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pective of Chinese GF-1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in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被引量:22
1
作者 ZHOU Qing-bo YU Qiang-yi +2 位作者 LIU Jia WU Wen-bin TANG Hua-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However, the major data sources of high-resolution images are not owned by China. The cost of large scale u...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However, the major data sources of high-resolution images are not owned by China. The cost of large scale use of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data becomes prohibitive. In pace of the launch of the Chinese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s", China is able to receive superb high-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s (GF series) that equalizes or even surpasses foreign similar satellites in respect of spatial resolution, scanning width and revisit period. This paper provides a perspective of using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satellite GF-1 for agriculture monitoring. It also asse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GF-1 data for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and identifie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rom regional to national scales. GF-1's high resolution (i.e., 2 m/8 m), high revisit cycle (i.e., 4 days), and its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VNIR) spectral bands enable a continuou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agricultural dynamics monitoring. Thus, it has gradually substituted the foreign data sources for mapping crop planting areas, monitoring crop growth, estimating crop yield, monitor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supporting precision and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China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ystem (CHARMS). However, it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GF-1 data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dvanced 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agronomic parameters and soil quality with GF-1 data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especially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in the fragmented landscapes. In addition, the thematic product series in terms of land cover, crop allocation, crop growth and production are required to be developed in association with other data sources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Despite the advantages, the issues such as low spectrum resolution and image distor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wide swath width, might pose challenges for GF-1 data applications and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future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high resolution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remote sensing CHA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SPATIAL FEATURES OF LUCC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GAOZhi-qiang DENGXiang-z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2年第2期107-113,共7页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areas, complex landform and dynamic chan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 China has already funded abundantly a series of macro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projects in land ...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areas, complex landform and dynamic chan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 China has already funded abundantly a series of macro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projects in land use/ cover change(LUCC) since 1990. Support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such projects, Chinese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remote sensing database (CRERS) was created. In this paper, we standardized the LUCC dataset of CRERS at scale of 1km, which facilitated the study of spatial features of LUCC in China. The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LUCC and their causes of formation in China are based on the CRERS supported by the technologi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whole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grade index of land u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dex and index of population density.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LUCC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o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hich resulted from that areas with bet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igh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land were easy and convenient for human being to live, which, furthermore, led to the aggravation of excessive exploit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1km data grade index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ng Lotus Fields Using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GF-1 Satellite Data
3
作者 Dongping Zha Haisheng Cai +4 位作者 Xueling Zhang Qinggang He Liting Chen Chunqing Qiu Shufang Xia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2年第10期2297-2311,共15页
The lotus(Nelumbo nucifera Gaertn.)is an aquatic plant that grows in shallow water and has long been cultivated in South China.It can improve the incomes of farme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poverty i... The lotus(Nelumbo nucifera Gaertn.)is an aquatic plant that grows in shallow water and has long been cultivated in South China.It can improve the incomes of farme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poverty in rural China.However,a modern method is requir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area of lotus fields.Lotus has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rice,grassland,and shrubs.The features surrounding areas where it is grown are complex,small,and fragmented.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remote sensing extraction of lotus fields,and automatic extraction and mapping are still challenging methods.Here,we compared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tus fields and other ground objects and devised a remote sensing method for the rapid extraction of lotus fields.Using this method,the extraction accuracy of lotus was 96.3%.The Kappa coefficient was 0.926,which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unsupervised K-means classification,Mahalanobis distance,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and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his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mapping lotus fields by remote sen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tus filed CLASSIFICATION remote sensing 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遥感大数据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思菁 张超 +3 位作者 王媛 刘帝佑 杜振博 朱德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66-273,共8页
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快速、稳定的自动化影像正射校正成为遥感大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该文在分析GF-1遥感大数据组织方式与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将有理多项式模型正反变换与数字高程数据提取结合,设计实现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 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快速、稳定的自动化影像正射校正成为遥感大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该文在分析GF-1遥感大数据组织方式与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将有理多项式模型正反变换与数字高程数据提取结合,设计实现自动化正射校正系统,并以提高正射校正计算效率与稳定性为目标,研究待校正影像对应数字高程数据快速提取方法,待校正影像分块读取策略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20景覆盖不同地形区域GF-1 8 m多光谱正射校正影像选择均匀分布的检查点,以Google Earth影像中同名点坐标为真值,分析校正误差及收敛情况,试验结果 X(纬线方向)方向和Y(经线方向)方向最大误差均小于16.863 m,距离误差小于23 m,并且92.25%的检查点误差小于16 m(2个像元)。该文提出的自动化正射校正方案在山地地形与平原地形均表现出良好的校正精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处理 正射校正 数字高程模型 提取 RPC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WFV与MODIS时空融合的森林覆盖定量提取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磊 巫兆聪 +3 位作者 罗飞 杨帆 项伟 高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152,共8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而备受关注,利用高分1号卫星的NDVI数据(GF-1 NDVI)可实现森林覆盖的定量提取。然而,由于受阴雨天气、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GF-1 NDVI时间序列数据,无法满足森...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而备受关注,利用高分1号卫星的NDVI数据(GF-1 NDVI)可实现森林覆盖的定量提取。然而,由于受阴雨天气、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GF-1 NDVI时间序列数据,无法满足森林覆盖高精度提取的需求,为此,以河南省嵩山部分地区为实验区,应用STAVFM算法融合GF-1/WFV NDVI与MODIS NDVI,生成8 d步长的GF-1/WFV 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取NDVI特征并与GF-1/WFV的光谱特征进行组合,最后,采用SVM分类方法实现研究区森林覆盖的定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TAVFM算法生成的GF-1/WFV NDVI时序数据效果理想,很好地解决了GF-1 NDVI时序数据的缺失问题,由其NDVI特征与GF-1/WFV光谱特征构成的组合能够实现森林覆盖的有效提取,基于SVM分类后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4.72%,与未融入NDVI特征的GF-1/WFV原始影像的分类结果相比,提高了4.9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 遥感 定量提取 时空融合 gf-1/WFV MODIS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遥感数据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智勇 邢英梅 +2 位作者 东启亮 张志科 胡佳 《矿产勘查》 2015年第5期635-641,共7页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高度重视。为实现城市生态绿地建设与规划,需要进行快速、有效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随着我国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空前发展,使得城市绿地信息提取向着高精度、高效的方向发展。研究拟探索出...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高度重视。为实现城市生态绿地建设与规划,需要进行快速、有效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随着我国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空前发展,使得城市绿地信息提取向着高精度、高效的方向发展。研究拟探索出适用于GF-1遥感数据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算法,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方法支持。通过对比3种分割方法,找到GF-1数据适用于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最佳分割方法与尺度;基于特征分析,对城市绿地进行面向对象规则分类并评价。结果表明,整合NDVI边缘信息为权重的均值漂移分割算法最佳;面向对象规则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9.00%,kappa系数达到0.8525;相比其他城市绿地类型,防护绿地提取精度仍然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f-1数据 信息提取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数据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根军 张焜 +2 位作者 李善财 马世斌 刘丽萍 《矿产勘查》 2017年第4期672-681,共10页
文章运用GF-1遥感数据,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开展遥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方法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了研究区的GF-1遥感影像图。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及铁染蚀变异常等信息进行了提取。通过综合分析,圈定了2... 文章运用GF-1遥感数据,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开展遥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方法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了研究区的GF-1遥感影像图。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及铁染蚀变异常等信息进行了提取。通过综合分析,圈定了2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经野外验证,证实遥感找矿预测区内矿化蚀变发育明显,找矿意义较大。通过本次研究,说明国产高分数据的运用能够满足遥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要求,可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供有利的遥感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数据 遥感地质信息 找矿预测 大柴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WFV时间序列的葡萄遥感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希妮 璩向宁 +2 位作者 王磊 刘雅清 许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为研究GF-1时间序列影像的识别技术对大尺度葡萄信息识别提取的可行性,探索大尺度葡萄快速精确提取的新思路。基于GF-1/WFV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分析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 为研究GF-1时间序列影像的识别技术对大尺度葡萄信息识别提取的可行性,探索大尺度葡萄快速精确提取的新思路。基于GF-1/WFV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分析试验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的时序变化特征,结合葡萄物候期构建决策树,提取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的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贺兰山东麓葡萄分布信息,分类总体精度为95%,Kappa系数为0.91。葡萄提取的生产精度为93%,用户精度为96%。在时间序列数据中,葡萄提取的窗口期为3—5月掩埋期和7—9月生长旺盛期。NDVI时间序列能够较好地区分作物和防护林,EVI时间序列能够区分葡萄地和防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遥感提取 gf-1/WFV时序数据 决策树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与Landsat卫星数据的青海省湖泊遥感调查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皮英楠 刘世英 +2 位作者 李宗仁 辛荣芳 张兴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以RS和GIS技术为基础,利用2014年GF-1卫星数据解译提取青海省湖泊信息,建立湖泊空间数据库;并与2000年Landsat ETM+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青海省2000—2014年湖泊个数及其面积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省湖泊扩张趋势明... 以RS和GIS技术为基础,利用2014年GF-1卫星数据解译提取青海省湖泊信息,建立湖泊空间数据库;并与2000年Landsat ETM+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青海省2000—2014年湖泊个数及其面积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省湖泊扩张趋势明显;空间分布上湖泊变化明显的区域集中在可可西里盆地内陆区、长江流域区.造成湖泊不断扩大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全球气候暖化和区域性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gf-1卫星数据 遥感调查 动态变化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遥感数据预测区域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莹莹 赵正勇 +3 位作者 杨旗 丁晓纲 孙冬晓 韦孙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1-197,共7页
为探索国产卫星GF-1预测土壤有机质(SOM)的能力,本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为研究区,以GF-1多光谱遥感影像衍生的9个遥感变量和DEM提取的9个地形水文变量为预测因子,建立2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模型:地形水文;B模型:地形水文+遥感),对... 为探索国产卫星GF-1预测土壤有机质(SOM)的能力,本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为研究区,以GF-1多光谱遥感影像衍生的9个遥感变量和DEM提取的9个地形水文变量为预测因子,建立2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模型:地形水文;B模型:地形水文+遥感),对5个土壤深度(L1:0~20 cm,L2:20~40 cm,L3:40~60 cm,L4:60~80 cm,L5:80~100 cm)的SOM进行预测。结果表明:5个深度的B模型全都比A模型的精度高,尤其是L1、L2土层,精度提升明显,其R^(2)分别提高了13%和10%;而深层土壤(L3、L4、L5)的精度提升较小,仅提高了4%、5%和4%。另外,两个评价指标RMSE和ROA±10%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总体而言,GF-1遥感数据显著改善了上层(0~40 cm)森林土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对下层(40~100 cm)森林土壤模型改善尺度较低,是预测森林土壤SOM含量可观的新遥感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gf-1 遥感数据 多层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WFV数据的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空间分布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温阿敏 郑江华 +3 位作者 穆晨 杨会枫 沙依拉吾 王卫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39-1946,共8页
【目的】验证GF-1WFV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6m)在草原毒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掌握白喉乌头在伊宁县托乎拉苏山地草甸草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经过FLASSH大气校正的GF-1WFV影像,结... 【目的】验证GF-1WFV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6m)在草原毒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掌握白喉乌头在伊宁县托乎拉苏山地草甸草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经过FLASSH大气校正的GF-1WFV影像,结合高光谱特征分析,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白喉乌头空间分布进行识别,并验证其分类精度。【结果】影像解译总体分类精度达96.0368%,Kappa系数为0.9377,分类结果较理想;高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发现,在750—1050Bin波长范围内白喉乌头和牧草两种植被类型光谱差异明显;编绘了研究区白喉乌头空间分布图,并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上沿水沟的分布呈“带状”分布格局,且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主要分布在阳坡的中海拔地区;在东西方向上,向两边逐渐减少。【结论】白喉乌头在托乎拉苏山地革甸草地主要分布在阳坡、道路两侧,整体呈带状分布;分布格局为:北-南方向上,从无-多-少;东-西方向上,从多-多-少;GF-1WFV数据在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监测中具有较好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WFV卫星数据 白喉乌头 空间分布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卫星数据在水稻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良君 单捷 +2 位作者 于堃 孙玲 黄晓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256-259,共4页
GF-1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优点。该研究利用GF-1卫星宽视场遥感数据,在GPS实地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提取建湖县2014年多时相水稻长势信息。结果显示,GF-1卫星宽视... GF-1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优点。该研究利用GF-1卫星宽视场遥感数据,在GPS实地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提取建湖县2014年多时相水稻长势信息。结果显示,GF-1卫星宽视场影像可以清晰反映水稻长势要素,能够在遥感估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f-1卫星数据 水稻长势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岛屿GF-1-RS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颢砾 王大庆 +2 位作者 邓正栋 刘志新 丁志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解决小尺度区域、缺水地区岛屿的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的相关问题,以岛屿为例,提出以GF-1与DEM等数据为数据源,选取岩性,地貌,坡度,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水域密度和土壤湿度,共7个指标进行提取,构建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富集性遥感评估... 为解决小尺度区域、缺水地区岛屿的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的相关问题,以岛屿为例,提出以GF-1与DEM等数据为数据源,选取岩性,地貌,坡度,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水域密度和土壤湿度,共7个指标进行提取,构建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富集性遥感评估模型,得出了浅层地下水富集性等级图5级,并通过实测井中或泉水的水量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评估结果满足误差精度要求,该方法能够对小尺度岛屿地区进行浅层地下水富集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f-1数据 浅层地下水富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融合的森林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馨 孙玉军 丁志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并进一步提取森林的分布和面积,同时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来准确提取森林变化区域。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融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在GEE上构建RF回归、分类回归树(Cart)以及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tree boost,GTB)3种回归模型,用于杉木组、马尾松组、毛竹林、硬阔叶树组以及其他类树种组的2018年林龄遥感反演,并估算出2017年和2023年的林龄信息,以揭示林龄和龄组在2017—2023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2017—2023年,研究区森林面积的整体变化总计113.93 km^(2),此间森林的减少和更新并存,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而言,森林面积变化多发生于靠近城区和低海拔地区,且靠近城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往往不再恢复至森林;2)在5种不同树种组构建的3种模型中,RF回归模型的林龄反演结果最佳,平均R^(2)为0.845,平均RMSE为5.32 a,其中毛竹林反演精度最高,R^(2)为0.863,RMSE为2.411 a;3)2017—2023年,研究区林龄在40 a以下的森林由54.59%减少至51.06%,其中龄组变化最显著为杉木组成熟林,面积增加了38.88%。【结论】在GEE上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使用云平台及哨兵系列卫星数据对森林资源长时间序列的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遥感反演 林龄 动态监测 Sentinel-1 Sentinel-2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OS-1b/MESSR data to flood monitoring of Dongting Lake
15
作者 毛先成 熊靓辉 Isao Takashim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110-115,共6页
Taking Dongting Lake district as the studying area and utilizing multi-temporal MOS-lb/MESSR data as remote sensing info source, by the combination operation and ratio transform processing and the image, spectrum and ... Taking Dongting Lake district as the studying area and utilizing multi-temporal MOS-lb/MESSR data as remote sensing info source, by the combination operation and ratio transform processing and the image, spectrum and histogram comparison of the MESSR image data of all bands for the flood season and dry season with the ER-DAS IMAGINE system, a classific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which can be used to acqui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of water bodies. Meanwhile a water depth index model was derived and built, and then a model for detecting the depth of water body based on the non-linear recursive analysis was presented. By the overlay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thematic images based on the model for extracting flood information, the flooding area and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were ac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1b/MESSR data remote sensing flood monitoring water depth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entinel-1/2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永彬 李想 +5 位作者 满卫东 刘明月 樊继好 胡皓然 宋利杰 刘玮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12-2822,共11页
针对光学影像容易受到云雨天气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估算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融合冬小麦孕穗期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极端梯度提升、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回归方法建立唐山市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 针对光学影像容易受到云雨天气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估算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融合冬小麦孕穗期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并采用极端梯度提升、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回归方法建立唐山市冬小麦产量估算模型,选用最佳模型实现唐山市冬小麦产量反演。结果表明:基于植被指数和后向散射系数的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的估产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654,均方根误差(RMSE)为0.499 t·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0.02%。24个遥感特征变量中,NDMI、NDVIre3和NDVIre2的重要性远高于后向散射系数。基于最佳估产模型反演唐山市冬小麦产量空间分布,冬小麦产量范围主要集中在7.00~8.00 t·hm^(-2),所占比例达到40.75%,冬小麦产量分布总体上与地面真实情况相近。本研究提出Sentinel-1/2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相融合的冬小麦产量估算方法,有效提高了机器学习方法反演冬小麦产量的准确性,并加强了模型的解释性,该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产量 冬小麦 Sentinel-1/2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 CCD的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和时空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春 曹泽群 +3 位作者 杨聃 王秋豪 王修贵 熊勤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81,共14页
作物分类和时空变化监测信息可以为农业管理提供依据,多年作物种植结构图反映了作物种植方式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分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用于绘制作物分布图的卫星影像不能同时具有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在提取作物种类复杂多样地区的种... 作物分类和时空变化监测信息可以为农业管理提供依据,多年作物种植结构图反映了作物种植方式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分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用于绘制作物分布图的卫星影像不能同时具有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在提取作物种类复杂多样地区的种植结构图时,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作物生长周期内影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解决方案,即利用重复周期短的环境一号CCD(HuanJing-1 Charge-Coupled Device,HJ-1 CCD)图像和免费Landsat-8图像来提取中国监利县的作物种植区时空变化图。根据NDVI时间序列曲线定义了不同作物生育期物候指标例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最大值、日期和天数等,用于作物分类。为了获取物候指标的阈值,首先从15mLandsat-8影像中提取典型种植区,然后利用典型种植区作物生长阶段NDVI时间序列曲线,得到物候指标中的NDVI阈值和时间阈值,再根据这些阈值制定了分类规则,并获得了2009—2016年作物分布图。根据多年主要作物分布图,分析不同作物的土地利用变化。最后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图像和监利县统计年鉴中的作物面积数据对作物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与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相比,平均分类精度为84%,与统计作物面积数据相比,分类精度达到81.60%。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在像监利县这样复杂地区进行常规的作物分布制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类方法。通过对夏收作物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可以发现,油菜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导致愿意种植油菜的农民较少。对于秋收作物,政府设定了中稻最低收购价标准,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中稻的风险,对农民种植秋收作物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决策树 归一化植被指数 环境一号CCD数据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 02C星图像与ETM^+图像融合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胥兵 方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5,共6页
资源一号(ZY-1)02C卫星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根据该卫星的图像特点和数据质量,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ZY-1 02C卫星P/MS传感器数据为例,通过解译该地区的地质矿产信息,对P/MS图像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情况... 资源一号(ZY-1)02C卫星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根据该卫星的图像特点和数据质量,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ZY-1 02C卫星P/MS传感器数据为例,通过解译该地区的地质矿产信息,对P/MS图像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该地区的美国Landsat卫星ETM+数据,将P/MS全色波段数据与ETM+多光谱数据融合,并采用HSV,Brovery,Gram-Schmidt和PCA等4种融合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Gram-Schmidt法融合后的图像,光谱信息丢失最少,融合效果最好,可有效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而提高该地区的遥感地质解译精度。该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应用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C卫星 ETM+ 数据融合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BERS—1卫星数据进行安徽省北部冬小麦播种面积监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旭东 徐振宇 娄径 《安徽地质》 2001年第4期297-302,共6页
通过应用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CD2、3、4波段的遥感数据,对安徽省北部平原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进行了监测研究。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9.5m,扫描幅宽113km。分别对图像数据进行了单波段直方图均衡化、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的laplacian算... 通过应用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CD2、3、4波段的遥感数据,对安徽省北部平原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进行了监测研究。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9.5m,扫描幅宽113km。分别对图像数据进行了单波段直方图均衡化、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的laplacian算法边缘检测等图像预处理以及几何精校正,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紧密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准确提取并统计计算了冬小麦播种面积及其变化率,效果较好。我们认为,CBERS-1卫星数据不仅能满足于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面积监测,而且还可用于土地利用监测、人口空间分布分析和城市体系动态监测等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1数据 冬小麦播种面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背景数据知识的空间数据库遥感更新研究——以安徽省1: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旭东 马众模 《安徽地质》 2002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快速动态更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遥感TM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对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通过地学知识发现和综合建立各地类解译标志,直接在空间背景数据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快速动态更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遥感TM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对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通过地学知识发现和综合建立各地类解译标志,直接在空间背景数据库基础上进行多要素修改变更,具有时间省、工作量小、效率和精度高特点,成功地实现了1: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一级和部分二级地类2000年时相的快速、准确更新。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相应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背景数据 1: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遥感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