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
1
作者 李宇楠 江任辉 +2 位作者 蔡思齐 刘洁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3—5月外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CD34细胞计数检测后剩余的单采造血干细胞悬液标本共12例,分别探讨读取有核细胞不同数量(50万、5万、0.5万个)、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3—5月外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CD34细胞计数检测后剩余的单采造血干细胞悬液标本共12例,分别探讨读取有核细胞不同数量(50万、5万、0.5万个)、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抗体的先后顺序不同、距离失效期时长不同的HLA-C抗体,对HLA-C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分别读取50万、5万、0.5万个有核细胞,3组数据组间HLA-C阳性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抗体的先后顺序不同,对于HLA-C阳性细胞占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先裂解红细胞再加抗体”的HLA-C MFI值显著低于“先加抗体再裂解红细胞”的MFI值(P<0.05);使用距失效期仍有24个月的HLA-C抗体所检出的阳性细胞占比及MFI值,显著高于距失效期仅剩有5个月的HLA-C抗体(P<0.05)。结论本文探讨了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规范HLA-C表达水平的实验操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hla-c基因 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平均荧光强度(M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HLA-C,HLA-DP and HLA-DQ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2
作者 Muhammad Abdul Mabood Khalil Nihal Mohammed Sadagah +2 位作者 Ishida Hediki Jackson Tan Salem H Al-Qurashi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5年第2期30-48,共19页
HLA-C,HLA-DP and HLA-DQ are thought to be benign due to low expression and few initial negative studies.Historically,most allocation programs used HLA-A,HLA-B and HLA-DR antigens for matching.With the advent and use o... HLA-C,HLA-DP and HLA-DQ are thought to be benign due to low expression and few initial negative studies.Historically,most allocation programs used HLA-A,HLA-B and HLA-DR antigens for matching.With the advent and use of single-bead antigen assays,more was learned about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DSAs)against these antigens.Interest in these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grew when cases of acute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mixed rejections,chronic AMR,and reduced graft survival were reported with DSAs against these antigens.Although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these DSAs are more pronounced in retransplants,harmful effect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in first-time recipients.DSAs against each of these antigens can trigger rejection alone.Their combination with DSAs against HLA-A,HLA-B and HLA-DR can cause more damage.It has been shown that strategies that reduce mismatches for these antigen lead to fewer rejections and better graft survival.There is a need for greater consensus on the universal typing of these antigens prior to transplantation for better patient and graft outcome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antigens with lymphocytes and killer immunoglobulin receptors,arguments for not typing them,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ir harmful effects,potential strategies moving forward,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la-c HLA-DP HLA-DQ 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 Re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BT检测HLA-C座位1-7外显子序列鉴别HLA-C*07:01:01G和C*07:02:01G组等位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杭军 章伟 +6 位作者 何俊俊 和艳敏 王炜 韩浙东 陈男英 朱发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8-1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07:01:01G和HLA-C*07:02:01G组内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HLA-B的连锁情况。通过收集HLA-C*07:01:01G组和HLA-C*07:02:01G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方法(PCR-SBT)检测HLA-C座位第1-7外显子... 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07:01:01G和HLA-C*07:02:01G组内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HLA-B的连锁情况。通过收集HLA-C*07:01:01G组和HLA-C*07:02:01G组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方法(PCR-SBT)检测HLA-C座位第1-7外显子编码序列,并采用PCR-SBT方法对标本进行HLA-B基因分型。结果表明,13例HLA-C*07:01:01G组标本中,4例(30.8%)标本为HLA-C*07:01:01,9例(69.2%)标本为HLA-C*07:06;连锁分析显示,HLA-C*07:06与HLA-B*44:03高度连锁。102例HLA-C*07:02:01G组标本全部为HLA-C*07:02:01;连锁分析显示,HLA-C*07:02:01与HLA-B*51:01、B*46:01、B*39:01、B*40:01、B*38:02、B*15:02高度连锁。结论:HLA-C*07:01:01G组中发现存在HLA-C*07:01:01和HLA-C*07:06,而HLA-C*07:02:01G组中以HLA-C*07:02:01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07:01:01 hla-c*07:06 hla-c*07:02:01 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金娥 杨晓菊 +2 位作者 张云 江秀丽 陈子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留取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38例,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35例,对照组)的蜕膜、绒毛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蜕膜组织14种KIR基因的表达;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多态性。结果:14种KIR基因均以不同频率表达;KIR2DS1基因的频率在URSA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0.27%vs41.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两组基因HLA-C1、HLA-C2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URSA组与对照组HLA-C1基因频率分别为66.67%、81.0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57;URSA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33.33%,对照组HLA-C2的基因频率为19.0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蜕膜NK细胞活化性KIR基因频率升高,与绒毛滋养细胞的HLA-C2基因结合,传递活化性信号活化NK细胞,可能是引起URSA发病的免疫遗传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c 基因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测序法用于四川骨髓库汉族人群HLA-C等位基因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夏玲 王珏 +4 位作者 罗玫 纪欣 杨刘 陈雪黎 陈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601,共6页
目的建立HLA-C等位基因通用引物直接测序法,研究中华骨髓库四川分库(简称四川骨髓库)中川籍汉族人群HLA-C等位基因分布。方法在四川骨髓库已获HLA-A/B/DRB1高分辨分型结果的600余份川籍汉族街头无关自愿捐献者标本中,随机选择244份标本... 目的建立HLA-C等位基因通用引物直接测序法,研究中华骨髓库四川分库(简称四川骨髓库)中川籍汉族人群HLA-C等位基因分布。方法在四川骨髓库已获HLA-A/B/DRB1高分辨分型结果的600余份川籍汉族街头无关自愿捐献者标本中,随机选择244份标本,采用PCR-SBT对HLA-C位点测序分型,通用引物测序后产生的模棱两可分型结果,分别采用加测相应外显子和组特异性测序方法确认;获得所有标本确切的高分结果后,计算HLA-C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与其他人群比较。结果 244份标本中直接出HLA-C位点高分辨结果的比例为27.87%(68/244),须加测外显子1、5、6和7的为61.07%(149/244),须组特异性测序的为47.54%(116/244);共检出HLA-C等位基因25个,其中等位基因频率>10%的3个:C*01∶02、C*07∶02和C*03∶04,等位基因频率>1%的12个,累计频率95.69%;四川汉族人群HLA-C等位基因的分布与中国南方人群最为接近,与美国高加索人群和黑人的差异最大。另外,发现了1例新等位基因C*06∶45,它与同源性最高的C*06∶02在第187位碱基存在1个点突变:G>T,使密码子39由GAC>TAC,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天门冬氨酸(Asp)>酪氨酸(Tyr);此位点在此之前尚未发现过碱基突变。结论建立了针对HLA-C基因第2—4外显子的通用引物直接测序法,并提出了模棱两可结果的解决策略,所测标本均获得确切高分结果;四川汉族人群中HLA-C等位基因呈现多样性并存在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等位基因 四川汉族 中华骨髓库 直接测序 通用引物测序 组特异性测序 C^*06∶45 新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效果和HLA-C基因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瑜 杨帆 +5 位作者 焦立新 于晓丽 于江虹 林乾飞 刘玲玲 翟羽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输注效果与HLA-C基因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HLA抗体检测阳性患者72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从中筛选出合适供者的血小板给患者输注,采用PCR-SSP方法分别对患者和供者进行HLA-C位点基因分型;分析HLA-C1和C2两组基因型在... 目的 研究血小板输注效果与HLA-C基因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HLA抗体检测阳性患者72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从中筛选出合适供者的血小板给患者输注,采用PCR-SSP方法分别对患者和供者进行HLA-C位点基因分型;分析HLA-C1和C2两组基因型在血小板输注中的作用。结果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分别是60.71%(17/28)和39.29%(11/28)。HLA-C1C1相合,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均高于无效率;当HLA-C不相合,患者C1C1-供者C1C2和C2C2,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均低于无效率,患者C1C2-供者C2C2,在AA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有效3人次,无效0人次,而在AML中血小板输注有效0人次,无效2人次,患者C1C2-供者C1C1,在AA和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和无效率相当,当患者C1C1和C1C2-供者C2C2时,在AML患者中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 HLA-C基因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抗-HLA hla-c 血小板输注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金娥 陈洁 +1 位作者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留取早期URSA患者33例(早期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29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提取基因组DNA,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Fisher精确概率法...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留取早期URSA患者33例(早期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29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提取基因组DNA,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的HLA-C1、HLA-C2基因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均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早期URSA组HLA-C1基因频率(66.67%)与对照组(8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7);早期URSA组HLA-C2基因频率(33.33%)高于对照组(19.07%)(P=0.007)。②在早期URSA组中HLA-C1/C2基因型(66.67%)占明显优势;对照组中HLA-C1/C1基因型占明显优势(65.52%);早期URSA组的HLA-C1/C1和HLA-C1/C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1)。结论:早期URSA患者HLA-C1/C1基因型频率降低、HLA-C1/C2基因型增加,导致单倍型HLA-C1频率降低,HLA-C2基因频率升高,HLA-C1、HLA-C2失衡可能与早期URSA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 早期复发性流产 hla-c 滋养细胞 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C分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兴华 王春燕 +1 位作者 段连宁 郭坤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供受者HLA C分子结构差异 ,探讨免疫抑制信号系统在HSCT后GVHD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测序和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模拟分析方法回顾性观察HSCT后发生GVHD的供受者的HLA C分子结构差异。结果 HLA C分子...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供受者HLA C分子结构差异 ,探讨免疫抑制信号系统在HSCT后GVHD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测序和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模拟分析方法回顾性观察HSCT后发生GVHD的供受者的HLA C分子结构差异。结果 HLA C分子在氨基酸序列、三维空间结构、电性分布和分子表面结构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HSCT供受者间HLA C分子结构差异导致HLA C分子不能被供者免疫细胞的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分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GVHD 分子结构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C和HLA-G基因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的克隆及鉴定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磊 杨珏琴 +2 位作者 姚芳娟 许玲娣 范丽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4-337,342,共5页
目的 构建人HLA C和HLA G基因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方法 用RT PCR从孕妇蜕膜组织有核细胞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全长HLA C和HLA GcDNA ,首先将HLA G经BamHⅠ和ClaⅠ双酶切 ,HLA C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 ,分别定向插入真核细胞双顺反子... 目的 构建人HLA C和HLA G基因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方法 用RT PCR从孕妇蜕膜组织有核细胞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全长HLA C和HLA GcDNA ,首先将HLA G经BamHⅠ和ClaⅠ双酶切 ,HLA C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 ,分别定向插入真核细胞双顺反子载体pVITRO2的多克隆位点 1(mcs1)和 2 (mcs2 )中 ,然后经酶切和测序鉴定 ,确定已建立pVITRO2的单表达质粒pVITRO2 HLA G和pVITRO2 HLA C ,再将HLA CcDNA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 ,定向插入单表达质粒pVITRO2 HLA G的多克隆位点 2 (mcs2 )中 ,经PCR反应初筛 ,再经双酶切鉴定。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分析表明已成功构建了HLA Cw 0 10 3和HLA G 0 10 1的单表达质粒pVITRO2 HLA C和pVITRO2 HLA G以及双表达质粒pVITRO2 HLA CG。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双顺反子载体pVITRO2的双表达质粒pVITRO2 HLA CG ,以及单表达质粒pVITRO2 HLA C和pVITRO2 HLA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 HLA-G 双顺反子载体pVITR02 双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HLA-C基因分组与梅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丽 庄云龙 +7 位作者 乔文本 刘虹 张毅 刘艳 聂向民 宋永红 朱传福 王大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HLA-C基因分组与梅毒的相关性,以期发现梅毒的抗性基因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山东汉族231例梅毒患者和247例健康个体的HLA-C基因分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梅毒患者组HLA-C1C1基因型频率显著低... 目的探讨HLA-C基因分组与梅毒的相关性,以期发现梅毒的抗性基因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山东汉族231例梅毒患者和247例健康个体的HLA-C基因分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梅毒患者组HLA-C1C1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LA-C1C2和HLA-C2C2以及HLA-C1组和HLA-C2组的基因型频率在2人群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山东汉族人群中HLA-C1C1可能是梅毒的抗性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基因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C基因5'端-35kb T/C多态性对HIV感染进展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国进 王珏 +6 位作者 刘红露 纪欣 秦光明 王春艳 唐大斌 陈强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HLA-C基因5'端-35kb C/T多态性(Rs9264942)在四川汉族HIV感染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方法对四川汉族259例HIV感染进展组,46例HIV感染长期不进展组,和270例四川汉族对照组人群HLA-C基因5'UTR区域... 目的探讨HLA-C基因5'端-35kb C/T多态性(Rs9264942)在四川汉族HIV感染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方法对四川汉族259例HIV感染进展组,46例HIV感染长期不进展组,和270例四川汉族对照组人群HLA-C基因5'UTR区域-35kb C/T的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35kb C/T多态性在HIV感染进展组,HIV感染不进展组及正常对照组人群中各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HIV感染进展组中:CC频率为15.1%、CT频率41.3%、TT频率43.6%;HIV感染不进展组中:CC频率为21.7%、CT频率39.1%、TT频率39.1%;在正常对照组中:CC频率为18.9%、CT频率43.0%、TT频率38.1%。经统计学检验,-35kb C/T多态性中各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人群中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LA-C基因-35kb C/T多态性与四川汉族HIV感染者的感染进程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 基因 基因多态性 引物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卫党 范丽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72-775,共4页
目的 :构建人白细胞抗原 (HLA 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在JAR细胞表面表达 ,并对其功能进行探讨。方法 :用RT PCR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HLA C的cDNA ,克隆到PBluescriptSK + -噬菌粒中 ;测序鉴定后 ,定向亚克隆到真... 目的 :构建人白细胞抗原 (HLA 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在JAR细胞表面表达 ,并对其功能进行探讨。方法 :用RT PCR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HLA C的cDNA ,克隆到PBluescriptSK + -噬菌粒中 ;测序鉴定后 ,定向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经脂质体转染JAR细胞 ,G4 18筛选阳性克隆 ,FACS检测HLA C分子的表达。转染HLA C分子的JAR细胞再与分离的NK细胞进行细胞毒试验。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的HLA C等位基因是HLA Cw 0 6 0 2 ,该分子在JAR细胞株获得高效表达。直接分离的PBL细胞对JAR细胞以及表达HLA C分子的JAR细胞无细胞毒作用 ;而IL 2活化的NK细胞对这些细胞都有细胞毒作用。结论 :HLA C基因的成功表达为研究HLA C分子与NK细胞受体 (KIR)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NK细胞对JAR细胞的杀伤可能存在不依赖HLA C分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基因 真核细胞 RT-PCR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载体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罕见HLA-C等位基因间重组家系的遗传背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红岩 羊婷婷 李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等位基因间重组 hla-c 遗传背景 单体型 全长序列 基因分型 染色单体 中国汉族人群 等位基因序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C位点在无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玲 陈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c位点 多态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配型 异基因 无血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aGVHD中HLA-Cw错配的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桂琴 肖露露 +3 位作者 叶欣 吴祥元 吴秉毅 郭坤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HLA-A、B、DR相合时,BMT/PBSCT术后aGVHD的发生与HLA-Cw配合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量扩增体积RSSOP技术对2000年1月-2001年6月进行BMT/PBSCT的白血病患者及其供者20对(同胞BMT/PBSCT 16对和无关供者BMT/PBSCT 4对)进... 目的:回顾性研究HLA-A、B、DR相合时,BMT/PBSCT术后aGVHD的发生与HLA-Cw配合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量扩增体积RSSOP技术对2000年1月-2001年6月进行BMT/PBSCT的白血病患者及其供者20对(同胞BMT/PBSCT 16对和无关供者BMT/PBSCT 4对)进行HLA-Cw基因分型,对其中5例HLA-Cw错配供受者与临床移植过程中aGVHD的发生情况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6对HLA-A、B、DR相合的同胞BMT/PBSCT供受者中4对HLA-Cw等位基因错配(半相合和不相合者各2例)发生严重aGVHD(≥Ⅲ°)1例,4例无关BMT/PBSCT供受者中2例发生严重aGVHD(DRB1和Cw错配各1例),统计学显示Cw配合对降低aGVHD未见显著意义。结论:研究提示,同胞或亲缘遗传背景下HLA-A、B、DR全相合时Cw错配与aGVHD无相关性,但无关供受者HLA-Cw错配可能对严重aGVHD的发生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抗宿主病 hl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HLA-C和PDCD1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李俊琴 侯瑞霞 +2 位作者 尹国华 张静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HLA-C(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C)和PDC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RT-PCR法分别检测HLA-C、PDCD1的m... 目的:研究HLA-C(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C)和PDC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RT-PCR法分别检测HLA-C、PDCD1的mRNA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HLA-C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DCD1 mRNA表达在银屑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HLA-C mRNA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活动性指数(PASI)评分有直线相关性。结论:影响CD34^+细胞发育分化的某些基因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表达异常,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异常,并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 CD34^+ 细胞 hla-c PDC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多态性与早期复发性流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璐 郭媛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的多态性与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之间的关系。方法留取53例ERSA患者(观察组)及63例非ERSA者(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基因组DNA,运用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序列,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两...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的多态性与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之间的关系。方法留取53例ERSA患者(观察组)及63例非ERSA者(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基因组DNA,运用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序列,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两组间的HLA-C1、HLA-C2基因组在绒毛组织中呈现不平衡性表达。观察组HLA-C1和HLA-C2基因频率分别为66.04%、33.96%,对照组分别为85.71%、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C1、HLA-C2基因失衡是ERSA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为探讨ERSA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多态性 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全长序列鉴定HLA-C罕见基因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小柯 何柳媚 +2 位作者 张倩 杨冬燕 王大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检测与分析2例骨髓志愿捐献者携带的罕见等位基因。方法用快速DNA提取试剂盒从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HLA-C基因商品化测序分型试剂盒扩增,纯化后的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试剂盒配套的第2、3、4外显子正反向测序引物及自行研制的第... 目的检测与分析2例骨髓志愿捐献者携带的罕见等位基因。方法用快速DNA提取试剂盒从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HLA-C基因商品化测序分型试剂盒扩增,纯化后的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试剂盒配套的第2、3、4外显子正反向测序引物及自行研制的第5外显子正反向、第6外显子正向和第7外显子反向测序引物进行测序,结果导入Assign-SBT3.5.1.45软件分析,并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SSP)对标本进行确认。结果分型结果显示其中一例为HLA-C*07:63,另一例为HLA-C*01:24。结论临床移植配型遇罕见基因时应测定全长序列以提高分型结果的准确性,此两例罕见等位基因为中华骨髓库建立HLA高分辨数据库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抗原 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测外显子解决HLA-C测序的不确定结果
19
作者 夏玲 王珏 +1 位作者 罗玫 陈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hla-c 骨髓库 核苷酸序列 非翻译区 DNA 内含子 捐献者 多态性 中川 未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布依族和苗族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多态性研究
20
作者 赵孝梅 何燕 +4 位作者 张旺德 张婷 王婵娟 吴昌学 官志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2-16,23,共6页
目的:研究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在贵州省布依族和苗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该位点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Taq 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检测贵州布依族(289例)和苗族(174例)群体HLA-C基因rs3130542 SNP多态位点的基因频... 目的:研究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在贵州省布依族和苗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该位点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Taq Man-MGB探针基因分型方法,检测贵州布依族(289例)和苗族(174例)群体HLA-C基因rs3130542 SNP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同一性别不同民族及同一民族不同性别人群间HLA-C基因rs3130542 SNP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并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网站公布的中国北京人群、日本人群、欧洲人群及非洲人群的分布特点进行比对。结果:布依族和苗族群体比较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民族群体不同性别之间比较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多态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网站公布的其他人群相比,贵州苗族布依族人群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中国北京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日本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欧洲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洲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LA-C基因rs3130542位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贵州省苗族和布依族同一民族男女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c抗原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