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霉素氨丁三醇与环丙沙星随机对照治疗121例泌尿道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慧琳 侯杰 +6 位作者 李家泰 段温铀 吕晓菊 张沂 刘自贵 李贵军 裘雁秋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与环丙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环丙沙星为对照 ,采用随机化开放试验方法 ,观察试验药磷霉素氨丁三醇组 6 1例 ,对照药环丙沙星组 6 0例。结果 :磷霉素氨丁三醇与环丙沙星治... 目的 :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与环丙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环丙沙星为对照 ,采用随机化开放试验方法 ,观察试验药磷霉素氨丁三醇组 6 1例 ,对照药环丙沙星组 6 0例。结果 :磷霉素氨丁三醇与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 85 .2 %和 83.3% ,有效率分别为 95 .1%和 95 .0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2 .3%和92 .2 %。经统计学检验 ,上述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从分离到的 10 3株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发现 ,93株(90 .3% )致病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敏感 ,81株 (78.6 % )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敏感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1)。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8%与 7.7%。结论 :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多数革兰阳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环丙沙星 泌尿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沂 段蕴铀 +3 位作者 辛建军 李贵军 关维民 李明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采用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评价磷霉素氨丁二醇治疗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给药方案:磷霉素氨丁三醇3g,1次/d口服,于每晚睡前温水送下;环丙沙星250mg,2次/d口... 采用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评价磷霉素氨丁二醇治疗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给药方案:磷霉素氨丁三醇3g,1次/d口服,于每晚睡前温水送下;环丙沙星25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药与对照药停药第1天及停药第8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0%、95.0%和100%、95.0%;两组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细菌学诊断阳性率均为80%,细菌清除率均为93.7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以上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磷霉素氨了三醇治疗细菌性泌尿系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氯丁三醇 药物疗法 细菌性泌尿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江胜林 吴建荷 方浴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 分析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浙江医院分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 目的 分析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浙江医院分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作超声检查,测定治疗前后盆腔积液直径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骶胀痛、腹部疼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腰酸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盆腔积液、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盆腔积液直径降低、CRP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腔积液直径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并盆腔积液患者,有其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中医症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盆腔积液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桂枝茯苓胶囊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女性单纯膀胱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学炜 徐奔 +2 位作者 仲伟一 张悦 于宏川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比较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与传统3d疗法(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3例。... 目的比较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与传统3d疗法(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3例。A组口服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B组口服3d磷霉素氨丁三醇散,C组口服3d头孢克洛,D组口服3d左氧氟沙星治疗。将4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当,但显著优于另2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单剂 女性单纯膀胱炎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菌药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全 屠世忠 李万亥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43-445,共3页
(-)-磷霉素(+)-α-苯乙胺盐与对甲苯磺酸、三羟甲基甲胺反应,一步合成磷霉素氨丁三醇。同时对氢化合成顺丙烯膦酸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磷霉素 氨丁三醇 合成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钠制备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晨 严晶 +1 位作者 丁一刚 王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8-680,共3页
目的采用新型合成法制备磷霉素氨丁三醇,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和析晶条件。方法无机酸式盐法,以磷霉素钠与氨丁三醇和硫酸的混合酸式盐进行中和反应制得磷霉素氨丁三醇。结果优化反应和结晶条件后可生成磷霉素氨丁三醇。结论无机酸式盐法... 目的采用新型合成法制备磷霉素氨丁三醇,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和析晶条件。方法无机酸式盐法,以磷霉素钠与氨丁三醇和硫酸的混合酸式盐进行中和反应制得磷霉素氨丁三醇。结果优化反应和结晶条件后可生成磷霉素氨丁三醇。结论无机酸式盐法合成工艺可行,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无机酸式盐法 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奔 罗程 张喆楠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进行膀胱灌注期间出现泌尿系感染的159例患者,根据药物干预的不同分成A、B、C组。A组(102例)患者口服磷霉素...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进行膀胱灌注期间出现泌尿系感染的159例患者,根据药物干预的不同分成A、B、C组。A组(102例)患者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B组(33例)患者口服头孢克洛治疗,C组(24例)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C组[91. 2%(93/102)比78. 8%(26/33)、70. 8%(17/24),37. 3%(38/102)比0、8. 3%(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93)。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治疗效果优于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虽然可能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但其停药后症状立即消失,患者满意率与使用头孢克洛和左氧氟沙星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膀胱灌注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头孢克洛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卓 《中国医药》 2018年第6期914-917,共4页
目的观察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女性患者100例,将患者根据阴道前壁膨出程... 目的观察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Ⅰ度和Ⅱ度阴道前壁膨出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女性患者100例,将患者根据阴道前壁膨出程度分为Ⅰ度组(56例)和Ⅱ度组(44例)。2组患者均给予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口服治疗2周。比较2组泌尿系感染和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Ⅰ度组泌尿系感染治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3%(50/56);Ⅱ度组泌尿系感染治愈3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9%(40/44)。2组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Ⅰ度组阴道前壁膨出治愈3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48/56);Ⅱ度组阴道前壁膨出治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6.8%(25/44)。Ⅱ度组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Ⅰ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泌尿系感染可能是引起或诱发加重轻度阴道前壁膨出的原因之一。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不但可以治疗泌尿系感染,而且还可以改善甚至恢复阴道前壁及膀胱的解剖位置,特别对Ⅰ度阴道前壁膨出者疗效尤为明显,其治疗时间短,治疗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前壁膨出 泌尿系感染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美乐力)对老年尿路感染的治疗价值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蒋醒竹 陈阳 +5 位作者 陆俊华 吴猛 李临刚 陈清龙 朱建锋 王建华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估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美乐力)对老年尿路感染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治疗... 目的评估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美乐力)对老年尿路感染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磷霉素氨丁三醇和左氧氟沙星对两组治疗前分离出致病菌的清除率,并评估致病菌对磷霉素氨丁三醇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3.02%(44/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尿液微生物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119株,磷霉素氨丁三醇清除率为93.28%(111/119),左氧氟沙星清除率73.95%(88/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分离出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磷霉素氨丁三醇耐药率为4.20%(5/119),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47.06%(56/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美乐力)对老年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可靠,细菌清除率较高,且病原菌耐药性相对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美乐力) 老年 尿路感染 治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翁鸿 吴开杰 +4 位作者 李腾 李晓东 曾宪涛 王行环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2-270,共9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10日。由2位作者独立进行...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9月10日。由2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9项研究共计4 4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磷霉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治愈率(RR=1.02,95%CI=0.98~1.06,P=0.29)、临床总有效率(RR=1.02,95%CI=0.97~1.04,P=0.16)、细菌清除率(RR=1.02,95%CI=0.99~1.08,P=0.24)及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7,95%CI=0.69~1.08,P=0.20)与其他抗生素相当。亚组分析显示,磷霉素氨丁三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β-内酰胺类药物组(RR=0.56,95%CI=0.34~0.94,P=0.03);此外,在妊娠期女性患者中,磷霉素氨丁三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抗生素组(RR=0.52,95%CI=0.32~0.85,P=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与其他抗生素相当,但磷霉素氨丁三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β-内酰胺类药物组,且在妊娠期女性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更低,其显著优势在于单剂量单次口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抗生素 泌尿系统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辉 宋永胜 +3 位作者 李原学 马天明 郭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期间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1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6例患者。分别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期间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1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6例患者。分别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治疗。将3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5%,显著优于头孢克洛组(67.9%)及左氧氟沙星组(57.1%)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3%)显著高于头孢克洛组及左氧氟沙星组;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组患者满意率(80.4%)显著优于头孢克洛组(60.7%)及左氧氟沙星组(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在膀胱灌注相关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满意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膀胱灌注 泌尿系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中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 孙聚魁 《中国药物评价》 201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中磷霉素氨丁三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Zorbax NH2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10.89 g·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流速为1.0 m L·min^-1,进样量为... 目的:建立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中磷霉素氨丁三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Zorbax NH2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10.89 g·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流速为1.0 m L·min^-1,进样量为5μL,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为35℃。结果:磷霉素氨丁三醇浓度在36.0~180.0 m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0.2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合成方法在节能上的一些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佩骞 侯伟 马学栋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3期57-58,共2页
叙述了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合成工艺上的改进方法和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该方法节能简便,收率高,减少排污,不使用对环境污染大的对甲苯磺酸,不使用树脂,更适应产业化。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节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疗效对照研究
14
作者 刘慧倩 王宁 +2 位作者 姚俊杰 刘振宇 尹志康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17-722,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降低结石复发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7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T组(使用FMT)、头孢组(使用头孢克肟)及空白组(未使用... 目的探讨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降低结石复发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7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T组(使用FMT)、头孢组(使用头孢克肟)及空白组(未使用抗生素)各5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FMT组55例、头孢组47例及空白组48例,并于结石清石术后定期随访3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尿路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年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5)。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术后3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T组和头孢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结论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方面优于头孢克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感染性结石 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源性产ESBLs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燕渝 俞汝佳 +1 位作者 吕晓菊 彭春红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对临床分离的尿源性产ESBL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测定MIC,检测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革兰阴性(G-)杆菌株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共测定117株经标准方法确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目的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对临床分离的尿源性产ESBL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测定MIC,检测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革兰阴性(G-)杆菌株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共测定117株经标准方法确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G-杆菌,其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为87.2%,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8.0%)、左氧氟沙星(43.6%)、头孢地尼(41%)、头孢克肟(44%),低于亚胺培南(100%)、呱拉西林/他唑巴坦(94.9%)。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源性产ESBLs细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可作为轻、中度单纯性尿路感染的选择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超广谱内酰胺酶 最低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析磷霉素氨丁三醇及其有关物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畅 凌文婷 刘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81-2084,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MSn),分离和鉴定磷霉素氨丁三醇及其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ynergi Hydro-RP C18柱(150mm×2.0mm,4μm);流动相为10mmol·L-1正辛胺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5.2)-乙腈,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MSn),分离和鉴定磷霉素氨丁三醇及其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ynergi Hydro-RP C18柱(150mm×2.0mm,4μm);流动相为10mmol·L-1正辛胺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5.2)-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柱温35℃;在负离子模式下,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对磷霉素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分离了磷霉素及其5种有关物质,并对分离的杂质进行结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有关物质 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浊度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效价
17
作者 赵晓冬 傅蓉 +2 位作者 王坚 陈晓辉 毕开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效价的方法。方法:采用浊度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含量,对药典规定的检定菌进行选择,并对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效价进行试验设计,结果与管碟法相比较。结果:选择大肠埃希菌为检定菌,浊度法线性范围... 目的:建立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效价的方法。方法:采用浊度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含量,对药典规定的检定菌进行选择,并对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磷霉素氨丁三醇效价进行试验设计,结果与管碟法相比较。结果:选择大肠埃希菌为检定菌,浊度法线性范围为12~42u·mL-1,线性方程:Y=-0.7806log C+1.555,r=0.9983。结论:浊度法与管碟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作为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效价测定方法之一,且更快捷、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管碟法 浊度法 磷霉素氨丁三醇
原文传递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对大肠埃希菌上行性感染S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万志 卜平 +5 位作者 陶文华 黄风 庞磊 金凤 杨燕楠 毛全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TP)对大肠埃希菌上行性感染盆腔炎后遗症(S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TP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各12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构建SPID模型,造模后,FTP低、中...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TP)对大肠埃希菌上行性感染盆腔炎后遗症(SPID)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TP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各12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构建SPID模型,造模后,FT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剂量为150 mg/kg/d、300 mg/kg/d和600 mg/k/d的FTP溶液,持续7 d。观察各组子宫肿胀率和子宫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子宫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核因子κB(JNK/NF-κB)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IL-10、MCP-1、TNF-α及子宫组织p-JNK/JNK、NF-κB p65、p-IκB、FGF-2、IGF-1 mRNA升高,MMP-2、MMP-9 mRNA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FTP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肿胀率下降(P<0.05),血清IL-6、MCP-1、TNF-α以及子宫组织p-JNK/JNK、NF-κB p65、p-IκB、FGF-2、IGF-1 mRNA下降(P<0.05),血清IL-10和子宫组织MMP-2、MMP-9 mRNA升高(P<0.05),并随着FTP剂量升高,作用更加明显。结论FTP可以抑制JNK/NF-κB通路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减轻SPID大鼠子宫组织损伤,改善子宫内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后遗症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子宫内膜 c-jun氨基末端激酶/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口服磷霉素氨基丁三醇治疗尿路感染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教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重新认识磷霉素口服制剂在尿路感染中的地位。方法:检索文献和上海医院用药量的分析数据。结果:2010年美国抗感染协会和欧洲泌尿科学会公布的指南都推荐磷霉素作为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经验性治疗的一线用药。上海119家医院在2011年... 目的:重新认识磷霉素口服制剂在尿路感染中的地位。方法:检索文献和上海医院用药量的分析数据。结果:2010年美国抗感染协会和欧洲泌尿科学会公布的指南都推荐磷霉素作为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经验性治疗的一线用药。上海119家医院在2011年显示口服磷霉素用量有所上升,但使用率仍非常低。2009-2011年上海一级医院一直未使用,说明基层医院临床医师对口服磷霉素在尿路感染中的地位未予认识。结论:我国2012年新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将磷霉素氨基丁三醇口服制剂列为收载的品种,说明该品种已被我国专家公认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磷霉素氨基丁三醇 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原文传递
桂蒲肾清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杭涛 刘学森 田智谋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探讨桂蒲肾清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治疗的108例下尿路感染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3... 目的探讨桂蒲肾清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治疗的108例下尿路感染患者,根据使用药物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3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桂蒲肾清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和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细菌培养转阴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排尿灼急、腰酸痛、小便涩痛、小腹坠胀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MCP-1、HO-1、PC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桂蒲肾清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治疗下尿路感染效果显著,同时在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和炎症因子水平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蒲肾清胶囊 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 下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转阴率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