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umn agglutination technology in immunologic diagnosis of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1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80-,共1页
关键词 Column agglutination technology in immunologic diagnosis of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远军 刘兴玲 +4 位作者 刘彦慧 吴勇 朱学海 周皓云 卢庆晖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游离抗体,并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放散试验,以诊断其是否发生HDN。结果4200份孕妇血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44份(阳性率为1.05%),其中20份孕妇血清的抗体为IgG类或IgG及IgM混合抗体,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结果,10名婴儿发生了Non-ABO-HDN,1名发生了宫内死胎。致病的抗体特异性分布为:抗-D2例、抗-c1例、抗-E2例、抗-cE1例、抗-M4例(其中1例并有抗-A)。结论孕妇体内IgG类的Rh血型系统的抗体及抗-M易引起non-ABO-HDN,检测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鉴别引发HDN的抗体型别、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IgG不规则抗体 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内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宋建 杨婷 +3 位作者 周小芳 杨银忠 彭端亮 张剑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 目的:研究新生儿体内IgG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探索其评估新生儿溶血病(HDN)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0例包括HDN患者300例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健康新生儿。分别查阅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产妇产检资料;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应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RBC、Hb、Ret、有核红细胞检测,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间接胆红素、Alb含量检测。分析不同IgG型血型抗体效价与HDN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DN患者血清学诊断模式有6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型抗A/B血型抗体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阳性患者体内抗体效价与孕妇预期体内效价呈正相关(r=0.8302),该类患者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效价最高为1∶32,血浆游离抗体效价最高为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患者RBC、Hb、Alb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负相关(r=-0.8016),且低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胆红素含量与体内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8731),且高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和健康新生儿。HDN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体内的抗体效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47),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BO血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新生儿体内IgG型抗-A/B抗体效价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HDN患者体内抗-A/B抗体含量,能够预测患者体内抗体诱发红细胞溶血的能力,有助于临床判定HDN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效价 ABO血型不合 临床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6例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曦 范亮峰 +7 位作者 郑皆炜 陆琼 金沙 沈伟 谢军华 钱呈睿 王中英 向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案例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非ABO-HDFN)特性、实验室检测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17年8月由上海地区医院送检、在本实验室检测并证实的306例非ABO-HDFN案例,对致病抗体特异性、母亲既往... 目的通过回顾性案例分析,研究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非ABO-HDFN)特性、实验室检测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17年8月由上海地区医院送检、在本实验室检测并证实的306例非ABO-HDFN案例,对致病抗体特异性、母亲既往生育史、患儿总胆红素、直抗、日龄、是否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是否换/输血等资料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研究本地区非ABO-HDFN的特点。结果在全部306例案例中抗-D(DC/DE)-HDFN占56. 6%左右;与对照组ABO-HDFN相比,非ABO-HDFN的总胆发展快、峰值高、持续时间长;抗-M-HDFN可能出现直抗弱阳性甚至阴性的情况,在工作中应注意避免漏检;未合并ABO-HDFN的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输血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而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患儿性别、母亲既往生育史与是否需要换/输血治疗(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各组内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了解疾病的特性、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有利于及时发现、治疗非ABO-HDFN,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非ABO-HDFN 新生儿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远军 周皓云 +3 位作者 刘兴玲 卢庆晖 刘彦慧 陈宝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了解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早期诊断非ABO-HDN及解决产科输血时配血困难的意义。方法检测2000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对阳性者首先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及抗体对应红细胞抗原;并... 目的了解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分布,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早期诊断非ABO-HDN及解决产科输血时配血困难的意义。方法检测2000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对阳性者首先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及抗体对应红细胞抗原;并于分娩时取脐血作HDN检测。结果2000例孕妇血清中检出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9例,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Lea8例、抗Leb1例、抗M3例,抗E3例、抗E、c1例、抗c1例、抗Fyb1例,抗P11例;其中6例孕妇的婴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致敏。结论Rh系统及MNSs系统的抗体易导致HDN,检测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非ABO-HDN、为孕妇准备相合的血源以避免紧急输血时的配血困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型 不规则抗体 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集技术在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毛伟 王跃华 +1 位作者 王芳 黄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集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ioVue微柱凝集技术,对105例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BioVue微柱凝集技术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无差异。结论Bio... 目的探讨微柱凝集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BioVue微柱凝集技术,对105例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BioVue微柱凝集技术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无差异。结论BioVue微柱凝集技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进行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的检测,其影响因素少,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临床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微柱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应用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小良 宋朝晖 +1 位作者 梁巧米 王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85-87,90,共4页
目的 比较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3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 目的 比较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3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率;分析ABO血型不合孕妇IgG抗A(B)效价与妊娠次数及年龄的关系.结果 ①在380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1次妊娠孕妇检出IgG抗A(B)效价≥1∶64者所占比例[77.5%(110/142)]多于1次妊娠者[39.5% (94/2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31~40岁孕妇IgG抗A(B)效价≥1∶64者[61.4%(156/254)]多于21~30岁孕妇[38.1%(48/1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380例血型不合孕妇中,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52例,IgG抗A(B)效价<1∶64者28例,凝聚胺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02例,<1∶64者7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集法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敏感性高、易标准化等诸多优点,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凝聚胺法 微柱凝集法 IGG抗A(B)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治疗及母体血清抗体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付凡 眭鸿颖 黄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期治疗以及分娩前母体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黄疸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2例母儿ABO血型不合患者的孕期治疗资料。 6 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为口服茵枝黄、静脉注射茵枝黄、静脉注射茵枝... 目的 探讨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期治疗以及分娩前母体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黄疸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2例母儿ABO血型不合患者的孕期治疗资料。 6 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为口服茵枝黄、静脉注射茵枝黄、静脉注射茵枝黄 +免疫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抗体效价下降以及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 ,采用SPSS10 .0的Mann -Whitney检验 ,对 3组治疗前后的抗体效价变化值进行两两比较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10 .0的直线回归 (linearregression)对分娩前母体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免疫治疗组分别与口服组 (P值 :抗A 0 .0 10 ,抗B0 .0 2 4 )、静脉组 (P值 :抗A 0 .0 2 7,抗B 0 .0 11)相比 ,治疗前后抗体效价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 ;分娩前母体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无显著相关关系 ,[TBILr=0 .0 82 ,P =0 .812 ;DBTLr=0 .30 0 ,P =0 .370 ]。结论 母儿ABO血型不合患者 ,一旦发生溶血 ,其严重程度并不像其发病率一般与分娩前母体血清抗体效价显著相关。为降低发病率 ,宜在孕期积极治疗 ,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必要时加用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母儿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母体血清抗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孕产妇IgG型不规则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章昊 苏宇清 +1 位作者 周华友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28-83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32例孕产妇检出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部分新生儿的临床信息,阐述孕产妇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方法 2015—2017年对医院送检的新生儿溶血病标本采用血型抗体鉴定其血型抗原,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Liss-IAT方法),... 目的通过分析32例孕产妇检出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部分新生儿的临床信息,阐述孕产妇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方法 2015—2017年对医院送检的新生儿溶血病标本采用血型抗体鉴定其血型抗原,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Liss-IAT方法),通过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确定特异性;总结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值以及治疗信息。结果在此32例标本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中,以抗-E特异性为最多,共21例(占65. 6%);其次为IgG-Jka,共6例(占18. 8%); IgG-Dia为3例,IgG-D为2例,IgG-Lea为1例; 12例新生儿标本均出现了放散试验结果阳性并具有特异性,除2例外,其余10例均进行了换血治疗。结论在本研究中,发现的不规则抗体涉及多个血型系统,提示在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中,应注意加强对多个血型系统的抗体的检出能力;如果孕产妇的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做好子宫内输血或者新生儿换血的准备,尽可能保障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胞胎新生儿RhE溶血病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聪海 原敏 林小晶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双胞胎新生儿RhE溶血病抗体与母体关系。方法患儿血液溶血相关检测项目为微柱凝胶法直接抗球、抗体筛查;总胆红质、间接胆红质等。结果双胞胎新生儿血型均为A型、RhE(+),DAT(+),血样均检测出Ig-G抗-E阳性。结论母婴血型不合双... 目的探讨双胞胎新生儿RhE溶血病抗体与母体关系。方法患儿血液溶血相关检测项目为微柱凝胶法直接抗球、抗体筛查;总胆红质、间接胆红质等。结果双胞胎新生儿血型均为A型、RhE(+),DAT(+),血样均检测出Ig-G抗-E阳性。结论母婴血型不合双胞胎子代Rh-HDN临床表现较重,通过换血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E 抗体筛查 换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血型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爱民 孙启俊 +1 位作者 Helen Davies YW Liew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4-195,209,共3页
目的检测血液RhD血型基因型并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产前诊断。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SSP)方法,根据PCR产物的强弱判定RhD基因型。结果36名个体血液样本中,10名为RhD-/RhD-纯合子,3名为RhD+/RhD-杂合子,23名为RhD... 目的检测血液RhD血型基因型并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产前诊断。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SSP)方法,根据PCR产物的强弱判定RhD基因型。结果36名个体血液样本中,10名为RhD-/RhD-纯合子,3名为RhD+/RhD-杂合子,23名为RhD+/RhD+纯合子。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RhD血型基因型,并可用于RhD血型不合引起HDN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血型 RhD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新生儿溶血病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与ABO型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淑云 刘凤华 《黑龙江医学》 201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281例A型或B型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的新生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红细胞结合IgG抗-A(B)抗体越多,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越高,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 目的探讨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281例A型或B型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的新生儿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红细胞结合IgG抗-A(B)抗体越多,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越高,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越早。结论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对预判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及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抗-A(B)抗体 ABO新生儿溶血病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中FcγRa表现型与IgG抗体亚型的相关性
13
作者 刘孟黎 张艳 +1 位作者 刘晟 贺晨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索新生儿溶血病中FcγRa(CD32)与IgG抗体亚型的免疫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测样本中FcγRa的表达,常规ELISA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各亚型。结果患儿母亲及患儿体内H/H131的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131的频率显著高于... 目的探索新生儿溶血病中FcγRa(CD32)与IgG抗体亚型的免疫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测样本中FcγRa的表达,常规ELISA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各亚型。结果患儿母亲及患儿体内H/H131的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131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母亲表现为H/R131的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H/H131(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中母亲H/R131的表现型与血清中IgG1和IgG3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FcγRⅡa IGG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孕妇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水平和IgG抗A/B抗体效价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姜丹丹 丁建娥 +3 位作者 邵淑玲 丁金钰 董秀梅 刘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妇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和IgG抗A/B抗体效价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产检的O型Rh(D)阳性孕妇80例,且孕妇与丈夫血型不同,检测孕妇VE...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妇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和IgG抗A/B抗体效价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产检的O型Rh(D)阳性孕妇80例,且孕妇与丈夫血型不同,检测孕妇VE-Cad水平和IgG抗A/B抗体效价,随访孕妇至产后。依据新生儿发生ABO-HDFN情况将孕妇分为ABO-HDFN组(n=42)与对照组(n=38),分析两组孕妇VE-Cad水平和IgG抗A/B抗体效价,及其与患儿总胆红素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两者对产前诊断ABO-HDFN的价值。结果ABO-HDFN组孕妇的VE-Cad水平和IgG抗体效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Cad(ng/mL)0.65(0.21~1.62)vs 2.25(1.15~5.12),P<0.0001;IgG抗体效价(≥1∶64)97.62%vs 44.74%,P<0.0001。ABO-HDFN组的孕母VE-Cad水平与新生儿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4264,P<0.05),但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总胆红素无显著相关性(r=0.0635,P=0.730)。VE-Cad水平的AUC为0.762,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63.16%;IgG抗体效价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88.10%,特异度为71.05%;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5,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84.21%。结论孕晚期孕妇的VE-Cad水平和IgG抗体效价联合检测对ABO-HDFN的产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水平 IgG抗A/B抗体效价 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指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Rh和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作用》解读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方俊 何洋 +3 位作者 唐军 张萌 陈剑 母得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3-1188,共6页
《国际指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Rh和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作用》由血液学家、新生儿科医生和输血科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起草,2022年3月16日发表于《英国血液学杂志》。该指南针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 《国际指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Rh和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作用》由血液学家、新生儿科医生和输血科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专家小组起草,2022年3月16日发表于《英国血液学杂志》。该指南针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用于Rh和ABO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了循证证据总结并提出了推荐意见。该指南推荐IVIG不应常规应用于Rh和ABO新生儿溶血病以减少换血(exchange transfusion,ET);在合并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接近或超过ET阈值)或无法实施ET的情况下,IVIG的最佳使用时机尚不明确。该指南制定方法规范严谨,但现有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国际指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同种免疫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思恬 宋宁 +3 位作者 田力 李玲 徐海霞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通过RhD阳性红细胞免疫RhD阴性志愿者,对中国人群RhD主动免疫有效性进行研究,为我国生产抗-D免疫球蛋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4例RhD阴性志愿者进行RhD阳性红细胞免疫。初次免疫之后每3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免疫后采集血样,检测抗-D... 目的通过RhD阳性红细胞免疫RhD阴性志愿者,对中国人群RhD主动免疫有效性进行研究,为我国生产抗-D免疫球蛋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14例RhD阴性志愿者进行RhD阳性红细胞免疫。初次免疫之后每3个月进行加强免疫。免疫后采集血样,检测抗-D效价、血常规与肝肾功能。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初次免疫后应答率为4/14(28.6%),第1次加强免疫后免疫应答率为8/14(57.1%)。RhD阴性志愿者平均产生抗-D时间为初次免疫后4个月,加强免疫后7 d抗-D效价可达到峰值。加强频次≤2次与≥3次平均效价分别为16,1024(P<0.05)。结论本研究可在保障志愿者安全的前提下,为我国生产抗-D免疫球蛋白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主动免疫 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FN) 抗-D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文莹 任新雯 +3 位作者 井忠翠 刘爱萍 刘耿君 王海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11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血...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11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回顾分析其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结果411例患儿中,除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外,新生儿就诊日龄、直抗试验(DAT)阳性与否和溶血三项结果皆为阳性与否在TSB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新生儿DAT阳性率分别为50%,46.6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胎龄小于35周和出生体重小于2500 g的病例后,患儿TSB水平与日龄相关系数为0.42(P<0.001)。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的中位TSB水平分别为176.37μmol/L、220.20μmol/L和271.10μmol/L,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就诊时日龄越大,新生儿TSB水平越高,DAT阳性率越低。结论对疑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及时进行溶血三项检测,早日诊断,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主动免疫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晨越 陈思恬 +6 位作者 何芮 宋宁 田力 张进进 黄永莉 邢颜超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RhD阳性红细胞主动免疫RhD阴性者过程的安全性,为国产抗-D免疫球蛋白开发助力。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4月纳入23名知情同意的RhD阴性志愿者,研究由初始免疫(初免)及加强免疫组成,初免包括首次初免,二次初免以及三次初免。... 目的探讨使用RhD阳性红细胞主动免疫RhD阴性者过程的安全性,为国产抗-D免疫球蛋白开发助力。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4月纳入23名知情同意的RhD阴性志愿者,研究由初始免疫(初免)及加强免疫组成,初免包括首次初免,二次初免以及三次初免。首次初免分为20 mL 3人、30 mL 8人、40 mL 6人和50 mL 6人4组,初始免疫产生应答后各组每3个月行加强免疫1次,根据每次免疫前抗-D效价,将加强免疫剂量分为0.5、1、2 mL;每次输注后24 h、1周,采集志愿者全血标本5 mL/人(次),检测其血常规、肝肾、凝血功能与抗-D效价。比较各(剂量)组首次初免后,24 h及1周各检测(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比较各(剂量)组加强免疫后,24 h及1周各检测(指标)值与免疫应答前差值之间的差异。结果RhD阳性红细胞(mL/人)20、30、40和50各(剂量)组首次初免后,各溶血指标值均在医学参考值范围内且24 h和1周的各溶血指标值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每次各剂量组加强免疫输注RhD阳性红细胞0.5或1 mL/人后24 h和1周的溶血指标值与免疫应答前基础值(均在医学参考值范围内)的差值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输注RhD阳性红细胞2 mL/人后,24 h和1周的Tbil值(μmol/L)与免疫应答前基础值的差值之间(1.55±1.87,6.29±2.66)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实验制定的主动免疫程序未发现影响RhD阴性者安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RhD阳性红细胞输血 主动免疫 抗-D免疫球蛋白 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预测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建娥 姜丹丹 +3 位作者 丁金钰 刘赫 邵淑玲 董秀梅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预测意义,为产前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4—12月于本院产检的74名O型Rh(D)阳性孕妇,且孕妇与丈夫血型不同。检测孕妇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预测意义,为产前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4—12月于本院产检的74名O型Rh(D)阳性孕妇,且孕妇与丈夫血型不同。检测孕妇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并随访孕妇至产后。记录新生儿发生ABO HDFN情况,并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ABO-HDFN,将孕妇分为ABO-HDFN组(n=39)与对照组(n=35),并分析孕妇上述检测指标与ABO-HDFN的相关性。结果 ABO-HDFN组与对照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O-HDFN组孕妇的VE-Cad、P-Selectin、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晚期测定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防治ABO型HDFN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P-选择素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D人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思恬 田力 +2 位作者 宋宁 李玲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25-728,共4页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F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大多数严重的HDFN由RhD抗原引起。抗-D人免疫球蛋白(RhIg)可有效预防HDFN,降低疾病发生率。本文主要讨论影响HDFN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RhIg作用机制与...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F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大多数严重的HDFN由RhD抗原引起。抗-D人免疫球蛋白(RhIg)可有效预防HDFN,降低疾病发生率。本文主要讨论影响HDFN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RhIg作用机制与应用以及胎儿RhD基因分型,旨在为预防HDF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抗-D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