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
1
作者 何玉琴 陈冬金 +3 位作者 姚浪群 许卫华 曹翀 林标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1-3246,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普通植物甾醇,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40 mg/kg的乳化植物甾醇,试验期为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样,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盲肠菌群组成与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比,试验组B、C、D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C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其他各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试验组B、C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与试验组B、C、D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与试验组B、C、D回肠的V/C值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A空肠、回肠的V/C值显著低于试验组B、C、D(P<0.05);试验组C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试验组C、D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组B、C、D盲肠菌群组成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差较大,试验组B、C、D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随着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在属水平上,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科NK4A214组(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梭菌纲UCG014(Clostridia_UCG-014)、梭菌纲vadinBB60组(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为各组优势菌属。4)添加植物甾醇的各试验组盲肠中糖和醇、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增加,部分脂类和类脂类的相对含量下降,类激素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与产粪甾醇真杆菌属(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和瘤胃球菌科V9D2013组(Ruminococcaceae_V9D2013_group)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化植物甾醇可降低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有利于改善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组成,增加盲肠中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为20 mg/kg时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完整性的改善效果最好,此剂量为福建白兔饲粮中的乳化植物甾醇的最佳添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植物甾醇 福建白兔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菌群组成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冬金 陈岩锋 +4 位作者 谢喜平 孙世坤 桑雷 兰扬生 林萍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6-830,共5页
为给福建白兔的饲养管理、品种选育、肉质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从血液理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福建白兔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将雌雄福建白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液生理指... 为给福建白兔的饲养管理、品种选育、肉质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从血液理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福建白兔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将雌雄福建白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液生理指标中只有红细胞分布宽度(SD)表现为雌雄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福建白兔生化指标中,雄兔的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氯(Cl)都低于雌兔且差异极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酐(CREA)、谷丙转氨酶(ALT)、镁(Mg)、阴离子间隙(AG)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经过统计分析,建立了福建白兔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为福建白兔的疾病诊断、饲养管理、保种选育等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及纳豆菌对福建白兔生产性能、抗氧化活性、肠道形态及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冬金 王锦祥 +5 位作者 孙世坤 陈敏卿 桑雷 陈岩锋 高承芳 谢喜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5-1405,共11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纳豆菌及其复合物对福建白兔生产性能、抗氧化活性、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添加剂替代饲料抗生素。【方法】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试验期50 d。对照组饲喂... 【目的】研究大蒜素、纳豆菌及其复合物对福建白兔生产性能、抗氧化活性、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添加剂替代饲料抗生素。【方法】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试验期50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组,CK),试验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200 mg·kg^(−1)大蒜素、0.5%纳豆菌、200 mg·kg^(−1)大蒜素+0.5%纳豆菌,设置大蒜素处理组(B组)、纳豆菌处理组(C组)和大蒜素+纳豆菌处理组(D组)。试验期间测定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测定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酶、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结构。【结果】(1)试验组的腹泻率和死亡率都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大蒜素+纳豆菌处理(D组)极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处理组(A组)和大蒜素处理组(B组)(P<0.01),显著高于纳豆菌处理组(C组)(P<0.05);D组料重比最低,半净膛重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血清中GSHPx含量,对照组均显著低于试验组,且A组和B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C、D组差异极显著(P<0.01)。(3)回肠隐窝深度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空肠隐窝深度,对照组低于试验组,且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D组差异显著(P<0.05)。(4)菌群结构分析,科水平和属水平盲肠unclassified_o__Clostridiales菌科、菌属在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A组显著高于D组;属水平Ruminococcaceae_UCG-010在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显著高于C组。【结论】大蒜素和纳豆菌联合使用可提高福建白兔平均日增重、半净膛重,降低料重比,增加空肠隐窝深度,减少有害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腹泻和死亡,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大蒜素 纳豆菌 生产性能 肠道形态 盲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Myostatin(MST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冬金 桑雷 +4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岩锋 王锦祥 谢喜平 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1-776,共6页
为掌握福建白兔负向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MSTN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 551bp(GenBank登录号:KX084386)... 为掌握福建白兔负向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MSTN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 551bp(GenBank登录号:KX084386),其中5′非翻译区136bp,3′非翻译区287bp,112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MSTN蛋白在第97~768核苷酸处编码的氨基酸存在1个TGF-β前肽超家族结构域,在第841~1 125核苷酸处编码的氨基酸存在1个TGF-β家族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白兔与穴兔、人、猪、家鼠、马、牛、绵羊、鹿、狒狒、猩猩、猴的MSTN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2.8%、94.4%、86.9%、95.2%、89.1%、91.0%、90.3%、95.9%、96.4%、95.9%。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福建白兔MSTN基因的结构、表达以及分子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MSTN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饲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免疫和脂类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冬金 孙世坤 +4 位作者 王锦祥 桑雷 陈岩锋 高承芳 谢喜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043-605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式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免疫和脂类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4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福建白兔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占1/2)。A组(对照组)自由采...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式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免疫和脂类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4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福建白兔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占1/2)。A组(对照组)自由采食,限饲组(B、C、D、E组)日饲喂量均为A组前1天平均日采食量的80%,限饲方式分别为每天饲喂1次(08:00饲喂100%,B组)、每天饲喂1次(16:00饲喂100%,C组)、每天饲喂2次(08:00饲喂50%和16:00饲喂50%,D组)和每天饲喂2次(08:00饲喂30%和16:00饲喂70%,E组)。试验期共9周,包括1周的预试期和8周的正试期。测定各组生长性能,并测定A、C和D组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免疫和脂类指标、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结果表明:1)B、C、D、E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A组腹泻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D、E组(P<0.05或P<0.01),死亡率显著高于D、E组(P<0.05)。2)C、D组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3)A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C、D组(P<0.01)。4)C、D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低于A组(P<0.01)。5)D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显著大于A组(P<0.05)。6)A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D组(P<0.05),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D组(P<0.05)。D组盲肠瘤胃球菌科_NK4A214_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C组(P<0.05),D组盲肠Marvinbryant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C组(P<0.05)。综上所述,按自由采食量的80%限饲,可以改善福建白兔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促进肠道健康,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清脂类含量、肌肉粗脂肪含量、料重比、腹泻率和死亡率,且每天饲喂2次(08:00饲喂50%和16:00饲喂50%)的限饲方式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饲 福建白兔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和脂类指标 肠道形态 盲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岩锋 陈冬金 +4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谢喜平 兰扬生 林萍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9,共5页
为了探讨福建地方家兔肌肉品质特性,对福建白兔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白兔肌肉水分含量为75.84%,粗蛋白质20.50%,粗脂肪2.20%,粗灰粉1.03%,肌肉氨基酸总量为17.62%,必需氨基... 为了探讨福建地方家兔肌肉品质特性,对福建白兔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白兔肌肉水分含量为75.84%,粗蛋白质20.50%,粗脂肪2.20%,粗灰粉1.03%,肌肉氨基酸总量为17.62%,必需氨基酸为7.05%,鲜味氨基酸为7.61%。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研究表明,福建白兔公兔与母兔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高,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地方肉兔与新西兰兔屠宰和肉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桑雷 王锦祥 +4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冬金 陈岩锋 谢喜平 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8-892,共5页
对闽西南黑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90日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新西兰兔的活重[(2044.79±129.86)g]、全净膛重[(941.89±65.27)g]、半净膛重[(1034.31±65.39)g]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1568.56±103.... 对闽西南黑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90日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新西兰兔的活重[(2044.79±129.86)g]、全净膛重[(941.89±65.27)g]、半净膛重[(1034.31±65.39)g]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1568.56±103.99)、(725.42±88.60)、(784.94±145.07)g]和福建白兔[(1514.43±102.96)、(675.55±54.91)、(763.08±47.82)g,P<0.05],福建白兔全净膛率[(44.59±1.84)%]和腹脂重[(7.54±4.62)g]显著低于新西兰兔[(46.09±2.04)%和(9.48±5.23)g]和闽西南黑兔[(46.27±4.95)%和(8.06±4.19)g,P<0.05],而它们之间半净膛率及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2)闽西南黑兔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色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更显红润;(3)屠宰后45min,背最长肌pH值闽西南黑兔(6.42±0.20)显著低于福建白兔(6.49±0.20)和新西兰兔(6.53±0.20,P<0.05),而股二头肌pH值3种供试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24h,福建白兔背最长肌pH值(5.66±0.09)和股二头肌pH值(5.84±0.15)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5.46±0.31和5.67±0.16)和新西兰兔(5.47±0.27和5.64±0.07,P<0.05),3种供试兔背肌和腿肌均出现酸化现象;(4)闽西南黑兔[(6.61±2.91)%]、福建白兔[(4.03±1.47)%]与新西兰兔[(9.50±3.29)%]的滴水损失相比,新西兰兔滴水损失最大(P<0.05),蒸煮损失则差异不显著(P>0.05);(5)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检测,新西兰兔蛋白含量最高[(24.69±2.57)g·kg-1],闽西南黑兔最低[(22.12±0.96)g·kg-1,P<0.05],粗脂肪检测结果则相反;(6)在肌肉纤维面积和密度方面,福建白兔背最长肌[(0.0014±0.0004)mm2·个-1]和股二头肌纤维面积最小[(0.0017±0.0004)mm2·个-1,P<0.05],新西兰兔和闽西南黑兔差异不显著(P>0.05),而它们肌纤维密度结果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福建白兔 新西兰兔 屠宰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与新西兰白兔生长和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冬金 桑雷 +3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岩锋 王锦祥 谢喜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白兔的生长与生化特性及其与新西兰白兔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福建白兔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测定福建白兔与新西兰白兔不同日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和90日龄的生化指标,并分别进行品种内性别比较和品种间比较。【结... 【目的】了解福建白兔的生长与生化特性及其与新西兰白兔的差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福建白兔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测定福建白兔与新西兰白兔不同日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和90日龄的生化指标,并分别进行品种内性别比较和品种间比较。【结果】福建白兔公兔体重均大于同期母兔体重但差异不显著,35~90日龄日增重公兔显著高于母兔(P<0.05)。两个品种兔相比,90日龄福建白兔的体重、体长、胸围、耳长、耳宽、免疫球蛋白IgM、IgG、球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都低于新西兰白兔,且除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差异极显著(P<0.01);而福建白兔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和总胆红素极显著高于新西兰白兔(P<0.01)。【结论】福建白兔与新西兰白兔相比,其体型小,生长速度慢,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总胆固醇低、低密度脂蛋白低和白蛋白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新西兰白兔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谢喜平 陈冬金 +4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陈岩锋 兰扬生 林萍萍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对福建白兔保种群进行繁殖、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胎均产活仔兔5.59只、3周龄窝均重1209.0 g、4周龄断乳窝均仔兔5.47只、断乳成活率97.9%;公、母兔13周龄体重分别为1570.91 g、152... 对福建白兔保种群进行繁殖、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胎均产活仔兔5.59只、3周龄窝均重1209.0 g、4周龄断乳窝均仔兔5.47只、断乳成活率97.9%;公、母兔13周龄体重分别为1570.91 g、1525.38 g,4至13周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9.92 g、19.04 g,,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重分别为2131.02 g、1957.03 g,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兔10、13周龄体长、胸围、耳长、耳宽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成年体长、胸围性别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福建白兔30~90日龄料重比为4.51:1,90日龄全净膛屠宰率49.19%;90日龄肌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54%、2.20%、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种质特性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冬金 陈岩锋 +3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谢喜平 张丹青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4-37,共4页
取90日龄福建白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和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福建白兔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分别为2 208.75 mg/L和289.71 mg/L,补... 取90日龄福建白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和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福建白兔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分别为2 208.75 mg/L和289.71 mg/L,补体C3、C4含量分别为87.46 mg/L和36.54 mg/L,淋巴细胞刺激指数1.50,中性粒细胞吞噬率58.39%,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2.22,白细胞数4.23×109/L,红细胞5.05×109/L,且雌雄兔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可为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力的选择以及非特异性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免疫球蛋白 补体 淋巴细胞转化率 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冬金 陈岩锋 +5 位作者 孙世坤 桑雷 王锦祥 谢喜平 兰扬生 林萍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7-20,共4页
研究福建白兔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关系,可为福建白兔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76只福建白兔(90日龄,公母各半)4个体尺性状(体长、胸围、耳长、耳宽)和5个屠宰性状(宰前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进行简单相关和... 研究福建白兔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关系,可为福建白兔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76只福建白兔(90日龄,公母各半)4个体尺性状(体长、胸围、耳长、耳宽)和5个屠宰性状(宰前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进行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白兔90日龄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呈不同程度的表型相关,其中以全净膛重与半净膛率相关性最高,简单相关系数0.986,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相关性次之,简单相关系数0.947,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56和0.488,分别达差异极显著(P<0.01)和差异显著(P<0.05)水平,其所解释的相关信息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62.30%。说明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耳长、胸围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的相关性引起的,故可以通过对福建白兔耳长和胸围的选择实现对屠宰性状的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体尺性状 屠宰性状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冬金 桑雷 +4 位作者 孙世坤 陈敏卿 陈岩锋 王锦祥 谢喜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了解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 CAST)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克隆测序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CAST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福建白兔不同组织CAST基因mRNA表达谱。结果显示:该基因序... 为了解福建白兔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 CAST)基因分子基础,应用RT-PCR和克隆测序从肌肉组织总RNA中克隆出福建白兔CAST基因的cDNA序列并进行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福建白兔不同组织CAST基因mRNA表达谱。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长度为2 505 bp(GenBank登录号:MT457404),其中5′非翻译区128 bp, 3′非翻译区223 bp, 2 15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1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福建白兔与已报道的兔(NM;01082270.1)、人(NM;01750.7)、猴(XM;12638821.1)、猩猩(XM;14344954.2)、小鼠(NM;01301153.1)、大鼠(NM;01033716.1)、猫(XM;11284752.3)、狗(XM;05618083.3)、猪(NM;14067.1)、牛(NM;01030318.3)、绵羊(NM;01009788.1)、山羊(XM;18050015.1)和马(XM;23617937.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79.1%、80.4%、79.2%、71.6%、72.6%、77.6%、77.8%、76.8%、76.2%、75.9%、75.9%和78.2%。对13种组织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90日龄福建白兔CAST mRNA表达量以肠组织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1);各组织CAS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体趋势为:肠>肺>心、脾、垂体(后三者间表达差异不显著);肾中CAST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肠、肺、心、脾和垂体(P<0.05),显著高于背肌、下丘脑、胃和肝(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CAST基因在肉兔肉质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白兔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黄兔与新西兰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俞春英 谢金东 +1 位作者 李秀红 王训立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比较福建黄兔与新西兰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为福建黄兔的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只福建黄兔和18只新西兰白兔,体重约2.0 kg,雌雄各半,普通环境饲养,实验前禁食12 h,清醒状态下采血,分别测定24项血液生化指标和20项... 目的比较福建黄兔与新西兰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为福建黄兔的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只福建黄兔和18只新西兰白兔,体重约2.0 kg,雌雄各半,普通环境饲养,实验前禁食12 h,清醒状态下采血,分别测定24项血液生化指标和20项血液生理指标。结果福建黄兔与新西兰白兔的淋巴细胞数量、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血小板体积、球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高密度脂蛋白、白球比例、甘油三酯、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非常显著(P<0.01);嗜中性白细胞数量、嗜碱粒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尿素氮肌酐比、谷草转氨酶、葡萄糖、尿酸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福建黄兔与新西兰白兔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黄兔 新西兰白兔 生化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白花兔与福建黄兔生长发育及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岩锋 孙世坤 +3 位作者 桑雷 谢喜平 陈冬金 许建书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机选择36只黑白花兔和32只福建黄兔作为试验动物,对2个家兔种群早期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兔不同日龄体重均低于福建黄兔;黑白花兔在生长后期(62~90日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低于福... 随机选择36只黑白花兔和32只福建黄兔作为试验动物,对2个家兔种群早期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兔不同日龄体重均低于福建黄兔;黑白花兔在生长后期(62~90日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低于福建黄兔(P〈0.01);黑白花兔90日龄屠宰全净膛率与福建黄兔差异不显著(P〉0.05),其半净膛率比福建黄兔多1.57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pH值、剪切力、滴水损失和后大腿肌熟肉率黑白花兔与福建黄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黑白花兔也具有较好的肌肉品质,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花兔 福建黄兔 生长发育 屠宰性能 肉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