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岩 于铠睿 +1 位作者 毛明华 马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手指深度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手指深度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对照组给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4周触觉、冷觉、热觉和痛觉恢复率,患指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43±4.11)、(18.20±4.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9.20±4.08)、(22.20±3.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触觉、热觉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冷觉、痛觉恢复率分别为97.50%和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的患指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分别为(37.82±3.34)cm/s和(67.82±5.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48±3.10)cm/s和(61.10±6.10)%],而观察组VAS评分为(2.10±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联合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重建手指深度创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指功能和血流恢复,创面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治疗 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手指深度创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预防血管危象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王肖肖 刘东苗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收治创面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对其预防血管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收治创面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对其预防血管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51例,应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皮瓣成活率以及术后24 h、出院时的皮瓣体征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瓣体征中各项评分在术后24 h、出院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血管危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频率,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游离皮瓣修复收治创面术 血管危象 皮瓣成活 皮瓣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磊 余秀菊 杨萃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4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4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4例)入院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11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6h、24h、36h、72hNRS得分、术后1月VSS总分及各项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游离穿支皮瓣 修复 上肢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上皮化与指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创面疗效对比
4
作者 张家盛 王锦辉 +2 位作者 陈建永 杨松 高峻青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上皮化与指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人工真皮修复43例47指(真皮组)、指动脉皮瓣修复45例48指(皮瓣组)的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皮肤两点辨别觉...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上皮化与指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人工真皮修复43例47指(真皮组)、指动脉皮瓣修复45例48指(皮瓣组)的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皮肤两点辨别觉,创面瘢痕质量(VSS),手功能评分(MHQ)。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伤指部位、缺损面积及随访时间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真皮组(5.64±3.17)d,皮瓣组(10.88±4.98)d,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真皮组(28.62±5.34)d、皮瓣组(17.81±2.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点辨别觉,真皮组(4.70±0.73)mm、皮瓣组(4.74±0.7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皮组MHQ手功能评分为(87.18±3.73)分,高于皮瓣组(80.81±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VSS评分,真皮组(4.23±1.07)分,皮瓣组(4.29±1.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真皮上皮化与指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效果良好,其中人工真皮操作简便、手功能恢复更好,是临床上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指动脉皮瓣 手指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会军 步晓惠 +5 位作者 鲁冰 齐荣荣 向莉 蒋永能 李耀 李建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科室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 目的:探究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科室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中重物砸伤13例,机器挤伤10例,电击伤2例;损伤部位中环指9例,小指7例,中指6例,食指3例,创面大小2 cm×3 cm~3 cm×5 cm。结果:本组中2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良好,1例皮瓣远端发紫,经换药,创面愈合,未影响手术效果。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采用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手术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二期手术,能够满足对手的功能与外形的修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骨关节外露创面 掌背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外伤后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明光福 石小田 +1 位作者 汪坤菊 邱勋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骨皮瓣 腓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诗强 徐尉宁 +1 位作者 甘玉珍 官家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究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34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以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带蒂转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 探究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34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以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带蒂转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成活率、手指皮瓣外形恢复美观优良率、血运状态恢复优良率、浅感觉恢复优良率、满意度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104.65±10.28)min长于对照组的(92.21±10.18)min,创面愈合时间(19.35±2.22)d短于对照组的(24.18±2.81)d(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观察组手指皮瓣外形恢复美观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观察组血运状态恢复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观察组浅感觉恢复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5.32±2.26)分、心理健康评分(23.32±5.2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2.33±2.18)、(49.66±5.20)分(P<0.05)。结论 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显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患者恢复快,且预后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横纹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移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并发症 局部带蒂转移皮瓣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对患者疼痛及外观满意度影响分析
8
作者 简有源 张建丹 卢占洲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对患者疼痛及外观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对患者疼痛及外观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肌瓣转移游离植皮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研究期间数据资料后对比分析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7 d创面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外观总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肌瓣转移游离植皮处理可改善临床指标,促进创面愈合,降低临床疼痛,同时提高外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肌瓣转移游离植皮 难愈性创面修复 创面疼痛 外观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治疗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9
作者 梁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治疗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游离第二趾胫侧修复手术,观察组接受游离第一... 目的:探讨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治疗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游离第二趾胫侧修复手术,观察组接受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指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手指屈伸活动度、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手指屈伸活动度、握力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4)。结论: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手术治疗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手指功能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第一趾趾尖组织瓣修复手术 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 游离第二趾胫侧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杰 于晓洁 +3 位作者 王鹏 王建成 曹文宏 许会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5-66,69,共3页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指背筋膜蒂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修俊 魏在荣 +3 位作者 孙广峰 祁建平 王波 王达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性。 方法 2009年9-2012年9月,对我们收治25例手指创面患者,采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修复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皮瓣顺利成活,3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换药... 目的 探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性。 方法 2009年9-2012年9月,对我们收治25例手指创面患者,采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修复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皮瓣顺利成活,3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换药后治愈,18例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手指伸屈功能无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主动活动度,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 %。结论 改良指蹼动脉穿支链掌背皮瓣可修复手指近节及中远节较大创面,手术简单、血供可靠。可制成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肌腱及骨的复合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指蹼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血管吻合方式对游离皮瓣移植成活影响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佳 范金财 +4 位作者 陈光宇 刘立强 焦虎 甘承 冯苏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总结近7年来我科所行的48例肩胛(肩胛旁)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对所应用的不同血管吻合方式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肩胛(肩胛旁)游离皮瓣修复瘢痕及缺损,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血管吻合方式:其中20例采用显微镜下缝线法吻合,18例采用手术放... 目的:总结近7年来我科所行的48例肩胛(肩胛旁)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对所应用的不同血管吻合方式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肩胛(肩胛旁)游离皮瓣修复瘢痕及缺损,术中采用三种不同的血管吻合方式:其中20例采用显微镜下缝线法吻合,18例采用手术放大镜下缝线法吻合,10例采用国产73-Ⅱ型血管吻合器吻合。对其中35例成人肩胛(肩胛旁)皮瓣游离移植病例按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显微镜血管吻合组、放大镜血管吻合组、血管吻合器组,比较皮瓣缺血时间、血管吻合总时间、并发症率等在3组中的差异。结果:48例游离皮瓣移植中,术后出现血运相关并发症8例,积极处理后,坏死2例,总皮瓣移植成功率95.7%。对显微镜血管吻合组、放大镜血管吻合组、血管吻合器组中皮瓣缺血时间及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进行两两统计学比较,吻合器组与两个缝线组之间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缝线组之间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血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7.27%,21.43%,0%。三组在统计学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73-Ⅱ型血管吻合器吻,相比传统缝线法吻合可明显减少皮瓣缺血时间,缩短血管吻合时间。通过完善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手术操作、妥善的术后处理可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移植 血管吻合 吻合轮 创伤修复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修复小腿前侧小面积创面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黎明 徐立炜 +1 位作者 刘毅 李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患者,均采用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皮瓣100%成活,1例皮瓣尾部因血运障碍,发生坏... 目的:探讨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患者,均采用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皮瓣100%成活,1例皮瓣尾部因血运障碍,发生坏死,二期手术植皮修复。随访3~12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设计简单,供区无需植皮,修复后既保证小腿前侧有良好的组织保护,又可最大程度地维持小腿外形,是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良好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风筝样"三角皮瓣 胫前 骨外露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掌背动脉远端皮支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被引量:4
14
作者 祁强 李永林 林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以掌背动脉远端皮支为蒂皮瓣修复手指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方法第2、3、4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和皮神经显微缝合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伴指骨、肌腱外露共9例。其中,拇指2例,食指3例,中指3例,小指1例。创面面积:6.0 cm... 目的探讨应用以掌背动脉远端皮支为蒂皮瓣修复手指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方法第2、3、4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和皮神经显微缝合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伴指骨、肌腱外露共9例。其中,拇指2例,食指3例,中指3例,小指1例。创面面积:6.0 cm×2.0 cm^2.5 cm×1.5 cm。皮瓣大小:8.5 cm×3.5 cm^3.0 cm×2.5 cm,蒂长2.5 cm^4.0 cm。结果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7~9mm,指关节活动满意,供瓣区无伸肌腱黏连。结论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和皮神经显微缝合是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恢复感觉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软组织缺损 皮支皮瓣 掌背动脉 创面修复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坚强 范春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30例单手指指腹缺损,缺损面积2. 5 cm×1. 5 cm~3. 5 m×3. 0 cm,皮瓣切取面积稍大于指腹缺损面积。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 目的探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30例单手指指腹缺损,缺损面积2. 5 cm×1. 5 cm~3. 5 m×3. 0 cm,皮瓣切取面积稍大于指腹缺损面积。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皮瓣质地、弹性及手指外形良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结论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单手指指腹缺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腓侧游离皮瓣 单手指 指腹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乐 王辉 +1 位作者 郭慧 李春江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防治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手指指腹缺损患者360例,男性258例,女性102例;年龄19~65岁,平均32.2岁。均为单一手指、单一... 目的探讨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防治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手指指腹缺损患者360例,男性258例,女性102例;年龄19~65岁,平均32.2岁。均为单一手指、单一部位缺损,均行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术。根据是否修复成功分为成功组(294例)和失败组(66例),比较两组可能影响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因素的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给出针对性防治建议。结果本组中共66例患者手指修复失败,修复失败率为18.33%。成功组和失败组年龄、性别、指腹缺损原因、缺损面积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受伤至手术时间≥6h、游离皮瓣血管吻合质量差、术者工龄<3年、包扎加压不当、未选用抑菌敷料包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并发创面感染患者构成比均高于成功组(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证实均是影响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6.633、6.411、5.165、5.783、5.536、3.673、7.207,P<0.05);失败组游离移植供区是趾腹腓侧皮瓣者构成比低于成功组(P<0.05),且供区为趾腹腓侧皮瓣是修复失败的保护因素(OR=0.537,P<0.05)。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6h、游离皮瓣血管吻合质量差、术者工龄<3年等均是影响指腹缺损患者皮瓣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失败的危险因素,供区为趾腹腓侧皮瓣是保护因素,临床中应充分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手段,提高修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缺损 皮瓣 游离移植 修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明君 杨旅军 +1 位作者 谢思田 唐世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将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并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效果,为手足创面修复寻找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手足创面患者26例行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术后随访3-8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术后手足移... 目的探讨将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并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的临床效果,为手足创面修复寻找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手足创面患者26例行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术后随访3-8月,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术后手足移植皮瓣感觉恢复情况、血管痉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26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皮瓣坏死情况。所有患者在16周后受区有明显感觉,前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管痉挛情况在1周后全部消失,前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股前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不但手术安全稳定,还降低了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皮瓣成活率,整个手术过程安全简单,是治疗手足创面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创面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双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海滨 王金荣 李道龙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开支与降支分别为营养血管的双叶游离皮瓣在手指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9只成人新鲜上肢标本 ,左 4只 ,右 5只。于尺动脉腕背支起始处灌注红色乳胶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尺动脉腕支及其升支与降支起始、行程...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开支与降支分别为营养血管的双叶游离皮瓣在手指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9只成人新鲜上肢标本 ,左 4只 ,右 5只。于尺动脉腕背支起始处灌注红色乳胶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尺动脉腕支及其升支与降支起始、行程、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设计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蒂 ,腕背支的升支与降支分别为营养血管的双叶游离皮瓣修复单指皮肤全脱套伤 8例 ,示中指及中环指背或指掌侧皮肤缺损 7例。结果 :临床应用 15例 ,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6~ 15个月 ,伤指外形及皮肤色质与健指相似 ,掌侧远端指腹两点辨觉为 3.2~ 6 .1mm ,运动功能按TAM系统标准评价 :优 6指 ,良 8指 ,可 4指。结论 :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升支与降支分别为营养血管的双叶游离皮瓣 ,是修复单指皮肤全脱套伤及相邻两指背或掌侧皮肤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游离皮瓣 尺动脉腕背支 指创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坚强 范春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手部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喻元 喻宙 +4 位作者 屈增辉 袁超 邬仁杰 郑坤 王薪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03-106,共4页
目的观察62例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62例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接受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分析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6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 目的观察62例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62例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接受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分析应用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6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6例出现张力性水泡(通过换药最终自愈),皮瓣以及供区的创面最终都在1周内愈合,平均手术时间(56.28±8.52)min,平均住院时间(12.01±4.06)d,平均随访时间(8.02±1.01)个月,术后患者均对皮瓣外观满意.本组患者术后手指屈伸功能分级显著优于术前(P<0.05),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结论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术在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 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 修复效果 张力性水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