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牛筋果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晏小霞
梁正芬
+2 位作者
王茂媛
王建荣
王祝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牛筋果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牛筋果果实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aryolane-1,9β-diol(1)、没食子酸(2)、4-O-乙基没食子酸(3)、丁香酸乙...
目的:研究牛筋果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牛筋果果实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aryolane-1,9β-diol(1)、没食子酸(2)、4-O-乙基没食子酸(3)、丁香酸乙酯(4)、原儿茶酸(5)、豆甾醇(6)、β-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
果实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筋果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2
作者
梁正芬
王祝年
+1 位作者
王茂媛
王建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提取牛筋果果实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醇初提物脂溶性成分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石油醚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了各自的相对含量...
目的:提取牛筋果果实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醇初提物脂溶性成分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石油醚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了各自的相对含量;乙醇初提物部分共鉴定了12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71.00%,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其中亚油酸、棕榈酸、β-谷甾醇3种脂溶性成分为共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
脂溶性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筋果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王建荣
王茂媛
+2 位作者
梁正芬
晏小霞
王祝年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51-55,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顺-9,12-十八碳二烯醇(12.35%)、棕榈酸(9.67%)、Z-9,17-十八碳烯醛(8.97%)、亚油酸(7.97%)、油酸乙酯(5.81%)、β-谷甾醇(4.88%)、亚油酸乙酯(4.10%)。在此基础上,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了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0、22和288μg/mL,由于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它萃取物,因此笔者等先行对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
GC—MS
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筋果中酚性化合物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小涵
陈艳妮
+5 位作者
汤红玉
李博婷
汪云松
曾英
郝小江
邸迎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8-1744,共7页
本文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中的酚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从牛筋果小枝中分离得到了14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柴胡色原酮A(2)、5,7-dimethoxy-2-methylchromone(3)、2-hydroxymethy...
本文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中的酚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从牛筋果小枝中分离得到了14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柴胡色原酮A(2)、5,7-dimethoxy-2-methylchromone(3)、2-hydroxymethylalloptaeroxylin(4)、羟苯乙酯(5)、苯丙酮(6)、cephafortin B(7)、去氢双松柏醇(8)、hawthornnin C(9)、hawthornnin D(10)、丁香树脂酚(11)、皮树脂醇(12)、4-ketopinoresinol(13)、罗汉松脂酚(14)。化合物1、3、5~10和12~13共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植物牛筋果中分离得到。使用DPPH法筛选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3和14抗氧化活性优于阳性对照(其EC 50值分别为53.88±5.34和32.67±3.96μM),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结果为牛筋果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
化学成分
酚性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牛筋果叶中潜在药用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鑫梦
唐小涵
+2 位作者
李盈瑶
普雪雪
周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625-3632,共8页
该文首先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牛筋果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初步鉴定出叶与其他非传统用药部位的9个差异性化合物。随后运用网络...
该文首先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牛筋果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初步鉴定出叶与其他非传统用药部位的9个差异性化合物。随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手段通过Swiss ADME初步筛选出7个具有潜在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并使用PharmMapper预测化合物靶点、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 3.7.2构建“潜在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进而分析了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的多种药理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整合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初步阐述了牛筋果叶的药用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筋果
药用活性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牛筋果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晏小霞
梁正芬
王茂媛
王建荣
王祝年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5,共3页
基金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12RZZY-1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PZS082)
文摘
目的:研究牛筋果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牛筋果果实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aryolane-1,9β-diol(1)、没食子酸(2)、4-O-乙基没食子酸(3)、丁香酸乙酯(4)、原儿茶酸(5)、豆甾醇(6)、β-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其中,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牛筋果
果实
化学成分
Keywords
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 Merrill
Fruit
Chemical constituent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筋果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2
作者
梁正芬
王祝年
王茂媛
王建荣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基金
农业部热带作物资源保护项目(RZY-03-2008)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9023)
文摘
目的:提取牛筋果果实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醇初提物脂溶性成分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石油醚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了各自的相对含量;乙醇初提物部分共鉴定了12种脂溶性成分,占其总峰面积的71.00%,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其中亚油酸、棕榈酸、β-谷甾醇3种脂溶性成分为共有成分。
关键词
牛筋果
脂溶性
GC-MS
Keywords
harrisonia perforata
( Blanco ) Merr.
Liposoluble
GC-M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筋果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王建荣
王茂媛
梁正芬
晏小霞
王祝年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51-55,共5页
基金
南亚热作专项"南药种质圃"(No.10RZZY-05)
农业部财政专项"热带野生植物优异性状的鉴定与评价"(No.213013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牛筋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No.809023)
文摘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顺-9,12-十八碳二烯醇(12.35%)、棕榈酸(9.67%)、Z-9,17-十八碳烯醛(8.97%)、亚油酸(7.97%)、油酸乙酯(5.81%)、β-谷甾醇(4.88%)、亚油酸乙酯(4.10%)。在此基础上,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了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0、22和288μg/mL,由于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它萃取物,因此笔者等先行对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牛筋果
GC—MS
DPPH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 Merr.
GC-MS
DPPH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筋果中酚性化合物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小涵
陈艳妮
汤红玉
李博婷
汪云松
曾英
郝小江
邸迎彤
机构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8-17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11633)
文摘
本文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anco)Merr.中的酚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从牛筋果小枝中分离得到了14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柴胡色原酮A(2)、5,7-dimethoxy-2-methylchromone(3)、2-hydroxymethylalloptaeroxylin(4)、羟苯乙酯(5)、苯丙酮(6)、cephafortin B(7)、去氢双松柏醇(8)、hawthornnin C(9)、hawthornnin D(10)、丁香树脂酚(11)、皮树脂醇(12)、4-ketopinoresinol(13)、罗汉松脂酚(14)。化合物1、3、5~10和12~13共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植物牛筋果中分离得到。使用DPPH法筛选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3和14抗氧化活性优于阳性对照(其EC 50值分别为53.88±5.34和32.67±3.96μM),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结果为牛筋果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牛筋果
化学成分
酚性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Keywords
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Merr.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enolic compounds
antioxidant activity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牛筋果叶中潜在药用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鑫梦
唐小涵
李盈瑶
普雪雪
周燕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625-3632,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活性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KFJ-BRP-008)。
文摘
该文首先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牛筋果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初步鉴定出叶与其他非传统用药部位的9个差异性化合物。随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手段通过Swiss ADME初步筛选出7个具有潜在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并使用PharmMapper预测化合物靶点、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 3.7.2构建“潜在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进而分析了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的多种药理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整合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初步阐述了牛筋果叶的药用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牛筋果
药用活性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Keywords
harrisonia perforata
medicinal active ingredients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
metabolomics
network pharmacology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牛筋果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晏小霞
梁正芬
王茂媛
王建荣
王祝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牛筋果果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梁正芬
王祝年
王茂媛
王建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牛筋果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建荣
王茂媛
梁正芬
晏小霞
王祝年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牛筋果中酚性化合物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唐小涵
陈艳妮
汤红玉
李博婷
汪云松
曾英
郝小江
邸迎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牛筋果叶中潜在药用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王鑫梦
唐小涵
李盈瑶
普雪雪
周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