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分析
1
作者 倪为波 郭立娟 +2 位作者 邓晔 鲍洁 商焕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分析痰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9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采用自然咳嗽法收集患者治疗前的痰液标本,以酶联免... 目的分析痰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9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采用自然咳嗽法收集患者治疗前的痰液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根据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发生情况分为急性加重组(48例)和非急性加重组(81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与改良的FACED(E-FACED)评分、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预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效能。结果急性加重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E-FACED评分以及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高于非急性加重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低于非急性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与E-FACED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FEV 1%pred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以及较高的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是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均有助于预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P<0.05),且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AUC(95%CI)=0.908(0.845~0.952)]较单一指标更高(P<0.001),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3.83%。结论痰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均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有关,三者联合能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性粒细胞肽-1 人中性粒细胞肽-2 人抗菌肽LL-37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对人角膜基质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刘泊明 张冰洁 +1 位作者 杨贲 郝继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观察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与白细胞介素-1α对人角膜基质细胞表达的MMP-2、MMP-9的影响,进而探讨角膜溃疡的发生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膜基质细胞,在培养液中添加或不添加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或白细胞介素-1α,培养5天,通过明胶... 目的观察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与白细胞介素-1α对人角膜基质细胞表达的MMP-2、MMP-9的影响,进而探讨角膜溃疡的发生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膜基质细胞,在培养液中添加或不添加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或白细胞介素-1α,培养5天,通过明胶酶谱分析的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的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无任何刺激下可释放MMP-2;白细胞介素-1α可加强并激活MMP-2的表达,同时可诱导MMP-9前体的释放;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在白细胞介素-1α诱导下可完全激活前体MMP-9转化为活化形式。结论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1α协同作用参与角膜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Α 角膜基质细胞 MMP-2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肺炎患儿血清β-防御素-2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廖嘉仪 胡雁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反复肺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50例5~14岁反复肺炎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D-2和IL-8浓度,应用电阻法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 目的:探讨血清中β-防御素-2(human β-defensins 2,hBD-2)在反复肺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50例5~14岁反复肺炎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处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D-2和IL-8浓度,应用电阻法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并分析hBD-2与IL-8、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反复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hBD-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12,P=0.727)。(2)反复肺炎组IL-8浓度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5,P=0.00;F=1,P=0.00)。(3)反复肺炎组hBD-2与IL-8、中性粒细胞比例无相关性(r=0.02,P>0.05;r=0.13,P>0.05);IL-8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2,P=0.00)。结论:反复肺炎患儿急性感染期血清hBD-2表达水平没有升高,提示呼吸道防御功能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反复肺炎患儿呼吸道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Β-防御素-2 白细胞介素-8 中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危险因素及对HNP1-3、HBD-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朱赛玲 王卫国 +1 位作者 赵阿莉 王利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27-3731,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和唾液中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确诊的12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和唾液中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确诊的12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非刺激性全唾液,进行口腔假丝酵母培养鉴定计数,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口腔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口腔假丝酵母负荷水平对感染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27例T2MD患者中21例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其中口腔假丝酵母高负荷组7例,低负荷组14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石、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均为影响T2MD患者发生口腔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相较于非感染组T2MD患者,感染组T2MD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较高(P<0.05)。相较于低负荷组患者,高负荷组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较高(P<0.05)。结论T2DM患者易发生口腔假丝酵母感染,且患者外周血及唾液中HNP1-3、HBD-2水平与口腔假丝酵母负荷水平可能有一定的正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腔假丝酵母感染 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 人β-防御素2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fMLP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与细胞极性化过程
5
作者 袁春华 蔡春青 邹飞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6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的极性变化,并结合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曲线分析不同时相细胞的极性化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胞内[Ca2+]i变化进行监测,细胞极性化情况通过倒置显微...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fMLP诱导中性粒细胞的极性变化,并结合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曲线分析不同时相细胞的极性化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胞内[Ca2+]i变化进行监测,细胞极性化情况通过倒置显微镜来分析。结果:胞内[Ca2+]i变化主要包括静息期(0s)、快速上升期(10s)、快速下降期(150s)、慢速下降期(250s)和终末期等5个阶段,在这5个阶段的10s时细胞膜开始皱缩,启动细胞极性化过程,之后呈现为不断的极性化和去极性化过程。结论: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启动了中性粒细胞的极性化,但对之后的极性化过程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极性化 游离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与胃癌患者肿瘤标记物指标、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李心怡 李晓庆 +2 位作者 郑靖凡 陈禹宇 路中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02-506,共5页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胃癌患者肿瘤标记物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蛋白、P53蛋白]及临床特征的关系。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选取同...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胃癌患者肿瘤标记物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蛋白、P53蛋白]及临床特征的关系。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NLR、PLR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LR对胃癌的预测价值。采集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Ki-67、P53表达情况,分析NLR、PLR与HER-2、Ki-67、P53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随访2年,分析胃癌患者NLR、PLR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胃癌组NLR、PLR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均<0.05);ROC曲线显示,NLR、PLR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719、0.794(P均<0.05);高NLR(PLR)组与低NLR(PLR)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LR、PLR水平与HER-2、Ki-67、P53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高PLR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PLR组。NLR、PLR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水平越高,胃癌患者HER-2、Ki-67、P53阳性率越高,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越大,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浸润深度越深,PLR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蛋白 P53蛋白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