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bgl诱导表达β-葡聚糖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永仙 郑飞云 +1 位作者 李崎 顾国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研究自行构建的产β-葡聚糖酶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28a(+)-bgl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考察种子液的菌龄、培养基起始pH、接种量及诱导起始时发酵液菌浓度等对β-葡聚糖酶产生水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诱导剂IPTG及乳糖添加... 研究自行构建的产β-葡聚糖酶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28a(+)-bgl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考察种子液的菌龄、培养基起始pH、接种量及诱导起始时发酵液菌浓度等对β-葡聚糖酶产生水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诱导剂IPTG及乳糖添加量、诱导温度及诱导剂作用时间。结果表明:培养基起始pH7.0,对数生长中期的种子液(OD600为0.35)以接种量(体积分数)10%接入摇瓶发酵培养,37℃,200 r/min培养约3 h,菌液OD值达到1.0左右,添加终浓度分别为0.033 6 mmol/L的IPTG及10 mmol/L乳糖,24℃诱导6 h,发酵液清液中酶活达到最高(336.33 U/mL),菌体生长量为1.12 g/L,发酵液中总酶活达到459.32 U/mL,是原始菌株在相同条件下所产酶活的6.62倍。采用优化培养条件及诱导剂作用条件,重组菌在TB培养基中酶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诱导剂作用10 h,发酵清液中酶活为1 090.31 U/mL,总酶活1 570.83 U/mL,是原始菌在该条件下酶活的19.73倍,显示出重组菌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优化 诱导 Β-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7922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雷 王丕武 +2 位作者 张君 武丽敏 刘金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玉米自交系 792 2的幼胚为外植体 ,全面探讨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如接种方式、4℃保存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培养基成分、AgNO3等。结果表明 :采用盾片侧向上的方式 ,取 4℃保存时间不超过 7天的幼胚 ,以 8114、MB、MS... 以玉米自交系 792 2的幼胚为外植体 ,全面探讨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如接种方式、4℃保存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培养基成分、AgNO3等。结果表明 :采用盾片侧向上的方式 ,取 4℃保存时间不超过 7天的幼胚 ,以 8114、MB、MS、N6为基本培养基 ,蔗糖浓度为 4 0g/L或用 2 0g/L的蔗糖 + 10g/L的葡萄糖为较适宜的诱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愈伤组织 诱导条件 优化 幼胚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Ef2的安全性评估及其产生物胺氧化酶培养和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彬彬 宋桂森 +8 位作者 全鑫杰 蒲艳 徐晔 牛淑慧 敖晓琳 陈淑娟 何利 刘书亮 杨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48,共8页
采用溶血实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扩增对屎肠球菌Ef2进行安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Ef2溶血实验呈阴性,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而对万古霉素等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无毒力基因检出,因此初步判定该... 采用溶血实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扩增对屎肠球菌Ef2进行安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Ef2溶血实验呈阴性,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而对万古霉素等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无毒力基因检出,因此初步判定该菌株是安全的,可用作后续实验。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生物胺氧化酶的诱导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确定诱导培养基的最佳成分为:乳糖50 g/L、腐胺6 g/L、酵母膏8 g/L、MgSO_43 g/L、MnSO_40. 03 g/L、乙酸钠1. 5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 0、接种量0. 5%、培养时间36 h、培养温度32℃。生物胺氧化酶酶活力从诱导前的10. 9 U/mL提升至26. 12 U/mL,酶活力提高了139. 6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培养和诱导条件的优化,可大幅度提升屎肠球菌Ef2产生物胺氧化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Ef2 安全性评估 生物胺氧化酶 培养条件优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海麟 王长城 +4 位作者 张玲 孙艳 白洁 王武 杨建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0-674,共5页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的诱导条件为:对数生长中期诱导,IPTG浓度为0.3 mmol/L。在优化的培养基和优化的诱导条件下,单位菌体产酶量达745.86 U/g,菌体产酶水平达1 625.97 U/L,为优化前的700 U/L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 JM109/pTrc99a—COD 胆固醇氧化酶 培养基优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坏死病毒A诱导的基因沉默及其条件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阳 张永亮 +3 位作者 张晓峰 韩成贵 于嘉林 李大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928,共10页
以烟草坏死病毒A中国分离物(Tobacco necrosis virus A Chinese isolate,TNV-AC)侵染性cDNA克隆为基础,通过基因替换、基因插入策略构建获得多种重组TNV-AC,比较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位置、插入形式及接种植物培养温度对TNV-AC诱导的基因... 以烟草坏死病毒A中国分离物(Tobacco necrosis virus A Chinese isolate,TNV-AC)侵染性cDNA克隆为基础,通过基因替换、基因插入策略构建获得多种重组TNV-AC,比较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位置、插入形式及接种植物培养温度对TNV-AC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影响.外源基因片段替换CP基因19~828 nt的重组TNV-AC丧失了在本生烟中的系统移动能力,也不能有效诱导相应基因发生明显的沉默,说明替换策略不适合于TNV-AC.向CP基因终止密码子UAG附近插入外源基因片段后,TNV-AC仍可进行复制,但最适的插入位点位于UAG之后,且容纳外源片段的长度约为120 nt.当外源片段以反向重复的形式插入UAG之后,诱导基因沉默的效率较高.接种植物的培养温度也会显著影响基因沉默的效率以及插入片段的稳定性,低温(18℃)条件下诱导NbPDS基因沉默的效率明显高于高温(24℃)条件,且沉默表型可持续110天以上.除了本生烟PDS基因,TNV-AC沉默载体还可诱导本生烟sulfur基因Su和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基因ChlH发生沉默,以上结果说明,TNV-AC具有开发为本生烟基因功能鉴定的新VIGS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坏死病毒A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叶片离体诱导试管微球茎发生的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云峰 谢庆华 +2 位作者 严胜柒 官会林 谢世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0,共3页
以白魔芋、花魔芋、谢君魔芋的试管苗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对魔芋试管微球茎离体发生的诱导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叶片诱导试管微球茎发生的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及碳源组合是主要的限制因子。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N... 以白魔芋、花魔芋、谢君魔芋的试管苗叶片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对魔芋试管微球茎离体发生的诱导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叶片诱导试管微球茎发生的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及碳源组合是主要的限制因子。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NAA 0.5 mg/L、KT 0.5 mg/L,碳源组合为4%S(蔗糖)+4%M(甘露醇)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温度28℃、光照8 h/d、光照强度800 lx为最佳培养条件。在该条件下,3个魔芋种的3种外植体(复叶、复叶块、小叶片)的微球茎诱导率均在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试管微球茎 离体诱导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勇 罗焕亮 郭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8,共5页
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带表皮,外植体大小为0.5cm×0.3cm×0.2cm的广州白皮大蒜蒜瓣,在MS+3,0mg/L2,4-D+2.2mg/LIBA培养基中可促使大蒜愈伤组织大量发生.广州白皮大蒜与大头蒜品种对... 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带表皮,外植体大小为0.5cm×0.3cm×0.2cm的广州白皮大蒜蒜瓣,在MS+3,0mg/L2,4-D+2.2mg/LIBA培养基中可促使大蒜愈伤组织大量发生.广州白皮大蒜与大头蒜品种对愈伤组织诱导无显著差异.大蒜外植体4℃低温保藏18d可降低出愈污染,但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愈伤组织 培养基 低温处理 诱导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组织培养研究Ⅰ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汤行春 刘幼琪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激素 ,2 0 0 0lx的光照条件下对连翘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生长量进行了比较 .当 2 ,4 -D 3.0mg/L时 ,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达 1 0 0 %;当 2 ,4 -D 0 .5mg/L ,KT 0 .5mg/L和BA 2 .0mg/L时最适...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激素 ,2 0 0 0lx的光照条件下对连翘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生长量进行了比较 .当 2 ,4 -D 3.0mg/L时 ,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达 1 0 0 %;当 2 ,4 -D 0 .5mg/L ,KT 0 .5mg/L和BA 2 .0mg/L时最适合继代和细胞生长 .结果还表明 :单一 2 ,4 -D的各种浓度对愈伤组织都有较高的诱导率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量和发生的状况有明显影响 .在固体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为 2 8d .为连翘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基础 ,为解决连翘植物的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鸡大肠杆菌pilA和外膜蛋白C原核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水小溪 蔡乐 赵宝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1-676,共6页
分别从温度、接菌量、诱导时机、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对2种重组菌株BL21/pET-28a-pilA和BL21/pET-28a-ompC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诱导条件:BL21/pET-28a-pilA菌株为40℃摇培,80μL的接菌量,160 r/min摇培2 h后加入终浓度为0.96 mmol/L... 分别从温度、接菌量、诱导时机、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对2种重组菌株BL21/pET-28a-pilA和BL21/pET-28a-ompC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诱导条件:BL21/pET-28a-pilA菌株为40℃摇培,80μL的接菌量,160 r/min摇培2 h后加入终浓度为0.96 mmol/L的IPTG,再诱导表达4 h,得到最高特异蛋白表达量;BL21/pET-28a-ompC菌株为37℃培养,80μL的接菌量,160 r/min摇培2.5 h后加入终浓度为0.64 mmol/L的IPTG,再诱导表达6 h,得到最高特异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A OMPC 原核表达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阳乌鸡ɑ干扰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伟立 张涛 +1 位作者 王令 路宏朝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探索略阳乌鸡α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诱导条件,试验采用PCR获得略阳乌鸡α干扰素成熟肽段的编码区DNA序列,将其克隆至载体p ET-32a的HindⅢ和XhoⅠ位点间,并通过菌落PCR和测序鉴定获得的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C... 为了探索略阳乌鸡α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诱导条件,试验采用PCR获得略阳乌鸡α干扰素成熟肽段的编码区DNA序列,将其克隆至载体p ET-32a的HindⅢ和XhoⅠ位点间,并通过菌落PCR和测序鉴定获得的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Ch IFN-α。将p ET-32a-Ch IFN-α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进而分别对诱导表达时间、诱导剂浓度等条件进行筛选,获得了略阳乌鸡α干扰素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 ET32aCh IFN-α质粒和重组菌株,最适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37℃,诱导剂IPTG浓度0.2 mmol/L,诱导时间5 h,诱导时机OD600值为0.448时。说明构建略阳乌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菌株成功,并且实现了α干扰素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略阳乌鸡 Α干扰素 重组载体 原核表达 诱导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类人胶原蛋白诱导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晓轩 范代娣 +1 位作者 骆艳娥 米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
为了提高重组大肠杆菌BL 21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产量,分别研究了诱导时 机、乙酸浓度、诱导强度以及补氮方式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了优化。采用补 料-分批式发酵,初始装液体积为6L。最终细胞密度可达到84.3g/L... 为了提高重组大肠杆菌BL 21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产量,分别研究了诱导时 机、乙酸浓度、诱导强度以及补氮方式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了优化。采用补 料-分批式发酵,初始装液体积为6L。最终细胞密度可达到84.3g/L,类人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为 14.6g/L。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的中后期进行诱导,尽量减少乙酸的积累量,42℃诱导3h后降温 至39℃继续诱导,并采用每隔10min补36ml补料氮溶液的周期操作方式,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 外源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胶原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 优化研究 诱导条件 基因重组 重组大肠杆菌 外源基因表达 发酵生产 细胞密度 外源蛋白 操作方式 高密度 酸浓度 表达量 中后期 积累量 补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菊不定芽离体诱导增殖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家瑛 潘超美 +1 位作者 苏家贤 肖辛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优化贡菊不定芽诱导与增值的培养条件,为建立和完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贡菊无菌组培苗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单因素、组合、正交试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值的影响,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 目的:优化贡菊不定芽诱导与增值的培养条件,为建立和完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贡菊无菌组培苗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单因素、组合、正交试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值的影响,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适用于不定芽诱导的细胞分裂素为6-BA,本实验条件下不定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1 mg·L-1或6-BA2.0-1mg·L-1+IBA0.1 mg·L-1;不定芽增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02 mg·L-1+IBA0.1 mg·L-1;基本培养基优化结果为:大量元素MS标准浓度+铁盐1.5倍MS标准浓度+蔗糖20 g·L-1+椰子汁30 m L·L-1。结论:6-BA对不定芽诱导有显著影响,IBA、NAA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基本培养基的改良优化可增强不定芽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菊 不定芽诱导与增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条件优化
13
作者 刘琪 刘立业 +1 位作者 刘金帅 李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利用3种发根农杆菌A4、C58C1、A1476诱导乌克兰龙葵产生毛状根,探究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侵染时间、预培养天数、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等对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 [目的]利用3种发根农杆菌A4、C58C1、A1476诱导乌克兰龙葵产生毛状根,探究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侵染时间、预培养天数、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等对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材料;3种菌株均能诱导出毛状根,但A4诱导率最高;最佳菌液浓度为OD600=0.6;最佳侵染时间为5 min;预培养和共培养均为2 d时诱导率最高。[结论]乌克兰龙葵毛状根诱导条件的优化,为其他植物毛状根诱导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利用植物毛状根生产药用成分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状根诱导 龙葵 发根农杆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条件优化及高代自交系胚状体诱导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苏贺楠 韩风庆 +6 位作者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王勇 李占省 方智远 吕红豪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25份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研究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胚状体产生的因素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的诱导出胚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结球甘蓝胚状体产生的关键因素,参试材料中有11份(2份一代... 以25份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研究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影响胚状体产生的因素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的诱导出胚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结球甘蓝胚状体产生的关键因素,参试材料中有11份(2份一代杂种和9份高代自交系)出胚,其中一代杂种中中甘628出胚率(19.8个·蕾^(-1))最高,高代自交系中01-88出胚率(47.5个·蕾^(-1))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材料;花蕾长度3.0~3.5 mm、花药长度∶花瓣长度为3∶2至2∶1时,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比例最高,是适合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样时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是理想的取蕾时期;添加适量活性炭可以极显著提高胚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游离小孢子培养 条件优化 高代自交系 胚状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毛状根的诱导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伟 李晓玉 +2 位作者 苗位云 朱苏文 程备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43-847,共5页
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R1000为实验菌株,从胡萝卜中成功诱导出可在无激素条件下快速生长的毛状根,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毛状根在MSR培养基上生长迅速,1个月左右即可长满整个平板,并经多次继代后仍保持其特性。研究了... 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R1000为实验菌株,从胡萝卜中成功诱导出可在无激素条件下快速生长的毛状根,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毛状根在MSR培养基上生长迅速,1个月左右即可长满整个平板,并经多次继代后仍保持其特性。研究了菌株类型、培养基、菌液量、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胡萝卜毛状根转化频率的影响,筛选出的较优胡萝卜发根条件为:使用A4发根农杆菌菌株,共培养培养基为添加50 mg/LVitamin C(Vc)的水琼脂,加菌量20μL,侵染液OD_(600)值0.6,共培养天数2 d。胡萝卜毛状根诱导体系的建立和条件优化为其他植物毛状根的诱导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的次生代谢及建立菌根共生体系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状根 胡萝卜 诱导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Hyal-2原核表达诱导条件的优化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福余 马学恩 +2 位作者 于立新 孙丽红 么宏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了提高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透明质酸酶-2(Hyal-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量,试验对含pGEX-4T-1-Hyal-2重组质粒的BL21(DE3)重组菌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诱导剂IPTG浓度、作用时间、温度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影响很大,在3... 为了提高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透明质酸酶-2(Hyal-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量,试验对含pGEX-4T-1-Hyal-2重组质粒的BL21(DE3)重组菌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诱导剂IPTG浓度、作用时间、温度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影响很大,在37℃条件下加入不同终浓度的IPTG(0.2,0.4,0.6,0.8,1.0 mmol/L)对重组菌诱导4 h,在终浓度为0.4 mmol/L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加入终浓度为0.5 mmol/L的IPTG,在37℃条件下诱导,在不同时间点(2,4,6,8小时)取样,在作用时间为2 h,37℃条件下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当温度降低时可溶性形式明显增加。通过对诱导条件的优化和摸索发现,绵羊肺腺瘤病毒受体Hyal-2原核表达在诱导剂IPTG浓度为0.4 mmol/L、作用时间为2 h、温度为37℃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腺瘤病毒 受体 透明质酸酶-2 原核表达 诱导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佐夫色绿藻高产虾青素的诱导条件及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健泽 陈俊辉 +1 位作者 姜雪亚 魏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2,共11页
本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及光发酵罐培养工艺对混养佐夫色绿藻的影响,通过参数优化提高了藻细胞生物量和虾青素积累量。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比较了在摇瓶系统中不同混合碳源和过氧化氢浓度对佐夫色绿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并在光发酵罐... 本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及光发酵罐培养工艺对混养佐夫色绿藻的影响,通过参数优化提高了藻细胞生物量和虾青素积累量。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比较了在摇瓶系统中不同混合碳源和过氧化氢浓度对佐夫色绿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并在光发酵罐中研究了恒定高光强、低光强-高光强以及低光强-高光强-补加过氧化氢三种不同发酵工艺对佐夫色绿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 g/L葡萄糖和2.50 g/L醋酸钠作为混合碳源取代单一碳源,可以获得最高6.50 g/L生物量,并且添加107.50 mg/L过氧化氢可以将虾青素含量提高到3.23 mg/g,产量最高为72.47 mg/L,是空白组虾青素产量的1.80倍,有效促进了佐夫色绿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积累。在5 L光发酵罐中,以20 g/L葡萄糖和2.50 g/L醋酸钠作为混合碳源培养佐夫色绿藻,通过低光强-高光强-补加过氧化氢的组合方式,可获得较优的虾青素含量(3.82 mg/g)和产量(41.41 mg/L),相较于恒定高光强培养,分别提高了36.92%和92.96%。本研究通过诱导条件和发酵工艺优化有效提高了混养佐夫色绿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为利用光发酵罐培养色绿藻生产虾青素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夫色绿藻 虾青素 诱导条件 光发酵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性免疫活性肽在E.coli BL21中分泌表达的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迪 张少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203,共6页
设计4个乳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YB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通过改变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乳源活性小肽的IPTG... 设计4个乳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YB11,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通过改变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乳源活性小肽的IPTG诱导表达条件,使目的蛋白可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依据15%SDS-PAGE电泳分析得到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选出最适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0.1~0.2mmol/L,在12~15℃条件下培养20h,得到大小为59.2kD左右的融合目的蛋白,其表达量可占总蛋白表达量的40%,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性免疫活性肽 pTYB11 原核表达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褐藻胶裂解酶表达体系的构建及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瑶 李恒 +3 位作者 龚劲松 蒋敏 许正宏 史劲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7-230,324,共5页
目的对褐藻胶裂解酶基因aly-cob进行外源表达,并优化诱导条件以实现褐藻胶裂解酶的高效表达。方法以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Cobetia sp.WG-007为出发菌株,对克隆得到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进行稀有密码子改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aly-cob,... 目的对褐藻胶裂解酶基因aly-cob进行外源表达,并优化诱导条件以实现褐藻胶裂解酶的高效表达。方法以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Cobetia sp.WG-007为出发菌株,对克隆得到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进行稀有密码子改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aly-cob,在宿主Escherichia coli BL21pLysS中进行诱导表达,对发酵培养基、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温度、诱导时机、诱导浓度及诱导时间进行系统优化以提高酶活。结果构建了重组菌E.coli BL21pLysS/pET-28a(+)?aly-cob,最适培养基为SB培养基,最佳诱导条件为OD600为1.0时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IPTG,在22℃下诱导24h后酶活可达2 403.93U/mL。结论成功对优化后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aly-cob进行外源表达,经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酶活为野生菌酶活的15倍,更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外源表达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源链霉菌L-谷氨酸氧化酶的异源表达以及诱导条件优化
20
作者 林怡颖 刘凯文 +5 位作者 马小倩 连惠勇 李莹 王芳 张泽生 刘清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9,共8页
L-谷氨酸氧化酶(L-glutamate oxidase,LGOX)能够专一性氧化L-谷氨酸生成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 acid,α-KG),在食品领域以及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提高LGOX的活性,本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显色法,筛选得到一种新型... L-谷氨酸氧化酶(L-glutamate oxidase,LGOX)能够专一性氧化L-谷氨酸生成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ic acid,α-KG),在食品领域以及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提高LGOX的活性,本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显色法,筛选得到一种新型的含有LGOX基因的茂源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CGMCC 4.1719),以其基因组序列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LGOX基因,与pET21b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T21b-SmLGOX,化转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条件加以优选。通过电泳分析结果可知,SmLGOX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确定了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0.4 mmol/L,30℃下诱导6 h。纯化后在不同pH条件下测定酶活,该重组菌最适pH为6.0,且在pH=4.0~6.0时相对酶活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好,适于LGOX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源链霉菌 L-谷氨酸氧化酶 诱导表达 条件优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