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亚 王增贤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GABA-A受体离子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膜片钳记录仪在体外培养的不同时期,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离子通道全细胞通道电流、电导的变化。结果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全...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GABA-A受体离子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用膜片钳记录仪在体外培养的不同时期,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离子通道全细胞通道电流、电导的变化。结果海马神经元GABA-A受体全细胞离子通道平均电流,在培养的第3天、第7天、第10天分别为12.04±3.12、18.21±3.68和20.15±4.03 pA,相对于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增加了50%和70%。平均电流从10%到90%的上升时间为2.93±0.23 ms,电流衰减呈现单指数衰减,衰减的时间常数为16.39±4.23ms。离子通道电导,在膜电位钳制于氯反转电位以下时为20.60±2.46 pS,反转电位以上时为50.83±8.51 pS。结论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GABA-A受体全细胞离子通道平均电流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到培养10时达最大,同时离子通道电导在不同钳制电位下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gaba-a受体 神经元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内非NMDA及GABA-A受体在青霉素致痫及电针抗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 程介士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研究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DNQX)和荷包牡丹碱(Bic)在青霉素致痫及电针抗痫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n=53)海马内微量注入青霉素1μL(024μg),以脑... 研究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DNQX)和荷包牡丹碱(Bic)在青霉素致痫及电针抗痫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n=53)海马内微量注入青霉素1μL(024μg),以脑电记录及其功率谱分析作为癫痫发作的指标.结果:电针和nonNmethylDaspartate(非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DNQX能部分抑制癫痫发作,电针和DNQX1μg合用时能加强对癫痫的抑制;而Bic可使电针对癫痫的抑制减弱.结论:海马内GABAA受体拮抗剂能部分翻转电针的抗痫作用,而电针和非NMDA受体拮抗剂有协同抗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门冬氨酸受体 NMDA受体 gaba-a受体
原文传递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薄涛 陈勇 +2 位作者 毛定安 李艳芳 朱晓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将生后7天(postnatal 7d,P7)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将生后7天(postnatal 7d,P7)的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出生后第61~65天(P61~P65)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于P75时给予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GABAA受体(GABAAR)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惊厥组大鼠在P64的寻找水下平台时间[(82424±35622)ms]较对照组[(40712±29467)ms]明显延长(P=0.001)。在P65,惊厥组大鼠120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1.2±0.9)次]较对照组[(3.1±1.3)次]明显减少(P〈0.001)。惊厥组大鼠注射戊四唑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1487±662)s]与对照组[(1841±648)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惊厥组大鼠GABAAR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顶叶及海马CA1、CA2和CA4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惊厥组大鼠GABA。R12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额叶和海马CA4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GABAARγ2亚单位和海马区α1亚单位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造成脑内GABA。Rα1和γ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受体 gaba-a 动物 新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羟基丁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γ-氨基丁酸及其A型受体α_1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庆杰 齐丹 +2 位作者 孟珊珊 郜旭 齐旭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5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γ-羟基丁酸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及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01/10-3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γ-羟基丁酸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及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01/10-3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25)、治疗组(n=25),模型组和治疗组又各分5个时间点:即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拴线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不阻断血流,24h后断头取脑。治疗组于再灌注前10min给予γ-羟基丁酸钠(GHBA)3.5mL/kg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各取5只大鼠处死,断头取脑,置于40g/L多聚甲醛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行5μm厚连续冠状切,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分析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阳性细胞数。结果:纳入动物共60只,手术过程及术后因麻醉过深、失血过多等原因,模型组死亡2只,治疗组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组共55只。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假手术组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模型组缺血区淡染,细胞数明显减少,但结构尚存,缺血周边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核固缩深染,细胞间隙增大,海马区变化尤为显著。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胞数增多,细胞损害较轻。②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中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缺血1h再灌注6h及以后各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③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在中缺血1h再灌注12h及以后各组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再灌注12h及以后各组均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结论:γ-羟基丁酸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再灌注后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受体的表达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基丁酸类 受体 gaba-a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对SD幼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梓浦 游珊 +3 位作者 徐敏 林函 狄美琴 连庆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对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大鼠提前0.5 h ip给予荷包牡丹碱8 mg.kg-1或蝇蕈醇1 mg.kg-1,然后暴露于含3.6%七氟烷或2.3%异氟烷... 目的探讨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对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大鼠提前0.5 h ip给予荷包牡丹碱8 mg.kg-1或蝇蕈醇1 mg.kg-1,然后暴露于含3.6%七氟烷或2.3%异氟烷的空氧混合气中,连续6 h。出生后第21天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取海马,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1亚基和BDNF表达,逆转录-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 氟烷组的连续5 d总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对潜伏期无显著改善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法和逆转录-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七氟烷、异氟烷和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幼鼠海马GABA-A受体α1亚基蛋白与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七氟烷和异氟烷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3%,25%和23%,21%(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相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能够影响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BDNF的表达改变有关,GABA-A受体不参与神经发育毒性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异氟烷 学习障碍 受体 gaba-a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慢性挤压伤疼痛模型大鼠脊髓GABA_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龙河 薛毅珑 +2 位作者 刘耀波 高亚兵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了解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 ,CCI)模型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 2 0只 ,5只为正常对照 ,15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和CO2 激光测定大鼠足爪的疼痛阈值变化 ,... 目的 :了解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 ,CCI)模型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 2 0只 ,5只为正常对照 ,15只做成CCI模型。用VonFrey细丝和CO2 激光测定大鼠足爪的疼痛阈值变化 ,并于术后 3d、7d和 14d处死 (n =5每组 ) ,取L4~ 5脊髓用RT PCR方法测定不同时点大鼠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 :CCI大鼠结扎侧在术后 3d即开始出现机械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 ,7d、14d组逐渐加重 (P <0 0 5 )。与正常大鼠比较 ,CCI大鼠GABAA受体α2 、γ2 亚单位mRNA表达量于术后 7d开始出现下降 (P <0 0 5 ) ,且术后 14d组进一步降低 (P <0 0 1)。结论 :CCI大鼠疼痛模型中脊髓GABAA受体α2 、γ2 亚单位的表达量明显下降 ,其在慢性神经性疼痛中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慢性挤压伤 神经痛 gaba-a 脊髓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GABA_A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军 周英 +1 位作者 刘振伟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 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 (3~ 12 μg 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γ 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 :临床血药浓度异丙酚 (3~ 12 μg ml)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失活、最大电流幅值没有影响。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sIP SC)可被GABAA 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 (Bic)所阻断。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sIPSC具有增频作用 ,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 ,且其增频作用可被Bic阻断。结论 :临床浓度的异丙酚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sIPSC具有增频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gaba-a受体 大鼠 海马 CA1区 锥体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受体功能性结构与抑郁、焦虑及癫痫相关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华 李丽琴 +1 位作者 王惠芳 李艳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4-256,共3页
目的:鉴于γ-氨基丁酸A受体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从国内外对其受体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有关药物进行讨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分别在Medline和Elesiverscience数据库检索与γ-氨基丁酸A... 目的:鉴于γ-氨基丁酸A受体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从国内外对其受体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有关药物进行讨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分别在Medline和Elesiverscience数据库检索与γ-氨基丁酸A受体相关的文献,检索词“GABAAorGABAAben-zadizen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与γ-氨基丁酸A受体相关的文献,检索词“GABAA”,并限定语种为中文。检索时间:1994-01/2004-08。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结构以及与其药理学功能相关的文献,然后查找全文,如果该文献所论述的功能或活性与中枢神经系统无关或与临床治疗没有任何联系,则被排除。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6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结构及功能相关的文献,排除24篇中,16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8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符合标准的12篇文献对受体的结构及活性与受体药理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其中作用于该受体的药物有镇静剂安定类、抑制剂巴比妥类、痉挛剂印防己毒素、神经活性甾体类等4大类。结论:深入了解γ-氨基丁酸A受体各亚单位的具体功能,为筛选针对受体亚单位的相关药物提供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受体 gaba-a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抑制作用观察
9
作者 王恒林 米卫东 +4 位作者 赵从 王卓强 刘秀珍 张斌 王永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MID)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毒鼠强,TETs)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癫痫发作组及咪达唑仑10、20、30m...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MID)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毒鼠强,TETs)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癫痫发作组及咪达唑仑10、20、30mg/kg组,每组10只。建立TETs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以脑电图上典型癫痫波的变化及动物24h存活数为观察指标,比较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10、20、30mg/kg)的抗惊疗效,以地西泮(安定)作为阳性对照药。同时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观察20mg/kg咪达唑仑对SE大鼠发作24h后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结果1.2mg/kgTETs能诱发大鼠明显的SE发作,EEG显示持续的高幅高频惊厥波,20及30mg/kg咪达唑仑均可有效控制惊厥发生,给药10min后EEG上的高幅惊厥棘波幅度及频率均明显降低,1h后高幅惊厥棘波完全消失,持续观察5h未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咪达唑仑20及30mg/kg组动物24h存活数明显高于癫痫发作组(P<0.01)。咪达唑仑10mg/kg组在EEG上仍可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且动物24h存活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发作后24h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咪达唑仑20mg/kg组其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及SE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咪达唑仑对TETs诱发的SE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用作临床的一线或二线用药,其抗惊厥作用可能与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癫痫持续状态 脑电描记术 受体 gab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热性惊厥过程中γ-氨基丁酸B受体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体系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韩颖 秦炯 +3 位作者 卜定方 杨志仙 常杏芝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R)对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 大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 d龄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R)对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 大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1 d龄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S组、FS+巴氯芬(baclofen)组和FS+法克罗芬(phaclofen)组。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S, 隔日诱导1次,共10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血浆中NO含量;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S+ baclofen组NO含量低于FS组[(19.02±9.31)μmol/L比(40.03±9.12)μmol/L],同时nNOS蛋白和mRNA表达也较FS组减弱;而FS+phaclofen组NO含量高于FS组[(66.46±8.15)μmol/L比(40.03±9.12)μmol/L],同时nNOS蛋白和mRNA表达也较FS组增强。结论:反复热性惊厥过程中,GABABR的改变可影响NO/NOS体系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 Γ-氨基丁酸 受体 gaba-a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调控CD8^+T细胞活化
11
作者 樊文梅 高钰 +4 位作者 孙玉洁 马锡慧 何秀云 肖漓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及受体对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D8^+T细胞磁珠分选试剂盒分选Balb/c小鼠脾脏的CD8^+T细胞;在CD3/CD28活化磁珠的作用下,以不同浓度的GABA刺激CD8^+T细胞,通过5-溴脱氧尿苷(Brd U)标记和流式细...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及受体对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D8^+T细胞磁珠分选试剂盒分选Balb/c小鼠脾脏的CD8^+T细胞;在CD3/CD28活化磁珠的作用下,以不同浓度的GABA刺激CD8^+T细胞,通过5-溴脱氧尿苷(Brd U)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比较CD8^+T细胞活化前后GABA-A、GABA-B受体的表达。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GABA可抑制已活化的CD8^+T细胞的增殖,表现为CD152^+CD8^+T细胞明显减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仅在CD8^+T细胞活化时表达的GABA-A受体亚型为α2、α6和GABA-B受体亚型为1a;CD8^+T细胞活化后有明显增加的GABA-A受体亚型有α3、α5、β2、β3、γ1、γ2和θ,而GABA-B2R和GABA-B1b则在活化前和活化后均无表达。结论GABA可抑制已活化的CD8^+T细胞的增殖,其活化受GABA相关受体所调节,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CD3/CD28 Γ-氨基丁酸 移植免疫 gaba-a受体 GABA-B受体 细胞增殖 T细胞活化 CD1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侧眶皮层内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的机制
12
作者 屈超玲 贾红 霍福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明确腹外侧眶皮层(VLO)内微量注射吗啡产生抗伤害效应的机制是否通过GABA能调制介导的.方法: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的变化作为伤害性反应的指标.结果:VLO内微量注射选择性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200,500ng)可... 目的:明确腹外侧眶皮层(VLO)内微量注射吗啡产生抗伤害效应的机制是否通过GABA能调制介导的.方法: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的变化作为伤害性反应的指标.结果:VLO内微量注射选择性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200,500n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辐射热诱发的大鼠尾反射潜伏期.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0μg)10min后,同一部位注射荷包牡丹碱(100ng)可增加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而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0μg)10min后,同一部位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250ng)可减弱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结论:VLO内GABAA受体参与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吗啡可能直接抑制了GABA能中间神经元,使VLO至PAG的投射神经元去抑制,间接激活了脑干下行抑制,在脊髓水平抑制了伤害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受体 gaba-a 腹外侧眶皮层 抗伤害效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类与学习记忆
13
作者 郑丽 王建军 翁旭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临床上用于抗焦虑的苯二氮类可导致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内,其主要通过GABA-A/BZ受体复合物易化GABA能传递,影响多种记忆过程。已发现的内源苯二氮类具有类似的作用。学习记忆过程会导致脑内源苯二氮类... 临床上用于抗焦虑的苯二氮类可导致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内,其主要通过GABA-A/BZ受体复合物易化GABA能传递,影响多种记忆过程。已发现的内源苯二氮类具有类似的作用。学习记忆过程会导致脑内源苯二氮类释放,转而调节记忆过程。杏仁,隔区,海马是其参与记忆的关键位点,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定类型的记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类 学习记忆 gaba-a/BZ受体复合物 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照射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皮层GABA和GABA_A受体的影响
14
作者 陈家玉 梁树立 曾啸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放射治疗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并选择合理放射剂量。方法利用慢性点燃癫痫大鼠对照组、放射1组、放射3组进行0、24、6Gy的X线放射,对放射2组、放射4组和放射5组行12Gy的X线放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放射...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放射治疗中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并选择合理放射剂量。方法利用慢性点燃癫痫大鼠对照组、放射1组、放射3组进行0、24、6Gy的X线放射,对放射2组、放射4组和放射5组行12Gy的X线放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放射1组、放射3组于放射后1h断头取脑,放射4组于放射后1天、放射5组于放射后1周进行断头取脑,并观察放射5组其放射后癫痫发作情况,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内的GABA含量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GABAA受体阳性率。结果放射5组于照射后1周内癫痫在鼠未出现诱发癫痫发作。放射1组的GABA含量为(254.16±44.68)ng,GABAA受体阳性率为(39.56±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Gy照射后1h、24h、1周后均较对照组间GABA含量高,其中以24h最为明显,分别为(252.09±33.89)ng,(348.73±56.00)ng和(258.02±62.95)ng。抗GABAA受体阳性率在照射后1周内基本稳定于较高水平。结论放射治疗癫痫主要是通过发生快速而持续的GABA与GABAA受体变化发生作用,癫痫大鼠接受12Gy的放射治疗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受体 gaba-a 癫痫 大鼠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基因表达系统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王钦文 刘智胜 杨季清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建立研究神经生理及药理的卵母细胞表达模型 ,并对鸡脑mRNA在卵母细胞上表达的氨基酸类受体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盐酸胍或异硫氰酸胍法抽提总RNA ,经寡聚脱氧胸苷 (oligo -dT)纤维素柱纯化得mRNA。mRNA微注射到卵母细胞内进行表... 目的 :建立研究神经生理及药理的卵母细胞表达模型 ,并对鸡脑mRNA在卵母细胞上表达的氨基酸类受体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盐酸胍或异硫氰酸胍法抽提总RNA ,经寡聚脱氧胸苷 (oligo -dT)纤维素柱纯化得mRNA。mRNA微注射到卵母细胞内进行表达 ,以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研究表达的受体。结果 :模型能明显表达外源性mRNA表达的受体 ,而阴性对照无表达。在卵母细胞膜上表达的γ -氨基丁酸 (γ -aminobutyricacid ,GABA) ,甘氨酸(Glycine ,Gly)及红藻氨酸 (Kainate ,KA)受体 ,施加GABA ,Gly及KA均能引起一剂量依赖的内向电流 ,相应的拮抗剂可阻断其电流。剂量效应曲线显示GABA及KA诱导电流的半有效浓度 (EC5 0 )分别为 2 .9× 10 -5mol/L及 6 .3× 10 -5mol/L。结论 :卵母细胞可明显表达鸡脑mRNA编码的KA ,Gly及GABA受体 ,其药理特性与天然受体相似 ,是一个良好的神经生理及药理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 受体 甘氨酸 红藻氨酸 M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Gabaergic Phenols on Phospholipid Bilayers as Evaluated by <sup>1</sup>H-NMR
16
作者 Gabriela N. Reiner Leonardo Fernandes Fraceto +2 位作者 Eneida de Paula María A. Perillo Daniel A. García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Nanobiotechnology》 2013年第3期28-34,共7页
The phenols propofol and thymol, and lately carvacrol, eugenol and chlorothymol, have been shown to act as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on GABAA receptor, which is the main inhibitory recept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The phenols propofol and thymol, and lately carvacrol, eugenol and chlorothymol, have been shown to act as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on GABAA receptor, which is the main inhibitory recept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ABAA receptor is an 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 which activity may be affected by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and by physical changes in the membrane. Recently,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phenols interacted with the lipid membrane phase, suggesting their anesthetic activity could be the combined result of their specific (with receptor proteins) as well as nonspecific (with surrounding lipid molecules) interaction modulating the supra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the receptor environment. In the current study, by using 1H-NMR spectroscop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insertion and the possible preferential location of the five phenol derivatives with GABAergic activity on EPC membran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compounds are able to insert in EPC phospholipid vesicles and to locate 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polar group (choline molecule), the glycerol and the first atoms of the acyl chains, being the more lipophilic compounds (propofol and chlorothymol) that seem to prefer a deeper bilayer insertion. The location of the phenol molecules would reduce the repulsive forces among phospholipids head groups allowing closer molecular packing and finally diminishing the mobility of the hydrocarbon chains, as revealed by 1H spin relaxation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LS Propofol gaba-a Receptor Membrane Interaction 1H-R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zopiclone首次申请许可证
17
作者 金伟华 《国外药讯》 2003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ESZOPICLONE 非苯二氮zhuo催眠药 失眠症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CKLD5缺乏症相关癫痫发作药物:加奈索酮
18
作者 李媛媛 顾群 黄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2-436,共5页
加奈索酮(ganaxolone)是美国Marinas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能特异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A受体,加强时相性和紧张性抑制,以控制癫痫发作。2022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基于一项重要... 加奈索酮(ganaxolone)是美国Marinas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能特异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A受体,加强时相性和紧张性抑制,以控制癫痫发作。2022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基于一项重要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批准其作为首个用于治疗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缺乏症的药物。临床试验表明,加奈索酮耐受性良好,以该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奈索酮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 癫痫 受体 gaba-a 治疗结果 安全
原文传递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薄涛 陈勇 +2 位作者 毛定安 朱晓华 李艳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GABA)A 受体(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生后7 d 的 SD 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 目的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对脑内γ-氨基丁酸(GABA)A 受体(GABAAR)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影响及成年期记忆功能和惊厥阈的长期改变。方法生后7 d 的 SD 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于生后61~65 d 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于生后75 d 时通过腹腔注射戊四唑测定大鼠的惊厥阈。随即处死大鼠,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 PCR 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 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变化。结果生后64 d 的寻找平台时间(82 424ms±35 622 ms)明显长于对照组(40 712 ms±29 467 ms,P=0.001)。在生后65 d,惊厥组大鼠120 s内穿越目标次数(1.2次±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3.1次±1.3次,P<0.01)。惊厥组大鼠注射PTZ 后发生惊厥的潜伏期(1487 s±662 s)与对照组(1841 s±648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惊厥组大鼠 GABAAR α1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吸光度在顶叶及海马 CA1、CA2和 CA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惊厥组大鼠 GABAAR β2亚单位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在丘脑区和海马 CA1~4区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惊厥组大鼠海马α1和β2亚单位 mRNA 的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可造成脑内 GABAAR α1和β2亚单位表达的长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新生期反复惊厥导致的成年期记忆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动物 新生 受体 gaba-a
原文传递
硫喷妥钠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GABA_A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加海 王殿仕 +1 位作者 庞志平 徐礼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60-562,共3页
目的 研究硫喷妥钠 ( Th)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 CA1区锥体神经元 γ-氨基丁酸 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技术。结果  Th呈浓度依赖地直接激发内向电流 ( ITh) ,其翻转电位与 CI-理论平衡电位接近 ,ITh可被 G... 目的 研究硫喷妥钠 ( Th)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 CA1区锥体神经元 γ-氨基丁酸 A型( 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技术。结果  Th呈浓度依赖地直接激发内向电流 ( ITh) ,其翻转电位与 CI-理论平衡电位接近 ,ITh可被 GABAA 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 BIC)阻断 ;Th增强 GABA诱发的内向电流 ( IGABA) ,使 GABA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左移。结论  Th既能直接激活GABAA 受体又能通过增强 GABA的作用变构调控受体 ;海马区 GABAA 受体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喷妥 受体 gaba-a 药理 海马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