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论虹影的底层女性书写
1
作者 倪子惠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这句话可以看作虹影对底层女性书写的使命写照。贫民窟的童年经历是虹影的灵感来源,她以文学的方式再现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从“底层人”的视角来重构被遮蔽的“她者”历史。在早期作品中,虹影以“悍... “我只在乎那颗最小最寂寞的星星”,这句话可以看作虹影对底层女性书写的使命写照。贫民窟的童年经历是虹影的灵感来源,她以文学的方式再现底层女性的真实生活,从“底层人”的视角来重构被遮蔽的“她者”历史。在早期作品中,虹影以“悍妇”和“荡妇”形象展现底层女性在父权制婚恋关系中所承受的“说不出的黑暗”,揭开被遮蔽的第三世界底层女性幕布,来叙述真实的自己;中后期的底层女性书写里,虹影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她从对立的性别矛盾中走出来,逐渐向新的两性相处模式靠近。在新作《月光武士》中,虹影借“月光武士”来寄托对底层女性精神力量的期许,而这一形象的出现和失败也让其重归神话,从矛盾的“他人拯救”最后落脚到个人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新移民文学 底层女性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虹影儿童文学创作的成人化倾向
2
作者 计红芳 任宇珂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虹影的儿童文学作品与传统儿童文学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较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超越纯真思想的情感态度、颠覆简单纯粹的人物塑造和趋近成人心智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补偿心理下成长需求的激活、人格叠印中成年人格的主导、双向... 虹影的儿童文学作品与传统儿童文学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较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超越纯真思想的情感态度、颠覆简单纯粹的人物塑造和趋近成人心智的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补偿心理下成长需求的激活、人格叠印中成年人格的主导、双向交流中成人视角的遗留是造成虹影儿童文学成人化倾向的重要原因。成人化倾向既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也可能导致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受到损害,甚至使儿童产生价值观的困惑和迷茫。儿童文学作家应当创作出兼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从而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儿童文学 成人化 《米米朵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氏红英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微环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毕富玺 刁昱立 闫颖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4-969,共6页
目的观察哈氏红英饮(红滕、虎杖、败酱草等组成)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微环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康妇炎胶囊;观察组口服哈氏红英饮... 目的观察哈氏红英饮(红滕、虎杖、败酱草等组成)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微环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康妇炎胶囊;观察组口服哈氏红英饮;疗程连续8周,经期停药。在治疗前后,进行下腹部、腰骶部疼痛和McCormack量表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子宫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最大峰值流速(Vs)、血流阻力指数(RI)、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大小;进行湿热瘀结证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和McCormack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I和RI下降,盆腔炎性包块缩小和积液减少,Vs增加(均P<0.01),且观察组PI和RI低于对照组,盆腔炎性包块小于对照组,积液少于对照组,Vs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湿热瘀结证积分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CAM-1、MMP-2、TGF-β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MMP-2水平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52/56),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χ2=5.053,P<0.05)。结论哈氏红英饮治疗SPID湿热瘀结证患者临床综合疗效好,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改善盆腔微环境和血流动力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红英饮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结证 炎症因子 微循环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河流·情人·城市——虹影与杜拉斯小说意象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树勤 杨杰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204-208,共5页
中国当代女作家虹影与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征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意象构建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河流世界、异国情人与城市空间在两者作品中均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但由于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她... 中国当代女作家虹影与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征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意象构建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河流世界、异国情人与城市空间在两者作品中均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但由于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她们在运用这三类意象所呈现出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杜拉斯 意象 河流 情人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情人》:一种虹影式的性别焦虑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进 《华文文学》 2009年第5期20-24,共5页
旅居英国的女作家虹影在海外华文世界是颇受争议的获奖专业户,《英国情人》堪称其坚持女性重写历史的先锋作品之一。运用相关女性主义理论,探讨性别视域的书写争议与文化冲突的焦虑母题,通过这种渗透历史叙述与文化冲突的女性主体意识... 旅居英国的女作家虹影在海外华文世界是颇受争议的获奖专业户,《英国情人》堪称其坚持女性重写历史的先锋作品之一。运用相关女性主义理论,探讨性别视域的书写争议与文化冲突的焦虑母题,通过这种渗透历史叙述与文化冲突的女性主体意识来解读虹影式的性别焦虑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情人 虹影模式 焦虑主题 性别困惑 女性主义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及其传承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颖峰 李红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2-37,共6页
红色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革命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艺术现象,它产生于特定的年代,在历史上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后世的代代传承,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和艺术魅力持久地散发光芒。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自其诞生后... 红色歌曲是我国近现代革命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艺术现象,它产生于特定的年代,在历史上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后世的代代传承,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和艺术魅力持久地散发光芒。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自其诞生后,后世或翻唱或改编为器乐曲,在大众中广泛演唱和演奏;或将其融入影视作品和舞台艺术中,使其成为其中的有机元素;或将其作为学校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甚至将其与有关赛事和民俗节庆日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愉情悦性、德育教化的功能。《映山红》在历久不衰的传承中,显示出深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歌曲 《映山红》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之影,一个五光十色的梦——从叙事学层面解读虹影小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经建 李兰 《华文文学》 2009年第2期12-17,34,共7页
虹影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在虹影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她有意识地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娴熟运用各种超常的、奇特的、能强烈刺激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虹影的小说... 虹影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在虹影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她有意识地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娴熟运用各种超常的、奇特的、能强烈刺激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虹影的小说,或许是一种投"机"取"巧"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长篇小说 叙事学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命欲望中沉浮的女性——虹影小说的情感追寻历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60,共7页
虹影小说中有一个特殊情结———追寻。这种追寻体现在生命、情感和道德诸方面,其中情感追寻中的母爱追寻和性爱追寻最具感染力。这种追寻总是与强烈的欲望相消长而使人物性格与命运沉浮其中。与其他作家的创作有所不同,虹影的追寻是通... 虹影小说中有一个特殊情结———追寻。这种追寻体现在生命、情感和道德诸方面,其中情感追寻中的母爱追寻和性爱追寻最具感染力。这种追寻总是与强烈的欲望相消长而使人物性格与命运沉浮其中。与其他作家的创作有所不同,虹影的追寻是通过某种缺失表现出来的。通过母爱和性爱的缺失来表现情感的渴望和生命的欲望以及不能得之后所导致的性格变异和畸形的反抗,从而达到呼唤母爱、渴盼性爱,实现人类之爱的目的。作品中的众多女性,不管外表是柔弱的还是刚强的,骨子里都透着一种坚韧和宁死不屈从于生活的反抗精神。她们的反叛源自于对生活的不满足和女性主义理想的失落,反抗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结局却往往是灰色的。她们在欲望中沉浮,却找不到情感的真正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情感追寻 母爱渴望 生命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岸的诱惑--论虹影《英国情人》的跨文化想象 被引量:1
9
作者 汪云霞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0-186,共7页
虹影的小说《英国情人》表层故事写的是裘利安与闵女士之间的情爱诱惑,而深层内涵则是文化"对岸的诱惑"。小说中的裘利安借助闵这双"中国"眼睛而展开了"美好的,中国人的,东方的"文化想象;与此同时,裘利... 虹影的小说《英国情人》表层故事写的是裘利安与闵女士之间的情爱诱惑,而深层内涵则是文化"对岸的诱惑"。小说中的裘利安借助闵这双"中国"眼睛而展开了"美好的,中国人的,东方的"文化想象;与此同时,裘利安也充当了闵的西方眼睛,引诱她去感受和想象西方文化。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也充满了多重的文化隐喻,男女主人公情爱关系的进展与文化关系的增进处于一种同构状态。作为一个跨文化交流与想象的成功文本,小说以艺术的方式丰富了我们对20世纪30年代中英文化交流关系的想象与阐释,其自身的书写策略和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英国情人》 文化想象 性爱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意蕴:“流散”作家虹影小说的“叙事语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0,共5页
虹影难以摆脱对早年生活那刻骨铭心的痛切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投射于她的作 品,并由此形成她小说独特的“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谓语)”;在此“基 本结构”的背后,虹影还... 虹影难以摆脱对早年生活那刻骨铭心的痛切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投射于她的作 品,并由此形成她小说独特的“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谓语)”;在此“基 本结构”的背后,虹影还试图将个人的苦难大而化之,在“超文化”的广阔的人性地带表现人精神的挣扎与幻灭,更 表现人顽强保留对“爱”“真”等价值的寻求和对生活作哲学与宗教式的颖思和感悟——由此形成虹彩作品蕴涵的 “深度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状语)寻觅(谓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叙事语法” 表层结构 深度结构 流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叙事与自我认同——虹影与杜拉斯小说主题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杰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虹影是受杜拉斯影响极为明显的中国当代女作家之一,她们在人生经历、创作思想以及小说的主题指向上均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情爱、家园、历史三个叙事主题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女性个体生命经验书写的背后,两者共同传达出实现自我认同... 虹影是受杜拉斯影响极为明显的中国当代女作家之一,她们在人生经历、创作思想以及小说的主题指向上均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从情爱、家园、历史三个叙事主题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女性个体生命经验书写的背后,两者共同传达出实现自我认同的迫切渴望,但基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与时代背景的差异,虹影的创作又具有独立的个性特征,呈现出接受影响后的创造与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杜拉斯 情爱 家园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大前程在勇敢者的心里——评虹影新作《米米朵拉》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雯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6-71,共6页
《米米朵拉》是虹影继《奥当女孩》《里娅传奇》《新月当空》之后的又一部童话力作。在这部作品中,虹影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十岁小女孩米米朵拉上天入地寻找失踪妈妈的故事。小女孩寻母的过程,也是一场奇幻的旅程,这场旅程有趣... 《米米朵拉》是虹影继《奥当女孩》《里娅传奇》《新月当空》之后的又一部童话力作。在这部作品中,虹影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十岁小女孩米米朵拉上天入地寻找失踪妈妈的故事。小女孩寻母的过程,也是一场奇幻的旅程,这场旅程有趣又惊险,体现了浓厚的游戏精神。众多中国元素的运用使得《米米朵拉》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但是《米米朵拉》又不仅仅是一部童话,它在一个好看有趣、曲折离奇的故事之下,传达出虹影对于时代、社会、人性、历史、自然等的深切思考,体现出虹影对人类未来发展走向的焦虑以及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米米朵拉》 童话 奇幻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影小说的“变”与“常”——结构及其演绎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舒劼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4,共7页
虹影小说表象繁复,但其小说整体世界隐藏着内在的深层结构。由"失父/寻父"演化出的"父亲/情人"、"母亲/自我"、"夫/妇"、"父母辈/子女辈"等结构的切换和碰撞构成了虹影小说世界的内... 虹影小说表象繁复,但其小说整体世界隐藏着内在的深层结构。由"失父/寻父"演化出的"父亲/情人"、"母亲/自我"、"夫/妇"、"父母辈/子女辈"等结构的切换和碰撞构成了虹影小说世界的内在骨架。"父亲"的缺场意味着价值规范与认同标准的丧失,导致"女儿"身份意识和人格方面的障碍,以及她在男女/夫妇关系上的多种尝试。经由他者的回忆和叙述,兼有女儿、妻子、母亲多重身份属性的女主人公在重绘父母一代的性别价值认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朝向传统的自我认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小说 结构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繁花又是梦——试析虹影新作《上海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炜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虹影的《上海王》是她声称“重写海上花”系列的第一部,她以“虚构自传”的形式来叙写了筱月桂在上海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洞彻了梦魇般的人生繁华。筱月桂的“上海王”经历只是“女性白日梦”一场,在“原乡”的模式... 虹影的《上海王》是她声称“重写海上花”系列的第一部,她以“虚构自传”的形式来叙写了筱月桂在上海急剧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洞彻了梦魇般的人生繁华。筱月桂的“上海王”经历只是“女性白日梦”一场,在“原乡”的模式下渗透出的也只是失乡的困惑,在女性自我发现的旗帜下却遮蔽了作为人的个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上海王》 白日梦 原乡 作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香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虹影的小说中有大量的父女关系的书写,在这些父女关系的书写中主要包含了两种悖论性的基本元素:"寻父"与"弑父",两者相互纠结,矛盾重重。小说的主人公(以女儿为主)由于"无父"的身世创伤以及由此带来的现... 虹影的小说中有大量的父女关系的书写,在这些父女关系的书写中主要包含了两种悖论性的基本元素:"寻父"与"弑父",两者相互纠结,矛盾重重。小说的主人公(以女儿为主)由于"无父"的身世创伤以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和精神的困境,迫切期待"父亲"将她们带离这种"无能为力"的"泥淖之地"。于是,"寻父"成为她们生活的动力与目的所在。但是,"寻父"的无望,成为弑父欲望的另一书写形式,伴随着弑父而来的是无尽的忏悔和依恋。虹影的这种悖论式的书写,与其创伤性的童年经验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父 弑父 虹影小说 悖论式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性叙述下的人类生存境遇——虹影智性化叙事手法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2-44,共3页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大多数女性作家没有意识到智性写作的必要性,过多地迷恋于叙事游戏,使某些文学作品成为纯粹的私人化文本和自呓。然而虹影在创作中采用了一种智性化的叙事处理手法,其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言说方式,独特的双重叙...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大多数女性作家没有意识到智性写作的必要性,过多地迷恋于叙事游戏,使某些文学作品成为纯粹的私人化文本和自呓。然而虹影在创作中采用了一种智性化的叙事处理手法,其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言说方式,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叙事情感具有一种"可传达性"。小说语言节制、隐忍、含蓄,叙事视角平实,叙事情感高度内敛,传达出作家丰沛的审美理想,达到了大巧若拙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智性叙事 言说方式 叙事视角 叙事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经验对虹影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仲凡 刘玮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2-35,共4页
童年时期长江边的贫苦生活和移民后的异域体验作为虹影最重要人生经验,成为她长篇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不仅扩大了其作品的地理空间范围,充分展示出多种地域特色,而且还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丰富的地理经验在成就虹影的同时... 童年时期长江边的贫苦生活和移民后的异域体验作为虹影最重要人生经验,成为她长篇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不仅扩大了其作品的地理空间范围,充分展示出多种地域特色,而且还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心理。丰富的地理经验在成就虹影的同时,也给她的文学创作带来某些制约与规定。客观看待地理经验对虹影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对于整体把握其长篇小说创作的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地理经验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离幽暗:虹影小说中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以《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在《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中,虹影主要是从叙述历史、空间叙事与女性叙事的角度展开对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首先,虹影在历史维度上主要书写了重庆南岸饥饿的大饥荒年代与苦难的文革年代;其次,虹影将写作视阈... 在《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中,虹影主要是从叙述历史、空间叙事与女性叙事的角度展开对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首先,虹影在历史维度上主要书写了重庆南岸饥饿的大饥荒年代与苦难的文革年代;其次,虹影将写作视阈限定在重庆南岸,并率先奠定一种"幽暗"的叙述氛围;最后,虹影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塑造出了一批在绝望中挣扎、逃离幽暗的女性形象。虹影基于其"主观经验感受的生活",构造出一种独特的贫民窟城市形象和独特的贫穷市民形象,这使得虹影在重庆文学史上刻画出一种独特而个性化的重庆形象——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城市贫民如何直面"幽暗",追逐"光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饥饿的女儿》 《好儿女花》 叙述历史 空间叙事 女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影小说女性悲剧命运深层意蕴探讨——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小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8-61,共4页
虹影小说将追求性爱欲望和颠覆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体现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价值认同的标志,是导致小说中女性走向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困惑与迷茫,或是回归文学"为伦理服务"这一目的不自觉... 虹影小说将追求性爱欲望和颠覆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体现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价值认同的标志,是导致小说中女性走向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困惑与迷茫,或是回归文学"为伦理服务"这一目的不自觉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小说 女性 悲剧命运 文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虹影小说开放式的叙事风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6-77,84,共3页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作家大多是以书写个人经验和自我感受而引起关注的。虹影在正面塑造女性形象,表现女性意识的同时,通过潜在的自我与现实的对话,显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 虹影 现实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