhinovirus A(H1N1)pdm09 pediatric patients influenza-like illness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分析
5
作者 张群 朱海宁 +4 位作者 许进 刘超 桑潇 李蕾 王勤 《医学动物防制》 2025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常态化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8—2022年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材料及病原学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常态化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8—2022年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材料及病原学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8—2022年淄博市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55起,不同型别流感疫情报告起数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55,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明显高于3—5月(χ^(2)=5.435,P=0.033)及9—11月疫情报告起数的占比(χ^(2)=19.898,P<0.001),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病例年龄以7~<12岁为主;除2020年无聚集疫情报告外,其余各年份均有疫情报告,各年份优势毒株总体呈现新甲H1型、季节性H3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Victoria(BV)系交替流行。结论淄博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常发生在中小学校,有明显的季节性,优势毒株变换频繁,应继续密切关注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流感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 病原学监测 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2019—2023年河南省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
6
作者 王静静 李萍 +7 位作者 王文聪 孟晓慧 王博昊 孙忠源 甄兴刚 杨凯朝 张肖肖 张延炀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河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22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19家网络实验室报告的ILI,描述性分析ILI流...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河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22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19家网络实验室报告的ILI,描述性分析ILI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病原型别变化。结果2019—2023年河南省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1279248例,ILI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比例为2.24%。0~<5岁组报告ILI 699485例(54.68%),所占比例最高,但阳性率最低(12.43%);15~<25岁组报告61004例(4.77%),阳性率最高(38.98%)。共检测ILI标本87918份,流感核酸阳性17825份,阳性率为20.27%。流行优势毒株2019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为H1NI,2022年秋季和2023年冬季为H3N2。2019—2020监测年度为H3N2和Bv,2020—2021监测年度阳性检出数极少、无流行,2021—2022监测年度为Bv。2020—2023年均未检出By。结论2019—2023年河南省流感具有明显的冬春季高峰,2022年出现夏季流行小高峰,2020—2021年流感流行水平极低。H3N2、H1N1和Bv交替成为流行优势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病毒 流感监测
原文传递
2019—2024年天水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谱特征分析
7
作者 雷成江 马星宇 +1 位作者 赵婧伊 雷涵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估2019年1月—2024年2月天水市流感样病例病毒流行趋势的变化,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1月—2024年2月8 126例于哨点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流感样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见流感病毒检测。对不同季节、年份、年... 目的:评估2019年1月—2024年2月天水市流感样病例病毒流行趋势的变化,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019年1月—2024年2月8 126例于哨点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流感样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见流感病毒检测。对不同季节、年份、年龄段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 126例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9.97%(810例,810/8 126)。2019年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阳性构成比为39.75%。各月病例数存在较大差距,3月、4月、12月的病例数较多。3~5岁组和6~12岁组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阳性病例数达396例,阳性构成比达48.89%。春季和冬季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9%和11.47%,阳性构成比分别为50.39%和40.31%,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峰季节。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毒为乙型Victoria,阳性构成比为39.01%。甲型H3N2、新甲型H1N1也有较高的阳性构成比。结论:2019—2024年天水市流感病毒分布以乙型Victoria、甲型H3N2和新甲型H1N1为主,不同年份、年龄段、季节的病原体构成有所差异,其分布及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病毒 监测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某流感哨点医院2015—2023年流感监测分析
8
作者 石睿林 王传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分析厦门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5—2023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厦门市制订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 目的 分析厦门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5—2023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厦门市制订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分析,采用Excel 2019软件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5—2023年厦门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35 645例,同期医院门急诊病例为12 831 164例,各年度ILI%在2.42%~9.85%,年均ILI%为5.76%。2015—2023年共完成ILI筛查标本送检10 158份,ILI标本阳性率12.31%,发病高峰期主要在1~4月冬春季,6~7月存在夏季波动。哨点医院监测的流感流行毒株主要为季节性H3(32.56%),其次为新甲H1(29.36%)和B型Victoria系(29.28%)。不同毒株在不同月份优势存在不同,冬春季流感高发期病毒分型以新甲H1型为主,夏季流感高峰期则以季节性H3型毒株为主,同时近几年B型Victoria系占比有所上升。男性标本阳性率高于女性(P <0.05);5~15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5);学生群体阳性率高于其他群体,其次为托幼儿童(P <0.05)。结论 厦门市流感存在冬春季及夏季两个高发期,冬春季流感病毒以新甲H1型为主,夏季高峰流感病毒以季节性H3为主,同时近几年B型Victoria系毒株占比有所上升。学生及托幼儿童,5~15岁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样病例 哨点医院 哨点监测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香薷水治疗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评价
9
作者 刘妙辉 黄忠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目的:评估复方香薷水治疗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8月期间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240例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失访脱落1例... 目的:评估复方香薷水治疗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8月期间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240例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失访脱落1例,n=119)和观察组(失访脱落1例,n=119)。对照组患者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方香薷水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5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痊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合并用药情况及治疗安全性,并对单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及复方香薷水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痊愈时间和平均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各项主症积分及各项次症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发热、咳嗽、困倦方面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74.79%)高于对照组(63.87%,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合并用药总体占比及各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复方香薷水亚组较单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亚组在平均痊愈时间、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复方香薷水可有效缓解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香薷水 流感 流感样病例 胃肠道症状 藿香正气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银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及对miR-223/NLRP3轴的影响
10
作者 滕光英 王义江 +2 位作者 屈文静 李祥 王沂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讨柴银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效果及对微小核糖核酸(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04例,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柴银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效果及对微小核糖核酸(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银颗粒治疗),对照组(基础抗感染+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均持续治疗5 d后比较其临床疗效,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和治疗5 d后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及miR-223/NLRP3轴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5 d后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4.727,P=0.030)。研究组病毒转阴、咽红咽痛消失、咳嗽消失、退热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酸碱值(pH)、PaO_(2)/氧浓度分数(FiO_(2))、miR-22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NLRP3及炎症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柴银颗粒联合奥司他韦可有效改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可能通过调控miR-223/NLRP3轴的活性缓解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病情,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银颗粒 流感病毒 感染 炎症 微小核糖核酸-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轴
原文传递
3895例流感样病例病原学检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秀伟 朱明轮 陈建设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方法 选取2021-2023年本地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收集的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目的 了解本地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方法 选取2021-2023年本地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收集的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比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病毒标本阳性率及不同病毒分型构成比。结果 共报告ILI标本3 89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标本481份,阳性率12.35%。2021年阳性率为7.98%(85/1065),2022年阳性率为10.77%(129/1198),2023年阳性率为16.36%(267/1632),不同年份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1份病毒阳性标本中,126份检出甲型H1N1,189份甲型H3N2,154份乙型Victoria系,12份乙型Yamagata系。2021年85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主要为甲型H3N2(41.18%,35/85);2022年129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主要为乙型Victoria系(51.16%,66/129);2023年267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主要为甲型H3N2(42.70%,114/267)。不同年份,甲型H3N2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乙型Victoria系、乙型Yamagata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阳性率11.95%(256/2142),女性为12.84%(225/1753),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Victoria系、乙型Yamagata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岁患者阳性率4.97%(17/342);5~<15岁为13.57%(78/575);15~<25岁为12.17%(82/674);25~<60岁为13.99%(253/1808);≥60岁为10.28%(51/496)。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患者阳性率15.65%(165/1054),夏季为1.80%(14/779),秋季为3.21%(28/873),冬季为23.04%(274/1189)。不同季节发病患者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1-2023年本地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H3N2,冬春季节为主要流行季节。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病毒阳性率及流行的优势菌株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9-2023年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数与人群流感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王娟 陈志涛 +5 位作者 王碧云 王德东 黄敏欢 吴迪 刘艳慧 王志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85-1489,F0003,共6页
目的描述12320卫生热线的数量与流感活动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12320卫生热线数量与流感活动的相关性。方法从12320卫生热线平台导出2019-2023年所有数据,依据“流感”“感冒”“发热”“咳嗽”等关键词筛选出与流感相关的话务与工单。绘... 目的描述12320卫生热线的数量与流感活动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12320卫生热线数量与流感活动的相关性。方法从12320卫生热线平台导出2019-2023年所有数据,依据“流感”“感冒”“发热”“咳嗽”等关键词筛选出与流感相关的话务与工单。绘制话务和工单与流感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时间序列图和散点图,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每周及每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话务中咨询类数量最多,投诉类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单中投诉类占比最大。2023年流感发病数最高,2021年最低;ILI%在2022年最高(7.41%),在2019年最低(5.28%)。话务和工单数量的变化趋势与流感活动变化呈现较高的相似性。每月话务数量与流感病例数和ILI%均存在相关性(r=0.39、0.39,P均<0.01),每周话务数量与流感病例数和ILI%均存在相关性(r=0.34、0.32,P均<0.01)。无论是每月或是每周的工单数量均与流感病例数无相关性(P>0.05),而与ILI%存在相关性(r=0.53、0.43,P均<0.01)。将流感活动前后移动1个月、1周和2周,与12320卫生热线数的相关性均会减小甚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320卫生热线平台能起到公众沟通、风险沟通、舆论监测等作用,可以辅助进行实时的流感监测与分析,为完善流感预警系统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12320卫生热线 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重庆市万州区流感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13
作者 王恒芹 郑金凤 +2 位作者 甘雨露 王毅 郎中凯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区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2年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万州区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相关资料,描述分析发病人群病原学及三间分布特征。结果:2018—2022年万州区共报告疑... 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区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2年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万州区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相关资料,描述分析发病人群病原学及三间分布特征。结果:2018—2022年万州区共报告疑似流感样病例聚集疫情55起,实验室确证51起,累计发病4 760例,罹患率为4.19%。其中,A (H1N1)型20起,B (Victoria)型15起,A (H3N2)型10起,A (H1N1、H3N2)型混合感染6起。疫情发生高峰期为每年的3月和12月,报告疫情数量占全部疫情数量的比例分别为54.90%(28/51)和23.53%(12/51);疫情暴发场所主要集中在小学和中学,报告疫情数量占全部疫情数量的比例分别为72.55%(37/51)和17.65%(9/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毒株型别和介入时间是流感暴发疫情持续时间的显著影响因素,OR大小分别为87.897 (95%CI为7.478~1033.815)、0.085 (95%CI为0.014~0.505)。结论:2018—2022年万州区流感暴发疫情由A (H1N1)型、A (H3N2)型、B (Victoria)型交替流行引起,主要发生在冬春季,高危人群为中小学人群。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规模相对较大、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早介入对疫情控制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病毒 暴发疫情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紫怡 沈伟伟 +1 位作者 王红珠 翁坚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的病原学结果,及时了解流感病毒流行趋势,发现优势病毒株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 183例ILI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 【目的】分析2013—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的病原学结果,及时了解流感病毒流行趋势,发现优势病毒株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 183例ILI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24 183例标本流感病毒总阳性率18.43%,其中构成比最高者为季H3亚型(占37.34%)。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701)。不同年龄段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626,P<0.001),其中25~5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2.56%)。ILI数量与流感阳性率呈正相关(r=0.592,P<0.001)。不同年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70.922,P<0.001),2013—2019年阳性率呈上升趋势(χ^(2)=30.559,P<0.001),2020年阳性率最低(0.04%),2021—2022年阳性率呈上升趋势(χ^(2)=304.465,P<0.001)。不同监测年度优势株不同。不同月份之间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52.455,P<0.001),流感高峰主要集中在当年12月至次年3月和7—8月。【结论】2013—2022年台州地区流感病毒阳性率呈波浪型动态变化,不同年度流行优势株不同,呈交替流行特点,应继续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和完善流感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病毒 病原学监测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原文传递
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洋 田梦圆 +2 位作者 周沁易 丁松宁 吴小清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了解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3年南京市ILI监测数据、病原学... 目的 了解2013—2023年南京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3年南京市ILI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3年南京市哨点医院共报告1 919 187例ILI,ILI百分比(ILI%)为5.85%,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8—2019年ILI%最高(11.00%),2016—2017年最低(2.62%)。ILI以0~<5岁年龄组为主,占66.21%。共检测ILI样本45 074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68%(5 265份),其中甲型H3N2最多(2 206份,占41.90%),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1 224份,占23.25%)、甲型H1N1(1 201份,占22.81%)和乙型Yamagata系(599份,占11.38%)。不同监测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2.83,P<0.001)。除2020—2021年没有流行高峰,其余9个年份均在冬春季出现了流行高峰,其中2014—2015、2015—2016、2017—2018、2021—2022和2022—2023年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2013—2023年南京市共报告ILI暴发疫情96起,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共94起(占97.92%)。结论 南京市流感流行以冬春季为主,不同监测年度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15岁儿童是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学校是重点防控场所。应持续加强和规范流感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南京市流感活动水平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和预测,科学精准防控流感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样病例 病原学监测 哨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栗菲 孙明希 +3 位作者 鹿燕青 李森 寿钧 孟祥杰 《预防医学》 2024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杭州市余杭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现住址为余杭区的流感病例资料,通过杭州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收集流感样病例资料,描述...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杭州市余杭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现住址为余杭区的流感病例资料,通过杭州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收集流感样病例资料,描述性分析流感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流感样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2019—2023年余杭区报告流感病例118 3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 316.80/10万,其中2023年最高,报告发病率为5 736.82/10万。流感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3月,呈现冬春季流行。病例主要分布在7~<15岁和25~<60岁,分别为31 310和34 470例,占26.46%和29.13%。余杭区12个乡镇(街道)均有流感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两位为五常街道和良渚街道,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 346.08/10万、14 945.80/10万。2019—2023年流感样病例103 868例,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 482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60份,阳性率为17.54%。阳性标本检出高峰为11月至次年3月,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22份,占85.38%。流感病毒型别有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分别占25.77%、38.85%和35.38%。结论 2019—2023年余杭区流感流行高峰为冬春季,发病以中小学生和青年为主,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交替流行,应加强接种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例 流感样病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湖南省2014—2023年流行性感冒哨点监测数据分析
17
作者 王小磊 黄超洋 +7 位作者 孙倩莱 邓志红 黄一伟 赵善露 罗垲炜 任香 陈生宝 戴志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3-1420,共8页
目的了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及流感毒株变迁情况,为全省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湖南省2014—2023年的流感监测数据。比较不同年份、不同人群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门急诊就诊人数中流感样病例(... 目的了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及流感毒株变迁情况,为全省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湖南省2014—2023年的流感监测数据。比较不同年份、不同人群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门急诊就诊人数中流感样病例(ILI)百分比(ILI%)]、ILI标本流感病毒阳性率的差异。结果2014—2023年共报告ILI 265万余例,ILI%为4.70%。不同年份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0~14岁者是具有流感样症状的主要群体,占82.90%。ILI标本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14%,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4—2023年主要流行的流感毒株有A(H1N1)型、A(H3N2)型、B(Victoria)型、B(Yamagata)型,不同年份之间呈现交替流行,但2020—2023年未检出B(Yamagata)型毒株;每年基本有两个流感流行季,分别是冬春季和夏季。结论年龄<15岁者是流感发病的主要人群,且在冬春季和夏季呈现流行高峰。2021—2023年以A(H1N1)型、A(H3N2)型、B(Victoria)型3种毒株交替流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哨点监测 流感样病例 病原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19—2023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18
作者 王南来 马宾 +6 位作者 冯芳莉 张玲 邱仁 谢永慧 陈菁菁 罗艳 贾鹏本 《中国热带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南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9—2023年ILI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19—2023年哨... 目的分析海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南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9—2023年ILI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19—2023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3.25%,不同年份ILI%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5 528.340,P<0.05);ILI%具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峰值出现在4—6月、11—12月。流感样病例以0~<5岁组占比最高(38.38%,125 331/326 582),≥60岁年龄组最低(5.81%,18 975/326 582);ILI%地区分布以中部片区最高(4.39%,3 676/83 705),西部片区最低(2.66%,11 535/433 589),各区域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201.647,P<0.05)。2019—2023年ILI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13.69%,不同年度阳性率有差异(χ^(2)=1 263.707,P<0.05),各年度流行优势毒株不同,2019—2020年为甲型H1N1型、甲型H3亚型、Bv系之中2种或2种以上混合流行,2021—2023年为甲型H1N1型、甲型H3亚型、Bv系之中单一亚型作为优势毒株交替流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以5~<15岁组最高(21.54%,2 138/9 928)。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与ILI%呈正相关(r=0.748,P=0.005)。结论海南省2019—2023年流感样病例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高发于4—6月和11—12月,人群普遍易感,儿童青少年居多,各年流行优势毒株不同,提示流感防控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人群,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流感监测与防控,在高发季节到来前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开展流感防控的科普与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流感样病例 流行特征分析 哨点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及德尔菲法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阈值探讨及临床应用
19
作者 魏孝侃 刘潇潇 +3 位作者 初艳慧 秦迪 陈瑜 周春莲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及德尔菲法的流感样病例阈值以及医院管理措施。方法调取2014—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通过北京市医院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上报的流感样病例数据,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对流感样病例阈值进行计算,使... 目的研究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及德尔菲法的流感样病例阈值以及医院管理措施。方法调取2014—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通过北京市医院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上报的流感样病例数据,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对流感样病例阈值进行计算,使用德尔菲法专法对院内管理措施进行优化。结果移动流行区间法计算结果显示,以δ值为2.30时,模型的马修相关指数较高,2013/2014、2015/2016、2016/2017、2017/2018流感样病例流行季的流行强度为中等流行水平,2014/2015流感样病例流行季的流行强度为低等流行水平,2018/2019流感样病例流行季的流行强度为超高等流行水平。低等流行水平、中等流行水平、高等流行水平、超高等流行水平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阈值分别为1.57%、2.28%、4.53%以及6.14%。德尔菲法调查结果显示,专家认为在流感的超高流行期,建议医护人员数量增加100%,病房普通床位预留比例增加100%,流感院内防控物资储备增加100%,流感相关药品的储备增加100%,信息系统以及医疗设备维检频次调整为1次/d,其他指标无需改变。结论医院根据流感阈值,及时调整相关物资、人员配置,以应对流感样病例的流行,预防医疗资源挤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移动流行区间法 流行性感冒 流感样病例 流感样病例百分比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2010—2020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坤 胡茂红 +4 位作者 童小琴 宋文涛 熊勋 李铭先 吴景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度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布规律,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市2010—2020年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监测数据...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度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布规律,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市2010—2020年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监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和暴发疫情资料,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南昌市2010—2020年度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各年度总体趋势先降后升,≤4岁年龄组构成比占比最高,占49.04%(155064/316223);共检测ILI样本2581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4045份,阳性检出率为15.7%,不同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44,P<0.001),且各年度流感优势毒株不同;共报告54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绝大部分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其中26起是由B型流感导致。结论2010—2020年度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疫情冬春季高发,每年的流行毒株各不相同,呈交替或混合流行,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是较易发生流感疫情的场所,应加强流行性感冒监测和防控并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正黏病毒科 流感样病例 病原学监测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