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RAP和ISSR标记的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1
作者 李晋华 汪志燚 +4 位作者 王少铭 冷家归 侯颖辉 罗莉斯 李德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30,共10页
为探究国内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花椒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6对SRAP、7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5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7... 为探究国内花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花椒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6对SRAP、7条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56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7.73%、88.89%;48份花椒种质材料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37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217。根据不同来源地,对8个花椒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多样性排序表现为贵州省合肥市群体>陕西省群体>四川省群体>贵州省黔西南州群体>江西省群体>贵州省铜仁市群体>贵州省黔东南州群体>贵州省贵阳市群体;分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花椒种质资源总遗传变异中,92%的变异发生在种源内,只有8%的变异发生在种源间;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种源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基因交流现象。利用SRAP和ISSR标记可以对花椒种质资源进行较高效的多态性检出,花椒种质资源的种间遗传分化明显,而同一种类不同来源地资源的遗传分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SRAP分子标记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96份兰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晓羽 刘红 +2 位作者 马辉 别同德 孙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9,共14页
为加强我国兰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本研究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96份兰属种质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1条可扩增清晰条带的多样性引物,在96份材料共检测6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73.63%;等位基因数(... 为加强我国兰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本研究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96份兰属种质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1条可扩增清晰条带的多样性引物,在96份材料共检测6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73.63%;等位基因数(Na)为1.9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5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7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27,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为92.54%;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1934,基因分化度(Gst)为0.3009,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2767,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1.1619,种群间的两两遗传分化固定指数值范围为0.002~0.527,平均值为0.325。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兰属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8个种群可分为3类,春兰和墨兰为一大类,寒兰、春剑、蕙兰、莲瓣兰、建兰为第二类,杂交种独为一类,与其他两类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主坐标分析表明,莲瓣兰和春兰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本研究筛选出6对引物构建了96个品种的指纹图谱二维码。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兰属新品种选育及品种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西藏22份葱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王怀凤 唐懿 +2 位作者 许琳玉 王陆州 永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采用ISSR标记对收集自西藏多地的22份野生和地方葱属(Allium Linn.)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基于筛选出的20个引物,22份葱属材料共扩增出211个条带(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8个,多态性比率达到98.6%... 采用ISSR标记对收集自西藏多地的22份野生和地方葱属(Allium Linn.)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了材料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基于筛选出的20个引物,22份葱属材料共扩增出211个条带(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8个,多态性比率达到9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个位点;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均值为2.0,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均值为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37,Shannon's信息指数均值为0.54,表明供试22份葱属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供试22份葱属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3~0.87之间,遗传距离在0.14~0.84之间,其中,15号香葱(A.schoenoprasum Linn.)与18号香葱、12号青甘韭(A.przewalskianum Regel)与13号青甘韭以及13号青甘韭与14号青甘韭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35处,供试22份葱属材料可聚为6组,青甘韭和韭葱(A.porrum Linn.)与韭菜(A.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和香葱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在0.83~0.86之间,遗传距离在0.15~0.19之间;粗根韭(A.fasciculatum Rendle)与韭菜、10号香葱和大花韭(A.macranthum Baker)间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相似系数在0.64~0.68之间,遗传距离在0.39~0.44之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2份葱属材料间的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部分材料体现出一定的来源地域一致性特征,其遗传关系基本符合传统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拮抗和ISSR标记鉴定64个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 以16个野生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和48个栽培金针菇菌株为材料,评价不同菌株间体细胞不亲和性,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细胞学水平和分子水平对金针菇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4个金针菇菌株基于拮抗试验划分为7个类群,基于ISSR聚类分析划分为5个类群;栽培金针菇菌株之间亲缘关系普遍较近,野生金针菇菌株与栽培金针菇菌株大多具有较远的亲缘性;32号栽培菌株和49号野生菌株可以优先选作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体细胞不亲和性 issr分子标记 拮抗试验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和ISSR标记检测黄麻属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祁建民 周东新 +3 位作者 吴为人 林荔辉 方平平 吴建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6-2011,共6页
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非洲地区和中国的15份黄麻野生种(10个种),以及来自中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地的12份黄麻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参与分析的所有RAPD和ISSR引物都对DNA模板浓度的梯度变化... 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非洲地区和中国的15份黄麻野生种(10个种),以及来自中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地的12份黄麻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参与分析的所有RAPD和ISSR引物都对DNA模板浓度的梯度变化不敏感,对比RAPD和ISSR在PCR反应中的稳定性,ISSR优于RAPD;(2)25个RAPD和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329条和283条带,多态比率分别为89.36%和92.5%,显然,ISSR检测出的多态性条带的能力优于RAPD;(3)RAPD和ISSR标记检测同组供试材料种间或种内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分别为0.48~0.98和0.33~0.97,ISSR检测出种间遗传多样性的分辨力较RAPD为高,但两者GS相关系数高达0.955;(4)RAPD和ISSR标记的分子聚类获得了趋势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聚类树,两种标记均能准确地把原始黄麻野生种与栽培种中的长果种和圆果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聚在不同的种群中,分子分类结果与传统经典分类相符,并揭示出种间或种内基因型的遗传差异与亲缘关系,而ISSR比RAPD能检测到种间更高的遗传差异性;(5)两种标记均可揭示种间与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进化的亲缘关系,可为进一步开展黄麻分子辅助育种和起源与进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黄麻 遗传差异 亲缘关系 野生种 进化 PCR反应 分子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和ISSR标记技术构建西瓜分子遗传图谱 被引量:61
6
作者 易克 徐向利 +4 位作者 卢向阳 许勇 肖浪涛 王永健 康国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为了促进西瓜饱和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以及以图谱为基础的克隆,利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皮薄、感枯萎病的栽培西瓜自交系97103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皮厚、抗病的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为亲本,获得F8的重组自交系群... 为了促进西瓜饱和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以及以图谱为基础的克隆,利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皮薄、感枯萎病的栽培西瓜自交系97103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皮厚、抗病的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为亲本,获得F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16个SSR引物对和5个ISSR引物对该群体进行扩增,建立了一个包括38个SSR标记和10个ISSR标记组成的分子图谱,该图谱总长558.1cM,平均图距为11.9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issr标记 分子遗传图谱 西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蚕豆种质资源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海飞 关建平 +2 位作者 马钰 孙雪莲 宗绪晓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5-602,共8页
利用ISSR标记对中国18个省(区)的527份春播区和秋播区蚕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7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8条(占96%)。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间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267~... 利用ISSR标记对中国18个省(区)的527份春播区和秋播区蚕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78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8条(占96%)。不同地理来源蚕豆资源群间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1267~0.2509之间,平均为0.1716;Shannon指数范围为0.1932~0.3767,平均为0.2608。两指数均以内蒙古资源群最高,云南和甘肃资源群次之,江西资源群体最低。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和二维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中国春播区和秋播区蚕豆资源明显不同,浙江和四川的资源形成独立的组群,明显不同于其他省份,其遗传背景独特,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关系与其生长习性、生态分布及地理来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标记在坛紫菜不同色泽丝状体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谢潮添 纪德华 +2 位作者 陈昌生 徐燕 张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不同色泽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品系(分别为桔黄色,褐绿色,棕红色和紫色)及1个野生型对照丝状体品系(褐红色)进行了遗传分析,共筛选出11条引物,PCR反应得到了129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88.4%,... 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不同色泽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品系(分别为桔黄色,褐绿色,棕红色和紫色)及1个野生型对照丝状体品系(褐红色)进行了遗传分析,共筛选出11条引物,PCR反应得到了129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88.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69,期望杂合度为0.360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265;根据Nei方法计算了这5个坛紫菜丝状体品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发现4个不同色泽丝状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727,它们同野生型对照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564,同时应用UPMGA法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最后应用引物812扩增的4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这5个不同坛紫菜丝状体的DNA指纹图谱,使每一品系都具有独特的DNA指纹,并将其转化成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码指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坛紫菜丝状体的种质鉴定中。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坛紫菜丝状体种质鉴定的有效技术手段,提供快捷、准确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issr标记 遗传分析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栽培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金花 罗文永 +3 位作者 陈建伟 刘元风 吴秋花 李晓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42,共6页
本研究利用24对SSR引物和36个ISSR引物,分析33份来源于亚洲10个国家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别获得93条和181条多态性片段,每个SSR座位可检测3~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23个;每个ISSR引物可检测3~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5.03个.根据SSR和... 本研究利用24对SSR引物和36个ISSR引物,分析33份来源于亚洲10个国家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别获得93条和181条多态性片段,每个SSR座位可检测3~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23个;每个ISSR引物可检测3~8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5.03个.根据SSR和ISSR标记计算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294~0.884之间和0.595~0.867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利用两种标记所得的聚类结果基本上一致,与品种所处的3种气候类型变化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SSR和ISSR标记是研究水稻种质资源分类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标记 品种 香稻 遗传多样性 栽培 SSR引物 稻种 记分 等位基因 多态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烤烟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5
10
作者 杨本超 肖炳光 +1 位作者 陈学军 石春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3-758,共6页
利用ISSR标记分析了24份代表性烤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208条稳定的条带,片段大小介于200~2 400 bp之间,条带数在7~37条之间;扩增片段中多态性带141条,平均多态性比率... 利用ISSR标记分析了24份代表性烤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208条稳定的条带,片段大小介于200~2 400 bp之间,条带数在7~37条之间;扩增片段中多态性带141条,平均多态性比率(PPB)为67.79%.通过UPGMA聚类分析,24个烤烟品种分为5类,最大一类有12个材料,主要衍生于Coker319.品种间遗传相似指数(GS)范围为0.66~0.85,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拓宽烤烟种质的遗传基础.同时,利用2个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可以将这24份烤烟材料区分开,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独特的指纹图谱,表明ISSR标记适于烟草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SSR标记研究高卢蜜环菌系统发生学的尝试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立夫 杨国亭 +2 位作者 秦国夫 宋玉双 宋瑞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用ISSR(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标记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高卢蜜环菌的系统发生学进行了研究 ,用 6个引物对 35个菌株的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表明该地区的 35个菌株分属 3个不同的发育系 ,并且 3个发育系在地理分布上是交错在一... 用ISSR(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标记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高卢蜜环菌的系统发生学进行了研究 ,用 6个引物对 35个菌株的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表明该地区的 35个菌株分属 3个不同的发育系 ,并且 3个发育系在地理分布上是交错在一起的。同时表明ISSR标记是研究蜜环菌系统发育关系的理想的分子标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标记 高卢蜜环菌 系统发生学 担子菌亚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品种(系)的ISSR标记数字指纹图谱构建及聚类分析(英文)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巧红 程大友 +3 位作者 杨林 罗成飞 孔凡江 吴玉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80-284,共5页
本文针对来源于荷兰的4个引进甜菜品种和国内的6个甜菜品系(其中2个为一年生野生甜菜)进行了ISSR指纹图谱构建和聚类分析研究。筛选出稳定性高且多态性好的6个引物用于试验。利用筛选的6条引物ISSR-PCR共扩增出5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 本文针对来源于荷兰的4个引进甜菜品种和国内的6个甜菜品系(其中2个为一年生野生甜菜)进行了ISSR指纹图谱构建和聚类分析研究。筛选出稳定性高且多态性好的6个引物用于试验。利用筛选的6条引物ISSR-PCR共扩增出5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3%.利用该6条引物ISSR-PCR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将试验中的全部甜菜品种都鉴定区分开。只利用2条引物L1和UBC846扩增的8个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0个甜菜品种(系)的数字指纹识别码,该数字指纹图谱能完全区分10个甜菜品种(系),结果显示ISSR指纹图谱能非常有效的鉴定不同的甜菜品种。利用生物软件NTSYS-pc针对10个试验甜菜品种(系)的ISSR扩增条带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甜菜品种(系)的相似系数为0.43与0.83之间,平均为0.62。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甜菜品种(系)聚类为2个组和3个亚组。UPGMA聚类分析能清楚的显示10个甜菜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并且聚类结果与10个甜菜群体的特性一致,说明ISSR标记能用于甜菜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农产品 品质控制 甜菜 issr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种间单对杂交一代幼虫ISSR标记的分离方式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万俊芬 包振民 +2 位作者 刘广绪 潘洁 王如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2-87,共6页
通过对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舍单对培育的♂个全同胞F1幼虫进行ISSR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所得到的总位点数中双亲和杂交子代共有位点1#家系占35.4%,2#家系占27.1%,两单亲与杂交一代共享位点将近... 通过对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舍单对培育的♂个全同胞F1幼虫进行ISSR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所得到的总位点数中双亲和杂交子代共有位点1#家系占35.4%,2#家系占27.1%,两单亲与杂交一代共享位点将近占30%左右,表明双亲所携带的遗传物质皆传递给了F1代,证实种间杂交的成功。但杂交种F1从栉孔扇贝获得的位点数稍多于华贵栉孔扇贝,且前者的位点在F1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后者。另外F1的每个个体与栉孔扇贝的遗传距离皆小于与华贵栉孔扇贝的距离,说明杂交子代在遗传上明显地偏向母本栉孔扇贝。另外在杂交子代中出现了较高比例的非孟德尔分离位点和非亲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单对杂交 issr标记 杂交育种 病害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关荣霞 郭小丽 +2 位作者 刘冬成 曹双河 张爱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97-1301,共5页
以小麦T型恢复系 2 114和不育系ND4 4A配制杂交组合 ,并以 14 7株个体组成的F2 分离群体作为恢复基因的标记群体。用 4 3个ISSR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了扩增 ,发现 18个引物能在两者间产生明显的多态性 ,其中引物UBC 80 8、UBC 84 8在 2个... 以小麦T型恢复系 2 114和不育系ND4 4A配制杂交组合 ,并以 14 7株个体组成的F2 分离群体作为恢复基因的标记群体。用 4 3个ISSR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了扩增 ,发现 18个引物能在两者间产生明显的多态性 ,其中引物UBC 80 8、UBC 84 8在 2个亲本间以及可育池和不育池间都能产生一致、稳定的多态性。用这 2个引物在F2群体中进行扩增。经连锁分析 ,证明这 2个标记与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连锁 ,遗传距离分别为7.9cM和 4 .9cM。用 181对SSR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扫描 ,其中有 34.3%SSR引物能在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 ,但没找到与Rf6连锁的SSR标记。对ISSR、SSR等方法在小麦中的多态性比例进行了比较 ,发现ISSR具有更高的多态性 ,特别是在外源基因的检测中能提供更丰富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小麦 issr标记 恢复基因Rf6 多态性 基因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SSR、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73
15
作者 沈金雄 傅廷栋 杨光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利用SSR、ISSR标记技术分析了3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22个不同来源的父本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这些亲本按NCII法配制杂种的产量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非加权类平均法)聚类法可将25个亲本材... 利用SSR、ISSR标记技术分析了3个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22个不同来源的父本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这些亲本按NCII法配制杂种的产量性状表现及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非加权类平均法)聚类法可将25个亲本材料分为6组,SI-1300、SI-1320各为一组,来源于中国的2个父本品种为一组,SI-1310与来源于国外的其它品种分属另3组。这种分组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及系谱关系基本一致。各组间亲本在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及物候期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别。SSR、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与杂种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但决定系数较小。SSR及ISSR标记遗传距离难以预测甘蓝型油菜杂种产量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SR标记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杂种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62个朱顶红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林 徐迎春 +3 位作者 成海钟 周玉珍 娄晓鸣 吕文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共7页
采用ISSR标记方法分析了62个朱顶红(Hippeastrum spp.)品种(包含60个引自荷兰的品种和2个苏州本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法对62个朱顶红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异性条带的比较及筛选,采用黑白方格示意图法构建了... 采用ISSR标记方法分析了62个朱顶红(Hippeastrum spp.)品种(包含60个引自荷兰的品种和2个苏州本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法对62个朱顶红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异性条带的比较及筛选,采用黑白方格示意图法构建了供试品种的ISSR指纹图谱。扩增结果显示:用11条引物从62个朱顶红品种的基因组DNA中共扩增出11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2.4%,有5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100.0%。62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较大,为0.371 4~0.842 9,表明各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3处62个品种被分为7组,多数形态相似的品种被聚在一起;其中形态相似的白色单瓣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较高(约0.8),大多聚在一起,表明它们同源性较高;而2个苏州本地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842 9),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同一来源。品种‘小红星’在引物UBC873扩增图谱的450 bp处有1条特异性条带,而品种‘精灵’在引物UBC835扩增图谱的3 000 bp处有1条特异缺失条带,这2条特异性条带可分别用于品种‘小红星’和‘精灵’的鉴定。基于引物UBC835和UBC873的ISSR扩增条带组合构建了供试的62个朱顶红品种的ISSR指纹图谱,采用这一指纹图谱可对供试的所有朱顶红品种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品种 i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关系 指纹图谱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雪 张学成 +4 位作者 茅云翔 刘金姐 隋正红 秦松 费修绠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89-93,共5页
用ISSR标记对几种江蓠属海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用的7种实验材料包括4株龙须菜(其中3株分别来自中国青岛、委内瑞拉和南非,及1株青岛产龙须菜的高温选育种)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真江蓠、芋根江蓠。用9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有6条... 用ISSR标记对几种江蓠属海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用的7种实验材料包括4株龙须菜(其中3株分别来自中国青岛、委内瑞拉和南非,及1株青岛产龙须菜的高温选育种)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真江蓠、芋根江蓠。用9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有6条可扩增出清晰可辨条带。这6条引物在7种材料中共扩增出151条带,其中117条(77.48%)表现出多态性。根据Nei等的遗传相似性系数(S)对7种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岛产龙须菜与其选育种的相似性最高(S为0.939)。在3株不同产地龙须菜中,青岛龙须菜与南非龙须菜的遗传距离最近(S为0.643),委内瑞拉龙须菜与前两者的S分别为0.167和0.192,因此初步推断委内瑞拉龙须菜不属于龙须菜种。包括龙须菜(产自青岛或南非)在内的4种江蓠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0.14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属海藻 龙须菜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性 简单串联重复序列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8
作者 孙洪 程静 +2 位作者 詹克慧 张相武 杨艳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标记技术是在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标记技术,由于其引物设计比SSR简单,不需要知道SSR两端的碱基序列,多态性高,重复性好,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已在多种动植物的种质鉴定、遗传作图、基因定位、... 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标记技术是在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标记技术,由于其引物设计比SSR简单,不需要知道SSR两端的碱基序列,多态性高,重复性好,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已在多种动植物的种质鉴定、遗传作图、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等研究方面得到应用。本文对ISSR技术的特点、实验操作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标记 作物遗传育种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 基因定位 应用 标记技术 碱基序列 遗传作图 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 被引量:50
19
作者 刘伟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李芳 马啸 范彦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55-61,共7页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有58条具有多态性,占70.9%,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5.27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西南区45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0.98,其中42份野生狗牙根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7~0.98,表明西南区野生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栽培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够将西南区45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3类。基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显示,西南区野生狗牙根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野生狗牙根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地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R标记鉴别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本英 王丽鸳 +4 位作者 李友勇 唐一春 贺魏 成浩 王平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5-364,共10页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 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这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134份云南茶树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用3种独立的方法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别:特殊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组合。结果表明,UBC807等12个引物扩增的10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15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为香竹箐大山茶等21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引物UBC811扩增的54种谱带类型可以为海南大叶茶1等35份资源提供鉴别依据。UBC811、UBC835、ISSR2、ISSR3等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可以鉴别所有的134份茶树资源,并为这134份云南茶树资源的构建了可以相互区别的DNA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质 鉴别 i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