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1
作者 薛圣留 胡美龙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2-226,共5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during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PCT) for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3 to April 2007, 8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tre... Objective: To analyze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during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PCT) for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3 to April 2007, 8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postoperative IPCT us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s), during which the complications that occurred in association with CVCs were documen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10 out of the 80 patients, yielding a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12.5%. Main complications included abdominal pain (3.8%), local infection (1.3%), catheter obstruction (2.5%), leakage (2.5%) and dislocation (2.5%). All patients successfully finished their IPCT,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There occurre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or treatment-related deaths. Conclusion: It is convenient and safe to carry out postoperative IPCT for gastric cancer using CVCs, which, with a low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 rate, should be recommended for more clinic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catheterIZATION Central venous COM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化疗胃癌患者实施思维导图导向的FFC干预效果评价
2
作者 林丽惠 吴文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实施思维导图导向的前馈控制(FFC)干预对行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胃癌患者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胃癌患者25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实施思维导图导向的前馈控制(FFC)干预对行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胃癌患者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胃癌患者25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与研究组(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导向的FFC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第30 d,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AMD、HAMA评分偏低(t_(1)=44.154,t_(2)=27.970,P均<0.05)。干预30 d内,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偏低(χ^(2)值校正=4.288,P<0.05)。干预第30 d,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偏高(χ^(2)=7.504,P<0.05)。结论:在行PICC置管化疗胃癌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导向的FFC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导向的前馈控制干预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 胃癌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牙垫在急诊洗胃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剑虹 许实燕 +2 位作者 梁沛然 陈雪华 吴妙桓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1期20-21,25,共3页
目的探讨胃镜牙垫在急诊洗胃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中毒需洗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传统金属开口器组70例,使用胃镜牙垫组70例。结果两组在插管所需时间、插管首次成功率及插管洗胃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胃镜牙垫在急诊洗胃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中毒需洗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传统金属开口器组70例,使用胃镜牙垫组70例。结果两组在插管所需时间、插管首次成功率及插管洗胃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胃镜牙垫组在插管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传统开口器组,而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开口器组。结论应用胃镜牙垫行急诊洗胃插管,提高了插胃管首次成功率,缩短了插胃管所需时间,减少了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节省人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胃镜 洗胃 急诊 首次 牙垫 不良反应 病人 发生率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的鼻部皮肤受损率 被引量:5
4
作者 倪逸倩 张伟英 姜春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52-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8-10月,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查找分析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实行品管圈活动后,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率由33.33%下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8-10月,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查找分析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实行品管圈活动后,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率由33.33%下降至8.33%,小组成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鼻部皮肤受损率的实践中效果显著,还使得团队合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留置胃管 鼻部皮肤受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薛芬 杨付连 +1 位作者 鲁娟娟 薛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GF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Rood技术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秋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6期176-178,183,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经鼻置胃管,观察组采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以及置... 目的探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经鼻置胃管,观察组采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以及置管后不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成功置管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过程中恶心、置管过程中呕吐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症状、声带沙哑症状、食道出血症状及鼻腔出血症状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减少了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石蜡油置胃管法 常规经鼻置胃管 置管成功率 不良症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虹 韩世权 +2 位作者 房开宇 马新跃 彭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对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脂肪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直接盲...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对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脂肪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直接盲穿组和超声引导组,每组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R-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IGF-1水平。统计穿刺成功和术中血管损伤、导管漂移患者。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治疗前后抵抗素、瘦素、脂联素、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的降低幅度大于直接盲穿组(P<0.05)。超声引导组IGFR-1、IGF-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直接盲穿组(P<0.05),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直接盲穿组(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高于直接盲穿组(P<0.05),血管损伤发生率、导管漂移发生率低于直接盲穿组(P<0.05)。超声引导组总有效率高于直接盲穿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直接盲穿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胃癌可调控患者脂肪因子、IGF-1水平,降低手术过程中血管损伤和导管漂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癌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导管技术 脂肪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润梅 吴美英 +2 位作者 戚荟 区利娟 魏见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7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本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病房收治的咽部高反应性清醒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 目的:观察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本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病房收治的咽部高反应性清醒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置管,观察组给予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置管。观察两组置管成功所需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及失败率,黏膜出血、胃管扭结及窒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置管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50、6.168,P=0.000、0.000)。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观察组置管失败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058、5.659,P=0.000、0.017)。观察组置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8,P=0.019)。结论:冰浴胃管联合刺激吞咽反射在咽部高反应性患者置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置管过程中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浴胃管 吞咽反射 咽部高反应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伍锦浩 朱达坚 +2 位作者 戎祯祥 陈小伍 剧永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研究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84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并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 目的研究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84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穿刺造口管,并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化疗6个疗程结束,根据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剂型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42例,其中A组为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液(瑞能),每天1500ml,共7天,B组为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穿刺造口管给予普通匀浆膳食,每天1500ml,共7天;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营养、免疫指标。结果化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在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辅助化疗 空肠穿刺置管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雷舒 汪秀云 +1 位作者 许辉琼 刘霞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患者置管后是否出现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患者置管后是否出现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有25例出现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20.8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OR=3.102,95%CI 1.253~5.682,P=0.013)、临床分期为Ⅲ—Ⅳ期(OR=2.433,95%CI 1.012~3.451,P=0.005)和置管前D-D>0.5 mg/L(OR=2.685,95%CI 1.019~3.798,P=0.008)是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腺癌、临床分期为晚期、置管前D-D水平较高是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及时为胃癌患者实施有效预防措施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鑫 吴澄安 +4 位作者 郭子黄 高岩 吴晋宁 顾建平 范春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3-424,共2页
本文报告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腺癌10例,以同期经周围静脉化疗的晚期贲门腺癌16例为对照,灌注或化疗药物均为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结果表明胃左动脉灌注者全身反应小,能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可使个别病... 本文报告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胃左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晚期贲门腺癌10例,以同期经周围静脉化疗的晚期贲门腺癌16例为对照,灌注或化疗药物均为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结果表明胃左动脉灌注者全身反应小,能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可使个别病人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故认为经皮股动脉穿刺胃左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可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注药 动脉插管 贲门癌
全文增补中
改良体位与导丝引导置管法联合应用价值
12
作者 余淑贤 陈丽东 张雪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的68 例ICU 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加导丝引...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的68 例ICU 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管留置法,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各34 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无改变(P > 0.05);对照组置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发生改变(P < 0.05)。结论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应用于ICU 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体位 导丝引导置管法 ICU 人工气道 胃管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其中30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10例需急诊行置管洗胃,均采取血压检查、吸氧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静...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其中30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10例需急诊行置管洗胃,均采取血压检查、吸氧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置管洗胃与气管插管均成功(100%),采取急救以后32例完全遗忘操作过程,其余8例遗忘部分或者是大部分,并未出现并发症,且无镇静过度症状。治疗后5min、15 min、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应用咪达唑仑,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急诊抢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置管洗胃 气管插管 清醒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包莉萍 程如虹 魏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6-557,共2页
目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4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 目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术后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方法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结果4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药物后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导管并发症,保证了各种治疗顺利完成。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胃肠道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药物中毒洗胃技术改进联合共情护理应用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黎红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急诊洗胃技术改进联合共情护理模式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洗胃抢救的60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观察组实施改良洗胃...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急诊洗胃技术改进联合共情护理模式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洗胃抢救的60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观察组实施改良洗胃技术改进联合共情护理模式干预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和救治效果,包括首次置管成功率、洗胃效率、配合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治疗时间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和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置入胃管平均用时、洗胃完成平均时间、胃管堵塞率、胃部损伤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洗胃技术进行改进,联合应用共情护理模式,可明显提升患者对洗胃救治的配合程度,缩短胃管置入和洗胃耗时及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中毒 急诊洗胃 置管技术 共情护理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训中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峰 赵楠 翟春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4期148-150,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护理导尿术和胃管置入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5人,采用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实训教学;对照组35人,采用普通... 目的通过建立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护理导尿术和胃管置入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5人,采用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实训教学;对照组35人,采用普通外科多功能人的实训教学。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导尿术和胃管置入术理论与临床实训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的应用与普通外科多功能人的临床实训教学相比,显著提高了的导尿术和胃管置入术教学效果,对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导尿术和胃管置入术的操作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 导尿术 胃管置入术 临床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毒人群适应性置胃管洗胃途径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以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8期32-33,5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毒人群选择适应性置胃管洗胃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就诊接受洗胃抢救的66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置管洗胃插管方式随机化。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接受洗胃抢救... 目的:观察不同中毒人群选择适应性置胃管洗胃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就诊接受洗胃抢救的66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置管洗胃插管方式随机化。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接受洗胃抢救的72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置管洗胃插管方式根据不同中毒人群选择适应性置管。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洗胃时间、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和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洗胃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中毒人群选择适应性置管洗胃的置管方式,可明显提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改善洗胃效果,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洗胃 置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手术胃管置入时机临床对比分析
18
作者 赵明宏 贺玉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4X期683-684,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常规术前未行麻醉时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全麻后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常规术前未行麻醉时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全麻后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疼痛反应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术前置入胃管导致患者不适,宜选择在全麻后置入胃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胃管置入时机 成功率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海琴 王凌莉 彭海菁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7期201-203,220,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5例)选择普通硅胶胃管方法展开;观察组(65例)选择螺... 目的探讨选择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5例)选择普通硅胶胃管方法展开;观察组(65例)选择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方法展开;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危重患者住院时间为(13.19±1.69)d,显著短于对照组(17.13±1.49)d(P<0.05);同对照组危重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9.23%)比较,观察组(6.15%)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干预期间,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胃管痛苦感以及不良刺激感,对于危重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置管并发症的减少、营养支持满意度的提升,可获得确切效果,最终对于危重患者的康复加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 普通硅胶胃管 螺旋型鼻肠管置管 住院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静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的20例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胃癌患者,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以及焦虑状况。结果护理前后患...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的20例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胃癌患者,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状况以及焦虑状况。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焦虑现象的比较:对比护理前,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现象有所减缓,焦虑状况得到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PICC置管的胃癌患者优质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患者焦虑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深静脉血栓 胃癌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