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 review of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and annular bright field imaging and application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2
1
作者 Yu-Xin Tong Qing-Hua Zhang Lin G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3-34,共12页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 has been shown as powerful tools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especially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aberration-corrector which greatly enhances the resolution of STEM. H...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 has been shown as powerful tools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especially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aberration-corrector which greatly enhances the resolution of STEM.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HAADF) and annular bright field(ABF) imaging of the aberration-corrected STEM are widely used due to their high-resolution capabilities and easily interpretable image contrasts. However, HAADF mode of the STEM is still limited in detecting light elements due to the weak electron-scattering power. ABF mode of the STEM could detect light and heavy elements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probing unknown structures of materials. Atomiclevel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materials has been achieved by means of these imaging modes, which is invaluable in many fields for either improv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r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introduction of HAADF and ABF imaging techniques and reviews their applications in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s, study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desig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STEM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annular bright field lithium-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深对HAADF-STEM原子分辨率三维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沈若涵 明文全 +4 位作者 何玉涛 陈志逵 席海辉 何忆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通常被认为是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被广泛地应用于倾转系列三维重构之中。但是,在像差校正电镜中,当电子束的横向分辨率提升到亚埃尺度时,其纵向景深也将缩小至纳米尺度。当景深小于样品的厚度时,...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通常被认为是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被广泛地应用于倾转系列三维重构之中。但是,在像差校正电镜中,当电子束的横向分辨率提升到亚埃尺度时,其纵向景深也将缩小至纳米尺度。当景深小于样品的厚度时,高角环形暗场像将从样品内部结构的线性投影转变为样品内某一深度的光学层析。本论文通过理论模拟,研究了纳米尺度景深下原子分辨率三维重构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当景深小于样品厚度时,三维重构技术只能正确重构样品中的局部区域。该区域的大小与入射电子束景深呈正相关,位置与入射束的欠焦量有关。另外,研究还发现实际正确重构的区域相对于电子束名义聚焦位置偏上,即存在提前聚焦现象,其偏离程度与样品内原子的原子序数、会聚角以及加速电压有关。当原子序数越大或会聚角越大时,其与名义聚焦位置偏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高角环形暗场像 倾转系列三维重构 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ADF与TEM表征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卫亚 凌凤香 +2 位作者 刘全杰 张会成 王少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9年第4期232-235,239,共5页
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与高角环形暗场(HAADF)方法表征了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辨别出催化剂钌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尺寸、尺寸分布来表征贵金属分散性质的方法。结果表明:HAADF方法能够很好地... 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与高角环形暗场(HAADF)方法表征了Ru/C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辨别出催化剂钌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平均尺寸、尺寸分布来表征贵金属分散性质的方法。结果表明:HAADF方法能够很好地辨别出炭载体上的贵金属颗粒,而TEM方法由于样品质厚的原因,存在大量钌粒子统计遗漏,因此HAADF方法表征结果更为可靠;采用HAADF方法可以得到比TEM方法更为准确的贵金属分散性质信息,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化学吸附法与TEM方法表征催化剂贵金属分散性质的不足,从而准确地评价贵金属纳米粒子在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对于采用化学吸附法与TEM法区分载体与贵金属纳米粒子较为困难的催化剂体系,HAADF法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催化剂 透射电镜(TEM) 高角环形暗场(haadf) 贵金属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表面Ti修饰对负载金属Mo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长友 沈智奇 +2 位作者 凌凤香 王少军 张会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分别用扫描透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HREM)表征了氧化态和硫化态Mo/Al_2O_3,Mo/6%TiO_2-Al_2O_3,Mo/12%TiO_2-Al_2O_3催化剂中MoO_3颗粒尺寸和MoS_2片晶的层数与长度,发现氧化态催化剂中MoO_3颗粒的平均尺... 分别用扫描透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HREM)表征了氧化态和硫化态Mo/Al_2O_3,Mo/6%TiO_2-Al_2O_3,Mo/12%TiO_2-Al_2O_3催化剂中MoO_3颗粒尺寸和MoS_2片晶的层数与长度,发现氧化态催化剂中MoO_3颗粒的平均尺寸从Ti修饰前的0.7nm增加到修饰后的1.0nm;硫化态催化剂中MoS_2片晶的平均层数从1.1增加到1.2,平均长度从3.0nm增加到3.2nm。并从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理论解释了其形成机理。基于以上结果,根据MoO_3颗粒和MoS_2片晶中钼原子数变化,研究了催化剂硫化过程中金属晶粒的生长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修饰 Al2O3表面 扫描透射-高角环形暗场像 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 金属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合金中与β'相粗化相关的析出结构
5
作者 刘林林 孙鹏阳 +1 位作者 孙威 刘翠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为了研究Mg_(97)Gd_(2)Y_(1)合金中β'相的粗化过程以及相关析出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使用原子分辨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AADF-STEM)... 为了研究Mg_(97)Gd_(2)Y_(1)合金中β'相的粗化过程以及相关析出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使用原子分辨的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AADF-STEM)成像技术表征了合金不同时效阶段形成的析出结构,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关的β_(F)'、β_(M)和β″相主要在β'相粗化过程的早期形成,它们的形成与β'相相界面周围存在较高的错配应变场密切相关;随着β'相粗化过程的进行,β_(M)和β″相的尺寸和数量逐渐减少,而由β'与β_(F)'相交替组成的竹节状析出物增多,成为合金基体中主要的析出结构;当错配应变足够大时,β_(F)'相内部出现位错,β相在位错处可以形核,并逐渐长大成为基体中主要的平衡析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合金 析出相 微观结构 粗化 演变机制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角环形暗场成像方法测定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的粒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齐笑迎 贺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高角环形暗场(HAADF)像的衬度与样品中平均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并且具有原子尺度的分辨率,因此可以有效地区分贵金属颗粒和催化剂载体,非常适于测量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中活性中心颗粒的粒径。本文以Pd/ZnO催化剂为例,介绍利用HAAD... 高角环形暗场(HAADF)像的衬度与样品中平均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并且具有原子尺度的分辨率,因此可以有效地区分贵金属颗粒和催化剂载体,非常适于测量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中活性中心颗粒的粒径。本文以Pd/ZnO催化剂为例,介绍利用HAADF成像法测定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中贵金属粒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环形暗场像 透射电子显微学 贵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分散负载催化剂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星杰 李傲雯 +1 位作者 朱勇 周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7-317,共11页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因其原子级的空间分辨率和元素解析能力,在纳米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分析中得到广泛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技术(STEM-HAADF)凭借独特的原子序数衬度(Z衬度)和电子通道效应,在负载型...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因其原子级的空间分辨率和元素解析能力,在纳米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分析中得到广泛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技术(STEM-HAADF)凭借独特的原子序数衬度(Z衬度)和电子通道效应,在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结构研究中有着显著优势。通过STEM-HAADF成像,研究人员不仅可以直接观测到单个贵金属原子在较轻的载体上的实空间分布,还可以实现对载体表面上不同的负载贵金属物种的统计分析,这为近十年兴起的单原子催化剂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结构分析支持。相对于STEM-HAADF成像,基于STEM的X射线能谱(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的谱学分析技术则能够在纳米尺度乃至原子尺度提供直接的化学成分或化学价态信息。成像和谱学的结合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负载的金属原子在基底上的空间构型。进一步将原位电镜技术引入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内,则可以在时间尺度上探究催化剂在接近工作环境下的结构演化,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催化剂化学活性的结构起源与失效机制。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简要介绍球差校正STEM技术在原子级分散负载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 高角环形暗场成像 电子能量损失谱 原位电镜 原子级分散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纳米析出相结构与性能综述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硕 张弛 王俊升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6,92,共10页
纳米析出相种类、大小、形状、分布以及析出序列的调控是理解和设计第3、4代铝锂合金的基础。总结了铝锂合金中典型的Cu、Mg、Ag、Si合金元素作用下所产生的纳米析出相。重点介绍了Al-Li-Cu系中的δ′(Al3Li)相以及δ′(Al3Li)/Al3Sc核... 纳米析出相种类、大小、形状、分布以及析出序列的调控是理解和设计第3、4代铝锂合金的基础。总结了铝锂合金中典型的Cu、Mg、Ag、Si合金元素作用下所产生的纳米析出相。重点介绍了Al-Li-Cu系中的δ′(Al3Li)相以及δ′(Al3Li)/Al3Sc核壳结构非平衡成分的稳定性问题、θ′(Al2Cu)/α-Al共格、半共格界面结构以及界面处的Cu元素偏析行为、δ′/θ′/δ′复合沉淀相中对立δ′相的“同相”和“反相”的位相关系起因,以及T1(Al2CuLi)的多种晶体结构模型;Al-Li-Cu-Mg系中的S(Al2CuMg)相与基体的界面结构、Ω(Al2Cu)相的抗粗化以及空位诱导的形核起源;Al-Li-Cu-Mg-Si系中的σ(Al5Cu6Mg2)-S′、σ-Ω由Si、Ag原子造成的竞争关系以及Q(Al3Cu2Mg9Si7)相中存在的本征点缺陷模型实现与B′(Al3Mg9Si7)的相互转变。结合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像、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像以及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方法,为理解纳米沉淀相的性能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纳米沉淀相 形核 第一性原理计算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situ trapped high-density single metal atoms within graphene: Iron-containing hybrids as representatives for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被引量:6
9
作者 Daobin Liu Chuanqiang Wu +13 位作者 Shuangming Chen Shiqing Ding Yaofeng Xie Changda Wang Tao Wang Yasir A. Haleem Zia ur Rehman Yuan Sang Qin Liu Xusheng Zheng Yu Wang Binghui Ge Hangxun Xu Li S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217-2228,共12页
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i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ir efficiency and chemoselectivity for special catalysi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raditional catalysts. However, th... 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i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because their efficiency and chemoselectivity for special catalysi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raditional catalysts. However, they have limitations owing to the extremely low metal-loading content on supports, difficulty in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metal location and amount as well as low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s. We prepared a highly doped single metal atom hybrid via a single-step thermal pyrolysis of glucose, dicyandiamide, and inorganic metal salts. High-angle annular dark field-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AADF-STEM) an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XAFS) revealed that nitrogen atoms doped into the graphene matrix were pivotal for metal atom stabilization by generating a metal-Nx coordination structure. Due to the strong anchoring effect of the graphene matrix, the metal loading content was over 4 wt.% in the isolated atomic hybrid (the Pt content was as high as 9.26 wt.% in the Pt-doped hybrid). Furthermore, the single iron-doped hybrid (Fe@N-doped graphene) showed a remarkable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The peak power density was - 199 mW·cm-2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310 mA·cm-2 and superior to that of a commercial Pt/C catalyst when it was used as a cathode catalyst in assembled zinc-air batteries. This work offered a feasible approach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highly doped single metal atoms (SMAs) catalysts for potential energy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metal atoms (SMAs) high loading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XAFS) high-angle annular dark field-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aadf-stem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原文传递
高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贾志宏 丁立鹏 陈厚文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6-452,共7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子显微表征手段之一,具有分辨率高、对化学成分敏感和图像直观易解释等特点。其中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获得原子分辨率的Z衬度像,结合X射线能谱(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在亚埃尺...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子显微表征手段之一,具有分辨率高、对化学成分敏感和图像直观易解释等特点。其中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获得原子分辨率的Z衬度像,结合X射线能谱(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在亚埃尺度上对材料的原子和电子结构进行分析。文章简述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高角环形暗场(HAADF)和环形明场(ABF)像的成像原理、特征和应用。此外,文中还对原子尺度分辨率的X射线能谱及电子能量损失谱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高角环形暗场像 X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原文传递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超 杨光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7-605,共9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一种,近几年随着球差校正器的问世,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亚埃级,结合能量分辨率为亚电子伏特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可以对材料进行高空间分辨率及高能量分辨率的微结构和成分分析。文章简述...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一种,近几年随着球差校正器的问世,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亚埃级,结合能量分辨率为亚电子伏特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可以对材料进行高空间分辨率及高能量分辨率的微结构和成分分析。文章简述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述了高角环形暗场像的成像机理以及基于高角环形暗场像对材料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的原理和应用;电子能量损失谱的成谱过程、谱的特征及其在材料化学和电子结构分析方面的优势和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高角环形暗场像 电子能量损失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