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6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多项式Hurwitz稳定性的有限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扬 宋明艳 +2 位作者 吴江 庞在河 梁满贵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复李雅普诺夫方程和矩阵的无穷范数 ,提出了二维Hurwitz多项式新的充分条件 .在此条件下 ,导出二维多项式Hurwitz稳定性的频域检验的有限算法 ,这一算法可以避免现有二维频域稳定性检验和代数稳定性检验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文中给... 基于复李雅普诺夫方程和矩阵的无穷范数 ,提出了二维Hurwitz多项式新的充分条件 .在此条件下 ,导出二维多项式Hurwitz稳定性的频域检验的有限算法 ,这一算法可以避免现有二维频域稳定性检验和代数稳定性检验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文中给出例子 ,用来说明此算法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rwitz稳定性 二维多项式 李雅普诺夫方法 有限检验 频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在车辆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长乐 贾立功 《铁道车辆》 2002年第5期14-15,共2页
介绍了 Routh- Hurwitz稳定性判据及其在车辆动力学分析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 传递函数 特征方程 铁路车辆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系数区间系统的Hurwitz稳定性
3
作者 李圣荣 蹇继贵 耿彦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将Hurwitz稳定性概念推广到复系数区间系统,并对二阶复系数区间系统的Hurwitz稳定性和Hurwitz不稳定性分别给出了2个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了一些实例说明结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复系数 区间系统 区间矩阵 hurwitz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立型双时滞微分系统Hurwitz稳定性的代数判据 被引量:1
4
作者 员陈鑫 蒋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4-1576,共3页
文章讨论了一类线性双时滞中立微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首先给出系统的特征方程,进而根据相关引理得到初步判定系统的Hurwitz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以矩阵模的半径为研究中介,通过构造矩阵的方法最终得到简单的判定系统Hurwitz稳定的判据;借... 文章讨论了一类线性双时滞中立微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首先给出系统的特征方程,进而根据相关引理得到初步判定系统的Hurwitz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以矩阵模的半径为研究中介,通过构造矩阵的方法最终得到简单的判定系统Hurwitz稳定的判据;借助矩阵谱半径的形式给出结论,从而更加方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系统 代数判据 时滞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的一个简明方法
5
作者 何琴芳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2年第3期12-18,共7页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判定是系统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由于其证明相当复杂,大多数教材只提供其判据而不提供证明,多少给判据的讲授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该判据给出了一个较为简明的证明方法.其优点是所用的数学工具仅限于复平...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判定是系统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由于其证明相当复杂,大多数教材只提供其判据而不提供证明,多少给判据的讲授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该判据给出了一个较为简明的证明方法.其优点是所用的数学工具仅限于复平面的幅角计算,易为本科学生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th hurwitz 稳定性判据 证明方法 复平面 线性时不变系统 幅角 数学工具 同号 重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采空区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岩 张洪达 +3 位作者 谢谟文 蒋宇静 张明 贾北凝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矿山边坡因采空区沉降引发的斜面岩土体崩塌破坏,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由于传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造成的应力场变异,难以实现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因而在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防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基于此,本研... 矿山边坡因采空区沉降引发的斜面岩土体崩塌破坏,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由于传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造成的应力场变异,难以实现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因而在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防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基于此,本研究针对矿山采空区滑坡的成因机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构建采空区沉降分析模型,计算采空区上方岩体的沉降范围及其产生的冲击作用力,分析沉降对坡体应力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不平衡推力法进行修正.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作用和锁固段的破坏情况,导致稳定性系数计算偏大,为1.355.而改进方法通过考虑采空区沉降信息,计算得出锁固段稳定性系数为0.667,整体稳定性系数为0.979,与矿山采空区边坡实际破坏情况一致.当沉降位移比(SHDR)大于0.73时,采空区边坡稳定性会发生明显变异,因而会在相对安全的工况下发生失稳破坏.改进方法通过考虑采空区沉降作用和锁固段的破坏情况,可以更好地实现矿山边坡稳定性的评价,为矿区更好地应对类似地质灾害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边坡 动态稳定性评价 采空区沉降 锁固段 沉降位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岩外压作用下LNG储罐内罐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彭常飞 杜亮坡 +2 位作者 马强 傅伟庆 李阳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加强圈是大型LNG储罐内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LNG储罐内罐的抗失稳能力。文章针对LNG储罐在珍珠岩外压作用下的失稳问题,建立了内罐罐壁和加强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加强圈数量和初始缺陷对于罐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强圈是大型LNG储罐内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LNG储罐内罐的抗失稳能力。文章针对LNG储罐在珍珠岩外压作用下的失稳问题,建立了内罐罐壁和加强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加强圈数量和初始缺陷对于罐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屈曲分析不能直接用于罐壁稳定性分析,需结合带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进行内罐稳定性评定,才能得到贴合实际工程的临界外压。文章提出了利用罐体临界外压进行罐体稳定性评估方法,对于LNG储罐内罐加强圈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内罐 稳定性 珍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含氢储能电力系统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艳 王建涛 王文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I0002-I0004,共15页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清洁低碳化加速转型阶段。针对电力系统接入规模风电后存在的调度灵活性不足及潜在的静态电压稳定安全风险,以最小化风电消减率和火电机组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并引入阶梯型碳排放权价格...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清洁低碳化加速转型阶段。针对电力系统接入规模风电后存在的调度灵活性不足及潜在的静态电压稳定安全风险,以最小化风电消减率和火电机组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并引入阶梯型碳排放权价格计及火电机组的碳交易成本,建立了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含氢储能的双目标电力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经过线性化处理并使用多目标优化中的ε-约束模型转换,将所建模型转变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调用CPLEX进行求解。以接入规模风电及氢储能的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经天然气管道耦合的氢储能系统有效提升了风电消纳水平,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加入可以在保证风电消纳水平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系统运行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风电消纳 静态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
9
作者 苏国韶 刘本朝 +1 位作者 刘友能 范秋雁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针对二维极限平衡法不完全适用于三维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问题,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结构面宽度方向两侧贯通程度不一致时危岩体具有侧向扭转倾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危岩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该方法通过对危岩体主控结构... 针对二维极限平衡法不完全适用于三维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问题,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结构面宽度方向两侧贯通程度不一致时危岩体具有侧向扭转倾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危岩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该方法通过对危岩体主控结构面进行拉伸拓展,得到三维计算简图,进而对三维计算简图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其抗滑(扭)力(矩)和滑动(扭转)力(矩)的比值,得出了滑移式、坠落式和倾倒式3类危岩相应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依据所提公式与数值模拟分析了侧向贯通率及上部贯通率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侧向贯通率及上部贯通率增大,危岩体稳定性呈下降趋势。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极限平衡法,所提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计算相对误差降低了50%以上,并且能够同时适用于主控结构面竖向与侧向完全贯通条件与不完全贯通条件下的危岩稳定性分析,有效解决了现行规范推荐的二维极限平衡法无法考虑主控结构面侧向贯通影响的问题,扩展了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丰富了危岩稳定性分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崩塌 稳定性系数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平原绿洲2000-2020年发展与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魏光辉 马亮 刘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基尼系数较高,绿洲面积比值与非农业用水之间匹配程度较差,80%的流域处于轻度与中度开发中,以农耕型流域为主,90%的流域非农业用水在40%以下,城镇化率较低,发展相对迟缓。研究区各流域绿洲面积超载现象严重,以北疆居首的绿洲稳定性呈失稳的态势,整体已不具备开发潜力,各流域目前需要靠跨流域调水维持现状。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发展指数 绿洲稳定性 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考察
11
作者 韩春然 马调梅 +1 位作者 黎晨晨 隋佳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8,共13页
目的:为提高虾青素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制备虾青素囊泡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及虾青素为原料,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虾青素囊泡,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考察... 目的:为提高虾青素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制备虾青素囊泡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及虾青素为原料,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虾青素囊泡,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考察了虾青素囊泡的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电位、包封率及贮藏、氧化、体外消化稳定性。结果:虾青素囊泡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虾青素添加量0.14 mg/mL、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酸比例为1:1、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7、磷酸缓冲溶液pH为7.0、水化时间为21 min,此时,虾青素囊泡包封率平均值为89.58%±1.47%。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粒径分析均表明,虾青素囊泡具有较好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131.74±2.74)nm、PDI为0.25±0.01、Zeta电位为(-38.52±2.31)mV。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6 d贮藏后虾青素囊泡在4℃、避光贮藏稳定性较好,与液体状态下贮藏相比,在冻干复溶后虾青素囊泡中虾青素保留率基本一致,且对盐离子有一定的耐受力。经过16 d贮藏后,油溶虾青素的POV和TBARS均为虾青素囊泡的两倍,经体外消化后,二者在小肠消化阶段结束后消化保留率分别为44.19%±2.21%、74.99%±4.37%。结论:本实验制备的虾青素囊泡粒径大小合适、分散性好、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可为开发虾青素衍生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囊泡 制备条件 结构表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杆件初偏心的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姜正荣 刘小梁 +2 位作者 石开荣 苏昌旺 左志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共8页
目前对考虑杆件初偏心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相对较少,为揭示杆件初偏心对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该文提出了以端部刚性杆来引入杆件初偏心的模拟方法,给出了刚性杆与初偏心杆件弹性模量的比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缺陷... 目前对考虑杆件初偏心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相对较少,为揭示杆件初偏心对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该文提出了以端部刚性杆来引入杆件初偏心的模拟方法,给出了刚性杆与初偏心杆件弹性模量的比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依次对理想结构和整体缺陷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并进行弹塑性全过程分析,考察杆件初偏心及两种缺陷的同时施加对弦支柱壳结构非线性屈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刚性杆的弹性模量取初偏心杆件对应数值的100倍以上时,计算结果相差较小,由此取两者弹性模量的比值为100;对理想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时,弦支柱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降幅不大(最大降幅为8.27%),该结构对杆件初偏心并不十分敏感,兼顾计算工作量,工程实践中可不考虑杆件初偏心的不利影响;对整体缺陷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时,与理想结构相比,弦支柱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明显降低(降幅最大达27.64%),但其降幅略小于两种缺陷单独引入的降幅之和,整体缺陷和杆件初偏心的同时引入,对该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影响,且前者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柱壳结构 杆件初偏心 整体缺陷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峁遗址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秦立科 韦坤 +2 位作者 王磊 庞磊 王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皇城台护墙是石峁皇城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皇城台安全的关键,目前护墙灰缝材料风化严重且存在一定外倾变形,急需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适合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公式,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分析了高... 皇城台护墙是石峁皇城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皇城台安全的关键,目前护墙灰缝材料风化严重且存在一定外倾变形,急需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适合皇城台护墙稳定性计算公式,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分析了高宽比、灰缝强度和竖向外荷载对护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护墙为内部松散的重力式挡墙,存在沿内部灰缝滑移和倾覆两种破坏类型,倾覆破坏时的倾覆角度和墙体高度、灰缝强度等多种因素相关;护墙灰缝强度相同时,在护墙底部稳定性系数最小,最易发生倾覆破坏;护墙稳定性随着高宽比及竖向外荷载增加、灰缝强度减小而降低。研究结果为石峁皇城台护墙的稳定性评估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皇城台 护墙 破坏类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G的交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 分布式电源(DG)以及大量恒功率直流负荷接入交直流配电系统使得母线暂态电压表现出正负极耦合且多波动的特性,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准确率低且适用性较差。推导分析了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直流侧线路、负荷参数不平衡时影响系统母线暂态电压稳定的因素。基于二元表判据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母线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指标。针对参数不平衡时含DG的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引入稳定性保持因子,提出母线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与IEEE 69节点双极交直流配电系统中量化影响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比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系统 不平衡配电系统 直流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边坡植被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水力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张二芳 郝旺林 苗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边坡不同植被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水力性质的影响,探索其适宜的植被模式,采用干湿筛法研究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威尔科克斯法和环刀法研究土壤田间持水量(F_(c))和饱和导水率(K_(s))。结果显示:不同植被下土壤...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边坡不同植被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水力性质的影响,探索其适宜的植被模式,采用干湿筛法研究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和稳定性,威尔科克斯法和环刀法研究土壤田间持水量(F_(c))和饱和导水率(K_(s))。结果显示: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破坏率依次为裸地>灌木>草本。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在0~10 cm土层深度为灌木>草本>裸地,在>10~30 cm土层深度为灌木>裸地>草本;同一深度,灌木和草本土壤K_(s)均大于裸地,>10~30 cm土层深度的灌木和草本K_(s)提高显著(P<0.05);同一深度,F_(c)为草本>灌木>裸地。黄土丘陵边坡路段,灌木和草本增加浅层(0~20 cm)土壤水稳定团聚体质量分数,降低团聚体破坏率;草本植被受干湿交替的影响,导致土壤团聚体粒径减小,MWD减小,F_(c)增加;灌木增加土壤F_(c)和MWD。灌木和草本植被均可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边坡 植被类型 团聚体稳定性 饱和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u添加对FeCo基合金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王志英 华中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非晶晶化法制备了Fe_(42)Co_(42)Zr_(7)B_(9)、Fe_(41)Co_(41)Zr_(7)Mo_(2)B_(9)、Fe_(41.5)Co_(41.5)Zr_(7)B_(9)Cu_(1)和Fe_(40.5)Co_(40.5)Zr_(7)Mo_(2)B_(9)Cu_(1)4种纳米晶合金,研究分别单独添加Mo、单独添加Cu及复合添加Mo和C... 利用非晶晶化法制备了Fe_(42)Co_(42)Zr_(7)B_(9)、Fe_(41)Co_(41)Zr_(7)Mo_(2)B_(9)、Fe_(41.5)Co_(41.5)Zr_(7)B_(9)Cu_(1)和Fe_(40.5)Co_(40.5)Zr_(7)Mo_(2)B_(9)Cu_(1)4种纳米晶合金,研究分别单独添加Mo、单独添加Cu及复合添加Mo和Cu对Fe_(42)Co_(42)Zr_(7)B_(9)合金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快淬态时均为非晶合金,4种合金的晶化激活能相差不大,即添加Mo和Cu元素对Fe_(42)Co_(42)Zr_(7)B_(9)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4种合金经各自晶化峰值温度等温热处理后的晶化相均为单一的α-Fe(Co)相;未添加Mo和Cu的合金经热处理后的透射电镜(TEM)图中观察到晶粒团聚现象;单独添加Mo减小了合金的晶粒尺寸,但仍有部分晶粒团聚;单独添加Cu的合金的晶粒分布相对均匀;复合添加Mo和Cu的Fe_(40.5)Co_(40.5)Zr_(7)Mo_(2)B_(9)Cu_(1)合金的晶粒尺寸较小,且纳米晶粒均匀分布在剩余非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Mo添加 Cu添加 稳定性 晶粒尺寸
原文传递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赵国珍 刘慰华 +3 位作者 刘似玉 董林波 李林东 陈于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水稻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与品种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往往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评估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适应性。通过利用AMMI模型,对连续2 a在云南6个不同试点种植的‘云粳37号... 水稻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与品种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往往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评估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适应性。通过利用AMMI模型,对连续2 a在云南6个不同试点种植的‘云粳37号’及其对照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性状在品种与环境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品种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基于性状的稳定性参数ASV、Di和WAASBi,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剑叶长度和剑叶角度等,这些与产量和株型紧密相关的性状,在4个品种中‘,云粳37号’展现出最佳的稳定性。这表明不同环境条件对‘云粳37号’的产量和株型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云粳37号’显示出较好的适应性,适宜在云南粳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 水稻 粳稻 ‘云粳37号’ 稳定性 AMMI模型 农艺性状 稳定性分析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客机翼尖涡不稳定性及其模态特征研究综述
18
作者 向阳 吴奕铭 +2 位作者 陈炫羽 程泽鹏 刘洪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94,I0002,共34页
翼尖涡是客机尾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产生诱导阻力影响飞机的经济性,同时还会带来尾迹遭遇问题进而影响到后续飞机的安全性。随着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的提升,对翼尖涡结构特征、动力学特征、不稳定性发展、演变规律等现象和机理的认... 翼尖涡是客机尾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产生诱导阻力影响飞机的经济性,同时还会带来尾迹遭遇问题进而影响到后续飞机的安全性。随着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的提升,对翼尖涡结构特征、动力学特征、不稳定性发展、演变规律等现象和机理的认知不断加深,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些年,随着不稳定性理论和模态解析方法的发展,研究者针对翼尖涡的不稳定性及其模态特征开展研究,试图揭示翼尖涡不稳定性演变的规律及机制,并期望能建立一种基于不稳定性的流动策略,从而实现对翼尖涡失稳衰减的最优化控制。本文对飞机翼尖涡不稳定性及其模态特征的研究展开综述,首先介绍翼尖涡的不稳定性特征,然后比较典型模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而分析翼尖涡不稳定性及其模态结构特征,最后讨论翼尖涡不稳定性模态分析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翼尖涡 模态分解 涡不稳定性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冰 曾勇 +1 位作者 易富 杜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研究三大方向进行综述,指出了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渗透破坏判别方法研究不足、缺乏对渗流场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宏-细观多尺度模型试验测量手段及其概化分区方法的研究不足,以及缺乏综合性稳定分析与评价方法及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领域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今后重点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稳定性 渗流场 安全监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
20
作者 胡海峰 魏涛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资本市场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价格发现和平衡风险分布的重要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的最新要求和明确部署,... 资本市场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价格发现和平衡风险分布的重要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的最新要求和明确部署,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聚焦长期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卡点堵点问题,构建适应我国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效机制,要从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和法治建设,加强投资端与融资端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持续强化资本市场交易监管和投资者教育,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方面推进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内在稳定性 金融风险 信息披露制度 交易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