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0b调控HOXA1/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吴桂霞 吴冬梅 +1 位作者 蒋红梅 吴荣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miR-10b、HOXA1及PI3K/AKT在低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宫颈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 目的研究miR-10b、HOXA1及PI3K/AKT在低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宫颈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经宫颈防癌筛查三阶梯程序,宫颈病理检查确诊为LSIL、HSIL和早期宫颈癌的新发患者各10例。采用qPCR方法检测miR-10b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OXA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I3K/AKT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miR-10b表达量在LSIL、HSIL和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呈逐渐下降(P<0.01),HOXA1蛋白表达量在LSIL、HSIL和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呈逐渐上升(P<0.01),PI3K/AKT阳性率在LSIL、HSIL和早期宫颈癌患者中亦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0b表达量与HOXA1蛋白表达量、PI3K/AKT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HOXA1蛋白表达量与PI3K/AKT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宫颈癌病变过程中,miR-10b可能是通过调控HOXA1/PI3K/AKT通路发挥抑癌基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b HOXA1 PI3k/AkT 宫颈癌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通脉颗粒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吴杨 王秀 +1 位作者 詹三华 高杉 《中国药业》 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双参通脉颗粒(GSG)是否通过抑制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核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 目的探讨双参通脉颗粒(GSG)是否通过抑制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核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C组,8 mg/kg),GSG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5,10,15 g/kg),各1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造AMI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灌胃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按试剂盒操作检测生化指标;分别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与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D1组、D2组、D3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梗死程度、心肌细胞凋亡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p-ERK1、p-ERK2、NF-κB p65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GSG可能通过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脉颗粒 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1/2 核因子-κb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3
作者 胡莹 白艳梅 齐凡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目的分析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4(MARK4)、糖蛋白Ⅰb血小板亚基α(GP1B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稳定型... 目的分析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外泌体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4(MARK4)、糖蛋白Ⅰb血小板亚基α(GP1B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228例、体检健康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185例、重度组28例;根据PCI术后1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型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点二列相关分析MARK4、GP1B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MACE的相关性。结果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例高于健康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平均血小板体积(MPV)、MARK4、GP1BA、IL-18、IL-1β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HDL、LDL、VWF、MPV、MARK4、GP1BA、IL-18、IL-1β是稳定型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发生MACE患者有54例,未发生MACE有174例,发生组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MAC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ARK4、GP1BA表达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后MACE有关,高水平MARK4、GP1BA可能促进冠状动脉病变和PCI术后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外泌体 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4 糖蛋白Ⅰb血小板亚基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B抑制剂capivasertib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耿继红 全香花 +3 位作者 赵俊 都彩莹 孙彩红 元海丹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89,共7页
capivasertib是一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于2023年11月16日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将其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失败... capivasertib是一种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抑制剂,于2023年11月16日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将其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选择,目前国内上市申请正在受理中。capivasertib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AKT抑制剂,与氟维司群联用可改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安全性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vasertib 乳腺癌 蛋白激酶b抑制剂
原文传递
灵芝提取物通过PBX3/MAPK通路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皓 郭丽 +1 位作者 于晓涛 王瑞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8-33,I0002,共7页
目的探究灵芝提取物(GLE)是否可通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U251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该研究。含不同浓度GLE培养液(0、50、100、200 mg/L GLE)培养U25... 目的探究灵芝提取物(GLE)是否可通过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U251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该研究。含不同浓度GLE培养液(0、50、100、200 mg/L GLE)培养U251细胞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试验及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凋亡情况、集落形成能力、迁移与侵袭特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BX3、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BX3、原癌基因c-RAF(Raf-1)、磷酸化Raf-1(p-Raf-1)、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86.62±4.26)%、(67.68±3.49)%、(50.84±3.39)%、(40.13±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0、100、200 mg/L GLE下U251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PBX3、ERK mRNA及PBX3、p-Raf-1、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E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PBX3与ERK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RAS、PBX3、p-Raf-1、p-ME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集落形成数及侵袭细胞数均减少,细胞凋亡率升高;GLE作用效果呈剂量性依赖(P<0.05)。结论GLE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等恶性生物学特性,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PBX3/MAPK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属 神经胶质瘤 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京哲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正在开发中。本文重点介绍该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靶向该通路的药物研究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抑制剂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调控鼻咽癌增殖、侵袭及迁移的研究
7
作者 穆热迪力·穆塔里甫 阿卜拉·艾则孜 +2 位作者 皮力东·库亚西 张维娜 雍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10,1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方法根据miR-299-3p表达水平,将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分为对照组(miR-299-3p不表达)、过表达组(miR-299-3p过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9-3p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方法根据miR-299-3p表达水平,将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分为对照组(miR-299-3p不表达)、过表达组(miR-299-3p过表达)和低表达组(miR-299-3p低表达)。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I3K(p-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299-3p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迁移数量、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增加,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99-3p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微小RNA-299-3p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流调控内皮细胞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和H3K4me3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8
作者 吴丽丽 沈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讨扰动流是否通过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和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方法]通过部分颈动脉结扎术(PCL),利用单细胞数据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扰动流作用下野生型小鼠颈动脉内皮细胞组蛋白甲... [目的]探讨扰动流是否通过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和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方法]通过部分颈动脉结扎术(PCL),利用单细胞数据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扰动流作用下野生型小鼠颈动脉内皮细胞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表达变化;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暴露于扰动流诱导的内皮细胞KDM5B和H3K4me3的表达;利用普通转录组测序分析KDM5B敲降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内皮细胞成环实验验证KDM5B对血管生成的影响;PCL结合高脂饲料喂食2周构建颈动脉斑块模型分析KDM5B敲降对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大量H3K4me3甲基化修饰。扰动流使内皮细胞H3K4me3水平下降(P<0.01),并上调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制KDM5B活性或敲降KDM5B表达后可以提高内皮细胞H3K4me3水平(P<0.05)。与Con313对照组相比,KDM5B敲降可以抑制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并使ApoE^(-/-)小鼠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41.45%(Con313对照组:42.17%±1.90%,shKDM5B敲降组:24.69%±1.60%,P<0.01)。[结论]血液扰动流通过促进KDM5B表达,降低H3K4me3修饰,促进血管生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靶向KDM5B-H3K4me3轴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候选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流 H3k4me3 kDM5b 内皮细胞 颈动脉斑块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抑制SPHK1/NF-κB信号轴改善骨关节炎进展
9
作者 侯雯洁 潘春然 +1 位作者 邓晓凤 许涛 《骨科》 2025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目的 研究特定的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通过调控鞘磷脂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机制与效果。方法 利用GEO... 目的 研究特定的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通过调控鞘磷脂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机制与效果。方法 利用GEO和GeneCards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OA进展中的关键基因。在细胞实验中,使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构建炎症-退行性软骨细胞模型,检测SPHK1的表达水平。采用过表达腺病毒和siRNA干预调控SPHK1的表达,探讨SPHK1对软骨细胞代谢与功能的影响。此外,施加特定强度的LIPUS干预软骨细胞,研究其对软骨细胞功能与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建立SD大鼠内侧半月板不稳定(medial meniscal destabilization,DMM)模型,通过给予30 m W/cm2、20 min/天、5天/周、6周的LIPUS干预,观察LIPUS对OA进展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SPHK1是OA进展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在炎症刺激下,SPHK1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过表达SPHK1可破坏软骨细胞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平衡,并激活NF-κB通路,增强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和退变。通过siRNA敲低SPHK1和LIPUS干预,SPHK1的表达显著下调,NF-κB通路被抑制,软骨细胞功能得到保护,炎症反应减轻。LIPUS干预显著降低DMM大鼠关节软骨中SPHK1的表达,缓解软骨损伤并改善OA病理进展。结论 特定强度的LIPUS干预能通过抑制SPHK1/NF-κB通路改善O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低强度脉冲超声 鞘磷脂激酶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激酶B1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滕健 胡艳秋 万美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ELISA测定血清LKB1水平;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估血管钙化程度及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CCs)。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患者血清LKB1水平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CC)的危险因素。结果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Z=-4.393,P<0.001)。LKB1水平与PD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AACs呈负相关(rs=-0.262、-0.227、-0.293、-0.259、-0.611,P=0.021,0.046、0.009、0.022、<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甲状旁腺激素和AACs是LKB1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08、-0.519,P=0.04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高LKB1水平是P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61,95%CI:0.936~0.986,P=0.003)。ROC曲线分析LKB1预测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AUC为0.812(95%CI:0.719~0.905,P<0.001),最佳截断值为115.68 ng/L,敏感度为0.622,特异性为0.854,约登指数为0.476。结论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与A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肝激酶b1 腹膜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NF-κB/Caspase-3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诱导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傅若冰 邓愉 +4 位作者 刘歆婵 商雅琦 胡梦婷 车贞贞 于维先 《口腔生物医学》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构建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κB(NF-κ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在牙周炎诱导的肾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SPF级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牙周炎组,后者上颌... 目的:构建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κB(NF-κ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在牙周炎诱导的肾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只SPF级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牙周炎组,后者上颌第二磨牙颈部结扎丝线构建牙周炎模型,4周后处死,显微CT(Micro-CT)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小鼠牙周及肾脏的病理变化;测定肾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血清中肾功能指标肌酐(Cre)和白蛋白(Alb)的含量。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MitoSOX)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评估肾脏氧化应激及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小鼠肾组织中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肾脏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小鼠上颌第二磨牙牙龈红肿,Micro-CT见牙槽骨吸收,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增加;牙周炎小鼠牙龈上皮钉突不规则伸长,伴牙槽嵴顶吸收,肾小球结构损伤及包曼氏囊腔扩张;牙周炎小鼠的肾小球基底膜基质增厚,肾小管刷状缘减少。牙周炎组的肾MDA、血清Cre和Alb升高(P<0.05),肾SOD和GSH下降(P<0.05);牙周炎小鼠肾脏活性氧(ROS)(P<0.05)及细胞凋亡数量均增多(P<0.05);牙周炎小鼠肾组织中IL-6、TNF-α、Bax、NF-κB的表达上升(P<0.05),Bcl-2表达下降(P<0.05),JNK、p-JNK、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JNK/NF-κB/Caspase-3可能通过影响肾细胞凋亡,在牙周炎诱导的肾功能异常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肾功能异常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核因子-κb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XAF1、PCK1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严萍萍 张绍东 +1 位作者 郭皎亮 窦燕东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Luminal B型乳腺癌病人9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收集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5 c...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Luminal B型乳腺癌病人9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收集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5 cm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XAF1、PCK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XAF1、PCK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XAF1、PCK1蛋白表达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XAF1、PCK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XAF1、PC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XAF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发生转移及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状态有关,PCK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发生转移及Ki-67表达状态有关(P<0.05)。XAF1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Log-rank χ^(2)=5.101,P=0.024),PCK1阳性表达病人5年总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Log-rank χ^(2)=6.515,P=0.011)。临床分期Ⅲ期、XAF1阴性表达、PCK1阴性表达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XAF1和PCK1在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5年生存率有关,XAF1、PCK1阴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uminal b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39B镍基高温合金不同壁厚平板件铸态组织特征
13
作者 周德鹏 隋大山 +3 位作者 麻晋源 桂大兴 董安平 孙宝德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K439B是一种服役温度可达800℃以上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铸件结构向着薄壁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开展K439B合金薄壁铸件的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为此设计了壁厚分别为1 mm和2 mm的薄壁铸件,进行了精密铸造实验和数值模拟。铸件的铸态组织对... K439B是一种服役温度可达800℃以上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铸件结构向着薄壁化方向发展,有必要开展K439B合金薄壁铸件的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为此设计了壁厚分别为1 mm和2 mm的薄壁铸件,进行了精密铸造实验和数值模拟。铸件的铸态组织对比分析表明,壁厚1 mm和2 mm薄壁的枝晶生长方向均为沿型壁指向中心,区别在于1 mm薄壁的枝晶生长方向与型壁夹角更接近垂直,并且1 mm和2 mm薄壁的平均一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为60.64μm和46.23μm;平均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为19.31μm和22.69μm;并且1 mm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16.61μm,2 mm薄板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39.11μm。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枝晶臂间距与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的关系趋势基本符合已有的经验公式,但是当壁厚减小到某临界厚度时,一次枝晶臂间距与温度梯度和冷却速率的关系不再简单符合该经验公式。实验和模拟分析结果为合理制订K439B合金薄壁件的铸造工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39b镍基高温合金 薄壁铸件 枝晶臂间距 晶粒尺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activating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14
作者 Jiayi Wang Mengke Zhao +5 位作者 Dong Fu Meina Wang Chao Han Zhongyue Lv Liang Wang Ji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1期3245-3258,共14页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ll therapy and advancing the frontiers of stem cell-derived treatments.This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ly potent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ischemic stroke.However,the precis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main unclear,presenting challenge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To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pre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We foun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an ischemic stroke rat model reduced the volu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moted functional recovery by alleviating neuronal apoptosis.Th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duced neuronal apoptosis by enhancing phosphoryl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nd protein kinase B,and these effects were reversed by treatment with 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inhibitor.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lay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activ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signaling pathway.Finally,we showed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have a good in vivo safety profile.Therefore,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re a promising potenti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 EXOSOM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chemic strok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neural stem cells neuronal apoptosi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protein kinase 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15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扎特钢琴曲《B小调柔板K.540》演奏探究
16
作者 杨天玉 焦奕博 《当代音乐》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让更多人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本文以《B小调柔板K.540》为例,在简单了解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之后分析了《B小调柔板K.540》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并着重讨论了《B小调柔板K.540》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实践表明,相应演奏技法的应用可以... 为让更多人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本文以《B小调柔板K.540》为例,在简单了解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之后分析了《B小调柔板K.540》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并着重讨论了《B小调柔板K.540》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实践表明,相应演奏技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莫扎特音乐作品演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b小调柔板k.540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介导IKK/NF-κB通路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徐林艳 曾怡兰 喻雅真 《激光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探究银杏内酯B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IκB激酶/核因子κB(IK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相同体积二甲基亚砜溶剂)和不同浓度(4、8、16、32μmol/L)银杏内酯B组,干预24 h,细胞计... 为探究银杏内酯B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IκB激酶/核因子κB(IK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相同体积二甲基亚砜溶剂)和不同浓度(4、8、16、32μmol/L)银杏内酯B组,干预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最适浓度的银杏内酯B用于后续试验。随后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组(16μmol/L银杏内酯B)、阳性药物组(0.4 mg/L阿霉素)、抑制剂组(16μmol/L银杏内酯B+10μmol/L IKK/NF-κB通路抑制剂BAY11-7082)和激活剂组(16μmol/L银杏内酯B+1μmol/L IKK/NF-κB通路激活剂Prostratin),干预24 h。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测定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IKK/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根据CCK-8试验结果,选择16μmol/L银杏内酯B用于后续试验。与对照组比较,银杏内酯B组和阳性药物组A549细胞增殖率、CyclinD1、p-NF-κB p65/NF-κB p65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银杏内酯B组比较,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CyclinD1、p-NF-κB p65/NF-κB p65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降低(P <0.05),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激活剂组细胞增殖率、CyclinD1、p-NF-κB p65/NF-κB p65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银杏内酯B能通过调控IKK/NF-κB通路信号转导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银杏内酯b iκb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CK-MB、cTnI水平联合检验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曾小川 《云南医药》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BNP、CK-MB、cTnI水平联合检验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抽取自2020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住的58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心功能受损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四组,分别为观察1组(I级,194例... 目的探究分析BNP、CK-MB、cTnI水平联合检验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抽取自2020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院收住的58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心功能受损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四组,分别为观察1组(I级,194例)、观察2组(II级,156例)、观察3组(III级,138例)、观察4组(IV级,99例)。再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0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和对照5组人员BNP、CK-MB、cTnI水平。结果BNP、CK-MB、cTnI指标水平高低排序为观察4组>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单项检验,联合检验评估心功能损伤I级、II级、III级和IV级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CK-MB、cTnI水平联合检验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显著,可以根据其水平变化来鉴别诊断心功能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b型钠尿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I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NF-κB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机制的研究
19
作者 王熹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PI3K/AKT/NF-κB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肿瘤组织及肿瘤周围水肿带脑组织,比较观察组织、细胞中PI3K、AKT、NF-... 目的探究PI3K/AKT/NF-κB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肿瘤组织及肿瘤周围水肿带脑组织,比较观察组织、细胞中PI3K、AKT、NF-κB的表达水平及分析细胞中PI3K、AKT、NF-κB的调控关系和U251/TMZ增殖情况。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PI3K、AKT、NF-κB表达水平分别是(1.88±0.21)、(1.85±0.25)、(1.82±0.23)高于肿瘤周围水肿带脑组织的(0.82±0.13)、(0.89±0.16)、(0.84±0.14)(P<0.05)。U251/TMZ细胞中PI3K、AKT、NF-κB的表达水平分别是(1.87±0.24)、(1.83±0.22)、(1.83±0.21)高于U251细胞的(0.84±0.12)、(0.81±0.15)、(0.83±0.16)(P<0.05)。敲低PI3K,AKT、NF-κB表达明显下降,且通过对AKT、NF-κB的抑制,PI3K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且敲低PI3K对照组、抑制AKT、NF-κB组的U251/TMZ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PI3K/AKT/NF-κB通路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增殖,改变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PI3k/AkT/NF-κb通路 耐药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BNP、CK-MB、D-D对急性脑梗塞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夏忠荣 夏旭东 周文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2期209-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对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间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对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间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2例,根据是否并发CCS分为ACI组58例和CCS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本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血液,检测NT-proBNP、BNP、CK-MB、D-D水平并计算NT-proBNP/BNP值;统计分析上述指标与ACI患者并发CCS的关系和预测价值。结果各组的NT-proBNP、BNP、NT-proBNP/BNP、CK-MB、D-D水平均有CCS组>ACI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BNP、NT-proBNP/BNP、CK-MB、D-D、吸烟、嗜酒、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为发生ACI的危险因素,NT-proBNP、BNP、NT-proBNP/BNP、CK-MB、D-D、吸烟、嗜酒为ACI并发CCS的危险因素(P<0.05);NT-proBNP/BNP、CK-MB、D-D联合诊断ACI并发CC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优于单一检测(P<0.05);NT-proBNP、BNP、NT-proBNP/BNP、CK-MB均与D-D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BNP、CK-MB、D-D水平的升高与ACI患者并发CCS相关,对ACI患者并发CSS均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脑心综合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b型利钠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