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sideration on Increasing Current Density in Normal Conducting Toroidal Field Coil for Spherical Tokamak Power Plant
1
作者 宋云涛 西尾敏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31-2733,共3页
The center post is the most critical component as an inboard part of the toroidal field coil for the low aspect ratio tokamak. During the discharge it endures not only a tremendous ohmic heating owing to its carrying ... The center post is the most critical component as an inboard part of the toroidal field coil for the low aspect ratio tokamak. During the discharge it endures not only a tremendous ohmic heating owing to its carrying a rather high current but also a large nuclear heating and irradiation owing to the plasma operation. All the sever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stress inten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largely limit the maximum allowable current density. But in order to contain a very high dense plasma, it is hoped that the fusion power plant system can operate with a much high maximum magnetic field BT ≥12 T-15 T in the center post.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maximum magnetic field up to 17 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normal conducting center post to be used in the future fusion tokamak pow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aspect ratio tokamak power plant toroidal field coil center post high magnetic 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缓速器控制系统P型功率管驱动电路设计
2
作者 丁左武 沈裕 丁鑫跃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过程无磨损、响应时间短,已广泛搭载于重载运输车辆。目前利用IRFB3207和IPP039N04L功率管组成的缓速器控制系统最大工作电流仅有150 A,无法满足极端工况,且时常因没有过温过流保护而炸管。为此,通过并联多个BTS5008... 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过程无磨损、响应时间短,已广泛搭载于重载运输车辆。目前利用IRFB3207和IPP039N04L功率管组成的缓速器控制系统最大工作电流仅有150 A,无法满足极端工况,且时常因没有过温过流保护而炸管。为此,通过并联多个BTS50085智能功率管组成缓速器控制系统的驱动电路,解决了传统控制器过流自保护难以实现的问题;借助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液冷缓速器 大电流工况 大功率励磁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COIL偏振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绍忠 郑丽 +3 位作者 公发全 赵彤 李刚 刘万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3,共3页
通过两块楔镜补充衰减和中性衰减片相结合的能量衰减方法,测得了功率密度为20 W/mm2COIL的偏振态。采用角反射器作为稳定腔折返装置,提高了激光能量分布的均匀性。激光光束分别以45°的入射角入射到两块楔镜上,被楔镜反射后,垂直通... 通过两块楔镜补充衰减和中性衰减片相结合的能量衰减方法,测得了功率密度为20 W/mm2COIL的偏振态。采用角反射器作为稳定腔折返装置,提高了激光能量分布的均匀性。激光光束分别以45°的入射角入射到两块楔镜上,被楔镜反射后,垂直通过中性衰减片,最后进入偏振态测试仪。实验结果表明:在腔内没有任何偏振选择器件和不加外部电磁场的情况下,采用折叠式稳定腔的横流双模块氧碘化学激光光束呈现部分偏振性质,而且在出光过程中偏振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氧碘化学激光 偏振态 能量衰减 楔镜 衰减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干式变压器线圈间的清扫与裂损检测
4
作者 孟元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在中压送配电系统中,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然而,干式变压器的防尘性能较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降低带电设备的绝缘性。因此,开展对干式变压器的运维检修工作尤为重... 在中压送配电系统中,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然而,干式变压器的防尘性能较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降低带电设备的绝缘性。因此,开展对干式变压器的运维检修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针对干式变压器清扫与裂损检测组合工具在地铁牵引供电维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窗”时间保证维护检修结果的准确性,既提高了维护检修效率,又缩短了检修作业的停电时间,还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城市轨道交通电力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高低压线圈 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气吹技术 工业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Power Supply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mission Lines
5
作者 Kai Chen Zi-jian Zhao +2 位作者 Yu-ning Zhang Yang-chun Cheng Yuan Dai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570-574,共5页
This paper uses CT to gain the energy directly from the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power supply for monitoring system in high voltage side of transmission line. The draw-out power coil c... This paper uses CT to gain the energy directly from the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power supply for monitoring system in high voltage side of transmission line. The draw-out power coil can induce voltage from the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analog and output PMW wave to control the charging module, provides a stable 3.4 V DC voltage to the load,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asy saturating of core. The power supply based on this kind of draw-out power coil has undergone the overall testing, and it is verified-showing that it can properly work in a non-saturated status within the current range of 50 - 1000 A, and provide a stable output. The equipment also design protection circuit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to avid the impacts of the impulse current or short-circuit current.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wer supply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System power Supply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Draw-out power coil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线电能传输三维耦合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6
作者 李阳 娄志刚 +2 位作者 胡涛成 张博扬 安张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PT)的空间自由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类半球体状发射机构,从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互感叠加原理与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三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建立阵列式三维电能传输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磁...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PT)的空间自由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类半球体状发射机构,从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互感叠加原理与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三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建立阵列式三维电能传输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磁场分布规律,分别从距离特性与磁场分布研究系统传输性能,并搭建了无线电能三维传输实验系统,对该发射机构的传输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结构最远可在400 mm处实现效率为19.2%的能量传输;在相同距离下,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负载线圈在各方向接收功率最大效率偏差仅为8%,具有高均匀度磁场;该新型三维耦合机构具有空间高自由度、无方向性等良好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WPT) 三维发射线圈 空间高自由度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新型无线供电悬浮系统电能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智强 翁廷坤 +3 位作者 李卓 申刘飞 黄守道 翟雨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278-5288,共11页
近年来,以氧化钇钡铜(YBCO)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温超涂层导体以其在20~77K温区下极高的载流能力以及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交通、军事、能源等领域。该文设计并构造了一种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小型充电悬浮... 近年来,以氧化钇钡铜(YBCO)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温超涂层导体以其在20~77K温区下极高的载流能力以及优越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医疗、交通、军事、能源等领域。该文设计并构造了一种基于YBCO高温超导线圈的小型充电悬浮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无线充电和自稳定悬浮功能,可应用于为小型物体无线供电悬浮展示。通过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将低电阻、高载流密度的高温超导线圈引入无线充电系统中,可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3倍和2.6倍,在低频段提升效果尤为明显。此外,实验表明该系统在10 mm悬浮高度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悬浮和负载电压的高效输出,解决了现有电磁悬浮和电动悬浮技术中需要设计特定磁路结构和安装内置电池或电源而导致装置复杂及持续供电时间较短等问题,为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线圈 无线电能传输 有限元仿真 传输性能 超导磁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陶炳权 汪超 +2 位作者 曲皓玥 蔡昌松 张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为解决110 kV输电线路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首先结合互感耦合理论与有限元仿真,提出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实现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长距离、大功率、高效率、宽... 为解决110 kV输电线路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首先结合互感耦合理论与有限元仿真,提出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实现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长距离、大功率、高效率、宽频带的无线供电。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对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距离特性、频率特性、负载特性及电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电磁兼容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在600 kHz的工作频率和1.2 m的传输距离下,系统输出功率达到73.58 W,能够满足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实际功率需求,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高压设备供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设备 无线电能传输 U型线圈 垂直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能源模块地电流测量线圈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维波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范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47,共3页
分析了能源模块高压侧测量其地电流的自积分线圈的数学模型、串接RC滤波器后传感头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线圈结构等电磁参数优选原则,以及最佳阻尼配合方法,并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
关键词 强激光能源模块 地电流 测量 线圈 数学模型 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 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继线圈的WPT技术及其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智慧 邹积岩 +1 位作者 王永兴 王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52,共8页
对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几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高压端设备供电电源的研究情况,建立了带有中继线圈的电磁谐振式WPT的数学模型,对中继线圈最佳位置和传输功率、距离和效率进行了仿真... 对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在高压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几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高压端设备供电电源的研究情况,建立了带有中继线圈的电磁谐振式WPT的数学模型,对中继线圈最佳位置和传输功率、距离和效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带有中继线圈的电磁谐振式WPT技术能够满足高压设备的电源需求和绝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高压设备 电源 中继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中继和三中继线圈位置参数对无线电能传输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智慧 王林 邹积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8-214,共7页
提出使用带多个中继线圈的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来解决智能电网中高压侧电子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多中继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的理论模型,给出了线圈互感、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对双中继和三中继情况下线圈... 提出使用带多个中继线圈的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来解决智能电网中高压侧电子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多中继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的理论模型,给出了线圈互感、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对双中继和三中继情况下线圈间距变化时的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及总距离一定时中继线圈位置的变化对传输功率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负载功率最大时的线圈位置和对应的传输效率,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双中继和三中继时,中继线圈能够大大提高传输的功率、效率和距离;负载功率最大时,中继线圈位置并非等距排列,对不同参数的系统需要进行仿真计算和实验来确定中继线圈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中继线圈 高压设备 电源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氏线圈原理的500kV电网过电压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泉伟 黄海波 +3 位作者 袁鹏 寇小适 李彦明 范开元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4,共6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罗氏线圈传感器测量变压器套管末屏电流信号,经后续信号调理从而复原过电压信号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在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及组成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最终组成方案。设计了符合测量要求的罗氏线圈、三阶积分电... 介绍了一种通过罗氏线圈传感器测量变压器套管末屏电流信号,经后续信号调理从而复原过电压信号的过电压监测系统。在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及组成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最终组成方案。设计了符合测量要求的罗氏线圈、三阶积分电路及触发电路,编写了基于LABVIEW语言的采集处理程序。系统动态响应试验表明,过电压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电网过电压波形,满足在线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高压电网 过电压 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强磁场高功率脉冲电源系统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克富 王少荣 +2 位作者 钟和清 徐燕 潘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4-868,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用于脉冲强磁场大功率电源系统工作原理及研制工作。该系统由58台55μF电容器提供1.0MJ储能,采用真空合闸开关作为主放电开关,由大功率二极管和电阻串联构成续流回路。整个脉冲电源系统可以输出最大脉冲宽度30ms,峰值30kA可... 本文介绍了用于脉冲强磁场大功率电源系统工作原理及研制工作。该系统由58台55μF电容器提供1.0MJ储能,采用真空合闸开关作为主放电开关,由大功率二极管和电阻串联构成续流回路。整个脉冲电源系统可以输出最大脉冲宽度30ms,峰值30kA可调脉冲电流,以适应不同参数脉冲磁体实验需要。初步实验已达到30ms脉宽、35T脉冲磁场,该脉冲电源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抗干扰能力,达到设计参数要求,为今后更高参数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装置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磁场 脉冲功率电源 磁体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III强激光能源模块测量线圈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维波 毛承雄 +1 位作者 李启炎 姚宗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57,共5页
神光III 能源模块作为一种大功率强激光功率源,采 用合适传感头准确可靠测量其脉冲电流,有利于提高能量 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文分析了置于该能源模块中高 压侧测量不同脉冲宽度电流的Rogowski 测量线圈的数学模 型、时域和频域特性... 神光III 能源模块作为一种大功率强激光功率源,采 用合适传感头准确可靠测量其脉冲电流,有利于提高能量 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文分析了置于该能源模块中高 压侧测量不同脉冲宽度电流的Rogowski 测量线圈的数学模 型、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最佳阻尼参数配合和优选方法, 并对基于MATLAB 环境下SIMULINK 工具所做的仿真结 果和现场实验测试采集到的脉冲电流波形进行了比较。为 有效抑制积分漂移,该文提出了复合积分器电路模型。该 文章介绍的基于Rogowski 线圈的测量仪器具有尺寸小、结 构简单、低功耗、高准确度、安全操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放大器 神光川强激光能源模块 测量线圈 数学模型 幅频特性 罗氏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高频损耗解析算法改进及在无线电能传输磁系统设计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晓生 陈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70,共9页
圆导体环形线圈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应用广泛,线圈高频损耗对磁耦合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效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解析计算方法在计算邻近效应损耗时的不足以及有限元仿真的局限性,本文以螺旋型线圈为例,深入分析了圆导体线圈... 圆导体环形线圈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应用广泛,线圈高频损耗对磁耦合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效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解析计算方法在计算邻近效应损耗时的不足以及有限元仿真的局限性,本文以螺旋型线圈为例,深入分析了圆导体线圈的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提出了多匝圆导体线圈高频损耗的通用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如螺旋型、涡状)的漆包线以及多股绞线线圈,比目前其他解析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且计算速度快。本文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线圈Q值的优化,并通过实测验证了所提出的解析计算方法的计算高效性和模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线圈 高频损耗 邻近效应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初级线圈并绕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勇 麦瑞坤 +1 位作者 马林森 何正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454-4460,共7页
传统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只含有单个逆变电源与单个初级线圈,由于受到功率器件的容量限制,较难满足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等大功率应用的要求。为增加IPT系统的输出功率,该文构建了基于双初级线圈并绕的IPT系... 传统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只含有单个逆变电源与单个初级线圈,由于受到功率器件的容量限制,较难满足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等大功率应用的要求。为增加IPT系统的输出功率,该文构建了基于双初级线圈并绕的IPT系统,通过初级线圈产生磁场的叠加,实现IPT系统大功率输出。利用互感耦合理论对此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此结构不但需要补偿各初级线圈的自感,而且还需要额外电容补偿两初级线圈间的互感。研究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额外补偿电容值,不仅能使各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还可以有效分配两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达到合理分配两逆变器输出容量的目的。建立输出总功率为1.4 k W的实验系统,验证了两逆变器输出功率比为1:1和1:2的工况。这种基于双初级线圈并绕的IPT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可望在轨道交通非接触供电系统等大功率场合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双初级线圈 功率分配 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强激光武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国光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57-262,共6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美国国防部发展强激光武器的政策和重点,然后分析和评论了美国发展的五种强激光武器的基本特性,发展现状,计划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 强激光武器 化学氧碘激光器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测量系统感应取能电源设计 被引量:31
18
作者 秦欢 《现代电力》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高压侧测量系统的供电问题是目前工程应用中的一个难点,研究稳定、可靠、低功耗的供电电源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通过特制取能线圈直接从高压侧一次母线获取电能的电源方案,重点分析研究了取能线圈的材料、结构、参数及控... 高压侧测量系统的供电问题是目前工程应用中的一个难点,研究稳定、可靠、低功耗的供电电源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通过特制取能线圈直接从高压侧一次母线获取电能的电源方案,重点分析研究了取能线圈的材料、结构、参数及控制电路。采用高转换效率的DC-DC模块降低了电源电路的电能损耗,采用超级电容器可满足瞬间大功率供电,且线路短时间停电时电源可满足长时间持续供电。电源在导线正常电流范围内可提供稳定输出,在短路及冲击电流下可自我保护,并且长期工作能耗低。经过实际运行检验,性能稳定可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高压侧有源电子设备的电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侧电源 取能线圈 微晶合金材料 超级电容器 高转换效率DC-DC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迎霞 郑绳楦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8期134-136,141,共4页
光电式电流互感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Rogowski线圈、高压侧电路的供电电源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此介绍了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基本原理,叙述了Rogowski线圈采样原理。Rogowski线圈的性能易受外界磁场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 光电式电流互感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Rogowski线圈、高压侧电路的供电电源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在此介绍了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基本原理,叙述了Rogowski线圈采样原理。Rogowski线圈的性能易受外界磁场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Rogowski线圈的制作提出了改进。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供能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母线电流取能、电容电流取能、激光供能、太阳能供电几种供能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ROGOWSKI线圈 高压 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圈式大推力电机械转换器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帅 许小庆 +1 位作者 唐浩峰 殷静凯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35,39,共4页
为满足电液比例阀的大功率驱动和响应速度快的要求,研究了提高动圈式双向电机械转换器输出力的方法,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研制出了大推力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样机,对该样机进行了试验... 为满足电液比例阀的大功率驱动和响应速度快的要求,研究了提高动圈式双向电机械转换器输出力的方法,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研制出了大推力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样机,对该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动圈式双向电机械转换器能够满足电液比例阀的大功率驱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阀 动圈式 大功率驱动 电机械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