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髋关节骨折术补救镇痛次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的影响
1
作者 夏新 桂诚 王雪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髋关节骨折术补救镇痛次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江苏省镇江市三五九医院骨科81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1例)。两...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髋关节骨折术补救镇痛次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江苏省镇江市三五九医院骨科81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1例)。两组均接受除术中麻醉手段外相同的手术方案,其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补救镇痛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VAS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时刻神经阻滞率。结果试验组在第1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在切皮、击打假体和术毕时,试验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ON和LFCN的阻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FN阻滞率上,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可降低髋关节骨折术补救镇痛次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股沟韧带 上髂筋膜阻滞 髋关节骨折术 补救镇痛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结征髂筋膜阻滞的髋关节置换术中舒芬太尼不同剂量预测模型的效果
2
作者 陈红 廖明锋 +2 位作者 李世勇 罗爱林 迟晓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949-954,共6页
目的比较行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阻滞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舒芬太尼不同剂量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行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阻滞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ALR... 目的比较行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阻滞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舒芬太尼不同剂量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行超声引导下领结征髂筋膜阻滞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ALR)、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MLR)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DBN)确定舒芬太尼剂量,患者按单盲法随机分为ALR组、MLR组和DBN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手术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患者术后2周髋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和合并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BN组患者术后24 h的Harris评分、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长于ALR组,术后24 h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手术开始时和手术开始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后24 h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低/早/少于ALR组,术后24 h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AA/S)显著低于ALR组和M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LR组患者术后24 h的Harris评分、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长于ALR组,术后12 h的改良OAA/S评分、手术开始后30 min的MAP、术后24 h IL-17和TNF-α水平、感觉阻滞起效时间、PCA按压次数低/长/少于A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患者术后2周髋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R组和DBN组患者术后2周髋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领结征髂筋膜阻滞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MLR和DBN计算舒芬太尼剂量的有效性优于ALR,且DBN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领结征髂筋膜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舒芬太尼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髂筋膜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谢玉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5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估超声下髂筋膜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 目的:评估超声下髂筋膜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下髂筋膜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情况及直腿抬高能力。结果: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5 min、切皮时、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低于麻醉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12、24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6 h、24 h、3 d、7 d,两组直腿抬高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髂筋膜阻滞能够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室阻滞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直腿抬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跃东 黄福泉 +2 位作者 王玲 汪东学 魏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77-1380,1385,共5页
目的 探讨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胰岛素(INS)、磷酸化tau蛋白(p-tu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髂筋膜阻滞老... 目的 探讨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胰岛素(INS)、磷酸化tau蛋白(p-tu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42例)和术后非谵妄组(66例)。分析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单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全血NLR、INS、p-tua联合检测对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谵妄组与术后非谵妄组年龄、术前有无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1、13.487,t=6.030、6.952、6.398、5.9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有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2.5 h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偏高是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89、4.125、2.040、3.438、2.942、2.96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全血NLR、INS、p-tua联合诊断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5,高于全血NLR、INS、p-tua单独检测(0.762、0.718、0.777,P<0.05)。结论 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与年龄≥60岁、术前有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2.5 h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偏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髂筋膜阻滞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和春燕 朱雁鸿 +1 位作者 廖飞 范林娜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索FIC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不同时刻的MAP、HR、VAS评分,MMSE评分及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目的探索FIC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2组不同时刻的MAP、HR、VAS评分,MMSE评分及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用量。结果在观察组中,不同时刻HR、MA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在术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B能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能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关节置换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解静 李子晔 +1 位作者 冯世强 曲振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 比较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65~85岁,男女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8 k... 目的 比较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65~85岁,男女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均给予0.2%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2%罗哌卡因10 ml, B组行髂筋膜阻滞给予0.2%罗哌卡因30 ml。以术前(T_0),术后6 h(T_(1)),术后12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为观察时间点,记录T_0、T_(2)、T_(4)的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T_(1)、T_(2)、T_(3)、T_(4)各时间点被动VAS评分、主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髋关节最大外展活动度;记录术后48 h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记录补救镇痛次数。结果 与T_0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T_(2)、T_(4)时间点的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患者T_(2)、T_(4)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T_(1)、T_(2)时间点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降低,术后T_(2)、T_(3)、T_(4)时间点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和最大外展活动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_(3)、T_(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6.7%(5/30),低于A组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为(4.7±0.8)d、(3.3±0.7)d,均短于A组患者的(14.5±2.4)d、(10.6±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为(1.2±0.6)次,少于A组患者的(2.04±0.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髂筋膜阻滞不仅能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和下床活动,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镇痛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手术 低浓度 髂筋膜阻滞 硬膜外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孜颖 邢春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髂筋... 目的比较关节腔注射药物与髂筋膜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髂筋膜阻滞镇痛,研究组行关节腔注射药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12、24、48 h,两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12、24、48 h,两组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12周,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药物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髂筋膜阻滞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阻滞 关节腔注射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富 税云华 +1 位作者 向继林 杨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比较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84例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以PCIA镇痛作为对... 目的:比较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84例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以PCIA镇痛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60~78(70.43±3.67)岁;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14例;另42例以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镇痛作为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61~76(69.68±3.74)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坏死17例。分别于术后2、6、12、24、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总消耗量、PCIA总按压次数、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满意度等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随访9~24(13.85±2.6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h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24、48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6、12 h的Rame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48 h的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PIC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PCI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显著,可减少舒芬太尼使用量及PCIA总按压次数,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镇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 髂筋膜阻滞 经静脉自控镇痛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和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廖美洲 李伟琼 +3 位作者 温美金 胡荣 游丽姗 刘红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FIC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石城县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择期行THA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改良组(40例);常...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FICB)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石城县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择期行THA的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改良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FICB,改良组行改良FICB;对比两组阻滞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状况、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改良组成像时间、穿刺给药时间较常规组长,导管置入深度较常规组深(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超声准备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2h、4h、8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改良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HA患者采用改良FICB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改良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 认知功能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
10
作者 王可心 刘忠 +3 位作者 王梦楠 张亚楠 张晨佳 缪凡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髂筋膜阻滞,试...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髂筋膜阻滞,试验组接受复方倍他米松和髂筋膜阻滞。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TLR4/NF-κB信号通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参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麻醉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中输液量等参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h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d和14d,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d,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清TLR4和NF-κ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TLR4和NF-κB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髋关节活动度,并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相关,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复方倍他米松 髂筋膜阻滞 镇痛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镇痛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佳 周红梅 胡立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平面内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组和L组,每组各30例。S组患者行经股神经短轴... 目的探讨超声平面内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组和L组,每组各30例。S组患者行经股神经短轴髂筋膜阻滞,L组患者行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比较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0min(T1)、2h(T2)、6h(T3)和12h(T4)两组患者的静态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动态NRS评分,各神经分支阻滞有效例数和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略有升高。L组患者T2、T3时点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5);L组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和闭孔神经阻滞有效例数均显著多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局部麻醉药中毒、外周神经损伤、镇痛掩盖病情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可有效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早期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髂筋膜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雯 尹士林 梅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800-280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的效果及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麻醉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的效果及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麻醉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12、24 h时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7)。年龄≥80岁、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3 d、基础性疾病≥3种、手术时间≥2 h、白蛋白≤35 g·L^(-1)、术中失血量≥500 mL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白蛋白及术中失血量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髂筋膜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中效果较好,神经阻滞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术后疼痛轻,术后谵妄发生率低。术后谵妄发生与患者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白蛋白及术中失血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髂筋膜阻滞麻醉 髋部骨折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耀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对照组采用0.3%盐酸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手术开始10 min(T_(1))、术毕(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1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两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满意度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VAS评分,提高麻醉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0.3%盐酸罗哌卡因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髋部骨折 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 血流动力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黎天才 陈丽青 +3 位作者 张荣 匡小敏 刘小勤 吴开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96-99,178,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2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82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1)和联合组(n=41)。常规组进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组则加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术后加强镇痛情况和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及术后12、24、48 h,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麻醉前和术后1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联合组MAP、HR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加强镇痛例数少于常规组,首次加强镇痛用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后72 h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和常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32%和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程度、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摆体位时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加强镇痛情况和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海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髂筋膜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髂筋膜硬膜外阻滞,观...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髂筋膜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髂筋膜硬膜外阻滞,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髂筋膜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开始时、球囊扩张时、骨水泥注入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SBP、DBP、心率及血氧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髂筋膜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麻醉时,安全性高,镇静效果好,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髂筋膜硬膜外阻滞麻醉 老年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过程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亚芳 毕星 陈治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过程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过程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行髂前上棘下入路髂筋膜阻滞,B组行髂前上棘上入路髂筋膜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10 min(T_(1))~体位摆放时(T_(3)),B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H_(0))~术后10 h(H_(2)),B组的自控镇痛泵使用次数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前上棘上入路髂筋膜阻滞能够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减少自控镇痛泵使用次数,镇痛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髂筋膜阻滞 椎管内麻醉 髂前上棘下入路 髂前上棘上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蓓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行PENGB,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行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阻滞完成后两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水平、不同时间(阻滞前和阻滞后10、30、6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10、30、60 min,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 h,观察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GB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缩短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下肢运动阻滞评分,效果优于FICB复合静脉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疼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段婉清 徐兴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手术中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及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A组)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比较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手术中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及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A组)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比较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两种神经阻滞穿刺过程中的患者满意度,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充镇痛药物的用量,进入手术室(T0)、术后2 h(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和术后24 h(T_(4))的静息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5 m步行试验的VAS评分,术后T_(2)、T_(3)和T_(4)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A组患者神经阻滞穿刺过程中的满意度比B组明显提高(P<0.05);A组患者术后6 h和术后12 h的静息VAS评分比B组显著降低、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明显优于B组,A组术后12 h、术后24 h的5 m步行实验的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药物用量均少于B组,且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超声引导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镇痛效果更佳,能迅速阻滞感觉神经,降低VAS评分,减少止痛泵的加药次数和镇痛药物的补救量,对下肢肌力的影响较小,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上髂筋膜阻滞 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镜手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超声下髂筋膜间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凡 梅柏龙 章壮云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超声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进行围手... 目的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超声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入院后口服塞来昔布,观察组入院后即实施超声下FICB。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静息及移动疼痛程度、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静息VAS评分、移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观察组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使用阿托品。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使用麻黄碱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及总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超声下FICB可有效减轻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超声下髂筋膜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20
作者 邓海泽 蔡剑波 +2 位作者 王文凯 周文丹 丁璐菲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部骨折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FICB组和联合组三... 目的探讨术前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部骨折的老年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FICB组和联合组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处理,FICB组入院后于术前二天实施超声引导下FICB镇痛,联合组在FICB基础上,术前1天晚上、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晚上给予DEX滴鼻。记录入院时(T1)、滴鼻后30分钟(T2)、入室后过手术床即刻(T3)、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T4)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前1天、手术当天及术后1天病人的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记录病人不良反应及术后1周发生术后谵妄的情况。结果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骨折类型、麻醉时长、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除外日间嗜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病人T2、T3、T4的VAS评分、HAM-A和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低于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FICB联合DEX可缓解THA术前疼痛,改善病人围术期睡眠质量,并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右美托咪定 睡眠质量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