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的繁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胜洪 黄碧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93-95,共3页
对多花山竹子枝条插穗基部采用不同的切制方法和不同的激素水平处理,种子分剥皮和不剥皮两组进行不同激素水平处理后进行播种。研究表明:多花山竹子的扦插繁殖在各种条件下均较难成活;而种子在人工剥皮后用BA(50μl/L)处理后的繁殖效果... 对多花山竹子枝条插穗基部采用不同的切制方法和不同的激素水平处理,种子分剥皮和不剥皮两组进行不同激素水平处理后进行播种。研究表明:多花山竹子的扦插繁殖在各种条件下均较难成活;而种子在人工剥皮后用BA(50μl/L)处理后的繁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激素 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人工剥皮 道路绿化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竹果树皮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婧 崔圆圆 +2 位作者 牛艳芬 杨光忠 陈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9-583,共5页
目的研究木竹果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树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木竹果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和HPLC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检测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LPS诱... 目的研究木竹果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树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木竹果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硅胶和HPLC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检测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2,6-二甲氧基对苯醌(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4-丙酮基-3,5-二甲氧基-1,4-对醌醇(4)、1-羟基-3,6,7-三甲氧基口山酮(5)、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6)、GB1a glucoside(7)、volkensiflavone(8)、fukugetin(9)。其中,化合物8和9可抑制NO的生成,IC50分别为25.48和44.17μmol/L。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8和9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竹果 树皮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山竹子组培初代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2 位作者 周俊新 余荣卓 黄华明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92-96,共5页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消毒时间为2 min时其污染率最高、死亡率与存活率较低。消毒时间为6 min时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居中、存活率最高。消毒时间为10 min时其污染率与存活率最低、死亡率最高。以MS和B5作为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初代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若对MS和B5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其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促进作用不同,MS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9 mg/L,B5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6 mg/L。综上,外植体消毒时间为6 min、MS+6-BA 1.6 mg/L+NAA 0.9 mg/L的培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组织培养 繁殖技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因子对多花山竹子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李肇锋 余荣卓 +2 位作者 邱群 黄华明 周俊新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探讨多花山竹子林下栽培种植技术,选择1 a生多花山竹子优良容器培育实生苗,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市郊试验站龙船山樟树林下开展不同坡位和光照强度(郁闭度)两个生境因子造林对比试验,并在造林4 a后对多花山竹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 为探讨多花山竹子林下栽培种植技术,选择1 a生多花山竹子优良容器培育实生苗,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市郊试验站龙船山樟树林下开展不同坡位和光照强度(郁闭度)两个生境因子造林对比试验,并在造林4 a后对多花山竹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各生长性状的影响的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在树高、地径和侧枝量性状上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生长性状间的影响表现为地径>侧枝>树高,而对其成活率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光照强度(郁闭度)对其树高、地径和侧枝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表现为6700~8200 lx(中)(郁闭度约0.7)>7800~8500 lx(郁闭度约0.5)(强)>5500~6500 lx(弱)(郁闭度约0.9),而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其最高与最低分别为96.7%、85.2%,相差11.5个百分点。因此,在林下套种多花山竹子时,应选择郁闭度在0.7左右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下坡位,才能取得理想的栽培种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生长现状 地位 光照强度 林下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