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HPV16 E6/E7表达宫颈癌细胞Siha上清液代谢组学
1
作者 肖金宝 赵骏达 马俊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代谢组学筛选抑制HPV16 E6/E7表达,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通路,以明确感染高危型HPV16宫颈癌发生的关键代谢标志物。方法 通过RNAi片段转染Siha细胞下调E6/E7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Siha细... 目的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代谢组学筛选抑制HPV16 E6/E7表达,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通路,以明确感染高危型HPV16宫颈癌发生的关键代谢标志物。方法 通过RNAi片段转染Siha细胞下调E6/E7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Siha细胞)、空载组(si-NON)、si-E6组与si-E7组,并验证其转染效率。利用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干扰Siha细胞中E6/E7表达后所涉及的差异代谢物;结合MetaboAnalyst 5.0在线软件,得到改变的差异性代谢物和相关的代谢途径。结果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存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Siha组比较,si-E6组与si-E7组中E6/E7的表达量降低(F=145.8,P<0.001);下调E6/E7表达后,检测13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包括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Valine);MetaboAnalyst 5.0在线软件分析结果提示,以上代谢物主要涉及氨酰-tRNA生物化学合成途径;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生物化学合成途径;酪氨酸、苯丙氨酸以及色氨酸的生物化学合成等10条代谢途径。结论 HPV16感染后通过改变葡萄糖及氨基酸相关代谢促进宫颈癌的进展,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6/e7 宫颈癌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洁悠神对宫颈持续HPV感染患者端粒酶与HPV16/18 E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丽娟 周树林 江希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3-27,共5页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rh IFN-α2b)联合洁悠神治疗宫颈持续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端粒酶与HPV16/18 E6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持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10...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rh IFN-α2b)联合洁悠神治疗宫颈持续HPV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端粒酶与HPV16/18 E6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持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108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rh IFN-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洁悠神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并检测端粒酶与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0,P=0.022);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周、阴道排液时间以及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5、4.765、4.365,P=0.001、0.000和0.000),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HPVDNA负荷量低于对照组,并且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6,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端粒酶阳性率和HPV16/18 E6蛋白阳性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4.964,均P=0.000),其中观察组患者端粒酶阳性率和HPV16/18 E6蛋白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rh IFN-α2b和洁悠神治疗宫颈持续HPV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端粒酶和HPV16/18 E6蛋白阳性率,并可降低患有宫颈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宫颈癌 宫颈持续hpv感染 端粒酶 hpv16 hpv18 hpve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HPV16/18E6、p53和EZH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任晓勇 罗花南 +3 位作者 成颖 靳耀峰 常换换 康全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93-897,共5页
目的检测HPV16/18E6、p53和EZH2在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8例喉癌、15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声带息肉中HPV16/18E6、p53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检测HPV16/18E6、p53和EZH2在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8例喉癌、15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声带息肉中HPV16/18E6、p53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喉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声带息肉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7/78)、20.0%(3/15)和0(0/2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3%(47/78)、33.3%(5/15)和0(0/20);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4%(51/78)、40.0%(6/15)和5.0%(1/2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E6、EZH2的阳性表达率均随肿瘤T分期升高而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HPV16/18E6、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升高而增高(P<0.05)。p53和EZH2阳性表达表达一致(kappa值=0.451,P<0.05)。结论 HPV16/18E6、p53和EZH2蛋白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关系密切。EZH2过表达与p53失活有关,二者在促进喉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hpv16 18e6 P53 eZH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组织中SIRT1、HPV 16/18E6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侯兴华 孙笑非 +1 位作者 李春杨 金素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SIRT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早期癌蛋白中HPV16/18E6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30例子宫颈炎、10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低级别各50例)...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SIRT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早期癌蛋白中HPV16/18E6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30例子宫颈炎、100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高级别、低级别各50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HPV 16/18E6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SIRT1阳性率为93.33%(28/30),高于子宫颈炎组织(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SIRT1阳性率(88%,44/50)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病变(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与子宫颈癌SIRT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与子宫颈炎中SIRT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中,SIRT1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晚期、分化差的子宫颈癌阳性率高于早期、分化好的子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中SIRT1的阳性率(93.33%,28/30)高于HPV 16/18E6(30%,9/30),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中SIRT1的阳性率(88%,44/50)高于HPV 16/18E6(28%,14/50),但在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中SIRT1的阳性率(14%,7/50)低于HPV 16/18E6(36%,18/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T1的阳性率随着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提示SIRT1与细胞恶性转变有关,其过表达可能促进上皮向高级别内病变乃至子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上皮内病变 SIRT1 hpv16/18e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X2调控HPV16 E6对宫颈癌Siha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林艳 郑荣荣 姜文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究PRD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RDX2的表达;将宫颈癌Siha细胞设置为4个组:Siha组、siRNA NC组、siRNA PRDX2组与siRNA HPV16 E6组。ED... 目的探究PRD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RDX2的表达;将宫颈癌Siha细胞设置为4个组:Siha组、siRNA NC组、siRNA PRDX2组与siRNA HPV16 E6组。EDU染色法检测Siha细胞的生长活性;Transwell实验方法分析Siha细胞的侵袭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析Siha细胞中PRDX2/HPV16 E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宫颈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PRDX2的表达上调。与Siha组和siRNA NC组比较,siRNA PRDX2和siRNA HPV16 E6组的Siha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siRNA PRDX2和siRNA HPV16 E6组的Siha细胞侵袭数量下降(P<0.05);siRNA PRDX2和siRNA HPV16 E6组的Siha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siRNA PRDX2组的Siha细胞的HPV16 E6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PRDX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加,抑制PRDX2表达后,Siha细胞的增殖速度与侵袭数量降低,凋亡率增加,该机制与PRDX2调节HPV16 E6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X2 增殖 hpv16 e6 侵袭 宫颈癌 转移 凋亡 SI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eIF-4E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潘保见 陈嘉薇 祝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启始因子eIF-4E在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IF-4E蛋白和HPV16/18DNA在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1级),3...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启始因子eIF-4E在宫颈鳞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IF-4E蛋白和HPV16/18DNA在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1级),3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3级)和31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结果eIF-4E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呈阴性表达,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逐渐增强: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P<0.05),且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两组之间没有差别(均为96.8%)以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三组中eIF-4E蛋白表达和HPV感染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宫颈鳞癌的发生与eIF-4E蛋白表达及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癌 eIF4e hpv16/18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6、cyclinD1、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彩凤 江黎珠 陈鸿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E(HPV16/18E6),周期素D1(CyclinD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PV16/18E6、cyclinD1、hTERT与喉癌的关系。方法:收...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E(HPV16/18E6),周期素D1(CyclinD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PV16/18E6、cyclinD1、hTERT与喉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标本的石蜡切片4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中HPV16/18E6、cyclinD1、hTERT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喉癌组织中,HPV16/18E6、cyclinD1、hTER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18/42)、50.0%(21/42)、83.3%(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2)在喉癌组织中,HPV16/18E6和cyclinD1阳性表达率随T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hTERT阳性表达率随T分期增加而升高,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三者都与年龄及性别无关。(3)HPV16/18E与cyclinD1,HPV16/18E与hTERT两者相互间都呈正相关。结论:(1)HPV16/18E6、cyclinD1、hTERT的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2)喉癌中HPV16/18E6与cyclinD1,HPV16/18E6与hTERT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喉癌的发生,这可能为HPV16/18与喉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hpv16/18e6 CYCLIND1 HTeR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宫颈癌及HPV-16、18E6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敏敏 郄明蓉 +2 位作者 曹泽毅 杨开选 孙芝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E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了解p58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子。方法以PCR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E6表达之间的关系,以了解p58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子。方法以PCR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高分化13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44例;Ⅰb期24例、Ⅱa期15例、Ⅱb期37例、Ⅲa期5例)、18例宫颈腺癌、8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30例、CINⅢ58例)及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及HPV16、18E6的表达。结果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在宫颈鳞癌、腺癌和CIN(Ⅱ~Ⅲ)中分别占58.02%、30.86%、11.12%;55.55%、27.78%、16.67%I59.09%、21.59%、19.32%。各组中p53Arg纯合子明显高于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0.01)。正常宫颈组织中p53Arg纯合子、p53Arg/Pro杂合子及p53Pro纯合子分别为23.33%、40.OO%、36.67%,三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鳞癌及腺癌)、CIN(Ⅰ~Ⅱ)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中p53Arg纯合子,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HPVl6、18E6(+)亚组中p53Arg纯合子显著高于HPV16、18E6(-)亚组及HPVl6、18E6(+)正常对照组亚组(P〈0.05,P〈0.01)。各组中p53Arg纯合子均高于p53Pro纯合子(P〈0.05);p53Arg纯合子及等位基因均未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而变化,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亦无关系。结论p53Arg纯合子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项高危因子,与高危型HPVE6同时检测可提示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p53Arg纯合子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基因 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 hpv16 18e6 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金双 林蓓 +3 位作者 齐跃 王冬冬 董伟妍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HLA-DR抗原及HPV16/18E6的表达情况。结果: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37.5%、73.3%、81.8%,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37.5%、60.0%、75.8%,两者在3组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不同,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LA-DR抗原递呈病毒抗原给T细胞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抗原 hpv16/18e6蛋白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影响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李杨杨 辛慧珍 +5 位作者 郭柄轩 王慧娟 宋树言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目的探讨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中分别转染真核表达载体295G/350G-GV230、295T/350G-GV230和295T/350T-GV23... 目的探讨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E6-295T/G和E6-350T/G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宫颈癌细胞C33A(HPV阴性)中分别转染真核表达载体295G/350G-GV230、295T/350G-GV230和295T/350T-GV230作为实验组,以NC-GV230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V16 E6295T/G、350T/G不同变异位点对IFNκ、MHC-Ⅰ、STAT1和IRF9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分子干扰素κ(Interferon Kappa,IFNκ)的表达,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较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降低(P<0.01,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免疫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I)的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HPV16 E6-295G/350G变异组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组(P<0.05,P<0.01)。变异组HPV16 E6-295G/350G与HPV16 E6-295T/350T原型组和HPV16 E6-295T/350G变异组相比,干扰素调节因子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IRF9)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HPV16病毒E6蛋白质可以降低IFNκ、MHC-Ⅰ、STAT1和IRF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E6基因T295G/T350G变异降低这些分子的表达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 e6基因 基因变异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癌p53、HPV16/18-E6蛋白和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涌 李圆圆 徐元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 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6 3例宫颈腺癌组织进行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检测。结果  6 3例宫颈腺癌中p5 3、HPV16 / 18 E6蛋白和ER阳...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 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6 3例宫颈腺癌组织进行p5 3蛋白、HPV16 / 18 E6蛋白及ER检测。结果  6 3例宫颈腺癌中p5 3、HPV16 / 18 E6蛋白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 5 2 .3%、31.7%和 4 9.2 %。p5 3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 (Ⅰ、Ⅱ、Ⅲ期 )有关。HPV16 / 18 E6、ER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但与 p5 3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1) ,HPV16 / 18 E6、ER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随宫颈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高p5 3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可能与 p5 3突变有关 ,部分宫颈腺癌的发病可能与HPV16 / 18 E6蛋白过度表达有关。部分宫颈腺癌可能属于激素依赖性 ,雌激素可能有协同HPV致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P53 hpv16/18-e6蛋白 eR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6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鑫 韩瑞珠 +1 位作者 李晓丹 徐秀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检测HPV16、18E6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喉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 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 30例声带息肉组织及 48例喉癌组织。结果  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 6 .6 7% (2 30 )有HPV16、18E6基因表达 ,48例喉... 目的 检测HPV16、18E6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喉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 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 30例声带息肉组织及 48例喉癌组织。结果  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 6 .6 7% (2 30 )有HPV16、18E6基因表达 ,48例喉癌组织中 87.5 % (4 2 48)扩增HPV16E6基因 ,79.17% (38 48)有HPV18E6基因表达。HPV16、18E6基因与喉癌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HPV16、18E6基因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是喉癌恶性转化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hpv16 hpv18 e6基因 RT-PCR 基因表达 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6、PKR、p-PKR、p-EIF2α在宫颈病变组织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远材 瞿全新 糜若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18)E6、蛋白激酶R(PKR)、磷酸化型PKR(p-PKR)、磷酸化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在各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18)E6、PK... 目的:探讨HPV(16/18)E6、蛋白激酶R(PKR)、磷酸化型PKR(p-PKR)、磷酸化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在各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18)E6、PKR、p-PKR、p-EIF2α在63例宫颈癌、1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16/18)E6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15.4%、22.9%、27.5%、39.7%,宫颈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CINⅠ组(P<0.01,P<0.05);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17.9%、25.7%、30.0%、46.0%,宫颈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及CINⅠ-Ⅱ组(P<0.01,P<0.01,P<0.05);p-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6.7%、15.4%、20.0%、15.0%、15.9%)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F2α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23.1%、31.4%、40.0%、30.2%,CINⅢ组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HPV(16/18)E6、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成正相关(P<0.05,P<0.05);在宫颈癌组,PK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PKR(P<0.01);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晚者病情进展快(P<0.01),p-PKR、p-EIF2α阴性表达者病情进展快(P<0.05,P<0.05)。结论:HPV(16/18)E6使p-PKR、p-EIF2α失活,促进宫颈病变进展,导致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p-PKR、p-EIF2α能抑制病情进展,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hpv(16/18)e6 PKR p—PKR p-eIF2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和11/6E_6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 周宜男 +1 位作者 张月明 赵富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发病与 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 PCR技术检测 83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16、18及 11/ 6 E6基因。结果 :( 1)新疆地区 36例宫颈癌中 HPV E6基因检出率为 86 .11% ( 31/ 36 )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80 .5 6 %...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发病与 HPV16、18E6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 PCR技术检测 83例宫颈癌组织中 HPV16、18及 11/ 6 E6基因。结果 :( 1)新疆地区 36例宫颈癌中 HPV E6基因检出率为 86 .11% ( 31/ 36 )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80 .5 6 % ( 2 5 / 31)。 ( 2 )山西地区宫颈癌中 HPV DNA阳性检出率 5 1.0 6 % ( 2 4/ 47) ,其中HPV16 E6占构成比 5 0 .0 0 % ( 12 / 2 4)。 ( 3)两组 HPV E6阳性检出率比较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 HPV16E6构成比比较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 HPV感染的关系密切 ,且新疆地区比山西地区更为密切。两组 HPV感染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宫颈癌 hpv16 hpv18 11/6e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与HPV16/18-E6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沁 胡建铭 +2 位作者 沈宗姬 陈洁 谢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研究p16INK4a与HPV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寻求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方法选取不同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上HPV16/18-E6和p16INK4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研究p16INK4a与HPV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寻求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方法选取不同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上HPV16/18-E6和p16INK4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PV16/18-E6和p16INK4a在正常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 I级上呈阴性表达或弱表达,在CINⅢ级和宫颈癌组织上表达明显增强(P<0.01)。p16INK4a在宫颈癌上的表达和宫颈癌的病理分化和肌层浸润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HPV16/18-E6和p16INK4a在宫颈CIN III和宫颈癌上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前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16/18-e6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ima HPV E6/E7mRNA16,18/45基因型检测技术在ASCUS患者分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广伟 寇俊娜 +4 位作者 郝志伟 张欢欢 杜艳敏 曹静 曾宪旭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3.11万新致死病例[1]。宫颈癌在我国发病率居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病变的首要因素,HPV16/18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HPV16/18联合感染患者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概率更高[3]。随着细胞学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病变被发现,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结果中ASCUS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e7 mRNA hpv16 hpv 18/45 ASCUS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6蛋白和PKR/p-PKR在宫颈病变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远材 瞿全新 糜若然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HPV16/18感染对蛋白激酶R(PKR)激活的影响及两者在宫颈癌形成、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和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18型E6蛋白(E6)、PKR、磷酸化型PKR(p-PKR)在63例宫颈癌、114例...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HPV16/18感染对蛋白激酶R(PKR)激活的影响及两者在宫颈癌形成、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和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18型E6蛋白(E6)、PKR、磷酸化型PKR(p-PKR)在63例宫颈癌、1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15例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结果:E6蛋白与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P〈0.05,P〈0.05),E6蛋白与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宫颈癌组PK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PKR(P〈0.01);E6、PKR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P〈0.05);宫颈癌患者病情进展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病情进展与E6、p-PKR阳性表达率相关(P〈0.05,P〈0.05)。结论:HPV16/18感染可阻碍PKR激活,突破机体防御HPV16/18感染的机制,在宫颈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对宫颈癌患者预后不利;p-PKR能抑制宫颈癌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6/18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蛋白 蛋白激酶PKR 磷酸化型PK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与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宓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与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1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组织中HPV16、18E6和p5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分析宫颈癌...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与p5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1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组织中HPV16、18E6和p5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分析宫颈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与HPV16、18E6的关系;分析宫颈癌病理临床特征与HPV16、18E6和p53的表达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与p5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与HPV16、18E6呈负相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E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型有关(P<0.05),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型情况无关(P>0.05)。结论HPV16、18E6与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与HPV16、18E6呈负相关;HPV16、18E6通过促使p53降解,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HPV16、18E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型呈相关性,p53与患者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18e6 P53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PV16E_6与抗HPV18E_6核酶的设计、表达与活性鉴定
19
作者 郑燕芳 张积仁 +3 位作者 屈良鹄 袁亚维 周惠 赵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1-343,共3页
获得特异性抗人乳头瘤病毒(Hum an papillom avirus,HPV)16 型和18 型E6 基因的核酶(Ribozym e),用以在基因调控水平防治HPV相关性肿瘤。采用计算机软件针对HPV 16E6 基因和HPV... 获得特异性抗人乳头瘤病毒(Hum an papillom avirus,HPV)16 型和18 型E6 基因的核酶(Ribozym e),用以在基因调控水平防治HPV相关性肿瘤。采用计算机软件针对HPV 16E6 基因和HPV 18E6 基因,设计相应的ribozym e;体外合成核酶基因后,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中。将HPV16E6 、HPV18 E6 基因片段也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中,体外转录而得到核酶和病毒m RNA,进行体外切割实验以鉴定核酶的活性。抗HPV16E6核酶与抗HBV18E6 核酶(抗16HRz和抗18HRz)被装入pRG523载体中,体外转录后能将核酶独立地释放出来。体外切割实验证明抗16HRz和抗18HRz分别能准确、有效地识别和切割靶RNA片段。所获得的抗16HRz和抗18HRz核酶能特异性切割靶m 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设计 活性鉴定 hpv16e6 hpv18e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HPV16/18E6E7基因突变分析
20
作者 吴玉萍 李文典 +4 位作者 郭裕萍 张颖 李隆玉 邓克华 汪亚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癌 癌前病变 hpv16/18e6e7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