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DAC6调控NLRP3转运的生骨再造丸对BMSCs焦亡水平影响的探讨
1
作者 尚征亚 曹林忠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转运的角度,探讨生骨再造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焦亡水平的影响。方法购买原代兔BMSCs,制备焦亡BMSCs模型,采用HDAC6激动剂(Theophylline)与抑制剂(Tric... 目的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转运的角度,探讨生骨再造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焦亡水平的影响。方法购买原代兔BMSCs,制备焦亡BMSCs模型,采用HDAC6激动剂(Theophylline)与抑制剂(Trichostain A)对焦亡的BMSCs进行干预;制备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对焦亡的BMSCs进行干预。将上述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组+HDAC6激动剂组(模型组+Theophylline)、模型组+HDAC6抑制剂组(模型组+Trichostain A)、模型组+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组。采用CCK-8法检测BMSCs活力及含药血清对BMSCs的最佳干预时间;采用PCR法检测各组BMSCs中膜孔蛋白D(GSDMD)的基因水平;采用WB法检测各组BMSCs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SDMD、NLRP3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BMSCs中HDAC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GSDMD mRNA水平上升(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HDAC6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8、IL-1β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组+HDAC6激动剂组中细胞GSDMDmRNA水平上升(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HDAC6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8、IL-1β水平上升(P<0.05);模型组+HDAC6抑制剂组中细胞GSDMD mRNA水平下降(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水平降低(P<0.05),HDAC6含量降低(P<0.05),IL-18、IL-1β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生骨再造丸含药血清组中细胞GSDMD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HDAC6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8、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骨再造丸通过抑制HDAC6的活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可以有效改善BMSCs焦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骨再造丸 SANFH 焦亡 hdac6 NLRP3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对黑素瘤小鼠放疗增敏作用及HDAC7/c-Myc通路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徐思嘉 王娜 +1 位作者 李聪颖 石钰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黑素瘤小鼠放疗增敏作用及HDAC7/c-Myc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腋下注射B16-F10细胞法建立黑素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黑素瘤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放疗组及血府逐瘀汤联合放疗组,10只/组。血府...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黑素瘤小鼠放疗增敏作用及HDAC7/c-Myc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腋下注射B16-F10细胞法建立黑素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黑素瘤模型组、血府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放疗组及血府逐瘀汤联合放疗组,10只/组。血府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2.5、25、50 g/kg灌胃血府逐瘀汤,1次/天,放疗组按照3 Gy每只放射治疗2次后,按照4 Gy每只放射治疗,血府逐瘀汤联合放疗组同时进行放射治疗和血府逐瘀汤治疗,连续干预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17、IL-6水平,测定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肿瘤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凋亡率、肿瘤组织的HDAC7、c-myc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黑素瘤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各剂量组、放疗组及血府逐瘀汤联合放疗组小鼠血清VEGF、IL-17、IL-6水平、肿瘤体积、肿瘤微血管数、肿瘤组织HDAC7、c-myc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肿瘤抑制率、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血府逐瘀汤剂量的增加,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与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及放疗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联合放疗组小鼠血清VEGF、IL-17、IL-6水平、肿瘤体积、肿瘤微血管数、肿瘤组织HDAC7、c-myc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肿瘤抑制率、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显著抑制黑素瘤小鼠肿瘤生长,促进小鼠黑素瘤组织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微血管的生成,调节黑素瘤小鼠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小鼠黑素瘤病情进展,同时,血府逐瘀汤能够显著增强黑素瘤小鼠放疗效果,提高黑素瘤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DAC7/c-Myc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黑素瘤 hdac7/c-Myc通路 放疗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调控HDAC3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HMGB1核转位的机制
3
作者 杨晓龙 苟玮 +4 位作者 艾飞 刘霞 褚春薇 陈向云 郭俊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5-2273,共9页
为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对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和核移位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的... 为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对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和核移位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的干预作用。通过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3、6、12μL/mL剂量SFI干预细胞24 h。实时荧光PCR法(RT-qPCR)检测细胞中HDAC3、HMGB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录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HMGB1和HDAC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SFI对HMGB1亚细胞定位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HMGB1、IL-1β和TNF-α分泌水平;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靶向沉默RAW264.7细胞中HDAC3后,免疫荧光法观察SFI对HMGB1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HDAC3的转录和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HMGB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同时从核内向胞浆迁移;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HMGB1、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FI(6、12μL/mL剂量组)上调RAW264.7细胞中HDAC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下调炎性因子HMGB1的转录、表达、核移位,抑制HMGB1、IL-1β和TNF-α的分泌;靶向沉默HDAC3后,大量HMGB1定位于胞浆,经LPS刺激后蛋白定位无明显变化,且SFI不能逆转HMGB1的异常定位。可见SFI可能通过上调HDAC3表达从而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HMGB1核外迁移,进而抑制了其下游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HMGB1 hdac3 巨噬细胞 炎症 内毒素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3抑制剂RGFP966通过下调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抑制AIM2炎症小体活化和EMT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建军 张新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HDAC3抑制剂RGFP966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6~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IUA模型组(即宫内粘连大鼠模型组)、RGFP966治疗组(IUA模型组给予HDAC3抑制剂RGFP966治疗),每组6只。建立IUA大鼠模型。EL... 目的探讨HDAC3抑制剂RGFP966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6~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IUA模型组(即宫内粘连大鼠模型组)、RGFP966治疗组(IUA模型组给予HDAC3抑制剂RGFP966治疗),每组6只。建立IUA大鼠模型。ELISA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qPCR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α-SMA、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TGF-β1、SMAD3、p-STAT-1、STAT-1、AIM2、IL-18、cleaved-IL-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UA模型组大鼠子宫角壁变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α-SMA、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TGF-β1、SMAD3、p-STAT-1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强(P<0.05);AIM2、IL-18、cleaved-IL-1β的表达水平增强(P<0.05)。与IUA模型组相比,RGFP966治疗组部分逆转(P<0.05)了上述指标。STAT-1和IL-1β的表达水平在上述3个分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DAC3的抑制剂RGFP966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抑制AIM2炎症小体和EMT,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纤维化 宫内粘连 hdac3抑制剂RGFP966 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 AIM2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AC5/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廷婷 王宇红 +8 位作者 唐璎娟 杨松 郭海鹏 王婷婷 何璎 李萍 赵洪庆 周梓洋 邹蔓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8-1257,共10页
目的基于组蛋白去乙酰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通过对氯苯丙氨酸(PCPA)... 目的基于组蛋白去乙酰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通路,探讨柴金解郁安神方调节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通过对氯苯丙氨酸(PCPA)注射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失眠并发抑郁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金解郁安神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的水平;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高尔基染色(golgi staining)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HDAC5、MEF2C、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 1,SY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柴金解郁安神方可以提高模型大鼠的糖水偏好率,减少旷场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总活动路程,缩短定位航行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此外,柴金解郁安神方还能改善海马神经元及树突棘的损伤,增加海马神经元的树突分支长度和树突棘密度;恢复失眠并发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5-HT、DA的水平;下调HDAC5蛋白,上调MEF2C、PSD-95、SYN1蛋白的表达。结论柴金解郁安神方可能通过降低HDAC5蛋白的表达,从而解除对转录因子MEF2C的抑制,促进PSD-95、SNY1蛋白的表达,发挥对海马神经元及突触的保护作用,从而缓解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并发抑郁 柴金解郁安神方 组蛋白乙酰化酶5(hdac5) 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 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AM和HDAC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月 权春姬 +4 位作者 金雪梅 张金山 张紫薇 金仁顺 李珍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10,共9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沉默EpCA...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沉默EpCAM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和UALCAN数据库分析EpCAM和HDAC6 mRNA在各种癌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CAM和HDAC6蛋白在前列腺癌和癌旁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体外实验检测沉默EpCAM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EpCAM和HDAC6 mRNA在前列腺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62.61%vs 21.62%,P<0.001)。EpCAM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浸润程度、Gleason评分和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有关(P均<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DAC6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良性组织(81.74%vs 43.24%,P<0.001),其表达与WHO/ISUP预后分级分组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rbas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6,P=3.44e-06)。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与HDAC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4,P<0.001)。si-EpCAM转染DU-145前列腺癌细胞后,EpCAM和HDAC6蛋白表达减少;与si-NC组相比,si-EpCAM组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调(P<0.001),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和HDAC6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沉默EpCAM表达可抑制HDAC6表达,抑制DU145细胞侵袭能力,逆转EMT进程,EpCAM和HDAC6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EPCAM hdac6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4在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妮 田家通 +1 位作者 向珩 牛燕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4-488,共5页
骨骼肌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其质量和功能对于机体运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去神经支配、肢体固定、衰老或慢性疾病等因素会破坏肌纤维微环境稳态,使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效率低于降解效率,从而诱发骨骼肌萎缩。运动通过影响... 骨骼肌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其质量和功能对于机体运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去神经支配、肢体固定、衰老或慢性疾病等因素会破坏肌纤维微环境稳态,使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效率低于降解效率,从而诱发骨骼肌萎缩。运动通过影响骨骼肌细胞器功能、细胞信号转导以及表观遗传调控等方式在预防和治疗骨骼肌萎缩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但是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在多种骨骼肌萎缩模型中发现,骨骼肌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运动干预可促使HDAC4从细胞核易位到细胞质,并抑制其蛋白表达,来调节骨骼肌萎缩相关基因的转录。鉴于HDAC4与运动关系密切,并在调节骨骼肌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论述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HDAC4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运动与HDAC4的关系,以期为运动防治骨骼肌萎缩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hdac4 亚细胞定位 骨骼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2抑制剂CAY10683通过自噬对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璐懿 石春霞 +1 位作者 张丹眉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HDAC2抑制剂CAY10683在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AY10683组、自噬抑制剂MRT68921组和CAY10683/MRT68921联合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获... 目的:探究HDAC2抑制剂CAY10683在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AY10683组、自噬抑制剂MRT68921组和CAY10683/MRT68921联合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诱导建立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获取小鼠血清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一部分肝组织用于HE染色和电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肝组织用于生化检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UNC-51样激酶1和苹果酸脱氢酶1(MDH1)的相对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组织中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CAY10683可增加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肝脏内的自噬水平,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AY10683可降低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中肝组织内的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和LDH含量,增加肝组织内MDH1含量;MRT68921则相反;CAY10683一定程度上可拮抗MRT68921的作用。结论:HDAC2抑制剂CAY10683在小鼠肝衰竭进程中可能通过提高自噬水平改善肝脏内代谢,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自噬 代谢 hdac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targets HDAC3-FOXK1-interferon axis i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to ameliorate rheumatoid arthritis 被引量:2
9
作者 Hongzhen Chen Xuekun Fu +15 位作者 Xiaohao Wu Junyi Zhao Fang Qiu Zhenghong Wang Zhuqian Wang Xinxin Chen Duoli Xie Jie Huang Junyu Fan Xu Yang Yi Song Jie Li Dongyi He Guozhi Xiao Aiping Lu Chao Liang 《Bone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21-437,共17页
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n autoimmune disease.Early studies hold an opinion that gut microbiota is environmentally acquired and associated with RA susceptibility.However,accumulating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gene... 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n autoimmune disease.Early studies hold an opinion that gut microbiota is environmentally acquired and associated with RA susceptibility.However,accumulating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genetics also shape the gut microbiota.It is known that some strains of inbred laboratory mice a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while the others are resistant to CIA.Here,we show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fecal microbiota of CIA-resistant C57BL/6J mice to CIA-susceptible DBA/1J mice confer CIA resistance in DBA/1J mice.C57BL/6J mice and healthy human individuals have enriched B.fragilis than DBA/1J mice and RA patients.Transplantation of B.fragilis prevents CIA in DBA/1J mice.We identify that B.fragilis mainly produces propionate and C57BL/6J mice and healthy human individuals have higher level of propionate.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in RA are activated to undergo tumor-like transformation.Propionate disrupts HDAC3-FOXK1 interaction to increase acetylation of FOXK1,resulting in reduced FOXK1 stability,blocked interferon signaling and deactivation of RA-FLSs.We treat CIA mice with propionate and show that propionate attenuates CIA.Moreover,a combination of propionate with anti-TNF etanercept synergistically relieves CIA.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fragilis or propionate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the current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3 cytes INTERFE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GST-HDAC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吴非 嘉屋俊仁 坂口和靖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对His/GST-HDAC1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HDAC1的完整基因片断被克隆到pColdⅠ载体和pGEX载体上,并在其N末端分别联有His和GST;采用大肠杆菌BL21对HDAC1进行表达;采用亲和色谱对HDAC1进行纯化;用SDS-PAGE和蛋白质... 目的:对His/GST-HDAC1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HDAC1的完整基因片断被克隆到pColdⅠ载体和pGEX载体上,并在其N末端分别联有His和GST;采用大肠杆菌BL21对HDAC1进行表达;采用亲和色谱对HDAC1进行纯化;用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来验证表达和纯化效果;对HDAC1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多数HDAC1存在于大肠杆菌BL-21细胞裂解液的沉淀组分和纯化过程中的未结合组分中,小部分HDAC1可从细胞裂解液的上清液中得以纯化,但未显现出酶活性。用FPLC对HDAC1进行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HDAC1发生了分子聚集,使得它们的分子量大于正常分子量。结论:活性His/GST-HDAC1不能用大肠杆菌BL21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 hdac1表达 亲和纯化 hdac1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来源miR261、miR354及miR194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靶向HDAC2或CTLA-4
11
作者 叶汉挹 吕舜 +1 位作者 黎迎 董政起 《生命科学研究》 2024年第6期483-492,共10页
从药用、食用植物出发,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跨界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植物微RNA(microRNA,miRNA)序... 从药用、食用植物出发,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跨界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植物微RNA(microRNA,miRNA)序列;通过双荧光素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植物miRNA对CTLA-4、HDAC2的沉默效果;通过CCK-8法检测人源、小鼠源多种肿瘤细胞系在转染不同浓度(0~500 nmol/L)植物miRNA 48 h后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荔枝来源lch-miR261可靶向HUT-78、THP-1细胞的HDAC2产生体外抗肿瘤活性;甜橙来源csi-miR354-5p可靶向K562、THP-1细胞的HDAC2产生体外抗肿瘤活性;红豆杉来源tme-miR194-5p可以靶向Treg细胞的CTLA-4,且具有4T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B16、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效果。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荔枝来源miR261及甜橙来源miR354具有靶向HDAC2的抗肿瘤潜力;红豆杉来源miR194可用作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体内免疫抗肿瘤的潜力,在跨界抗肿瘤尤其是乳腺肿瘤治疗方面有巨大临床价值。该研究首次记录植物miRNA跨界调控肿瘤细胞系的选择性和双重性,为植物miRNA跨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疗法 植物微RNA 跨界调控 抗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3-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
12
作者 师瑜倩 成娟丽 张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剂RGFP966注射组(UAC+RGFP966组)以及UAC伴Nrf2激动剂Bardoxolone注射组(UAC+Bardoxolone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TMJ髁突软骨进行HDAC3、Nrf2和软骨细胞脂肪化标志分子脂联素(Adipon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比于同期对照组,UAC组大鼠TMJ髁突软骨退变明显,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与同期UAC组相比,注射RGFP966和Bardoxolone药物后,大鼠TMJ髁突软骨中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P<0.05),软骨退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UAC刺激通过HDAC3-Nrf2信号通路促进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局部药物注射干预HDAC3-Nrf2信号可抑制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及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hdac3-Nrf2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 脂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
13
作者 易琼 杨燕光 +5 位作者 王锋 钱霞 金建华 郝其洁 钱红燕 谭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9-855,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缺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培养VEC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培养环境下VE... 目的探究缺氧环境下miR-210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对肝癌VEC细胞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缺氧环境和正常环境下培养VEC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培养环境下VEC细胞miR-210和HDAC2表达。其中在缺氧环境下培养VEC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210 inhibitor组、HDAC2敲低组、miR-210 inhibitor+HDAC2过表达组,采用MTT法和Edu染色检测缺氧环境下各组VEC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小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组VEC细胞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形成;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各组VEC细胞血管VEGF表达释放;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检测其放疗耐药指数。结果与正常环境下培养的VEC细胞相比,缺氧环境下VEC细胞miR-210表达、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10 inhibitor组、HDAC2敲低组细胞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增殖率、通透性强度、成管长度、VEGF蛋白表达、细胞培养基中VEGF水平、放疗耐药指数降低(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210 inhibitor组相比,miR-210 inhibitor+HDAC2过表达组细胞HDAC2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增殖率、通透性强度、成管长度、VEGF蛋白表达、细胞培养基中VEGF水平、放疗耐药指数升高(P<0.05)。结论缺氧环境下下调miR-210可通过降低HDAC2表达而抑制肝癌VEC细胞增殖、血管通透性、血管形成及放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环境 MIR-210 hdac2 肝癌VEC细胞 血管形成 放疗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ck反应设计和合成新型HDAC抑制剂
14
作者 朱明霞 张蓬勃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利用Click反应将活性片段进行拼接,设计并合成新型的抗肿瘤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以3-氟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得到3-丙炔氨基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1);以2-溴乙醇为起始原料通过Williamso... 利用Click反应将活性片段进行拼接,设计并合成新型的抗肿瘤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以3-氟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得到3-丙炔氨基邻苯二甲酸酐(化合物1);以2-溴乙醇为起始原料通过Williamson反应、对甲苯磺酰化反应和叠氮化反应得到化合物4a—4c;化合物1和化合物4a—4c通过Click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a—5c.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进行确认,并采用HDACs试剂盒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b与阳性对照药物具有相当的HDAC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抑制剂 CLICK反应 设计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查尔酮片段的HDAC6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癌活性评价
15
作者 喻明军 程楠 +2 位作者 张小倩 李鑫鑫 李慧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2-57,共6页
查尔酮具有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一个重要的抗癌靶点.利用分子杂合原理,设计、合成了5个含查尔酮片段结构的HDAC6抑制剂,并在体外评价了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和HDAC6蛋白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 查尔酮具有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是一个重要的抗癌靶点.利用分子杂合原理,设计、合成了5个含查尔酮片段结构的HDAC6抑制剂,并在体外评价了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和HDAC6蛋白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胃癌细胞HGC27和MGC803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1.0~7.4μM之间;体外对HDAC6蛋白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4.6~47.8 nM之间.其中化合物17对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最强,与HDAC6蛋白亲和力也最强,分子对接也证实了这一结果 .因此,含查尔酮片段结构的HDAC6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 分子对接 hdac6抑制剂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D1、HDAC及其双靶点抑制剂在抗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延秋铭 叶理 +1 位作者 陈念 查晓明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46-149,152,共5页
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其可逆性及在疾病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调控癌细胞基因表达的重要靶点,抑制这两种蛋白可以显示出显著的肿瘤治疗效果。本综述聚... 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其可逆性及在疾病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调控癌细胞基因表达的重要靶点,抑制这两种蛋白可以显示出显著的肿瘤治疗效果。本综述聚焦于LSD1和HDAC的单靶点及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些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双靶点抑制剂通过同时抑制LSD1和HDAC活性,提供了超越单一抑制剂的抗癌效果,展示了改善治疗效果的潜力。文章细致回顾了这些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表现,指出其优势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hdac 双靶点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乳腺癌HDAC1和HDAC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兆进 赵琳 +2 位作者 任婕 白雪峰 魏敏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求HDAC1、HDAC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散发性乳腺癌标本119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18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DAC1、HDAC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求HDAC1、HDAC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散发性乳腺癌标本119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18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DAC1、HDAC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DAC1、HDAC2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在ERβ表达阳性的组织中,HDAC1表达显著增高;HDAC2与HER2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HDAC1和HDAC2在c-Myc阳性表达的组织中阳性率显著增高;MRP阳性表达的组织中,HDAC1表达显著增高,BCRP阳性表达的组织中,HDAC2表达显著增高。结论:HDAC1、HDAC2高表达与女性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产生耐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乳腺癌 hdac1 hda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766-5p/Hdac3信号轴的调控网络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发展及诱导心肌凋亡
18
作者 胡云辉 华蕾 +2 位作者 胡文义 代静澜 梁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6-0191,共6页
本研究主要是miR-766-5p-HDAC3信号轴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发展通过诱导心肌细胞H9C2凋亡导致心肌纤维化(MF)。方法 采用qRT-PCR实验检测AMI患者及AMI小鼠中miR-766-5p表达;双荧光素梅报告实验(Dual-Luciferase?Reporter)验证HDAC3... 本研究主要是miR-766-5p-HDAC3信号轴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发展通过诱导心肌细胞H9C2凋亡导致心肌纤维化(MF)。方法 采用qRT-PCR实验检测AMI患者及AMI小鼠中miR-766-5p表达;双荧光素梅报告实验(Dual-Luciferase?Reporter)验证HDAC3是miR-766-5p的靶向mRNA及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DAC3与miR-766-5p的调控关系;Tunel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缺氧培养箱中miR-766-5pinhibitor对H9C2细胞凋亡的调控;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注射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asson和SiriusRed染色法检测分析心肌注射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四周后左心室纤维化变化;采用CD31抗体(内皮细胞的标志基因)对小鼠左室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凋亡实验检测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心脏中Tunel阳性细胞。结果 miR-766-5p异常表达与AMI存在相关调控作用;miR-766-5p可下调HDAC3mRNA和蛋白的表达;心肌注射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所好转,Nppa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AMI小鼠;心肌注射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左心室纤维化减少,显示其心肌梗死程度有所好转;AMI组阳性信号明显增加,心肌注射miR-766-5pinhibitor后显著更加增强;miR-766-5pinhibitor的AMI小鼠心脏中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远远少于AMI小鼠。结论 miR-766-5p通过抑制HDAC3的表达显著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诱导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纤维化 miR-766-5p hda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HDAC6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初步功能检测
19
作者 陈志达 张鹏飞 +3 位作者 郗洪庆 戴广海 卫勃 陈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通过获得纯化有活性功能的GST-HDAC6融合蛋白,为去乙酰化酶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出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全长编码区基因序列,将其正确插入到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 目的通过获得纯化有活性功能的GST-HDAC6融合蛋白,为去乙酰化酶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出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全长编码区基因序列,将其正确插入到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DH5α中转化表达后,利用GST-Sepharose 4B亲和株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与纯化产物,最后通过去乙酰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获得约3 645 bp的DNA片段,并成功克隆至pGEX-KG载体上,经测序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在DH5α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70 000的目的蛋白,经纯化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GST-HDAC6,去乙酰化酶实验证明该蛋白活性良好。结论成功获得了活性良好的重组蛋白GST-HDAC6,为后续研究乙酰化修饰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6去乙酰化酶 GST-hdac6融合蛋白 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磊(综述) 汪贵英 王新华(审校)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109-112,共4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转移相关的蛋白。究竟哪些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转移相关的蛋白。究竟哪些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作为一类能够使组蛋白去除乙酰化修饰的蛋白,可以通过影响组蛋白与DNA双链的亲和性而改变染色质的凝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dacS 去乙酰化 hdac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