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陡倾顺层岩质边坡滑移-压碎-剪断型失稳机制及判据研究
1
作者 李斌 黄达 +5 位作者 王复明 安关峰 何聪 林俊翔 李楚鹏 李波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4期38-44,共7页
通过对重庆某道路工程中陡倾顺层边坡滑塌现场进行地质调查,在对其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采用地质分析手段得出该类边坡存在“滑移-压碎-剪断”这一失稳模式。通过建立该失稳模式下边坡地质力学模型,并基... 通过对重庆某道路工程中陡倾顺层边坡滑塌现场进行地质调查,在对其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采用地质分析手段得出该类边坡存在“滑移-压碎-剪断”这一失稳模式。通过建立该失稳模式下边坡地质力学模型,并基于极限平衡及强度理论推导了陡倾顺层岩质边坡滑移-压碎-剪断失稳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陡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主要受控于坡脚岩体抵抗来自上部滑移岩层的挤压作用;若坡脚岩体强度较低或较破碎,则易导致压碎-剪断型失稳,最后针对该失稳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陡倾边坡 稳定性 岩体结构 失稳模式 失稳判据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脆性岩石Ⅰ-Ⅱ型复合裂纹水力压裂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冯彦军 康红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周向拉应变理论,分析了受远场地应力作用及裂纹面受水压力作用下脆性岩石裂纹的起裂方向及起裂条件。论述了泊松比μ对开裂角θ0,θ0-β关系以及断裂包络线的影响,给出了满足最大周向拉应变理论的... 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周向拉应变理论,分析了受远场地应力作用及裂纹面受水压力作用下脆性岩石裂纹的起裂方向及起裂条件。论述了泊松比μ对开裂角θ0,θ0-β关系以及断裂包络线的影响,给出了满足最大周向拉应变理论的Ⅰ-Ⅱ复合型断裂包络线;定义水力压裂裂纹扩展影响因子D并分析其对水力压裂裂纹起裂及扩展的影响,D值逐渐增大时,KⅡ逐渐减小,KⅠ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并与现场水力压裂结果比较,二者结果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岩石 Ⅰ-Ⅱ型复合裂纹 水力压裂 裂纹扩展影响因子 起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won准则的软岩隧道围岩极限变形估算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苏雅 苏永华 赵明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033-3040,共8页
隧道围岩稳定极限变形是判别围岩稳定状态的关键性指标,围绕隧道围岩稳定极限变形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针对软弱岩体的力学特征及其在隧道开挖中的响应机制,假定岩体等效为Hoek-Brown(H-B)材料。以此为前提,导出圆形隧道中基于H-B屈服... 隧道围岩稳定极限变形是判别围岩稳定状态的关键性指标,围绕隧道围岩稳定极限变形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针对软弱岩体的力学特征及其在隧道开挖中的响应机制,假定岩体等效为Hoek-Brown(H-B)材料。以此为前提,导出圆形隧道中基于H-B屈服准则的围岩松动区半径的解答。将该解答与Rabcewicz的剪切滑移模型结合,获得隧道围岩稳定极限状态所需的支护阻力的解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隧道围岩稳定极限变形的估算方法。利用数值计算实例资料,验证该估算方法的有效性。此外,针对围岩力学参数及隧道几何参数对隧道稳定极限变形的影响特征作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围岩极限应变对远场应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霍克–布朗常数的敏感性较强,而对未扰动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和隧道开挖半径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 隧道围岩极限变形 hoek-brown准则 剪切滑移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