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Liutex涡识别法的水泵水轮机S区内流特性分析
1
作者 肖业祥 肖微 +2 位作者 任绍成 陈柳 刘子实 《水力发电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为探究水泵水轮机S特性出现的原因,首先将数值预测的特性曲线与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基于Liutex涡识别法分析了各过流部件在S特性区的流动和涡旋分布情况,探讨了S区相同转速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动变化规律。分析发现:相同转... 为探究水泵水轮机S特性出现的原因,首先将数值预测的特性曲线与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基于Liutex涡识别法分析了各过流部件在S特性区的流动和涡旋分布情况,探讨了S区相同转速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动变化规律。分析发现:相同转速下水轮机工况蜗壳内的流动稳定性较好,几乎没有涡旋出现;导叶和转轮域内流动较为均匀,只在无叶区分布有少量涡旋,水流稳定性较好。制动工况蜗壳内流动开始变得较不稳定,涡旋集中分布在蜗壳出口环面上,容易形成涡团阻碍水流进入固定导叶;在导叶叶栅间存在明显的涡旋和回流现象,导叶和转轮的叶栅堵塞较为严重。反水泵工况在尾水管出口出现螺旋状回流,导致流入转轮的水流发生旋转失速等不稳定现象;水流一部分在活动导叶进水边沿圆周方向高速流动,存在严重的流动分离现象,涡旋分布最密集,由于无叶区内存在压力突变区,导致涡旋几乎占据整个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式水泵水轮机 Liutex涡识别法 s特性 涡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S理论视角下公立医院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2
作者 凤磊 潘丽 +2 位作者 范兴良 王子良 钟力炜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规范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和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上海市中医医院引入7S理论,在战略规划、管理架构、制度体系、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人才队伍和专业技能等7大方面统筹规划,建立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主动服务上海市五大... 在规范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和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上海市中医医院引入7S理论,在战略规划、管理架构、制度体系、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人才队伍和专业技能等7大方面统筹规划,建立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主动服务上海市五大新城发展战略,培育医药卫生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一院三址一体化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理论 多院管理 一体化管理 一院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 Zorb装置分馏区和罐区布置要点分析
3
作者 宋佳璐 《能源化工》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以浙江石化180万t/a 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为例,对该装置分馏区和罐区管道、设备布置要点进行分析,包括管口方位的确定、塔顶安全阀管道布置、泵的布置、分馏构架(空冷器、稳定塔顶后冷却器、稳定塔回流罐等设备)布置以及地下污... 以浙江石化180万t/a 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为例,对该装置分馏区和罐区管道、设备布置要点进行分析,包括管口方位的确定、塔顶安全阀管道布置、泵的布置、分馏构架(空冷器、稳定塔顶后冷却器、稳定塔回流罐等设备)布置以及地下污油罐埋深计算等方面,为今后S Zorb装置配管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Zorb装置 分馏 管道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新病区精益5S管理实践
4
作者 贾院春 郑璋卉 黄奕欣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精益5S管理对医院新病区的管理效果。方法以急诊综合新病区为研究对象,对实施精益5S管理前(2023年9月1日-30日)和实施精益5S管理后(2024年4月1日-30日)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寻找病历时间、...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精益5S管理对医院新病区的管理效果。方法以急诊综合新病区为研究对象,对实施精益5S管理前(2023年9月1日-30日)和实施精益5S管理后(2024年4月1日-30日)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寻找病历时间、寻找用物时间、补充用物时间、取放用物时间等大幅度缩短(P均<0.05);设备使用后定位放置率、取放仪器时间、生命支持设备取用时间等明显改善(P均<0.05);医护人员疲劳程度减轻(P均<0.05)。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精益5S管理实施效果良好,可以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设备管理质量,同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 5s管理 精益管理 管理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气田S井区气藏递减规律研究
5
作者 刘智锋 关冲 赵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61-065,共5页
文章综合运用了地质建模与生产动态分析等手段,通过Arps递减理论及多种计算模型,深入剖析了延安气田S井区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并详细探讨其影响递减的因素。结果表明,S井区气藏递减类型多样,受渗透率、控制储量、地层压力、产水等多... 文章综合运用了地质建模与生产动态分析等手段,通过Arps递减理论及多种计算模型,深入剖析了延安气田S井区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并详细探讨其影响递减的因素。结果表明,S井区气藏递减类型多样,受渗透率、控制储量、地层压力、产水等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气田开发效率,需要结合上述递减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气田s 气藏递减规律 Arps递减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和HBsAb共存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和S区突变位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辉 郄恒宇 +1 位作者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寻HBsAg/HBsAb共阳性患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的284例HBsAg/HBsAb双... 目的探讨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寻HBsAg/HBsAb共阳性患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的284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519例HBsAg单阳患者,统计Age、ALT、AST、AST/ALT、TBiL、ALb、r-GT、HBsAg和HBsAg滴度、HBsAb、HBeAg、HBeAb、HBcAb、WBC,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HBV S区扩增成功的19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19例HBsAg单阳患者进行测序分析,统计高频突变位点,分析HBV S区突变特征,探寻HBsAg/HBsAb双阳患者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患者在性别、HBeAg、ALT、AST、TBiL、r-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Age、HBeAb、HBcAb、AST/ALT、Alb、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sAb双阳组患者C基因型占78.95%(15/19),其中A113D/T、A317C/S、A45T、A86G、A87T、A96V、A97P等突变频率较高,HBsAg单阳组C基因型占84.21%(16/19),V159A、M47T、I213L、A317S、E44G、Q267L突变频率较高,两组患者的高频突变位点明显不同。结论双阳和单阳CHB患者血清学和基因突变位点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HBV S区不同的突变位点进一步研究HBsAg和HBsAb共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跨膜结构域 主要亲水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S”管理在三甲医院一院多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张敏 王永芳 +1 位作者 焦亚云 杨雪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我院多院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研我院多院区病房管理现状,在标准化陈设管理中采用“9S”管理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各院区在环境、耗材、消防、门诊等方面与本部做到同质化管理。调查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我院多院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研我院多院区病房管理现状,在标准化陈设管理中采用“9S”管理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各院区在环境、耗材、消防、门诊等方面与本部做到同质化管理。调查患者满意度、护士对“9S”管理满意度和安全通道管理规范质量评价,观察标准化陈设实施“9S”管理后的效果。结果:“9S”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提高,病区安全通道规范率达到100%。结论:在一院多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采用“9S”管理模式,可改善医院各院区病区环境,保障病区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满意度,促进医院多院区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s”管理 一院多 标准化 陈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PreS/S区基因突变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致肝细胞肝癌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洋 何成山 +1 位作者 蒋秀娣 陆志成 《检验医学》 2024年第12期1229-1233,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等多种疾病。HBV S区基因组编码大表面蛋白(LHB)、中表面蛋白(MHB)、小表面蛋白(SHB),其基因组突变形成的变异S蛋白会在肝细胞内质网中大量积累,进而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等多种疾病。HBV S区基因组编码大表面蛋白(LHB)、中表面蛋白(MHB)、小表面蛋白(SHB),其基因组突变形成的变异S蛋白会在肝细胞内质网中大量积累,进而产生内质网应激(ERS)现象。同时,ERS和内质网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激活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和对治疗的应答,在促HC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HBV S区基因组突变引起变异S蛋白在内质网中堆积造成的ERS现象致HCC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突变 内质网应激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S井区盒8上亚段砂体叠置类型及其对气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家满 赵永刚 +2 位作者 申荣荣 于明航 阴旭航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为明确鄂北S井区盒8上亚段地层砂体叠置类型及其与气藏分布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等方法对研究区盒8上亚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垂向叠置及侧向接触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再结合试气资料探讨不同砂体叠置类型的气藏分布特征。结果表... 为明确鄂北S井区盒8上亚段地层砂体叠置类型及其与气藏分布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等方法对研究区盒8上亚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的垂向叠置及侧向接触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再结合试气资料探讨不同砂体叠置类型的气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鄂北S井区盒8上亚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有利砂体对应的沉积微相类型为边滩与河道充填微相;砂体垂向叠置类型可划分为分离式、叠加式、切叠式、替代式,侧向接触关系可划分为间湾接触、堤岸接触、对接式、侧切式、替代式;鄂北S井区盒8上亚段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主要为侧向切叠式和替代式,增加了砂体在侧向上的连通性;盒8上亚段砂体侧向接触关系主要为侧切式,提升了砂体侧向上的连通程度,气藏储存关系较好;单一、孤立存在的砂体,其连通性较差,整体的含气性也较差。该研究对寻找低渗透背景下产能高、潜力大的砂体分布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北s 盒8上亚段 砂体垂向叠置 砂体侧向接触 气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中和表位区S10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0
作者 王美娇 杨丹 +4 位作者 赵飞宇 李春秋 朱庆贺 邢晓旭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 试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毒株S1的S10表位区进行表达,并制备抗S10蛋白多克隆抗体。将S10区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ET-32a-S10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利用Ni柱进行亲和纯化后浓度为2.01mg·mL^(-1)。纯化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收集小鼠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可达到1∶12800,该抗体可以结合S10重组蛋白和天然PEDV HM2017毒株。研究成功制备了良好免疫原性的PEDV S10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S1蛋白及PEDV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蛋白 中和表位s10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氢区S187的大尺度CO多谱线观测
11
作者 徐小云 陈学鹏 +1 位作者 张世瑜 孙燕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共36页
大质量恒星强烈的反馈深刻影响其周围的星际介质,并可能触发下一代恒星形成.S187是位于银河系第2象限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呈现出“扫集-坍缩”的触发式恒星形成模式.基于“银河画卷”巡天^(12)CO/^(13)CO/C^(18)O(J=1-0,下文J=1-0为简... 大质量恒星强烈的反馈深刻影响其周围的星际介质,并可能触发下一代恒星形成.S187是位于银河系第2象限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呈现出“扫集-坍缩”的触发式恒星形成模式.基于“银河画卷”巡天^(12)CO/^(13)CO/C^(18)O(J=1-0,下文J=1-0为简便起见省略)谱线数据,对S187区域分子云的基本性质开展了研究,探索了该区域大质量恒星对分子云的反馈.利用GaussPy+和聚类算法,在该区域证认了32个分子云,并结合Gaia(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卫星恒星消光数据测量得到其中8个分子云的距离.S187区域由^(13)CO和C^(18)O示踪的相对致密的气体含量相比于银道面第2象限大部分区域的分子云高出1–2个量级.S187区域分子云中证认了243个^(13)CO团块和98个C^(18)O团块,其中有7个^(13)CO团块和5个C^(18)O团块有形成大质量恒星的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大质量恒星的反馈对其周围分子云的聚集作用明显,为下一代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云 星际介质:电离氢 恒星:形成 射电谱线:星际介质 星际介质:个别:s18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反演上海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
12
作者 冯策 宋秀青 +1 位作者 王仁涛 刘昊岚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4-1390,共17页
文中收集了上海及邻区5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1a的连续背景噪声垂向数据,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结合快速行进FMM成像方法,获得了上海及邻区5~30s周期范围内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面波相速度结构。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方法,反演得到... 文中收集了上海及邻区5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1a的连续背景噪声垂向数据,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结合快速行进FMM成像方法,获得了上海及邻区5~30s周期范围内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面波相速度结构。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方法,反演得到了研究区下方5~30km深度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上海及邻区的S波速度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横向和纵向非均匀性特点。在5~10km深度的浅层及上地壳,速度异常值的分布与域内地形地貌及大型断裂的展布存在一定相关性,低速异常分布受湖-苏断裂的影响较大。在15~20km深度的中下地壳,速度异常以枫泾-川沙断裂为界,由苏北至杭州湾速度逐渐升高,上海地区沿枫泾-川沙断裂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抬升形态。在25~30km深度范围内,速度异常分布反映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呈现西深东浅的埋深状态。综合AA′、BB′、CC′3条纵剖面的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1)上海及邻区地下结构变化平缓,地壳整体西厚东薄,起伏呈西低东高、中间隆起的形态;2)速度异常及地震活动性与断裂带关系密切,低速异常与大型断裂伴生出现。地震分布具有依附低速体及在断裂带附近、沿速度分界线排列的特点。结合相关结果分析认为,域内以浅源地震为主可能是被断裂切割较破碎的中上地壳与稳定的下地壳之间的应力不均衡所致;3)常熟地区5~25km深度内的低速异常一直存在,推测常熟一带存在热物质上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互相关 上海及邻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b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燕 蔡斌 +4 位作者 段勇 景媛媛 白珉 现红斌 巩晗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PreS-... 目的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PreS-S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和血清型,并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38份HBsAb阳性OBI血清样本中,11份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其中8份测序成功。C基因型5份,其中1份为血清型adw,4份为血清型adr;B基因型3份,全部为血清型adw。OBI毒株PreS-S区,PreS-S免疫反应区以及亲水区(MHR)氨基酸变异率均显著高于对应野毒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 0.8%,X^2=40.23,3.2%vs0.3%,X^2=52.13;3.6%vs 0.6%,X^2=10.25,均P<0.01),"α"抗原决定簇检测到I126T,Q129R,M133T,F134I,D1.44E,G145K突变。C基因型PreS-S区氨基酸变异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 1.2%,X^2=15.98,P<0.01);而其MHR,"α"抗原决定簇以及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突变率虽均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7%vs 1.7%,X^2=2.96;3.6%vs 2.9%,X^2=0.25;4.1%vs 2.3%,X^2=3.59,均P>0.05)。结论 OBI毒株PreS-S区,尤其是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发生较多变异,可能改变了病毒的免疫原性,造成免疫逃逸,从而导致HBsAbP阳性OB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hbvpres—s区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及邻区M_(S)≥6.0强震中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芬 《四川地震》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选取云南1992年1月至2021年8月应震效果通过R信度检验的11条地下流体前兆指标及2条地震学指标。利用数学模型对单项异常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并建立了预测阈值,为云南M_(S)≥6.0强危险区预测提供参考。利用分级预警模式建立了中期(T≤6个月... 选取云南1992年1月至2021年8月应震效果通过R信度检验的11条地下流体前兆指标及2条地震学指标。利用数学模型对单项异常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并建立了预测阈值,为云南M_(S)≥6.0强危险区预测提供参考。利用分级预警模式建立了中期(T≤6个月)和短临(T≤3个月)预测模型。通过研究1992年1月至2021年8月云南M_(S)≥6.0强震前小震空间活动特征,结果显示:M_(S)≥6.0强震危险区与强震前1~3年ML≥4.0地震有序活动区域相关,强震危险区位于或者邻近ML≥4.0地震有序活动区域;ML≥4.0地震有序活动呈现出围空、密集区和条带三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及邻 M_(s)≥6.0地震 综合预测 中短临预测 危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高后果区智能识别研究
15
作者 王彦青 尚嘉年 +1 位作者 刘新 刘建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90%以上,能有效识别高后果区。又以国内某管道高后果区为例,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数据表明,该模型智能识别出的高后果区信息与传统人工辅助识别信息一致,能满足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自动识别的实际需求,为高后果区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高后果区识别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高后果 YOLOv5s 目标检测 智能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掘进机“S”形开挖路径对小断面软岩输水隧洞稳定性的影响
16
作者 朱明星 王东 +1 位作者 陈浩哲 温友鹏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57-63,70,共8页
以四川亭子口灌区工程五通庙小断面泥岩输水隧洞为例,建立隧洞多进尺开挖模型,对比分析基于“S”形的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悬臂掘进机开挖2种路径下隧洞围岩塑性区、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的演化特征与规律,比较2种路径对软岩隧洞开挖稳定性... 以四川亭子口灌区工程五通庙小断面泥岩输水隧洞为例,建立隧洞多进尺开挖模型,对比分析基于“S”形的由上至下与由下至上悬臂掘进机开挖2种路径下隧洞围岩塑性区、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的演化特征与规律,比较2种路径对软岩隧洞开挖稳定性的影响差异,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初期由下至上路径对临近围岩扰动更大,掌子面开挖完成后则是由上至下路径形成的围岩塑性区与薄弱区范围更大,2种路径下在隧洞两侧边墙形成的塑性区范围最大跨度与在隧洞底部形成的塑性区范围最大跨度的比值均接近2;由上至下较由下至上路径引起的软岩隧洞拱顶下沉更为显著,掘进进尺段的蠕变形态特征前者也更为明显;2种路径下隧洞净空收敛水平测线距的变化程度接近,2条斜测线距则是由上至下路径收敛程度更高;由下至上路径对软岩开挖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掘进机 s”形开挖路径 软岩隧洞 围岩稳定性 塑性 拱顶下沉 净空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顾广明 王丽 +1 位作者 蒋德林 曹育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不同时期的信息源发现监测目标信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目标区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信息处理的平台与框架,进行遥感专题数据与规划数据叠加,以及在矿山开发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并构建了“3S”... 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不同时期的信息源发现监测目标信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目标区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信息处理的平台与框架,进行遥感专题数据与规划数据叠加,以及在矿山开发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并构建了“3S”技术在煤矿区开发现状及环境调查与监测中应用的集成模式,为客观评价矿产资源规划落实情况,快速查明矿区生态环境现状、灾害地质及环境治理工程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维护矿业秩序以及综合整治矿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煤矿 开发现状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凤太矿集区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任鹏 梁婷 +3 位作者 刘扩龙 牛亮 鲁麟 张文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凤太矿集区位于秦岭泥盆系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铅锌矿床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和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的硅质岩中。对区内三个典型铅锌矿床中S、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铅硐山、八方山、银母寺3个铅锌矿床金属硫化物的δ34S... 凤太矿集区位于秦岭泥盆系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铅锌矿床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和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的硅质岩中。对区内三个典型铅锌矿床中S、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铅硐山、八方山、银母寺3个铅锌矿床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小,均不超过10‰。区内硫化物的δ34S值总体变化于4.3‰-13.2‰,指示S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作用。3个矿床矿石矿物的Pb同位素中206Pb/204Pb变化于17.775-18.180,207Pb/204Pb变化于15.457-15.805,208Pb/204Pb变化于37.977-38.670。各个矿床之间Pb同位素组成均有较大的重叠,暗示3个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铅源。通过Pb同位素构造模式图解以及Δβ-Δγ分类图解分析表明,矿石铅来源于早古生代中期到末期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以及晚古生代扬子板块、秦岭微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历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PB同位素 铅锌矿床 凤太矿集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S形区流动特性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兰金 王正伟 常近时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3,73,共6页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转轮的离心效应较混流式水轮机明显,形成了全特性曲线上的S形特性。该S形区水泵水轮机流道内流动状况很不稳定,为了详细了解该区域的流动特性,选取等开度下水轮机工况、水轮机飞逸工况、零流量附近水轮机制动工况、零...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转轮的离心效应较混流式水轮机明显,形成了全特性曲线上的S形特性。该S形区水泵水轮机流道内流动状况很不稳定,为了详细了解该区域的流动特性,选取等开度下水轮机工况、水轮机飞逸工况、零流量附近水轮机制动工况、零流量附近反水泵工况以及反水泵工况等5个工况点进行全流道定常流和非定常流数值分析。定常流动分析表明:全特性曲线上的S形区转轮和导叶流道内存在大量的涡,消耗了大量的水能,致使机组输出功率很小。非定常流场计算表明:在S形过渡工况区,蜗壳与尾水管直锥段内的压力脉动频率与幅值均相近,且幅值小;而导叶至叶片的无叶区和叶片进口的压力脉动幅值高,主要为高频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s 湍流模型 非定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JL毒株S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线性抗原表位区的鉴定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东波 冯力 +4 位作者 陈建飞 时洪艳 佟有恩 刘胜旺 陈洪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9,共6页
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JL毒株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的3个相互重叠的cDNA克隆覆盖了S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EDV CH/JL株S基因与CV777、Brl/87、JS、KPEDV和Chinju99毒株S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96.87%、96.41... 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JL毒株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的3个相互重叠的cDNA克隆覆盖了S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PEDV CH/JL株S基因与CV777、Brl/87、JS、KPEDV和Chinju99毒株S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96.87%、96.41%、94.02%和93.9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17%、95.88%、96.10%、92.36%和92.05%;分子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EDV CH/JL株S基因与JS毒株S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群。利用DNAstar Protean程序预测了PEDV CH/JL株S蛋白一个抗原表位区(83-276aa),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终浓度1.0mmol/L的IPTG诱导下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预测的抗原表位区GST融合蛋白能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多克隆抗血清反应,提示该抗原表位区含有线性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序列分析 线性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