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训练方法及训练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会永 徐丽娜 +1 位作者 李峰 高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究语音训练对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侧化构音的语音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45例FAD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45例FAD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本功能... 目的探究语音训练对学龄前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侧化构音的语音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45例FAD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45例FAD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本功能训练、舌体发力点训练、引导正确送气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家属同步训练、家庭延续训练等语音训练措施,训练10~50课时;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语音训练,实施常规指导,分别在观察组语音训练结束时和对照组复诊时进行语音评估,比较两组间侧化构音字数。结果组内比较,针对性语音训练后,观察组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的95.16±7.82个减少至训练后的17.60±3.4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71,P<0.01);复诊时对照组侧化构音字数由就诊时的94.29±8.50个减少至82.96±8.4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9,P<0.01)。组间比较,语音训练前两组患者侧化构音字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04,P=0.616),观察组训练后侧化构音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复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1,P<0.01)。结论学龄前FAD患者侧化构音有一定自愈倾向,基于侧化构音的发生机制,对学龄前FAD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训练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学龄前 侧化构音 语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构音矫正指导联合听觉识别功能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听觉识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晶晶 李翔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9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家长构音矫正指导联合听觉识别功能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0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和听... 目的 探讨家长构音矫正指导联合听觉识别功能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0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和听觉识别功能训练,观察组接受家长构音矫正指导和听觉识别功能训练,连续治疗12周观察效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口部运动功能情况、构音清晰度状况、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评估及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舌、唇、下颌及整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构音清晰度大于对照组(P<0.05),言语识别阈低于对照组(P<0.05),言语识别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家长构音矫正指导联合听觉识别功能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可改善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提升构音清晰度,改善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构音矫正指导 听觉识别功能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 听觉识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研究
3
作者 周星 谢玉宝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3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FAD儿童与15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FAD组和健康组,进行感觉统合及构音评估。将FAD组随机分为试验组(n=77)和对照组(n=75... 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能力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FAD儿童与15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FAD组和健康组,进行感觉统合及构音评估。将FAD组随机分为试验组(n=77)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两组均训练8周。对比两组感觉统合能力、构音、语言矫正综合疗效。结果:FAD组感觉统合评估评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组构音准确度(PCA)、声母、韵母、声调准确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感觉统合总分与构音准确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干预后,试验组PCA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PCA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两组感觉统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儿童感觉统合水平低且与构音障碍相关,感觉统合与常规语言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可有效改善FAD儿童状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感觉统合 语言训练 康复干预 儿童
原文传递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胡明芳 高楠 吕自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FAD侧化构音的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其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侧化构音与年龄和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D...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FAD侧化构音的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其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侧化构音与年龄和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D患者舌尖后音侧化构音频率最高(75.00%),其他依次为舌尖前音(65.91%)、舌面音(56.82%)、舌尖中音(20.45%)。经过1~5个疗程的针对性康复训练,38例治愈,4例好转,总治愈率为86.36%(38/44),其中轻度组治愈率为100%(11/11),中度组治愈率为86.67%(13/15),重度组治愈率为77.78%(14/18);侧化构音字数与年龄(r=0.100,P=0.752)和病情(r=0.257,P=0.092)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发生于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面音;针对性的语音康复训练是矫治FAD患者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侧化构音 语音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张艳云 高楠 胡明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4-599,共6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分析87例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对其中72例舌根音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根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分析87例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对其中72例舌根音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根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g/的构音错误主要是置换成/d/、/b/或脱落;/k/音主要置换为/d/、/t/、/g/、/p/、/b/;/h/音主要置换成/g/、/f/、/p/、/b/或脱落。/g/、/k/、/h/均涉及的错误方式为舌前音化及双唇音化。舌根音与/a/、/e/为韵头的韵母相拼时,构音错误以舌前音化为主;而与/u/为介母的韵母相拼时,主要表现为双唇音化。经过3~10次语音训练,发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40.28±6.08)减少到训练后的(6.2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79,P=0.000)。FAD患者舌根音错误字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691,P=0.000),年龄对舌根音构音错误的决定系数为0.472。结论 舌根音构音错误类型主要为置换,舌根音与不同韵母相拼时,错误方式不同;针对性康复训练的疗效确切;年龄是影响舌根音构音障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舌根音 语音特点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口部运动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开宇 熊才运 +4 位作者 刘烨 李家琼 王耀州 江露 周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了解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儿口部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为个体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113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构音障碍评估,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采用口部运动... 目的了解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儿口部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为个体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113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构音障碍评估,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采用口部运动量表进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析结果。结果113例FAD患儿发音错误率以舌尖后音最高,占62.0%(70/113),其次是舌根音,占56.6%(64/113);错误形式以置换、歪曲为主;口部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下颌运动异常占15.9%(18/113),唇运动占2.7%(3/113),舌运动占34.5%(39/113),总运动占14.2%(16/113),以舌运动异常最明显;口部各项运动与言语能力呈正相关(r=0.197~0.258,P<0.05),下颌运动、舌运动、总运动与总智力呈正相关(r=0.194~0.251,P<0.05),不同发音部位在各运动项目评分等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FAD女性患儿口部总运动优于男性患儿(P<0.05)。结论FAD患儿存在明显口部运动障碍,以舌运动异常为主;FAD患儿应进行精细化口部运动评估,以利指导制定临床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口部运动 评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宋辉青 赵亚茹 +1 位作者 赵云静 马学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3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3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及智力测定,对持续性注意进行组间比较。结...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3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3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及智力测定,对持续性注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听觉及综合注意力商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持续性注意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这可能是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持续性注意 儿童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闵志云 李峰 +1 位作者 徐丽娜 张艳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儿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lity,PI)的影响。方法将80例4~7岁FA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综合训练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常规语... 目的探讨强化口部肌肉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儿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lity,PI)的影响。方法将80例4~7岁FA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综合训练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常规语音训练,综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口部肌肉的强化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利用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对患儿进行语音评估,比较两组训练前后PI。结果训练前常规训练组和综合训练组的PI分别为34.54%±7.28%、33.52%±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常规训练组PI为77.02%±4.21%,综合训练组PI为87.54%±4.31%,训练后两组患儿PI均较训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训练组患儿PI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t=-8.862,P<0.001)。结论强化口部肌肉训练有利于提高FAD患儿语音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部肌肉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训练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巧娟 尹恒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音特点,为语音治疗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和6~10岁组,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语音清晰度测试表作为测试材料,记录患儿自发性... 目的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音特点,为语音治疗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和6~10岁组,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语音清晰度测试表作为测试材料,记录患儿自发性语音样本。由2位专业语音师对患儿的发音进行现场判听,并对其语音样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表现形式以替代和省略为主。2个年龄组中,错误频率最高的是舌尖前音,最低的是双唇音和唇齿音。6~10岁组腭化和侧化构音的比例高于4~5岁组。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表现形式以替代和省略为主,舌尖前音是错误频率最高的辅音,双唇音和唇齿音发生错误比例最少;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和舌根音的错误一般都是单纯的替代,而舌尖前音、舌面音的错误除了单纯的替代之外,较多出现腭化构音和侧化构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习得 错误构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媛媛 马良 +4 位作者 衣明纪 单延春 刘小梅 冯雪英 冉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3-908,共6页
目的 探究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的FAD儿童61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采用口部感觉-运动评估表对口部感觉及下颌、唇、舌的... 目的 探究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的FAD儿童61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采用口部感觉-运动评估表对口部感觉及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的差异。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将病例组分为无多动病例组(n=48)和伴多动病例组(n=13),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口部感觉,下颌、唇、舌运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4.471, P <0.001)。对照组不同年龄组间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各项运动功能得分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H>17.015, P <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病例组不同年龄组间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各项得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 10.567, P <0.01),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例组男童、女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下颌、唇和舌运动得分均低于同性别对照组(t> 2.49, P <0.05);病例组男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唇、舌运动得分均低于女童(|Z|> 2.409, P <0.05)。伴多动病例组与无多动病例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各项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FAD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正常儿童和FAD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均随年龄增长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口部感觉 口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异常塞擦音的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丽娜 贾志阳 李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者异常塞擦音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采用塞擦音评估字表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90例4~25岁FAD异常塞擦音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患者的语音特点,探究异常塞擦...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者异常塞擦音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采用塞擦音评估字表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90例4~25岁FAD异常塞擦音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患者的语音特点,探究异常塞擦音/j/、/q/、/z/、/c/、/zh/、/ch/的年龄特征、构音错误方式、错误表现形式;通过语音训练针对性纠正异常塞擦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观察疗效。结果FAD异常塞擦音患者中4~6、7~12、13~17、18~2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依次为68.89%(62/90)、22.22%(20/90)、5.56%(5/90)、3.33%(3/90),/zh/、/ch/音错误率最高,为96.67%,其他依次为/c/音(87.78%)、/z/音(84.44%)、/q/音(72.22%)、/j/音(41.11%)。错误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塞音化(63.33%),其他主要为舌尖中音化(56.67%)、扭曲(51.11%)、不送气化(36.67%)、舌尖前音化(30.00%)及舌面音化(30.00%)。经过4~16次语音训练,9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80例,部分治愈10例,塞擦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56.57±18.63个减少到训练后的3.50±1.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94,P<0.001)。结论FAD患者异常塞擦音主要见于/zh/、/ch/音,其次为/c/、/z/、/q/、/j/音;主要的错误方式为塞音化;根据构音错误部位及构音错误方式针对性语音训练是矫治异常塞擦音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塞擦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辅音错误类型及方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吕自愿 高楠 胡明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辅音发音错误的特点,为制定语音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42例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对其辅音的发音错误类型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成年功能性... 目的探讨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辅音发音错误的特点,为制定语音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42例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对其辅音的发音错误类型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主要的辅音发音错误类型为置换、扭曲,其次为脱落。按发音部位,错误辅音依次为舌尖后音(39例,92.86%)、舌尖前音(31例,73.81%)、舌面音(22例,52.38%)、舌根音(19例,45.24%)、舌尖中音(18例,42.86%)、唇齿音(6例,14.29%)及双唇音(6例,14.29%);辅音错误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sh/、/zh/、/ch/、/r/、/z/、/c/、/s/、/q/、/x/、/j/、/g/、/k/、/h/、/t/、/l/、/d/、/f/、/p/。辅音错误方式有:舌前音化(22例,52.38%)、非送气化(12例,28.57%)、侧化构音(12例,28.57%)、辅音脱落(9例21.42%)、舌后音化(8例,19.05%)、舌面音化(4例,9.52%)、双唇音化(4例,9.52%)、唇齿音化(3例,7.14%)。结论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辅音发音错误类型主要是置换和扭曲;错误辅音主要为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中音;辅音发音错误方式主要为舌前音化、非送气化、侧化构音、辅音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成人 辅音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舌尖中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高楠 张艳云 吕自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者舌尖中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从194例FAD患者中选择4~25岁的舌尖中音构音障碍患者150例(男119例,女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舌尖中音汉字评估表分...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患者舌尖中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从194例FAD患者中选择4~25岁的舌尖中音构音障碍患者150例(男119例,女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舌尖中音汉字评估表分析其舌尖中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另从中选取4~17岁的患儿30例,针对 舌尖中音(/d/、/t/、/n/、/l/)开展2~6周的构音训练、送气练习、功能训练,采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于训练前和最后一次训练后对患儿进行录音,评估训练效果。结果FAD患者舌尖中音异常的检出率为77.32%(150/194);/l/音错误频率最高(82.0%,123/150),其后依次为/t/音(72.67%,109/150)、/d/音(60.0%,90/150)、/n/音(16.67%,25/150);/d/音主要置换为/j/,/t/音主要置换为/q/、/d/,/l/、/n/音均主要表现为脱落。构音置换病例男性占82.35%(98/119),女性占80.65%(25/31),构音脱落病例男性占80.67%(96/119),女性占90.32%(28/31)。语音训练后,患者舌尖中音构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50.60±9.04个减少到训练后的6.30±2.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75,P〈0.05),构音错误字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736,P〈0.01)。结论 FAD患者舌尖中音异常语音主要发生于/d/、/t/、/l/,主要的构音错误类型为置换和脱落;FAD患者舌尖中音异常语音训练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舌尖中音 语音特点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擦音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语音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高楠 张艳云 胡明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擦音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语音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Kay公司生产的Model 4 500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和包含88个汉字的擦音评估字表对84例4-28岁FAD擦音异常患者进行语...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擦音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语音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Kay公司生产的Model 4 500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和包含88个汉字的擦音评估字表对84例4-28岁FAD擦音异常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分析异常擦音/f/、/s/、/sh/、/r/、/x/、/h/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通过语音治疗针对性纠正擦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并分析疗效。结果 FAD擦音异常患者以学龄前患儿为主,占70.24%(59/84);/s/音错误频率最高,为89.29%(75/84),其他依次为/sh/音(86.90%,73/84)、/r/音(67.86%,57/84)、/f/音(60.71%,51/84)、/h/音(50.00%,42/84)及/x/音(38.10%,32/84)。频率最高的错误构音方式为构音扭曲(77.38%,65/84),其他主要为省略化(40.48%,34/84)、塞音化(35.71%,30/84)、塞擦音化(30.95%,26/84)、双唇音化(29.76%,25/84)。经过2-10次语音治疗,84例患者中完全治愈65例,部分治愈18例,无效1例,擦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1.06±17.99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12±3.0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9,P〈0.001)。结论 FAD擦音异常患者各个擦音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主要的错误方式为构音扭曲;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开展针对性语音治疗可有效矫治擦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擦音 临床特征 语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致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钟云莺 李维君 +4 位作者 邹时朴 胡淑珍 刘美华 王倩 邵江洁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拟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表对41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及38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对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采用Logi... 【目的】分析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拟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表对41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及38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对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4项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按危险度(OR值)高低排序,儿童FAD致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饮食习惯、家庭中多种方言并存、母亲文化程度较低、说词组月龄迟。【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形成可能受多种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影响言语发育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及训练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丽娜 李峰 +2 位作者 闵志云 高楠 胡明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针对性实施语音训练矫正异常塞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分析疗效。结果塞音/t/错误例数最多(82/87),其他依次为/k/(77/87)、/d/(67/87)、/g/(60/87)、/p/(59/87),/b/音例数最少(3/87)。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擦音化(65.52%),其他主要为不送气化(63.22%)、舌前音化(54.02%)、构音扭曲(33.33%)、双唇音化(32.18%)、舌后音化(18.39%)、辅音脱落(17.24%)。经过2~10次语音训练,8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81.61%),部分治愈16例(18.39%),塞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7.97±18.56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03±2.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1,P<0.001)。结论本组FAD患者异常塞音发生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k/、/d/、/g/、/p/、/b/,构音方式错误主要为擦音化、不送气化、构音扭曲、辅音脱落,构音部位错误主要为舌前音化、双唇音化、舌后音化;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集中开展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塞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云静 赵亚茹 +1 位作者 郗春艳 华天懿 《中国康复》 200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4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正常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听觉辨别能力及智力测定。病例组同时进行语言发育水平测定。...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4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正常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听觉辨别能力及智力测定。病例组同时进行语言发育水平测定。结果:依据独立危险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1配对,共34对。病例组儿童对交通工具及动物声音的辨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这可能是病例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之一。学龄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与总智商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听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 被引量:30
18
作者 冯定香 李胜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描述了10例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提出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0例病人中9例治愈,说明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显著疗效。文章同时探讨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生原因,从而使语言治疗的领域更加宽广,也拓宽了... 本文描述了10例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提出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0例病人中9例治愈,说明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显著疗效。文章同时探讨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生原因,从而使语言治疗的领域更加宽广,也拓宽了康复领域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诊断 语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阳伟红 刘丽君 +3 位作者 陈建树 刘跃琴 何金华 张惠佳 《中国康复》 2012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注意力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FAD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增加注意力训练。治疗8~24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24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 目的:观察注意力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FAD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增加注意力训练。治疗8~24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24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AD患儿在传统构音训练的基础上予注意力训练极大提高了FAD患儿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构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疗效及对智力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蕊鹂 关丽君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智力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康复科接受诊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疗法,...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智力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康复科接受诊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疗法,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构音结构变化。结果声母构音的错误模式主要包括置换、省略、扭曲等3种,其中以置换居多,其次为省略,扭曲较少,l、ch、t、c、zh等音的错误率均超过了70%,治疗结束后各声母构音错误率均较前下降,l、ch、t、c、zh、d、p等音的错误率处于10%~20%,其余均在10%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声母构音的错误模式与观察组一致,治疗结束后各声母构音错误率均较前下降,但治疗后错误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智商、操作智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而言语智商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治疗可提高FAD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操作智商,促进FAD患儿智力结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 智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