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sCD40L及防御素-7变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羽 平倩 +2 位作者 陈玉 雷力民 张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基于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sCD40L及防御素-7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作用。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对照组(SAP组)及SAP-CNI1493干预组(SAPCNI1493组)。采用... 目的基于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sCD40L及防御素-7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作用。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对照组(SAP组)及SAP-CNI1493干预组(SAPCNI1493组)。采用50 g/L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术后1、3、6 h处死大鼠并取血。对胰腺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RT-PCR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p38MAPK mRNA及回肠末端组织防御素-7 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结果 SAP组各时间点p38MAPK、sCD40L及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较SAP-CNI1493组明显升高(P<0.05);SAP组各时间点防御素-7表达水平较SAP-CNI1493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sCD40L及防御素-7表达在SAP病情发生及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防御素-7 SCD40L P38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傅希玥 李守民 +3 位作者 王婷婷 李兴国 孙俊 陆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90,共6页
目的构建β-淀粉样肽(1-40)(Aβ1-40)联合D-半乳糖(D-gal)致痴呆模型,探讨天麻素抗氧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侧脑室注射Aβ1-40联合腹腔注射D-gal构建SD大鼠痴呆模型,并同时给予天麻素预防性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M... 目的构建β-淀粉样肽(1-40)(Aβ1-40)联合D-半乳糖(D-gal)致痴呆模型,探讨天麻素抗氧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侧脑室注射Aβ1-40联合腹腔注射D-gal构建SD大鼠痴呆模型,并同时给予天麻素预防性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MWM)进行行为学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过氧化氢(H2O2)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中p38和P-p38的含量。结果痴呆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在第Ⅲ象限逗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皮质H2O2的含量增加,皮质GSH和GR的含量降低(P<0.05),P-p38表达增加(P<0.05);而天麻素治疗后:与痴呆模型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第Ⅲ象限逗留的时间明显增加(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皮质H2O2的含量减少,皮质GR和GSH的含量升高(P<0.05),P-p38表达减少(P<0.05)。p38的表达在3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影响了痴呆模型大鼠皮质部分内源性巯醇抗氧化物(酶)如GSH和GR的含量,抑制了H2O2的产生,影响了P-p38的表达,对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β-淀粉样肽(1-40) D-半乳糖 P-P38 MORRIS水迷宫 巯醇抗氧化物(酶)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第38至40窟调查简报 被引量:15
3
作者 苗利辉 谭林怀 +1 位作者 肖芸 庞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47,共22页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依塔格山上。始凿于公元3世纪,公元8世纪下半叶以后逐渐废弃。克孜尔石窟洞窟类型多样,壁画精美,艺术风格独特,在东亚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佛教东渐的重要一站。...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依塔格山上。始凿于公元3世纪,公元8世纪下半叶以后逐渐废弃。克孜尔石窟洞窟类型多样,壁画精美,艺术风格独特,在东亚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佛教东渐的重要一站。克孜尔石窟第38至40窟是一组洞窟,包括中心柱窟、僧房窟和方形窟。其中38窟是中心柱窟,是礼拜活动场所。主室正壁有佛龛,龛内原有佛像。洞窟其它壁面则绘制有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以及天相图、弥勒说法图等,体现了小乘说一切有部"惟礼释迦"的观念。第39窟为方形窟,穹窿顶,窟内没有绘制壁画,可能是用于讲经的。40窟为僧房窟,窟内有生活设施,如壁炉和床,壁炉用于取暖,床用于禅修和休息。这三种洞窟的组合,共同服务于信徒观像和禅修功能。根据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因素,这组洞窟应当开凿于公元5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城 克孜尔石窟 38-40 公元5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