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1
作者 程建和 吕仁发 +2 位作者 章毛古 吴广 郭金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鹰潭市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92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根据...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鹰潭市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92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4 h进行早期手术治疗)、B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4 h进行延迟手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侧Mayo肘关节功能量表评分、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与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早期手术、延迟手术,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性相当,但早期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早期手术 延迟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2
作者 纵成成 杨峰 +1 位作者 张思成 孙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治疗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治疗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过程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7 d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肘关节活动能力、肘关节功能差异,并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6.9±8.1)min、(6.8±1.8)d,均长于对照组[(53.0±6.7)min、(5.5±1.5)d],出血量为(48.0±5.6)mL,大于对照组[(17.4±5.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3 d的VAS评分分别为(2.74±0.69)、(1.43±0.52)分,均高于对照组[(2.21±0.53)、(1.31±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周,观察组患儿的肘关节屈曲、伸直功能分别为(129.6±7.0)、(6.7±1.7)°,均小于对照组[(134.9±6.1)、(8.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肘关节旋前、旋后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肘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肘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肘关节活动稳定性评分、日常活动情况评分、Mayo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并发症率为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联合内侧小切口经皮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尤其对尺神经损害更低,但是所需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大、术后恢复时间稍长,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固定 小切口 内固定 gartland 肱骨上骨折 儿童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进针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光辉 张茗慧 +2 位作者 李小荣 潘永太 邓建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由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手术治疗的24例儿童GartlandⅢ... 目的 探讨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由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手术治疗的2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评分。结果 24例患儿均成功由一名医生完成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7个月。手术时间为25~40 min,平均32.3 min。术后3例患儿出现张力性水疱,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1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单人闭合复位单桡侧交叉进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上可行,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闭合复位 桡侧进针 gartl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涛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3期68-70,7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骨三科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7例)与试验组(37例)。参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试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改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gartland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易亮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5期935-936,共2页
探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选取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后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 探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选取收治的74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后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疗效。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优势较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双侧入路 交叉克氏针固定 小儿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鱼降钙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楚群 赖伟强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时间2013年6月~2016年6月,基于患儿家长的知晓同意下,按随机对照实验法将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时间2013年6月~2016年6月,基于患儿家长的知晓同意下,按随机对照实验法将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60例,两组患儿都予以内固定术治疗,在该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以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个月骨痂生长情况和术后3个月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1个月骨痂生长评分和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要高,两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可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便于骨折尽快愈合,所获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降钙素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功能 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手术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标 孙克明 +2 位作者 李振威 郭占豪 孙维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手术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GartlandⅢ型SHF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外侧入路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术,根... 目的比较早期手术与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2例GartlandⅢ型SHF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外侧入路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机将患儿分为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4 h,n=51)和延迟手术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4 h,n=41)。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闭合转切开复位例数及术中拍X线片次数。术后1 a,测量2组患儿患肢与对侧健肢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和提携角,对2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量表(MEPS)评分和Flynn评分,依据Flynn评分判定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患儿中术中闭合转切开复位1例(1.96%),延迟手术组患儿中术中闭合转切开复位1例(2.44%),2组患儿术中闭合转切开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7,P>0.05)。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患儿术中拍X线片次数分别为(15.2±3.1)、(16.4±3.5)次,2组患儿术中拍X线片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5,P>0.05)。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4)、(33.5±5.2)min,2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P>0.05)。术后1 a,2组患者健侧和患侧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提携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患儿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分别为(95.1±2.5)、(92.6±3.5)分,2组患儿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3,P>0.05)。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患儿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0%(47/51)、90.2%(37/41),2组患儿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1,P>0.05)。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51)、2.44%(1/41),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3,P>0.05)。结论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SHF疗效相当,且延迟手术并未增加切开复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早期手术 延迟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鑫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索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 目的:探索两种疗法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角度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40.28±11.46)min、术中出血量(8.39±4.76)mL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82±1.15)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屈曲丢失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伸展丢失(0.92±0.45)和屈伸活动范围丢失角度(2.07±0.7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为优、良、中、差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较高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疗效显著,但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以及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功能恢复好,因而效果更好,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屈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军 王冶 +3 位作者 周彬 向福胜 张绍春 张玉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91-92,96,共3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伤侧、受伤时间、骨折类型,...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伤侧、受伤时间、骨折类型,是否合并神经损伤等情况,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术后Baumann角、Flynn评定。结果 12例闭合复位成功,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无新发桡神经、尺神经损伤,无血管损伤,Baumann角72.5°,无肘内翻病例发生。根据改良Flynn标准进行评定,12例病例术后随访,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操作可重复,是一项安全并可靠的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Gardland 闭合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达源 赵明远 谭务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闭合复位内固定,30例)与...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闭合复位内固定,30例)与观察组(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30例),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儿疗效、手术指标、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屈曲、旋前、旋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难复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能提高疗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景龙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3期67-68,70,共3页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3例临床确诊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有限切开复位组(n=39)和闭合复位组(n=44),分别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3例临床确诊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有限切开复位组(n=39)和闭合复位组(n=44),分别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35例均闭合复位满意,9例转行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切开复位组39例患儿均成功复位。有限切开复位组的手术时间较闭合复位组短(t=8.63,P<0.05),术中透视次数较闭合复位组少(t=5.02,P<0.05);有限切开复位组的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χ2=9.4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术后疗效好,复位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gartland 儿童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和内外双侧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喻海筹 周智 +1 位作者 宋瑞清 李谋林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目的评价后入路和内外双侧入路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甲组应用... 目的评价后入路和内外双侧入路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甲组应用后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乙组应用内外双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不同入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乙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石膏固定时间少于甲组(P<0.05),乙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选择内外双侧入路术治疗,可缩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稳定可靠,为一种理想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入路 内外双侧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杰 李卓燕 张雨辰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9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 目的探讨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1月无锡儿童医院收治的6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施以石膏固定治疗,研究组施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lynn肘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及Fly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SA评分与Flynn评分分别为(2.02±0.53)分、(85.79±6.53)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1、9.771,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改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固定治疗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横切口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学来 许永武 +1 位作者 任德胜 李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前路横切口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 目的分析前路横切口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前路横切口内外髁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方横切口入路可显著改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前路横切口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固定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志军 张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究克氏针固定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后入路... 目的探究克氏针固定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儿分为后入路组(39例,后入路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和侧入路组(41例,内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随访结束后患肢的Baumann角和提携角、肘关节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侧入路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后入路组(P<0.05)。侧入路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后入路组(P<0.05)。随访结束后,侧入路组的Baumann角和提携角明显大于后入路组(P<0.05);侧入路组患儿患肢肘关节屈曲、背伸、旋前和旋后的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后入路组(P<0.05);侧入路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后入路组(P<0.05)。结论内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儿的Baumann角和提携角,还可促进患肢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固定 后入路 内外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革 陈顺德 +2 位作者 郭升辉 崔立生 康海龙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正骨外加四合一夹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提... 目的:研究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正骨外加四合一夹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提携角减少度、肘关节伸屈受限度及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达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提携角减少度、肘关节伸屈受限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治疗组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能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分步法 中医正骨外加四合一夹板固定
原文传递
鲑鱼降钙素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
17
作者 曾晓辉 万玲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5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37),两组患儿均行闭合复位...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37),两组患儿均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儿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7、15、30 d骨折愈合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Flyn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时,两组患儿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30 d时,试验组患儿骨痂生长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儿Flynn功能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88,P=0.043)。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有效促进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和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tland肱骨上骨折 内固定术 鲑鱼降钙素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覃肖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9-11,共3页
分析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我院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0例,分为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观察组、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 分析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我院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0例,分为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观察组、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各20例。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 儿童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和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健 唐青松 +4 位作者 杨周健 宋鹏 蒲永斌 陈曹婧 刘钧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比较闭合和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01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29例;年龄2~13... 目的比较闭合和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01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29例;年龄2~13岁,平均5.8岁。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切开组(n=51,采用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闭合组(n=50,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术后3、6个月测量Baumann角和提携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优良率(88.2%vs.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1,P=0.309);闭合组术中失血量(2.0±0.9)m L、手术时间(23.0±3.2)min、住院时间(7.5±1.6)d及骨折愈合时间(5.2±1.1)个月均少(短)于切开组[(12.1±1.2)m L、(35.8±4.0)min、(12.4±2.5)d、(8.9±2.8)个月,t=48.253、17.871、11.706、8.708,均P<0.001];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提携角[(12.5±2.5)°vs.(12.9±2.0)°、(12.5±2.3)°vs.(12.9±2.6)°]和Baumann角[(71.3±9.3)°vs.(72.6±12.2)°、(70.2±8.3)°vs.(71.8±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0.614、0.603、0.865,P=0.650、0.541、0.548、0.389);经随访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vs.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4,P=0.546)。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且创伤小、骨折愈合较快,对患儿皮肤美观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gartland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4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劲生 叶一 史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肘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提高手术疗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gartland 肘前外侧入路 内固定 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