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9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羚牛IFN-γ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原核表达
1
作者 柳丽 姚宇航 +4 位作者 刘晨阳 张文涛 马俊杰 昝林森 成功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旨在研究羚牛γ干扰素(IFN-γ)基因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增强羚牛的免疫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T-PCR方法克隆羚牛IFN-γ基因,并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将IFN-γ基因序列连入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 旨在研究羚牛γ干扰素(IFN-γ)基因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增强羚牛的免疫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RT-PCR方法克隆羚牛IFN-γ基因,并运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将IFN-γ基因序列连入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羚牛IFN-γcDNA序列全长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蛋白高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13个磷酸化修饰位点,并含有1个信号肽、1个低度复杂区、1个跨膜结构域及1个IFN-γ结构域,其中IFN-γ结构域位于胞外区。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绵羊、山羊、家牛、水牛、人、黑猩猩、小鼠、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98.8%、97.2%、96.2%、75.8%、75.4%、64.1%、54.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4%、99.4%、95.8%、95.8%、62.7%、62.7%、43.9%、33.5%。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羚牛与山羊、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重组IFN-γ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大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34 ku。通过密码子优化及不同浓度IPTG诱导表达等原核表达优化策略发现,密码子优化能促进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且最佳诱导浓度为0.9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ifn-γ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IPTG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型、血清IL-6及IFN-γ在评估原发性肺癌化疗敏感性和预后中的价值
2
作者 谭岳婷 曹文 《国医论坛》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在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存在化疗耐药分为耐药...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在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存在化疗耐药分为耐药组(n=48)和敏感组(n=72)。随访3年,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n=55)和预后不良组(死亡,n=65)。比较各组中医证型分布及血清IL-6、IFN-γ水平。结果:不同化疗敏感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耐药组气滞血瘀型占比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敏感组阴虚热毒型和气阴两虚型明显高于耐药组(P<0.05);耐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气滞血瘀型占比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综合评估中医证型、血清IL-6和IFN-γ水平,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IL-6 ifn-γ 原发性肺癌 化疗敏感性 预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IL-2联合检测对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3
作者 李倩倩 黄梦昕 +2 位作者 李家斌 郜玉峰 王保贵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索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0岁因反复发热住院患者127例。所... 目的:探索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0岁因反复发热住院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后不排除结核感染,并进行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扩增检测。比较结核病(TB组)与非结核发热(NTB组)患者的IFN-γ、IL-2水平,并分析IFN-γ、IL-2联合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结果:127例发热患者中,结核病18例,占14.2%(18/127),其中肺结核14例,肺外结核4例,非结核发热109例,以感染性发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癌为主。TB组IFN-γ、IL-2水平均显著高于NTB组(P<0.05)。以TB-DNA为金标准,IFN-γ、IL-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4.4%。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IFN-γ、IL-2联合诊断结核病的AUC为0.940[95%CI(0.886,0.994)]。结论: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老年发热患者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发热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GF-β、CCL20、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4
作者 邓亚男 谢媛媛 +1 位作者 李文君 倪猛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干扰素γ(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癌变组,103例胃癌...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干扰素γ(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癌变组,103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IFN-γ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诊断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比较癌变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IFN-γ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水平分别为(40.78±6.44)pg/mL、(44.53±9.18)pg/mL,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的(31.19±4.81)pg/mL、(33.76±6.47)pg/mL,IFN-γ水平为(31.47±10.03)μg/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的(50.68±16.2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IFN-γ诊断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AUC为0.796、0.806、0.810,联合诊断的AUC为0.905,敏感度为84.47%,特异度为83.50%,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β高表达患者的胃癌发生风险分别是低表达患者的2.758倍、3.101倍,IFN-γ低表达患者胃癌发生风险是高表达患者的2.66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IFN-γ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CCL20、IFN-γ可作为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辅助诊断指标,联合诊断价值较好,且均与胃癌病理进展密切相关,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前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Β CC趋化因子配体20 干扰素Γ 诊断价值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静 王伟 李团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和细菌性肺炎患者46例(肺炎组),均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比对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与C反应蛋白(CRP)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使用双因子联合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0.870~0.986),与CRP的鉴别诊断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鉴别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细菌性肺炎 ifn-γ IL-2 联合检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獒IFN-γ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
6
作者 宋世斌 何小兵 +1 位作者 景志忠 陈国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藏獒γ-干扰素(Tibetan mastiff interferon gamma,TmIFN-γ)并分析其生物活性,为抗病毒生物制品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构建的TmIFN-γ的真核表达质粒pPIC9k-TmIFN-γ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细胞,用不同浓... 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藏獒γ-干扰素(Tibetan mastiff interferon gamma,TmIFN-γ)并分析其生物活性,为抗病毒生物制品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构建的TmIFN-γ的真核表达质粒pPIC9k-TmIFN-γ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418筛选得到多拷贝重组菌株;利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以镍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通过CCK-8试验检测重组TmIFN-γ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利用VSV-MDBK系统检测其抗病毒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得到高拷贝pPIC9k-TmIFN-γ重组转化毕赤酵母菌株,利用甲醇诱导可获得TmIFN-γ重组蛋白,该蛋白对细胞无毒性,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其抗病毒生物效价为1.727×10~5IU/mL。本研究获得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TmIFN-γ,有助于进一步探索TmIFN-γ的功能和开发新型基因工程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獒ifn-γ 酵母表达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RAGE、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及IFN-γ/IL-4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敬才 郭春艳 +1 位作者 杨丽昕 敬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肪饮食促进TLR2的表达促进3T3L1脂肪细胞分泌IFN-γ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白继昌 谈力欣 +2 位作者 刘赞朝 杨洋 朱亚军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05-41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以及了解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的表型变化。方法:雄性C57 BL/6 J小鼠,给予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从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2周的小鼠中分离附睾脂肪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γ-...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以及了解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的表型变化。方法:雄性C57 BL/6 J小鼠,给予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从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2周的小鼠中分离附睾脂肪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来检测表达TLR2或IFN-γ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胰腺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脂肪组织中TLR2和IFN-γ的表达。FFA或Zymosan A处理3T3-L1脂肪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IFN-γ和TLR2 mRNA的表达。结果:对脂肪细胞中基因表达谱的分析表明,高脂肪摄入诱导了IFN-γ和TLR2的表达提高。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存在共表达TLR2和IFN-γ的脂肪细胞(TLR2/IFN-γ脂肪细胞),与皮下脂肪组织相比,高脂肪摄入增加了内脏脂肪组织中TLR2/IFN-γ脂肪细胞的数量。游离脂肪酸通过TLR2信号增加3T3-L1脂肪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论:TLR2/IFN-γ脂肪细胞可能通过诱导内脏脂肪组织IFN-γ的表达,参与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脂肪细胞 ifn-γ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联合IL-6在菌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轩妙 徐俊驰 +1 位作者 岳晓冬 胥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50-455,475,共7页
目的探讨IFN-γ联合IL-6在菌阴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1日至2023年4月27日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病例266例。依据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肺结核患者196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66例,平均... 目的探讨IFN-γ联合IL-6在菌阴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1日至2023年4月27日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病例266例。依据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肺结核患者196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8.4±17.1岁;病灶双侧患者141例,病灶单侧患者55例;菌阳患者92例,菌阴患者104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2.7±8.9岁。健康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8.6±6.3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FN-γ、IFN-α、IL-2、IL-4、IL-5、IL-6、IL-8、TNF-α、IL-10、IL-12P70、IL-1β、IL-17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组别中这12项炎症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血浆IFN-γ、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以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组(非结核性肺部疾病对照组)。(2)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双侧病灶肺结核患者组的血浆IL-6、IL-8水平显著高于单侧病灶肺结核患者组。(3)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组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组。(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患者组IFN-γ、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患者组IFN-γ、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IFN-γ、IL-6、IL-8可反映结核患者的炎症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及细菌负荷,并且IFN-γ联合IL-6可以作为无病原学证据、免疫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且具有肺部影像学依据患者诊断的辅助指标,临床医师可以通过IFN-γ、IL-6的表达水平联合肺部影像学证据来为该类患者进行辅助诊断,并评估患者免疫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菌阴性肺结核 炎症细胞因子 ifn-γ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蕴肺证)疗效及对肺功能、IFN-γ、ET-1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卜伟 周燕 +1 位作者 符海燕 蒙仕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湿蕴肺证)的疗效及对肺功能、伽马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医院2019年... 目的探究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湿蕴肺证)的疗效及对肺功能、伽马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医院2019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content,PC)、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8-OHdG)、丙二醛(malonic aldehyde,MDA)含量和IFN-γ、ET-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和Ppeak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和Ppea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8-OHdG和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C、8-OHdG和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和ET-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72%(3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28/43)(χ^(2)=3.909,P=0.048)。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能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降低氧化应激相关产物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利于降低FN-γ、ET-1水平,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三子养亲汤 慢阻肺 痰湿蕴肺证 肺功能 ifn-γ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联合IFN-γ对Hepg2.2.15细胞IFN-γ/STAT1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刘影 郑建铭 +3 位作者 刘甜甜 孙陈岑 徐汉辰 王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增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WST-1法筛选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的安全剂量;以不同浓度IFN-γ加...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增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WST-1法筛选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的安全剂量;以不同浓度IFN-γ加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加入Hepg2.2.15细胞系,检测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水平,筛选补肾健脾方联合IFN-γ给药剂量;筛选出IFN-γ干预剂量后,将Hepg2.2.15细胞分为对照组、IFN-γ单独处理组、IFN-γ联合空白血清组以及IFN-γ联合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干预24h后,收集上清和蛋白样本,检测上清中HBsAg、HBeAg以及HBV D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技术检测Hepg2.2.15细胞中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蛋白,包括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STAT1、磷酸化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1(p-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P-STAT1)以及抗病毒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3(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3,OAS3)、双链RNA依赖的蛋白质激酶(Double-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黏病毒耐药蛋白1(Recombinant Myxovirus Resistance 1,M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IFN-γ单独处理组以及IFN-γ联合5%空白血清组相比,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干预Hepg2.2.15细胞24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HBeAg水平显著降低(P<0.05),HBsAg未见明显变化(P>0.05);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γ干扰素受体2(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2,IFNGR2)蛋白表达水平较IFN-γ组显著上调(P<0.05);IFN-γ联合5%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组γ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gamma receptor 1,IFNGR1)、STAT1、P-STAT1、PRMT1、OAS3、Mx1蛋白表达水平较IFN-γ组和IFN-γ联合5%空白血清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IFN-γ抗HBV产生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FN-γ受体(IFNGR1),激活IFN-γ/STAT1信号通路,进而上调IFN-γ下游抗病毒蛋白OAS3、Mx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 ifn-γ STAT1 HBV 抗病毒蛋白
原文传递
益肾痛泄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IL-2、IL-10、TGF-β、IFN-γ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陈映西 谢胜 +6 位作者 黄晓燕 郑超伟 王萌 韦金秀 陈广文 李建锋 王道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8-43,64,共7页
[目的]研究益肾痛泄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替溴... [目的]研究益肾痛泄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各组均采用4%醋酸灌肠叠加慢性心理应激法复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大鼠连续给药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大鼠处死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IL-2、IL-10、TGF-β、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灶性浸润,且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IL-2、IL-10、TGF-β、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替溴铵组、益肾痛泄方组大鼠小肠组织未见明显炎症浸润,且小肠IL-2、IL-10、TGF-β、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奥替溴铵组比较,益肾痛泄方组大鼠小肠组织固有层肠腺丰富,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IL-2、IL-10、TGF-β、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奥替溴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痛泄方可能通过降低IL-2、IL-10、TGF-β、IFN-γ的表达,进而缓解小肠炎症损伤,发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痛泄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炎症反应 IL-2 IL-10 TGF-Β ifn-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佳颖 朱津丽 +1 位作者 贾凯旋(综述) 杨佩颖(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30-335,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主要通过解除肿瘤免疫抑制作用促进抗肿瘤免疫。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增加肿瘤抗原提呈、诱导免疫细胞浸润和直接促进肿瘤凋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主要通过解除肿瘤免疫抑制作用促进抗肿瘤免疫。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增加肿瘤抗原提呈、诱导免疫细胞浸润和直接促进肿瘤凋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IFN-γ的信号通路异常及自身的促肿瘤作用是引发ICIs治疗耐药的关键机制。免疫治疗通过与IFN-γ或IFN-γ诱导剂联用,能够有效恢复MHC-I的呈递能力、增加免疫细胞浸润,进而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此外,国内外学者通过使IFN-γ信号通路正常化、将ICIs与JAKi联用等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本综述主要介绍了IFN-γ在肿瘤ICIs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为逆转ICIs耐药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方向,进一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腾 黄维 +3 位作者 于大海 马珺 赵迪 鹿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与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中IFN-γ的浓度及CD4+T/CD8+T细胞比值;利用TISIDB数据库分析IFN-γ表达与免疫调控基因...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与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中IFN-γ的浓度及CD4+T/CD8+T细胞比值;利用TISIDB数据库分析IFN-γ表达与免疫调控基因的关系;收集11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预后信息,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FN-γ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IFN-γ的浓度和CD4+T/CD8+T细胞比值呈负相关(R2=0.1662,P=0.009);食管癌组织中IFN-γ表达与免疫负调控基因CD274(rho=0.449,P<0.001)和PDCD1(rho=0.778,P<0.001)的表达呈正相关;IFN-γ高表达于食管癌组织(P<0.001),且IFN-γ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IFN-γ低表达组(P=0.008)。结论:IFN-γ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免疫水平呈负相关,同时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ifn-γ 细胞免疫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IFN-γ、NO在重症手足口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符学兴 许峻 李可毕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γ干扰素(IFN-γ)、一氧化氮(NO)在重症手足口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224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重症组根据预后分为生...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γ干扰素(IFN-γ)、一氧化氮(NO)在重症手足口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224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重症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IFN-γ、NO水平。采用ROC分析NT-proBNP、IFN-γ、NO对重症手足口病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血清NT-proBNP、IFN-γ、NO依次降低;死亡组血清NT-proBNP、IFN-γ、NO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血氧饱和度<90%者死亡率高于血氧饱和度≥90%者。血清NT-proBNP、IFN-γ、NO联合检测对重症手足口病诊断和预后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血清NT-proBNP、IFN-γ、NO高表达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氧饱和度<90%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T-proBNP、IFN-γ、NO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其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NT-PROBNP ifn-γ NO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FN-γ、IL-10、ADA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苏圆圆 戎燕筱 +4 位作者 王海宾 王慰 孙雪培 王倩 张坤坤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87-92,125,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腺苷脱氨酶(ADA)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IFN-γ、IL-10、ADA水平与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腺苷脱氨酶(ADA)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IFN-γ、IL-10、ADA水平与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第五医院治疗的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组,4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8例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入组时IFN-γ、IL-10及ADA水平;分析IFN-γ、IL-10及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并联试验法)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统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血清IFN-γ、IL-10及ADA水平变化,分析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活动组患者IFN-γ、IL-10及ADA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患者和健康组研究对象;非活动组患者IFN-γ、IL-10及AD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0、ADA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0.00%、89.00%、0.883(0.860~0.905),均高于IFN-γ、IL-10、ADA单独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经治疗后,活动组患者有效36例、无效8例。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IFN-γ、IL-10及A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FN-γ、IL-10及A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有效组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程度、IFN-γ、IL-10、ADA水平均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IFN-γ、IL-10、ADA水平升高,有望成为活动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指标,且与活动性肺结核疗效显著相关。因此,动态检测IFN-γ、IL-10、ADA水平对评估疗效有着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IL-10 ADA 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移植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菌轴、IFN-γ、IL-4水平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田金媚 赵彩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23-826,共4页
目的 探究粪便移植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菌轴、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138例IB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粪便移植组(62例)和益生菌组(7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IFN-γ、I... 目的 探究粪便移植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菌轴、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138例IB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粪便移植组(62例)和益生菌组(7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IFN-γ、IL-4、胃肠功能(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P物质、胃动素水平)、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IBS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BS-SS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肠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数量、IFN-γ、IL-4、IBS-QOL、IBS-SSS、GSRS评分、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下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IL-4、P物质、胃动素升高;且粪便移植组改善较益生菌组更为显著(P<0.05)。粪便移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益生菌组(P<0.05)。结论 粪便移植可帮助IBS患者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移植 IBS ifn-γ IL-4 胃肠功能 脑肠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眩润目饮对干眼模型鼠眼表炎性因子IFN-γ、IL-17、MMP3、MMP9的影响
18
作者 刘悦 王佳娣 +2 位作者 韩其琛 赵珊珊 姚靖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 对雌性C57BL/6J小鼠进行干眼造模,给予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观察其对眼表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 目的 对雌性C57BL/6J小鼠进行干眼造模,给予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观察其对眼表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中药组)、D组(玻璃酸钠组),每组20只。B、C、D组进行干眼造模,C组给予18 mg/(kg·d)的中药灌胃处理,每天2次;D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2次。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的泪腺、角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FN-γ、IL-17、MMP3、MMP9水平。结果 在小鼠泪腺组织中,与B组比较,C组IFN-γ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MM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B组比较,D组IFN-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在小鼠角膜组织中,在小鼠角膜组织中,与B组比较,C组MM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B组比较,D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结论 清眩润目饮能够有效下调干眼模型鼠眼表炎性因子IFN-γ、IL-17、MMP3、MMP9水平,减轻干眼眼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扰素-γ(ifn-γ) 白细胞介素-17(IL-17)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清眩润目饮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效果及对IFN-γIL-4和TGF-β的影响
19
作者 荆婧 杜冉 +1 位作者 邓文静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5—2023-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MG患者96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2组各48例。对...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5—2023-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MG患者96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2组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比较2组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量表(MG-ADL)、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体系(QMGS评分)、生化指标水平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MG-ADL评分观察组(2.95±0.79)低于对照组(4.59±1.12,P<0.05),QMGS评分观察组(8.51±1.69)低于对照组(12.69±2.24,P<0.05),2组干预后日常生活及肌力均得到提高,疲劳耐受性增强,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组干预后生化指标得到改善,干预后观察组IFN-γ水平(43.96±3.18)低于对照组(52.58±3.63,P<0.05),观察组IL-4水平(36.89±6.39)高于对照组(31.11±6.42,P<0.05),观察组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41.43±3.9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42%)较对照组(6.2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MG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降低MG-ADL及QMGS评分,改善生化指标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他克莫司 激素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转化生长因子-Β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IFN-γ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20
作者 田照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3,110,共6页
利用转录组信息克隆西伯利亚鲟IFN-γ的可读编码框(ORF)528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具有IFN-γ的特征序列和核定位序列,参照此序列构建N端含有6His(组氨酸)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IFN-γ,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 利用转录组信息克隆西伯利亚鲟IFN-γ的可读编码框(ORF)528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具有IFN-γ的特征序列和核定位序列,参照此序列构建N端含有6His(组氨酸)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IFN-γ,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为22.8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温度37℃时的最佳表达条件为0.75 mmol/L的IPTG诱导6 h,利用镍柱层析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进行细胞融合获得8株阳性细胞株,利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效价为2×105,为深入研究西伯利亚鲟IFN-γ免疫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ifn-γ基因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