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ldhood 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 and IgA Nephropathy: One Disease Entity?——A Clinico-pathologically Comparative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华 黄爱霞 +1 位作者 刘铜林 匡裕玖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5期538-542,551,共6页
Summary: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ir relationship through clinicopath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IgA nephropathy and Henoch-Schoe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31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 athy aged between 3 ... Summary: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ir relationship through clinicopath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IgA nephropathy and Henoch-Schoe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31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 athy aged between 3 to 15 years and 120 children with HSPN aged between 4 to 15 year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lood biochemistry, serum immunology and followup study. Renal pathological findings under light microscope, immunofluorescence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e were analyzed and also compared between 31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athy and 32 biopsied children with HSP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nset age was over 12 years in 25.8 %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athy, but only 10 % in HSPN (P〈0.05). The clinical patterns of IgA nephropathy and HSPN were similar, but extra-renal manifestations were more often in HSPN, all of them had skin purpura, 59 % ha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47 % suffered from arthralgia, compared with only abdominal pain in 3.2 %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athy. The renal 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showed global sclerosis in 35.5 % of IgA nephropathy and 3.1% of HSPN, mesangial sclerosis in 41.9 % of IgA nephropathy and 6.3 % of HSPN, but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in 65.6 % of HSPN and 29 % of IgA nephropathy (all P〈0.01).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was only found in 6. 5 % children with IgA nephropathy, no in HSPN. The electronic dense deposits in HSPN were sparse, lodse and wildly spread in glomerular mesangium, subendothelial area and even intra basement membrane, but it was dense, lumpy and mostly limited in mesangium and paramesangium in IgA nephropathy. Predominant IgA deposits were found in 81.2% of HSPN, and overwhelming IgG deposits in 12.5 % of HSPN with relatively weak IgA deposits, moreover 6.3 % of HSPN showed linear IgG deposits in glomerular capillary. Totally 71. 9 G of HSPN had IgG deposits in glomeruli and only 19.4% of IgA nephropathy showed glomerular IgG deposits (P〈0. 01). No IgG deposit was observed in 81. 6 % of IgA nephropathy, among them most showed IgA and IgM and/or C3 deposits, moreover overwhelming IgG deposits and linear IgG deposits couldn't be found in IgA nephropathy. Mean 20 months follow-up showed complete remission in 72.5% of HSPN, but only 19.4% in IgA nephropathy after 34 months follow-up. Moreover, 64.5 % of IgA nephropathy had consistent hematuria and proteinuria and 16. 1% had active nephritides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significant clinico-patholog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HSPN and IgA nephropathy, which didn't support the one disease entity hypothesis. HSPN and IgA nephropathy are probably two diseases with similar immune abnorma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IgA nephropathy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IMMUNOPATHOLOGY clinic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对小儿紫癜性肾炎肾功能及MCP-1、sVCAM-1的影响
2
作者 李美艳 陈琪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对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肾功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HSPN患儿,按照入院时肾功能损伤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和中重度组8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犀角...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对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肾功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HSPN患儿,按照入院时肾功能损伤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和中重度组8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犀角地黄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MCP-1、sVCAM水平,检验血清MCP-1、sVCAM与HSPN患儿肾功能损伤情况的相关性,分析血清MCP-1、sVCAM对HSPN患儿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中重度组患儿的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MCP-1、sVCAM与轻度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CP-1与SCr、UA、BUN、CysC正相关(P<0.05);血清sVCAM与SCr、UA、BUN、CysC正相关(P<0.05);血清MCP-1、sVCAM对HSPN患儿肾功能损伤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较高(AUC=0.864、0.862)。结论犀角地黄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HSPN患儿的肾脏功能及MCP-1、sVCAM水平,动态监测MCP-1、sVCAM能够实现对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紫癜性肾炎 犀角地黄汤 肾功能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BP-3、Gd-IgA1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吴丽敏 张海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0-954,共5页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按照HSP是否累及肾脏将患儿分为HSPN组及无肾炎组(HSP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C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及尿液中IGFBP-3、Gd-IgA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BP-3、Gd-IgA1对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C组相比,HSPN组及HSP组的IgA、IgG、补体C3、IgA/C3、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光抑素C(CysC)、血肌酐(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HSPN组与HSP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及HSP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IGFBP-3/尿肌酐(uCr)、Gd-IgA1/uCr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HSP组相比,HSPN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Gd-IgA1/uCr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IGFBP-3、Gd-IgA1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IGFBP-3单独诊断的AUC(Z=3.629,P<0.001)和Gd-IgA1单独诊断的AUC(Z=2.274,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IGFBP-3、Gd-IgA1、尿液Gd-IgA1/uCr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SPN患儿血清IGFBP-3、Gd-IgA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二者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IGFBP-3、Gd-IgA1水平联合检测对HSPN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半乳糖缺乏IgA1 儿童紫癜性肾炎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PI3K/AKT及HIF-1α/VEGF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柏森 郑舒文 +4 位作者 李晓宁 王圣治 马晓燕 闵冬雨 梁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合干姜建立HSPN大鼠模型,12周后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的大鼠各1只,取肾组织固定包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造模组大鼠肾组织中IgA沉积并伴有蛋白尿,正常组无上述表现,提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HSPN大鼠模型随机分模型组、紫癜肾煎剂低、高剂量(6.10、24.40 g/kg)组和西药(3.93 mg/kg)组,每组6只。给药结束后,采用溴甲酚紫法测定尿蛋白浓度,计算24 h尿蛋白定量;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D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紫癜肾煎剂可以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5),减少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方组和西药组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癜肾煎剂能减少HSPN大鼠24 h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HSPN病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PI3K/AKT信号通路 HIF-1α/VEGF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小鼠肾功能、炎症及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颖 董娜 +2 位作者 杨会慈 马靖 王云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小鼠肾功能、炎症及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HSPN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22 mg/kg)、紫草素低剂量组(给予紫草素5 mg/kg)、紫草素高...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小鼠肾功能、炎症及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HSPN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22 mg/kg)、紫草素低剂量组(给予紫草素5 mg/kg)、紫草素高剂量组(给予紫草素10 mg/kg),每组12只;另外取12只小鼠不进行处理,正常饲养作为对照组。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8 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小鼠肾功能和血清炎症指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肾脏组织中p38MAP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肾脏组织肾小管及肾小球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增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增生现象严重,肾小管萎缩,肾小球血管网结构模糊、血管充血等病理损伤,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液中尿蛋白(24 h UP)、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脏组织p38MAP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环磷酰胺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及肿胀等现象得到改善,SCr、BUN、24 h UP、血清IL-6、IL-1β、TNF-α、肾脏组织p38MAP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紫草素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紫草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紫草素可改善HSPN小鼠肾功能和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6
作者 吴雪 金皎 +4 位作者 张涛 周燕 饶静 杨彬 张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329例HSP患儿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37)、维生素D不足组(n=117)及维生素D充足组(n=75),收集各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329例HSP患儿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37)、维生素D不足组(n=117)及维生素D充足组(n=75),收集各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临床分型),抽取各组HSP患儿禁食4 h及以上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25(OH)D、尿素、尿素/肌酐、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采用苦味酸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尿α1微球蛋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总T淋巴(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及B细胞水平,并计算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IgG、补体C3(C3)及补体C4(C4)水平;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分析HSP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患儿肾型占比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蛋白IgG、尿α1微球蛋白、血肌酐、CD8+T细胞比例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尿素/肌酐、肾小球滤过率、IgG、NK细胞比例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IgG、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胱抑素C、IgA、CD8+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HSP患儿肾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过敏性 紫癜性肾炎 血清25-羟维生素D 肾损害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煎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贺勇 陈扬 +6 位作者 杨兰 周靖颖 黄尚文 何剑川 何倩 蒋廷 何小平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评价过敏煎加减对紫癜性肾炎(气虚热毒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将3家医院气虚热毒血瘀证的紫癜性肾炎患者256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8例。两组均给予西... 目的:评价过敏煎加减对紫癜性肾炎(气虚热毒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将3家医院气虚热毒血瘀证的紫癜性肾炎患者256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过敏煎加减,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病情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治疗随访期间因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脱落24例,最终完成232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1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IL-4、IL-2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煎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气虚热毒血瘀证)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煎 紫癜性肾炎 中医 随机 气虚热毒血瘀 对照 多中心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潘凯丽 白庆峰 +1 位作者 黄莹 李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4、-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45例HSP患儿(其中20例并肾脏损害)及43例健康儿童血清IL-4、-6、-8及TNF-α水平,比较有和无并肾损害HSP患儿...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4、-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45例HSP患儿(其中20例并肾脏损害)及43例健康儿童血清IL-4、-6、-8及TNF-α水平,比较有和无并肾损害HSP患儿及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4、-6、-8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1.HSP患儿血清IL-4、-6、-8及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4、-6、-8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TNF-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3.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4无相关(r=0.278 P>0.05);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 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6正相关(r=0.670 P<0.01)。结论细胞因子IL-4、-6、-8和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紫癜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中VEGF、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华彬 何小解 +3 位作者 易著文 党西强 张慧琼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HSPN患儿在轻到中度肾损害时,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肾损害时,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VEGF浓度随着血管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均<0.01)。血浆ET_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肾血管与肾病理损害的加重而递增(P均<0.01);血清VEGF与肾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及血浆ET_1明显负相关(P均<0.01);ET_1与肾病理损害和血管损害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VEGF和ET_1在儿童HSPN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血VEGF和ET_1浓度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HSPN患儿肾组织及肾血管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武青 袁斌 +3 位作者 徐建亚 周立华 孔飞 张奕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槐耳菌、枸杞子、黄精)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大鼠血尿、蛋白尿和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益气养阴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槐杞黄组。模型组及槐杞黄组建立...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槐耳菌、枸杞子、黄精)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大鼠血尿、蛋白尿和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益气养阴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槐杞黄组。模型组及槐杞黄组建立过敏性紫癜肾炎模型,槐杞黄组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取大鼠血、尿及肾组织标本,用尿沉渣计数法检测尿红细胞个数;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法(BCA)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小球中TGF-β1的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镜下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前者P<0.05,后者P<0.01);与模型组比,槐杞黄组蛋白尿程度改善(P<0.05),尿红细胞计数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鼠肾组织病的系膜增生及炎性浸润较轻。ELISA结果显示槐杞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水平降低,PCR表明TGF-β1 mRNA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的益气养阴作用能影响肾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来降低过敏性紫癜肾炎大鼠血尿及蛋白尿水平,进一步改善肾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过敏性紫癜肾炎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NF-κB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与T辅助细胞分化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红 李秋 +4 位作者 王莉佳 张高福 王莉 李翠萃 阳海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19-2523,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NF-κB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与T辅助细胞分化失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肾脏免疫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36例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NF-κB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与T辅助细胞分化失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肾脏免疫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36例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32例,以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7例,抽取外周血,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于第5天分别抽取7例以上3组外周血诱导培养的DC加入NF-κB抑制剂5μg,分别采用ELISA、流式细胞技术、RT-PCR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患儿血浆IL-4、INF-γ和DC培养上清IL-12、IL-10水平;DC表面CD86、CD80、CD83、CD-209的表达;DC内NF-κB亚型p50、p65 mRNA表达量和NF-κB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和HSPN组血浆中Th2类细胞因子IL-4升高(P<0.05),Th1类细胞因子INF-γ降低(P<0.05);DC培养上清中IL-10升高(P<0.05),IL-12降低(P<0.05);CD86、CD83升高(P<0.05),CD80降低(P<0.05);细胞内NF-κBp50、p65 mRNA表达量也升高(P<0.05);NF-κB活化表达数量增多。但HSP组与HSPN组以上检测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NF-κB抑制剂后以上各项异常指标可逆转,且逆转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发病与DC异常调控Th1/Th2细胞失衡密切相关,NF-κB是DC免疫功能的关键性调控基因,抑制NF-κB的活化是阻断DC功能和依赖于T细胞免疫反应的一个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NF-ΚB T淋巴细胞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IL-21、TGF-β、TNF-α和IgA1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6
12
作者 邢静 李文斌 +1 位作者 刘振奎 石蔚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HSP急性期患儿200例,按照尿常规结果分...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HSP急性期患儿200例,按照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n=109)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n=91)。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儿童的血清IL-21、TGF-β、TNF-α、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比较各组间IgA/C3值变化,并对HSP组患儿血清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的IL-2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TNF-α、IgA1、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SPN组TNF-α、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IgG、IgM、C3和C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21与TGF-β、TNF-α、IgA1、IgA及IgA/C3均无相关性(P>0.05),TGF-β与TNF-α呈正相关(P<0.05),IgA1与IgA、IgA/C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IL-21、TGF-β、TNF-α及IgA1有助于明确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及早采取措施,可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形成紫癜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21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球蛋白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3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岳佳 韩子明 +2 位作者 韩玫瑰 黄倩 张芳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2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3和Tim-1水平,并与20例同期无过敏性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家族史的健康体检儿童(健康组)的血清IL-33和Tim-1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随访6个月,排除失访和不符合条件的患儿后,对剩余的13例观察组患儿血清IL-33、Tim-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33、Tim-1水平以及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3、Tim-1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3和Ti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恢复期血清IL-33、Tim-1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期(P<0.01)。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随访的13例患儿中,好转和无效患儿的血清IL-33、Tim-1水平均显著高于痊愈患儿(P<0.01),无效患儿的血清IL-33、Tim-1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患儿(P<0.01)。结论血清IL-33、Tim-1水平与HSPN疾病活动有关,可为寻找HSPN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有助于监测HSPN的进展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3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25-羟维生素D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郑荣浩 刘冬蕾 +3 位作者 黄力 朱松柏 贵琳 吴晓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1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39例HSP患儿及同期门诊体检正常的80例儿童分别作为HSP组及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39例HSP患儿及同期门诊体检正常的80例儿童分别作为HSP组及健康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HSP组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并使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HSP组患儿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水平。HSP组根据是否合并肾脏受累又分为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108例及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31例,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25-(OH)D影响HSP患儿发病及并发肾脏受累的风险,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25-(OH)D与各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SP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9.103,P<0.001),HSPN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低于NHSPN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57、-8.955,均P<0.05)。HSP组血清25-(OH)D水平与IgA及CD8^+T水平呈负相关(β=-0.418,t=-5.538,P<0.01;β=-0.231,t=-3.064,P=0.003)。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每降低1ng/mL,其发生HSP的风险将增加至原来的1.103倍(OR=1.103,95%CI:1.073~1.133,P<0.001),而HSP组患儿25-(OH)D水平每升高1ng/mL,其发生肾脏受累的风险降低至原来的0.939倍(OR=0.939,95%CI:0.897~0.983,P=0.007)。结论血清25-(OH)D在HSP患儿中的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相关,可能参与了HSP的免疫发病过程;恢复血清25-(OH)D的水平可能会降低HSP并发肾脏受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免疫球蛋白A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1和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悦 郭金杰 +2 位作者 黄晓金 侯玲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A-on-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紫癜... 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A-on-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紫癜性肾炎(HSPN)肾病综合征型患儿16例及A-on-HSPN患儿9例,留取血、尿和肾脏病理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及尿KIM-1、NGAL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KIM-1、NGAL在患儿肾脏中的表达。结果A-on-HSPN组患儿血、尿KIM-1、NGAL水平明显高于HSPN组(P<0.05);KIM-1、NGAL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且A-on-HSPN组患儿肾脏组织中KIM-1、NGAL表达明显高于HSPN组(P<0.05);尿KIM-1、NGAL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IM-1和NGAL可作为早期诊断儿童A-on-HSPN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儿童 急性肾损伤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健 赵洪霞 +4 位作者 鲁继荣 杨立彬 梁东 李海波 付文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 1(ET- 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 HSP患儿 [紫癜性肾炎 (HSPN)组 2 1例 ,非肾脏受累 (NHSPN)组 2 7例 ]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NO、ET- 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HSP患...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 1(ET- 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 HSP患儿 [紫癜性肾炎 (HSPN)组 2 1例 ,非肾脏受累 (NHSPN)组 2 7例 ]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NO、ET- 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血浆 NO、ET- 1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P<0 .0 1) ,尤以 HSPN组升高更显著 ,与 NHS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急性期血压升高组 NO/ ET- 1比值较血压正常组低(P<0 .0 5 ) ;恢复期非肾脏受累组 NO、ET- 1水平虽仍较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HSPN组恢复期NO、 ET- 1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且 NO/ ET- 1比值小于急性期 ;HSPN组和NHSPN组急性期和恢复期 NO与 ET- 1呈明显正相关 (HSPN组急性期 r=0 .784 3,P<0 .0 1,恢复期 r=0 .4 92 0 ,P<0 .0 1;NHSPN组急性期 r=0 .6 831,P<0 .0 1,恢复期 r=0 .6 317,P<0 .0 1)。结论 :NO、ET- 1的水平可作为临床判定 HSP患儿病情轻重、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血液 肾炎/血液 紫癜性肾炎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1/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gA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雅璠 丁樱 +3 位作者 杨晓青 段凤阳 翟宗岗 刘丽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17-21,26,共6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IgA1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5~12月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40例HSPN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通过Jacalin亲和层析联合...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IgA1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5~12月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40例HSPN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通过Jacalin亲和层析联合Superdex-200分子筛层析的方法将血清中单聚体IgA1(mIgA1)纯化、分离,将mIgA1热聚合为聚合IgA1(aIgA1);采用不同浓度的患儿及健康儿童的aIgA1分别刺激MES细胞株,用MTT法检测24h及48h的细胞增殖情况;收集培养48h的细胞培养基上清,用ELISA法测定TNF-α的水平。结果在HSPN患儿aIgA1刺激结果中,不同浓度aIgA1刺激组间MTT实验吸光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MTT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比较,aIgA1刺激浓度在250、100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IgA1浓度为500和75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8hMTT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比较.在aIgA1刺激浓度5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儿童在aIgA1刺激浓度在750和1000μg/mL可刺激MES增殖,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aIgA1可刺激MES分泌TNF-α水平升高,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aIgA1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HSPN患儿aIgA1可刺激MES增殖及分泌TNF-α水平增加,且这一结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及饱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IGA1 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睿 胡宝金 +1 位作者 郑卫民 傅颖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恢复期10例)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sVCAM-1、IL-6、IgE水平。结果:①紫癜性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均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肾炎组、单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IgE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IL-6水平无很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紫癜性肾炎组、单纯过敏性紫癜组sVCAM-1水平随血清IL-6、IgE水平升高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P均<0.01)。结论:sV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发病学 白介素-6 免疫球蛋白E IL-6 IGE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1 位作者 刘冰 朱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紫癜性肾炎(Hen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HSPN患儿(活动期28例,恢复期18例)...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紫癜性肾炎(Hen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HSPN患儿(活动期28例,恢复期18例)和14例对照组儿童的MCP-1 mRNA定量表达水平(以-ΔΔCt值表示)。3例反复血尿、蛋白尿的HSPN患儿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肾组织MCP-1的分布。结果活动期HSPN患儿外周血MCP-1 mRNA表达为0.685±2.447,明显高于恢复期HSPN患儿(-0.850±1.271)和正常对照组儿童(-0.774±1.118)(P<0.05);恢复期HSPN患儿外周血MCP-1 mRNA的表达与正常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肾组织几乎不表达MCP-1,而在活动期HSPN患儿MCP-1蛋白呈节段性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还可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HSPN患儿外周血和肾组织MCP-1表达异常,随病情缓解外周血MCP-1 mRNA的水平有明显恢复。对MCP-1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可能为将来特异性治疗药物的开发寻找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84例临床分析与血浆内皮素-1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慧琼 谭建新 王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特点及血浆内皮素一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8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N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同位素放免法对84例HSPN患儿及16例正常... 目的 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特点及血浆内皮素一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8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N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同位素放免法对84例HSPN患儿及16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浆内皮素一1(ET-1)浓度检测。结果 ①发病年龄在5~10岁者占90.6%,9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病期,发病率占80.32%;感染仍是主要诱因(40.57%);胃肠症状首发时33.33%发生误诊。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最常见(47.63%)。病理分型以Ⅱ级最多见(37.84%),Ⅲ级以上占56.40%。2、HSPN患儿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血浆ET-1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呈正相关(r=0.584,0.523,P〈0.05)。结论 HSPN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HSPN患儿血浆ET-1水平升高与肾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流行病学 血浆内皮素-1 儿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