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的河流闸坝调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继强 刘俊 +5 位作者 沈冰 孙夏利 侯志强 慕登睿 张媛 聂启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67,73,共6页
以秦岭北麓半干旱区城市河流为例,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与河段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区域气候变化、河流上游水利工程蓄水运行及下游城市段橡胶坝蓄水调度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并依据不同水平年的水文模拟计算结果,制定变化环境下河流下游闸... 以秦岭北麓半干旱区城市河流为例,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与河段水量平衡模型,分析区域气候变化、河流上游水利工程蓄水运行及下游城市段橡胶坝蓄水调度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并依据不同水平年的水文模拟计算结果,制定变化环境下河流下游闸坝水量水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流域水文与气象要素、水库建设运行与灌溉取水等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过程的综合影响,是降低河流水资源管理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下游河段水量、水质监测等数据为基础,开展变化环境下橡胶坝水量水质随机模拟与调控,制定的水量水质优化调控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河流水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gbhm模型 城市河流 景观水体 水质与水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许继军 杨大文 +1 位作者 刘志雨 雷志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90,共9页
针对面积达100万km^2的长江上游流域,依据100m网格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流域的地貌特征原理,构建了10km网格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尽量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描述长江上游地区下垫面特点及其空间变化,并采用次网格参... 针对面积达100万km^2的长江上游流域,依据100m网格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流域的地貌特征原理,构建了10km网格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尽量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描述长江上游地区下垫面特点及其空间变化,并采用次网格参数化方法处理大网格内水文参数的非均一性。继而完整地模拟了1961—2000年的水文过程,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较好地再现了河道的径流过程,而且能同时获得径流深、蒸散发和土壤含水率等水文要素在流域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径流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gbhm模型 次网格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嵌套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初步研究——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许继军 杨大文 +1 位作者 丁金华 雷志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65-371,共7页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多任务和多目标的,既需要掌握整个长江上游的水、雨和工情,也不能忽视三峡区间洪水信息。本论文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依据入库洪水特性,在整个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分别构建了大小两种尺度网格单元的分布式水...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多任务和多目标的,既需要掌握整个长江上游的水、雨和工情,也不能忽视三峡区间洪水信息。本论文以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为例,依据入库洪水特性,在整个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分别构建了大小两种尺度网格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一维和二维非恒定流的库区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初步实现了这两种尺度水文模型的空间嵌套,以此探讨适合于大型流域数字水文模拟的空间嵌套式流域水文模型结构与构建方法。研究初步表明,嵌套模式构建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能够解决大流域水文模拟中多尺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三峡水库 空间嵌套式水文模型 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动力学模型 数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泥石流物理模型预报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包红军 王凯 +3 位作者 张少杰 王莉莉 刘敦龙 张珂 《暴雨灾害》 2018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研究在泥石流物理模型中耦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研究区域泥石流预报模型。模型利用潜势泥石流流域判识方法确定泥石流孕灾流域单元作为预报单元;采用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泥石流发生的水文过程;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利用安全系数判别坡... 研究在泥石流物理模型中耦合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研究区域泥石流预报模型。模型利用潜势泥石流流域判识方法确定泥石流孕灾流域单元作为预报单元;采用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泥石流发生的水文过程;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利用安全系数判别坡面失稳过程;以流域径流和失稳土体耦合后的水土混合物密度作为泥石流预报标准实现区域泥石流预报。选取云南省作为区域泥石流预报试验区域,以2016年6月24日的云南强降水过程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为例,对该模型进行区域预报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成功预报出本次过程的三分之二泥石流灾害,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和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水土耦合 孕灾流域单元 gbhm分布式水文模型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积雪遥感面积数据改善山区春季融雪径流模拟精度 被引量:18
5
作者 闫玉娜 车涛 +1 位作者 李弘毅 秦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1-221,共11页
随着寒区水文模拟研究的深入,春季融雪径流模拟误差大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针对此问题,以八宝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积雪衰减曲线将MODIS积雪面积比例产品转化为雪水当量,并用其更新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 随着寒区水文模拟研究的深入,春季融雪径流模拟误差大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针对此问题,以八宝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积雪衰减曲线将MODIS积雪面积比例产品转化为雪水当量,并用其更新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中模拟的雪水当量,达到提高春季融雪径流模拟精度的目的.利用GBHM模型对八宝河流域2005-2007年进行了模型预热,参数率定,同时选择2008年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GBHM模型在八宝河流域有较好的径流模拟精度,年均纳什效率系数(NSE)达到0.64.但模型对春季融雪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差,通过引入积雪遥感数据,这一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加入积雪遥感数据后,2008年3-6月径流模拟精度NSE和相对偏差Bias分别由-1.0、-0.45改进为0.58、0.06,单点雪水当量模拟精度获得提高,流域水量平衡也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遥感数据 春季融雪径流 积雪衰减曲线 gbh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雨情信息的长江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哲 杨大文 田富强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62,共7页
长江三峡区间的暴雨洪水对三峡水利枢纽的影响迅速而且直接,是进行三峡坝址洪水预报的重要边界条件。本文基于分布式物理模型GBHM与概念性新安江模型开展了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利用2004-2007年地面观测的雨量及流量信息,首先在日尺... 长江三峡区间的暴雨洪水对三峡水利枢纽的影响迅速而且直接,是进行三峡坝址洪水预报的重要边界条件。本文基于分布式物理模型GBHM与概念性新安江模型开展了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利用2004-2007年地面观测的雨量及流量信息,首先在日尺度上对两个预报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然后在小时尺度上对典型洪水过程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对逐日洪水过程的模拟均有较高精度。考虑到逐时流量数据的限制,本研究直接利用在日尺度上拟合的模型参数进行逐时的洪水预报。结果显示新安江模型的预报精度大幅下降,GBHM模型对洪水过程及洪水总量的预报仍能够保持一定精度,表明分布式物理性水文模型在三峡区间洪水预报中具有应用优势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短期洪水预报 地面观测雨量 gbhm模型 新安江模型
原文传递
新一代三峡水利枢纽短期洪水预报系统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涛 李哲 +1 位作者 周曼 吴天蛟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主要介绍新一代三峡水利枢纽短期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利用目前三峡区间多种降雨估测信息源作为系统的输入条件;流域产汇流方面,采用基于地貌特征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模拟三峡区间降雨径流过程,该模型考虑了汇流... 本文主要介绍新一代三峡水利枢纽短期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可利用目前三峡区间多种降雨估测信息源作为系统的输入条件;流域产汇流方面,采用基于地貌特征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模拟三峡区间降雨径流过程,该模型考虑了汇流区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对山坡产流的影响,能较好地描述研究区域水文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库区洪水演进方面,采用MIKE11中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耦合GBHM模型输出区间流量来模拟三峡水库内长江干流河道的洪水演进过程。基于历史资料的模拟结果显示,该预报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三峡区间的暴雨洪水、库区洪水演进等一系列水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短期洪水预报系统 多源降雨信息 gbhm模型 MIKE11
原文传递
洞庭湖区间径流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新忠 刘大庆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5,共6页
洞庭湖对长江中游洪水有着重要的调蓄作用,其调蓄能力不仅受到湖区面积和容积的限制,还受到其上游四水来水和区间洪水的影响。四水来水可通过水文控制站实测,但是区间洪水难以估计。在洞庭湖洪水模拟中通常忽略区间洪水或做简单概化处理... 洞庭湖对长江中游洪水有着重要的调蓄作用,其调蓄能力不仅受到湖区面积和容积的限制,还受到其上游四水来水和区间洪水的影响。四水来水可通过水文控制站实测,但是区间洪水难以估计。在洞庭湖洪水模拟中通常忽略区间洪水或做简单概化处理,从而影响了洪水模拟精度。本研究以洞庭湖区间洪水模拟为目标,根据洞庭湖区间流域的特点,将洞庭湖区间划分为山丘区与堤垸区,根据其不同的产汇流特点,分别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和基于栅格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模拟,并利用洞庭湖水量平衡对模拟结果进行间接验证,结果显示区间洪水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gbhm模型 洞庭湖 区间洪水
原文传递
松花江流域上游径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潘健 唐莉华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3,69,共7页
本文以松花江流域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松花江流域上游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利用扶余、五道沟、德惠站1981-1990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进行了模型的率定及验证。应用模型模拟了1981-2... 本文以松花江流域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松花江流域上游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Geomorpholog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利用扶余、五道沟、德惠站1981-1990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进行了模型的率定及验证。应用模型模拟了1981-2000年的径流过程,并采用分别固定土地利用条件和气象条件的方法,计算分析了土地利用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91-2000年均降水及径流量均比1981-1990年减小,且气象条件的贡献率大于土地利用的贡献率,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gbhm模型 松花江流域上游 贡献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