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系统基态能量和波函数的自洽场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二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利用Hartree -Fock自洽场方法计算了原子序数Z =2到Z =9的原子以及对应各价离子的基态能量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 ,同时给出了处于基态的氧原子的各个价电子的波函数 .
关键词 原子系统 基态能量 波函数 hartree—fock自洽场方法 量子力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研究中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龙威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3-47,共5页
量子化学近阶段的高度发展使量子力学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量子力学概念非常抽象,其主要包括求解Hartree Fock-Roothaan方程、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等,用于化学反应中的理论计算,可以找出势能面的最低能量,从... 量子化学近阶段的高度发展使量子力学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量子力学概念非常抽象,其主要包括求解Hartree Fock-Roothaan方程、半经验方法和密度泛函等,用于化学反应中的理论计算,可以找出势能面的最低能量,从而对反应机理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tree fock—Roothaan方程 半经验方法 密度泛函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核物质中单核子平均场的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维 罗培燕 +2 位作者 李保安 陈继延 Lombardo U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8-853,共6页
在微观多体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框架内,实现了三体核力对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重排贡献的计算,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单核子平均势场的动量相关性和密度依赖性的影响.另外,还计算了核物质中核子的有效质量并着重讨论了三体核... 在微观多体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框架内,实现了三体核力对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重排贡献的计算,研究了三体核力重排贡献对单核子平均势场的动量相关性和密度依赖性的影响.另外,还计算了核物质中核子的有效质量并着重讨论了三体核力重排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体核力对单核子势的重排贡献具有排斥性,而且三体核力的重排效应随动量和密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强;在高密度和高动量区域这一排斥贡献具有很强的动量相关性并起到了减弱单核子势吸引性和增强单核子势动量相关性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澄清非相对论性BHF平均势场在高密度和高动量区域吸引性过强和动量相关性过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核力 重排贡献 Brueckner—hartree—fock方法 单核子势 动量和密度相关性 重离子碰撞
原文传递
^6Li与核弹性散射的微观光学势
4
作者 马引群 马中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1,共8页
从基本的Dirac-Brueckner-Hartree-Fock微观理论出发,得到同时包含实部和虚部的核子-核散射的微观光学势,并利用折叠模型直接获得了核-核散射参数无关的整体微观光学势.考虑到核-核散射去弹过程高级项的贡献和6Li的碎裂效应,在微观光学... 从基本的Dirac-Brueckner-Hartree-Fock微观理论出发,得到同时包含实部和虚部的核子-核散射的微观光学势,并利用折叠模型直接获得了核-核散射参数无关的整体微观光学势.考虑到核-核散射去弹过程高级项的贡献和6Li的碎裂效应,在微观光学势的实部和虚部中引入了修正因子NR,NI.系统研究了入射粒子6Li与靶核12C,28Si,40Ca,58Ni,90Zr和208Pb散射的微观光学势,计算中虚部增强因子取NI≈3.0,而实部修正因子NR对于给定的碰撞系统几乎是一个常数.理论很好地再现了所有被研究靶核和入射能量的弹性散射实验数据.参数无关的微观理论对核-核散射,尤其是对不稳定核-核系统反应的描述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散射 DIRAC Bmeckner hartree fock方法 折叠模型 微观光学势
原文传递
尼克酰胺核苷构象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李强根 薛英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采用从头算(HF与MP2)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3-21G 和6-31+G?水平上研究了尼克酰胺核苷(NR)的构象.分别探讨了在气相及液相(水和氯仿)中 NR 分子和一水合物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分析了溶剂分子的参与对NR异构体的相对稳定... 采用从头算(HF与MP2)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3-21G 和6-31+G?水平上研究了尼克酰胺核苷(NR)的构象.分别探讨了在气相及液相(水和氯仿)中 NR 分子和一水合物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分析了溶剂分子的参与对NR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孤立的NR分子在气相中存在36种稳定构象,其中最稳定的为南式构象NR-S,而最稳定的北式构象为NR-K’,能量比前者高出10.6 kJ/mol (ΔG298K).NR 分子中酰胺基团优势构象为反式,ω,P 或γ参数的改变可以为 NR 分子提供大约8.4~23.7 kJ/mol(ΔG298K )稳定化能.不管是南式还是北式褶皱,最稳定 NR 分子构象中都存在多根分子内氢键,且5’-OH 基团都为顺式构象(γ≈-63°).溶剂效应使一部分NR分子构象相对稳定性降低,而一部分则升高,改变了NR分子各构象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水分子的加入与酰胺基团结合形成氢键,对NR分子的构型影响较大,而与糖环上羟基结合形成氢键,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酰胺核苷 构象稳定性 平滑势能面扫描 格子搜寻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从头 hartree—fock方法 溶剂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