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振 凌嵘 +3 位作者 时强 程银树 桑树行 张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改良Frosch入路的病人29例,作为观察组。传统前外侧入路的病人27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疼痛强度、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7.00±1.25)min明显较对照组(132.52±1.12)min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8.97±2.41)mL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6.85±1.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53±0.05)月稍快于对照组(4.64±0.0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6.28±0.63)分、(85.83±1.20)分,对照组为(55.15±0.17)分、(83.44±0.22)分,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2.97±0.94)°、(119.45±0.97)°,对照组为(111.26±0.69)°、(117.78±0.87)°,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安全可靠,较前外侧切口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复位满意,有着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改良frosch入路 前外侧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rosch入路在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骨折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少伟 郑玉堂 徐新如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Frosch入路在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共收治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1~49岁,采用侧卧位改良Frosch入路,后外侧... 目的:探讨改良Frosch入路在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共收治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1~49岁,采用侧卧位改良Frosch入路,后外侧骨折块采用支撑钢板或由后向前螺钉固定,前外侧采用常规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固定。X线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时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d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术后即刻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76°~86°、6°~10°,术后12个月分别为79°~88°、6°~10°。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伸0°~5°,屈曲106°~137°。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为74~94分,优8例,良3例。结论:经改良Frosch入路在累及后外侧柱的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单一切口完成2个部位骨折显露固定,避免采用联合切口,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术中应熟悉掌握腘窝结构,注意保护腓总神经,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 改良frosch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宝莹 余新平 +2 位作者 刘康 马东华 何智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66-269,281,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切口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行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切口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行一期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4~51岁,平均(32.7±4.2)岁;左膝5例,右膝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常规行CT、MRI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及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术后行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大腿周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0.6±2.2)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6个月大腿周径缩小,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术后下地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屈膝130°~140°,平均(132.7±3.5)°;伸膝0°~10°,平均(6.3±2.2)°。均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同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联合Frosch入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一期可修复关节内韧带等软组织,后外侧坚强内固定可实现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关节镜 frosch入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谭能贤 吴文正 +4 位作者 欧阳崇志 郑楚荣 罗列良 古鹏 郑晓辉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外侧解剖钢板组25例与后外侧支撑钢板组14例。前外...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外侧解剖钢板组25例与后外侧支撑钢板组14例。前外侧解剖钢板组采用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外侧支撑钢板组采用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所需时间、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与Rasmussen膝关节解剖评分,以及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胫骨平台内翻角(TP-TSA)。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所需时间、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解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外侧支撑钢板组术后1 d的TP-TSA大于前外侧解剖钢板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的PTS、术后6个月TP-TSA比较,以及各组内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的TP-TSA、P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或后外侧Frosch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两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术者习惯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前外侧 解剖钢板内固定 后外侧frosch入路 支撑钢板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rosch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杨广华 邵欣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Frosch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1-05于许昌市中心医院行改良Frosch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11例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 目的探讨改良Frosch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1-05于许昌市中心医院行改良Frosch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11例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40.5岁(范围:21~60岁)。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随访并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术后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复位丢失、切口感染、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估骨折复位、固定效果;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8个月。末次随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关节面复位丢失、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X线片示骨折均Ⅰ期愈合。Rasmussen评分(15.20±2.45)分(范围:12~18分),优4例,良7例,优良率100%;膝关节HSS评分(87.30±6.35)分(范围:75~96分)。优5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改良Frosch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兼顾了胫骨平台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显露范围,能够直视下复位及固定后外侧柱骨折,治疗优良率高且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外侧柱 后外侧柱 frosch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Frosch入路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复位固定
6
作者 李世梁 邱祖财 +2 位作者 杜兰翔 李世佳 张统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涉及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Frosch入路显露方法及开放复位策略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43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3D打印辅助经Frosch入路切...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涉及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Frosch入路显露方法及开放复位策略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43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3D打印辅助经Frosch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Frosch组),22例采用经前外侧联合后外侧Carlson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前后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rosch组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前后组[(8.4±0.3) d vs (14.5±0.3) d, P<0.001]。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膝痛VAS评分、HSS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Frosch组膝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2.2±1.1) vs (3.9±1.7), P=0.039;末次随访,(0.9±0.7) vs (1.8±1.4), P<0.001]、HSS评分[术后3个月,(62.5±6.2) vs (58.1±6.3), P=0.026;末次随访,(88.8±7.5) vs (81.6±9.2), P=0.007]、膝伸屈ROM [术后3个月,(91.7±3.2)°vs(87.6±3.8)°, P<0.001;末次随访,(120.6±4.3)°vs (116.9±3.5)°, P=0.003]均显著优于前后组。[结论] 3D打印辅助联合Frosch入路可以直视复位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有效恢复关节面,便于内固定置入,术口并发症少,早起下地活动,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辅助 frosch入路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应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陈树涛 张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8期00371-00373,共3页
探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伴有后外侧平台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2019年3月收集了临床上伴有后外侧平台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7~69岁,平... 探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伴有后外侧平台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2019年3月收集了临床上伴有后外侧平台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8.6±14.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术后5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随访(14.7±2.9)个月。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5±1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78±42.6)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1.7)个月。术后5例患者出现轻度切口感染,经换药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皮肤坏死、骨折畸形愈合情况。术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7.4±7.5);HSS功能评分:优34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为85.2%。结论:应用Frosch外侧延展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于骨折复位更加精准,可以实现坚强内固定,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感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sch外侧延展 后内侧 复杂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