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装备适用性验证信息收集与分析平台研究
1
作者 花城 吴航 +4 位作者 荣瑶 张文龙 谢峰 吴萍 董硕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建立医学影像装备适用性验证信息收集与分析平台,探讨医学影像装备功能及效果、设备性能、可靠性、服务保障性、可用性、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方法。方法以设备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 目的建立医学影像装备适用性验证信息收集与分析平台,探讨医学影像装备功能及效果、设备性能、可靠性、服务保障性、可用性、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方法。方法以设备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等流程,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结果收集与分析平台有效采集了包括数字X线摄影设备、CT、MR、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核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ET/MR)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数据,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院内运营管理提出建议,并有效提高了PET/MR设备可用度(2.6%)。结论平台解决了设备临床适用性研究工作面临的数据采集难与分析评价难两大问题,为医院管理及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PET/MR 数字X线摄影(DR) 医学影像装备 适用性验证 可用性 真实世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lgorithm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Entrance Beam Fluence from Virtual Patient Exit Electronic Portal Images
2
作者 Nicholas N. Sperling E. Ishmael Pars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5年第2期177-183,共7页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in vivo dosimetr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reatment has been an area of interes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More recent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mploy Electronic Portal...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in vivo dosimetr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reatment has been an area of interes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More recent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mploy Electronic Portal Image Devices (EPID), or dosimeter arrays, for entrance or exit fluence determination. The more recent methods of in vivo dosimetry make use of detector arrays an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dose throughout the patient volume. One method uses an array of ion chamber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patient. This requires a special hardware device and places an additional attenuator in the beam path, which may not be desirable. An alternative to this approach is to use the existing EPID, which is part of most modern linear accelerators, to image the patient using the treatment beam. Methods exist to deconvolve the detector function of the EPID using a series of weighted exponentials [1]. Additionally, this method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deconvolution of the patient scatt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in vivo dosimetry. The method developed here intends to use EPID images and an iterative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to reconstruct the impinging primary fluence on the patient. This primary fluence may then be employed, using treatment time volumetric imaging, to determine dose through the entire patient volum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initial discussion of the algorithm, and a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f its efficacy using montecarlo derived virtual fluence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indicate an agreement of 1% dose difference within 95% the field area receiving 10% of the entrance fluence for a set of sample highly modulated fields. These results warrant continued investigation in applying this algorithm to clinical patient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FLUENCE EPID imagES in-vivo Dosimetry Monte Carlo ALGORITHM Dose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构建方法探讨
3
作者 荣瑶 花城 +4 位作者 董硕 吴萍 李东 张文龙 吴航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搭建一级和二级信息中心,构建多中心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方法采用二级信息中心获取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数据,利用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及指标设计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脱敏,通过数据空间管理和数据空间测试验证技术,将脱... 目的通过搭建一级和二级信息中心,构建多中心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方法采用二级信息中心获取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数据,利用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及指标设计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脱敏,通过数据空间管理和数据空间测试验证技术,将脱敏数据传输至一级信息中心;一级信息中心依据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标准设计分析算法对设备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多家二级信息中心通过数据空间管理技术向一级信息中心传输标准化数据列表,可对医学影像装备可靠性、可用性、功能效果、设备性能、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用户可通过一级信息中心展示的结果,了解各类医学影像装备不同品牌间的临床适用性评价。以PET/MR为例,从单台评分来看,A品牌设备的可靠性评价为99.69%,B品牌设备的可靠性评价为98.37%,A品牌设备的可靠性略高于B品牌。以MRI为例,2024年8月3种品牌的高级功能应用率分别为61%、47%和38%,通过秩和检验,3种品牌MRI的高级功能应用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3)。结论多平台医学影像装备临床应用评价平台的构建可为医疗机构选用并验证医学影像装备提供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与平台支撑,为推进国产医学影像装备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撑,为建立健全国产医学影像装备可靠性、临床应用验证、维护维修等有关标准规范、标准体系提供研究数据及基础共享服务平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装备 临床应用评价 可靠性 可用性 医院信息系统 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 放射科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设备可靠性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花城 董硕 +3 位作者 张文龙 李东 侯艺威 吴航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2期12-15,21,共5页
目的使用可靠性验证方案对进口及国产的高端数字化X射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设备在临床使用运行中的可靠性水平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共提取3台DR设备(进口1台、国产2台)一段时间内的维修保养、工作日志等数据,对设备的图像性... 目的使用可靠性验证方案对进口及国产的高端数字化X射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设备在临床使用运行中的可靠性水平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共提取3台DR设备(进口1台、国产2台)一段时间内的维修保养、工作日志等数据,对设备的图像性能参数、核心部件状态、可靠性参数、维护性参数和保障性参数进行分析,比较设备的性能检测数据与可靠性水平。结果3台设备图像性能稳定,均可达到标准要求,核心部件的状态参数基本保持稳定运行。进口设备A、国产设备B可靠性参数良好,设备可用度参数均大于95%。国产设备C相对故障时间较长,可用度处于90%~95%之间。国产设备维修、保障性参数表现更优,平均维修时间相比进口设备快67%,维修保障延误时间低70%以上。结论基于可靠性验证的基本方法对DR设备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分析,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设备长期稳定的客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行较短的国产高端设备在可靠性表现方面并不平均,与成熟的进口高端设备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装备 数字化X射线成像(DR) 可靠性 可用度 维护性参数 保障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抖音对地方形象的传播作用——以淄博为例
5
作者 刘子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结合视听、定位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融合媒介,兼具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构建地方认知、传播地方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短视频的生产可供性赋予人和地方更大的内容生产自主性,让地方景观得以...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结合视听、定位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兴融合媒介,兼具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构建地方认知、传播地方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抖音短视频的生产可供性赋予人和地方更大的内容生产自主性,让地方景观得以更加直观地被审阅和传播。移动可供性构建起虚实互嵌的新型地方空间样态,更能激发用户对地方形象的感知、想象和认可。抖音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平台,其社交可供性使得地方情感在云上空间的高度情绪化媒介场域中不断发酵,让地方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可供性 媒介空间 短视频 地方形象 抖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机群系统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继民 马力 王凤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构建实用的PC机群系统以获得廉价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 ,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PC机群系统具有能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 /成本比等较好的优点 ,其关键技术有 4个 ,即可用性支持、单一系统映象、作业管理、高效的通信 。
关键词 机群系统 能用性 可用性 单一系统现象 可扩展性 PC机 个人计算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微细图形光刻分辨力的相移滤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旭南 石建平 +2 位作者 康西巧 罗先刚 秦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详细研究了提高投影成像光刻分辨力的相移滤波技术的基本理论 ,给出了理论模型 ,进行了模拟计算 .对不同掩模图形设计制作的不同优化滤波器进行光刻对比实验并取得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 ,相移滤波能显著提高部分相干成像系统光刻分辨力和... 详细研究了提高投影成像光刻分辨力的相移滤波技术的基本理论 ,给出了理论模型 ,进行了模拟计算 .对不同掩模图形设计制作的不同优化滤波器进行光刻对比实验并取得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 ,相移滤波能显著提高部分相干成像系统光刻分辨力和增大焦深 ,同时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光刻生产率 ,是一种有效提高光刻分辨力和焦深的波前工程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滤波 投影成像光刻系统 分辨力和焦深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nSAR方法监测南京地表沉降的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海滨 何秀凤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21,共4页
针对 InSAR 数据预挑选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为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干系数的像对可用性判断因子的概念,利用 DInSAR 技术对可用性判断因子检测出的可用像对进行处理,获得了南京市区1996年8月到2000年12月间地表沉降结果。通过对沉... 针对 InSAR 数据预挑选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为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干系数的像对可用性判断因子的概念,利用 DInSAR 技术对可用性判断因子检测出的可用像对进行处理,获得了南京市区1996年8月到2000年12月间地表沉降结果。通过对沉降结果的时空分析,指出这期间南京地区没有发生持续性的沉陷漏斗,但该地区的地面沉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DINSAR 地面沉降 监测 相干系数 像对 可用性判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沿友 周秋月 +1 位作者 向忠平 钱伟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4-2508,共5页
对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色后的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磷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研究了图像分析法适用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比色法,... 对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色后的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磷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研究了图像分析法适用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比色法,图像分析法在标准溶液浓度小于0.1mg·L^-1时,溶液磷浓度与网像的平均蓝色度不呈线性关系,但在0.1-4mg·L^-1的范围内,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待测液的体积与图像平均蓝色度的线性关系好于它与光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当土壤有效磷的浓度在0.31~250mg·kg^-1Dw时,图像分析法可以确保分析精度。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是一种能现场测定,比试纸法精确度高,比传统比色法操作简单,且适应浓度高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磷 图像分析 平均蓝色度 比色法 试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系统映象在集群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冬菊 胡正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介绍了单一系统映象的概念,提出了具有单一系统映象的集群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并从单一入口点、单点管理、高可用性(包括负载平衡和故障屏蔽)和可扩展性等几方面深入探讨了实现单一系统映象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对系统作进一步完善需... 介绍了单一系统映象的概念,提出了具有单一系统映象的集群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并从单一入口点、单点管理、高可用性(包括负载平衡和故障屏蔽)和可扩展性等几方面深入探讨了实现单一系统映象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对系统作进一步完善需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系统映象 集群管理系统 高可用性 可扩展性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监控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分析与加固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1 位作者 黄有骏 宋露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1-655,共5页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传感器辐射损伤实验。对事故工况下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图像传感器 事故工况 可用性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系统中高性能实时集群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白欣 宋博 +1 位作者 左继章 向建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集群系统以其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性价比优势,成为关键应用场所的重要选择。文章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应用于测控领域的高性能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操作平台进行了阐述;针对高密度串行通信技术难点,分析了系统网络互联和流... 集群系统以其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性价比优势,成为关键应用场所的重要选择。文章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应用于测控领域的高性能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操作平台进行了阐述;针对高密度串行通信技术难点,分析了系统网络互联和流量;最后讨论了系统应用软件设计,介绍了各节点驻留的应用进程。作为国内首部投入工程实用的高性能实时集群,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系统 高性能实时集群系统 体系结构 操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视觉大图像并行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席志红 张志 王帆 《应用科技》 CAS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全景视觉的大图像中,单DSP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图像的处理要求,尤其在连续视频图像上的处理存在延迟.基于此设计了3种方法:图像均分4份;图像按内外环分割;奇偶场分割;并用于多DSP进行处理分割后的图像,再进行合并,以达到实时性的要... 全景视觉的大图像中,单DSP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图像的处理要求,尤其在连续视频图像上的处理存在延迟.基于此设计了3种方法:图像均分4份;图像按内外环分割;奇偶场分割;并用于多DSP进行处理分割后的图像,再进行合并,以达到实时性的要求.图像均分4份处理速度要优于其他2种,但这种方法运用DSP的数量也要多于其他2种,另外该方法在相对分辨率较低的情况时,竖直方向会存在毛刺问题.按内外环分割,并行处理的时间要按其中像素点较多,处理时间较长的环来计算,而且拼接处接缝处的细化也要延长处理时间,需要注意r的选取.而按奇偶场分割,是将图像的像素点均分,有效解决了毛刺和缝隙问题.仿真采用C++语言在VC++环境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有效区域的提取 全视觉大图像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5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质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崇倡 薛荣荣 +4 位作者 赵世湖 刘书含 王霞 李鸿洲 刘梓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125,F0002,共8页
目前遥感影像质量评价的指标与方法虽较为成熟,但尚未发现针对高分五号(GF-5)卫星AHSI影像数据质量评价及其可用性的全面研究。该文在分析高光谱影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噪声标准差、清晰度和信息熵3个指标,对GF-5可见短波红外谱... 目前遥感影像质量评价的指标与方法虽较为成熟,但尚未发现针对高分五号(GF-5)卫星AHSI影像数据质量评价及其可用性的全面研究。该文在分析高光谱影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噪声标准差、清晰度和信息熵3个指标,对GF-5可见短波红外谱段的数据质量与可用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GF-5AHSI影像不同波段数据质量存在差异,影像信息主要集中在VNIR和SWIR第1-95波段内(受水汽影响的波段除外),SWIR中第43-50、96-112(1359.03~1418.17nm、1805.44~1940.15nm)共25个波段受水汽影响严重,不可用,第113-180(1948.57~2513.25nm)波段影像质量较差、噪声严重,阻碍了该波段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GF-5AH-SI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卫星 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影像质量评价 光谱响应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置乱的相对置乱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2-1386,共5页
定义了衡量图像置乱效果的标准,拓展了衡量图像置乱效果的方法,且填补了对该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的空缺。首先结合混沌理论、熵的概念及图像自身属性,定义了乱图像的标准,并给出一幅趋于这个标准的乱图像生成方法及过程;在定义与生成标准... 定义了衡量图像置乱效果的标准,拓展了衡量图像置乱效果的方法,且填补了对该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的空缺。首先结合混沌理论、熵的概念及图像自身属性,定义了乱图像的标准,并给出一幅趋于这个标准的乱图像生成方法及过程;在定义与生成标准乱图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评价图像置乱效果的相对置乱度的计算方法。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应的灵敏度、可用性和适应性。最后也探讨了对图像置乱效果计算方法进行评价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图像 相对置乱度 灵敏度 可用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在线指纹考勤系统可用性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祥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31-2833,共3页
针对网络在线指纹考勤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指纹识别延时过长、需要比对的样本库过大、容易误判及对采集到的指纹质量要求过高等问题,分析并提出三项可用性措施:将指纹识别和银企联名信用卡相结合,使身份认证中指纹的1:N远程比对转化为1:... 针对网络在线指纹考勤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指纹识别延时过长、需要比对的样本库过大、容易误判及对采集到的指纹质量要求过高等问题,分析并提出三项可用性措施:将指纹识别和银企联名信用卡相结合,使身份认证中指纹的1:N远程比对转化为1:1本地比对;采用冗余的指纹模板并自动动态更新;对指纹图像质量评估提出了三项指标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指纹识别算法中。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所提措施及算法能够明显提高在线指纹考勤系统可用性,达到大范围商业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可用性 指纹考勤系统 在线识别 指纹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4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阮狄克 李海峰 程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像。在CT骨窗图像上测量最佳进针点距椎体正中线(MVB)的水平距离(DOM)、椎弓根轴线长度(CPA)、椎弓根外宽度(OPW)、同侧实际钉道(AST)长度(根据3.5mm直径螺钉的螺帽半径为2.25~2.50mm得出调整后进钉点在同侧距MVB水平距离为-2.5mm处)、钉道有效宽度(ATW)、椎弓根外倾角(PTA)、钉道外倾角(TTA)。在MRI图像上测量椎动脉-椎弓根距离(DAP)、脊髓-椎弓根距离(DCP)和椎动脉直径(DVA)。结果任一测量值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同序列同一参数的左、右侧测量数据予以合并进行后续分析。在C_(3~6),OPW大于ATW、PTA大于TTA(P均<0.05)。以4.5mm为界,C_3、C_4、C_5、C_6分别有20%、18%、17%、8%的OPW及70%、64%、38%、29%的ATW有椎弓根穿破风险。由于DAP和DCP存在,ACPS非严重移位(分别为2.9和4.4mm)可无临床症状。C_7的ATW最小为5.6mm。结论使用双侧ACPS时椎弓根穿破率高,非严重穿破时由于DAP和DCP的存在可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非严重穿破 钉道有效宽度 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氟化物单体和聚合物19 F-MRI成像性能对比
18
作者 王昱青 黄平升 +4 位作者 郭宏博 胡西学 王东亮 王婷 何芳菲 《分析仪器》 CAS 2020年第4期63-69,共7页
19 F磁共振成像(19 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9 F-MRI)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在机体内无内源背景信号干扰,具有特异性好、无放射性和可定量检测等优点。高灵敏造影剂是19 F-MRI活体成像信噪比高的基础。基于此,本团队合成了一... 19 F磁共振成像(19 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9 F-MRI)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在机体内无内源背景信号干扰,具有特异性好、无放射性和可定量检测等优点。高灵敏造影剂是19 F-MRI活体成像信噪比高的基础。基于此,本团队合成了一种新型氟化物N-(2-甲基丙烯酸乙酯)-N-(3,3,3-三氟丙基)-N-甲基甘氨酸分子(CBF 3),其具有分子量小,超亲水,代谢速度快等特点,但纵向弛豫率低,成像速度慢,成像时间窗较短,限制其作为19 F-MRI造影剂的活体成像性能。为了提升CBF 3的活体成像性能,我们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均聚物(PCBF 3)。然后利用19 F-MRI体外成像方法分别计算CBF 3和PCBF 3的纵向弛豫值(R1)、横向弛豫值(R2)、磁化矢量(M19F)。研究表明,相比CBF 3,PCBF 3的这3个参数均显著升高(p<0.01),R1值、R2值、M19F值分别升高了125.9%、1126.9%、32.3%。因此,在获得相同T1信号强度的情况下,PCBF 3的成像速度比CBF 3提高近2.26倍。进一步,利用19 F-MRS/MRI进行活体成像评价。结果表明,CBF 3注入小鼠体内约2小时后汇聚于膀胱,活体成像利用率(imaging availability in-vivo,IAIV)约为8%;PCBF 3的IAIV约为84%,可在主要器官、肌肉等区域以及腹主动脉中检测到明显的19 F-MRI信号。综上所述,PCBF 3纵向弛豫率高,成像速度快,成像时间窗长,活体成像利用率高,作为19 F-MRI造影剂的活体成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 F核磁共振成像 聚合物 活体成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系统映象集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9
作者 白欣 宋博 +1 位作者 左继章 向建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9期25-27,137,共4页
单一系统映象集群管理系统以传统的GUI图形界面完成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有效地屏蔽了集群的系统结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为实现集群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提供了良好的系统软件支持。文章所设计的集群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 单一系统映象集群管理系统以传统的GUI图形界面完成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有效地屏蔽了集群的系统结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为实现集群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提供了良好的系统软件支持。文章所设计的集群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辅助工具,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管理,使系统管理和操作对用户更加透明直观。目前此集群管理系统已应用于某实时测控集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集群管理系统 单一系统映像 节点 可用性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图像可用度分类
20
作者 吴兴华 郑红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4-277,285,共5页
研究图像优化评估方法,针对卫星遥感图像可用度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提高评估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密度自适应粒子群优化(DensityAdaptivePSO,DAPSO)算法。通过信息熵建立粒子群... 研究图像优化评估方法,针对卫星遥感图像可用度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为提高评估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密度自适应粒子群优化(DensityAdaptivePSO,DAPSO)算法。通过信息熵建立粒子群密度评估测度并更新粒子群的粒子数量,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利用120幅中巴资源02B卫星(CBERS-02B)高分辨率相机(HR)采集的遥感图像,比较BP算法,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密度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可用度分类器识别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并为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信息熵 粒子群优化 图像可用度评估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