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混电系统用兆瓦级永磁电机柔性转子特性研究
1
作者 史文波 周鸿 《电机技术》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兆瓦级永磁同步电机是中小型航空混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高转速、大功率和轻量化的特点。对一台航空混电系统用兆瓦级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强度及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仿真计算了转子主要零件的强度及转子临界转速。此外,开展了转子超速... 兆瓦级永磁同步电机是中小型航空混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高转速、大功率和轻量化的特点。对一台航空混电系统用兆瓦级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强度及动力学特性开展研究,仿真计算了转子主要零件的强度及转子临界转速。此外,开展了转子超速试验和动力学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对高转速、大功率、轻量化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混电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强度 转子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F-PLL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2
作者 于林鑫 费连越 盛肖炜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19,27,共8页
如何快速地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machine,PMSM)转子位置实现精确估计是实现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系统的反电势谐波问题及其参数时变的特点影响基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转子位置... 如何快速地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machine,PMSM)转子位置实现精确估计是实现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关键。然而,PMSM驱动系统的反电势谐波问题及其参数时变的特点影响基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转子位置估计方法的速度和精度。由于PMSM定子反电势中包含大量谐波,已有基于锁相环的滤波方法无法根据转速变化自适应调节频率,导致变转速工况下转子位置估计精度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混合滤波器的PLL估计方法,在分析PMSM包含的反电势谐波成分后,设计一种调节参数的混合自适应滤波器(hybrid adaptive filter based PLL,HAF-PLL)。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对反电势谐波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能够准确检测出PMSM的转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估计 反电势谐波 自适应滤波 HAF-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17kW电机振动噪声分析与巡航转速下尖端噪声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栋良 詹成根 +2 位作者 屈峰 陈黎君 史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9-1763,共15页
随着无人机的迅速发展,噪声问题影响消费者体验及AI交互、语音识别等技术,限制了无人机应用潜力。该文针对一台17 kW无人机用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研究。为降低电机尖端振动噪声,且保留原电机电磁性能,重点提出优化磁极和定子开槽的... 随着无人机的迅速发展,噪声问题影响消费者体验及AI交互、语音识别等技术,限制了无人机应用潜力。该文针对一台17 kW无人机用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研究。为降低电机尖端振动噪声,且保留原电机电磁性能,重点提出优化磁极和定子开槽的方法。具体以平均转矩、转矩脉动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文深入探讨磁极参数、定子开槽对低阶次径向气隙磁通密度空间谐波特征的影响。并对电机转子模态仿真,以研究径向电磁力与空间模态的作用机理。在多转速情况下,以巡航转速为重点,分析整体电机电磁振动噪声特征。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机在巡航转速下的尖端噪声显著减小。验证了优化结构对无人机电机尖端振动噪声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解决无人机噪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 电磁振动噪声 巡航转速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优化设计
4
作者 于思洋 王宇 +3 位作者 张岳 金石 刘光伟 张凤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5,共10页
为解决常规低速大转矩电机普遍存在体转矩密度低、永磁体用量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然而,该种电机结构相对复杂、设计参数多、优化难度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 为解决常规低速大转矩电机普遍存在体转矩密度低、永磁体用量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然而,该种电机结构相对复杂、设计参数多、优化难度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高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以提高输出转矩与降低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对电机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实现了在保证代理模型精确度的基础上精简优化变量。然后,为提高该种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缩短优化周期,提出了一种序贯子空间与模式搜索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对电机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方法验证了所构建代理模型的精确性、合理性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低速大转矩 双定子 混合转子 优化设计 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编码器选型及同步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测量 被引量:48
5
作者 于庆广 刘葵 +3 位作者 王冲 袁炜嘉 钱炜慷 张程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光电轴角编码器,又称光电角位置传感器,是电气传动系统中用来测量电动机转速和转子位置的核心部件。对绝对式、增量式和混合式光电轴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光电轴编码器的选型原则、转子速度的测量和转子位置的测量方法。最... 光电轴角编码器,又称光电角位置传感器,是电气传动系统中用来测量电动机转速和转子位置的核心部件。对绝对式、增量式和混合式光电轴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光电轴编码器的选型原则、转子速度的测量和转子位置的测量方法。最后,给出了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中转速和转子位置测量系统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轴编码器 混合式轴编码器 同步电机转子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估计方法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高林 杨荣峰 +2 位作者 于泳 徐壮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0,共5页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起动运行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信号注入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改进转子磁极初始位置估计方法。采用注入高频旋转电压信号的方法检测磁极位置,设计一种通过PI跟踪观测器对所构建磁极位置误差...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起动运行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信号注入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改进转子磁极初始位置估计方法。采用注入高频旋转电压信号的方法检测磁极位置,设计一种通过PI跟踪观测器对所构建磁极位置误差信号进行控制的方案,当误差调节至零时将获得磁极位置初判值,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以磁极位置初判值为矢量角,往定子绕组注入2个方向相反的脉冲电压矢量,通过比较直轴电流大小可以简单、有效地判断出磁极极性,实现对位置初判值进行校正,从而获得转子初始位置估计值。应用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对一台22kW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实验,得到转子位置电角度平均估计误差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初始位置估计 混合信号注入 高频旋转电压信号 脉冲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转子位置复合检测与编码器校正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要强 马小勇 +1 位作者 秦明 曹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48,共8页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平稳起动,同时保证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转子位置检测精度,提出一种PMSM转子位置复合检测和编码器校正方法。在分析正余弦型复合编码器绝对和增量两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首先...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平稳起动,同时保证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转子位置检测精度,提出一种PMSM转子位置复合检测和编码器校正方法。在分析正余弦型复合编码器绝对和增量两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首先给出PMSM转子位置的复合检测方法,导出编码器的单向校正方法,并分析其校正误差。根据编码器单向校正误差的对称性,提出编码器的正、反转双向校正方法。结果表明,编码器参考零点标记信号位置校正值与实际相吻合,提出的方法可以保证电机的平稳起动和转子位置检测的精度,并且提出的校正方法同时适用于电机空载和带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 复合检测 编码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矩密度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转子涡流损耗及散热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晨 张卓然 刘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476-7485,共10页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转子通常采用实心磁极的结构,导致其转子涡流损耗大、转子温度高,限制了其转矩密度及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降低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的转子涡流损耗及温升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永磁体分段与模块化转子结构对...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转子通常采用实心磁极的结构,导致其转子涡流损耗大、转子温度高,限制了其转矩密度及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降低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的转子涡流损耗及温升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永磁体分段与模块化转子结构对转子涡流损耗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构建电机的三维稳态温度场计算模型,揭示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电机的温度分布规律,提出一种机壳水冷和端盖水冷相结合的多水道冷却散热方法。结果表明,在峰值转速运行工况下,新型散热方法使得转子实心磁极的最高温升从175℃降低至136℃,进一步提升电机的输出能力及可靠性。最后,对100kW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电机样机进行效率与温升实验,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矩密度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转子磁分路 转子涡流损耗 三维温度场 散热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PMSM无传感器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海珠 谢顺依 +1 位作者 张林森 王松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6,共5页
为了使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双转子PMSM)在全速域实现无传感器精确控制,研究了该种电机双转子位置的复合自检测方法。结合面贴式双转子PMSM的结构,在低速区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确保检测精度,高速区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确保动态响应... 为了使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双转子PMSM)在全速域实现无传感器精确控制,研究了该种电机双转子位置的复合自检测方法。结合面贴式双转子PMSM的结构,在低速区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确保检测精度,高速区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确保动态响应。将两种方法的优势相结合,设计出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系统,并给出了速度切换区间和加权切换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在高低速之间实现平滑切换,在全速域实现转子位置的准确检测,并保持双转子的等速对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PMSM 无传感器复合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全速域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复合编码器参考信号自适应标定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要强 马小勇 +1 位作者 曹冲 彭金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3-2391,共9页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子位置的准确检测,保证PMSM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提出一种PMSM复合编码器参考信号的自适应标定方法。在分析PMSM转子位置复合检测中绝对式、增量式两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首先对编码器参考信号进行预标定,并对...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子位置的准确检测,保证PMSM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提出一种PMSM复合编码器参考信号的自适应标定方法。在分析PMSM转子位置复合检测中绝对式、增量式两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首先对编码器参考信号进行预标定,并对预标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然后结合PMSM矢量控制策略下电流矢量角的特点,采用定步长和变步长相结合的方式对预标定结果进行自适应优化。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完成编码器参考信号的标定,从而准确地获取转子位置信息,并且同时适用于电机空载和带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 复合编码器 参考信号标定 电流矢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弱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严岚 贺益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由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在通电方式、磁场特性上与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有较大改变,其弱磁规律较PMSM有很大变化,而复合转子磁阻段对弱磁性能的影响也有较大改变,传统BLDCM弱磁模型不足以精确描述BLDCM弱磁规律。本文通过建立场... 由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在通电方式、磁场特性上与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有较大改变,其弱磁规律较PMSM有很大变化,而复合转子磁阻段对弱磁性能的影响也有较大改变,传统BLDCM弱磁模型不足以精确描述BLDCM弱磁规律。本文通过建立场路结合的状态空间模型将磁场与通电模式相结合,准确模拟了最小分析区间内转子每个位置的磁状态;以磁链空间位置函数的差分替代其微分,实现转子旋转过程中电枢反应的准静态场有限元分析,从而较真实反映了BLDCM内在弱磁的物理过程。样机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吻合表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PMSM与BLDCM在弱磁规律上的异同点,获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恒功率弱磁 复合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新华 刘光华 +1 位作者 崔舜宇 马霁旻 《微特电机》 2018年第5期6-8,18,共4页
针对铁氧体永磁辅助式同步磁阻电机可能出现的不可逆退磁问题,研究了电动汽车驱动用铁氧体和钕铁硼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磁钢槽形状和相关尺寸的优化,重点研究电机峰... 针对铁氧体永磁辅助式同步磁阻电机可能出现的不可逆退磁问题,研究了电动汽车驱动用铁氧体和钕铁硼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磁钢槽形状和相关尺寸的优化,重点研究电机峰值工况下铁氧体的不可逆退磁问题,并与其他电机做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永磁电机与铁氧体电机成本接近,但转矩脉动率小,并较好地解决了铁氧体永磁材料的不可逆退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机 转子优化 转矩能力 不可逆退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式光电编码器PMSM的启动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华中 何锦权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0年第1期5-7,22,共4页
简述了复合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使用复合式光电编码器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及电机启动的方法,并通过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 简述了复合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针对现有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使用复合式光电编码器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及电机启动的方法,并通过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实现了电机可靠启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光电编码器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转矩解耦矢量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石 刘金星 宋顺千 《大电机技术》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低速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密度,充分利用其内腔空间,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提出一种适用的矢量控制策略。该种电机的转子一侧采用表贴式永磁转子结构,另一侧采用磁阻转子结构,该种新型混合转子结构同时还... 为了提高低速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密度,充分利用其内腔空间,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提出一种适用的矢量控制策略。该种电机的转子一侧采用表贴式永磁转子结构,另一侧采用磁阻转子结构,该种新型混合转子结构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成本高的问题。针对该种特殊结构新型电机,本文提出一种转矩解耦矢量控制方法,利用转矩解耦系数实现了内外电机的转矩解耦控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新型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系统进行模型建立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电机模型及其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且控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双定子电机 新型混合转子结构 矢量控制 低速直驱 转矩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式新结构永磁转子同步电机设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松 于永军 +2 位作者 司纪凯 王琛 朱鹏 《青海电力》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提出一种混合式新结构永磁转子同步电机,采用面贴式和内置式永磁体混合磁路结构,同时面贴式永磁体设计为弧形,有效地改善了气隙磁密的正弦性;针对该新型结构,初步设计了1台3 k W电机,得到其机械和电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建立了... 提出一种混合式新结构永磁转子同步电机,采用面贴式和内置式永磁体混合磁路结构,同时面贴式永磁体设计为弧形,有效地改善了气隙磁密的正弦性;针对该新型结构,初步设计了1台3 k W电机,得到其机械和电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建立了传统面贴式、内置式和混合式新结构电机的电磁模型;通过对3种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电机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势以及齿槽转矩等电磁特性,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混合式新结构电机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混合式新结构永磁转子 弧形结构 气隙磁密 反电势 齿槽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复合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石 宋顺千 +1 位作者 金无痕 姜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93-99,共7页
针对新型永磁/磁阻复合转子双定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其单速度环PI速度调节器进行改进,根据内外电机电磁转矩解耦原理,设计该电机的单滑模速度控制器来测算内外电机所需转矩电流。此外,针对转矩电流计算存在误差的问题,... 针对新型永磁/磁阻复合转子双定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其单速度环PI速度调节器进行改进,根据内外电机电磁转矩解耦原理,设计该电机的单滑模速度控制器来测算内外电机所需转矩电流。此外,针对转矩电流计算存在误差的问题,设计负载扰动观测器进行反馈调节,可提高转矩电流的计算精度,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参考转矩电流,最后通过重新分配转矩电流实现内外电机的转矩解耦控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 滑模速度控制器 负载扰动观测器 转矩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转子同步电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旭武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为提高组合转子同步电机的性能,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建立了永磁段和ALA段长度关系及2段d轴间夹角α可以任意改变的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永磁段占转子全长比值k为0.6,2段d轴间夹角α为90°时组合转子电机有良好的起... 为提高组合转子同步电机的性能,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建立了永磁段和ALA段长度关系及2段d轴间夹角α可以任意改变的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永磁段占转子全长比值k为0.6,2段d轴间夹角α为90°时组合转子电机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组合转子 参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混合偏心对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炳义 刘振清 《电气技术》 2019年第8期23-27,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转子混合偏心形式和偏心成因,然后建立凸极转子混合偏心状态的凸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磁电动机转子混合偏心后,气隙磁密分布变化明显,反电势下降,造成负载电流增加,电... 本文首先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转子混合偏心形式和偏心成因,然后建立凸极转子混合偏心状态的凸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磁电动机转子混合偏心后,气隙磁密分布变化明显,反电势下降,造成负载电流增加,电动机电磁振动噪声增大;车削电动机转子外圆后反电势进一步减小,负载电流增加,电动机电磁振动噪声变化不显著。转子结构方面,转子偏心后不平衡磁拉力造成转子循环应力,降低疲劳寿命,车削转子外圆后,削弱不平衡磁拉力带来的转子循环应力,有益于增加电动机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低速大转矩 转子混合偏心 振动噪声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转矩解耦矢量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无痕 金石 姜旺 《大电机技术》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该电机与常规电机相比具有转矩密度高、体积小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低速大转矩电力传动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转矩解耦算...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该电机与常规电机相比具有转矩密度高、体积小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低速大转矩电力传动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转矩解耦算法来分配内外定子的输出电磁转矩。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磁阻混合转子双定子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转矩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轻型车辆驱动用切向充磁永磁电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学永 王晓远 高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5-1052,共8页
针对电动轻型车辆用驱动电机,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电机的转子采用永磁体切向充磁(spoke-type)结构,在保证转子机械强度和兼顾电机电磁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IPMSM用spoke-type混合冲片转子结构,并采... 针对电动轻型车辆用驱动电机,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电机的转子采用永磁体切向充磁(spoke-type)结构,在保证转子机械强度和兼顾电机电磁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IPMSM用spoke-type混合冲片转子结构,并采用了非均匀气隙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齿槽转矩及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输出转矩特性,并与采用内置V-type转子结构的IPMSM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与内置V-type转子结构的IPMSM相同电磁特性的条件下,采用本文所提出的spoke-type混合冲片转子结构,永磁体的用量可减少32%,从而实现了降低电动轻型车辆用驱动电机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轻型车辆 永磁体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切向充磁结构 混合冲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