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ilding Warships and Nurturing Technical Talent at the Foochow Navy Yard during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LI Mingyang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2期1-34,共34页
In 1866, after the Opium Wars, the Chinese official Zuo Zongtang established the Foochow Navy Yard, which aimed to facilitate the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warships. French advisers, engineers, teachers, and ... In 1866, after the Opium Wars, the Chinese official Zuo Zongtang established the Foochow Navy Yard, which aimed to facilitate the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warships. French advisers, engineers, teachers, and craftsmen were hired, and a series of French schools for naval construction, drawing, and apprenticeship were set up. Previous studies have nearly exhaust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on the Foochow Navy Yard, but few of them give an exact evaluation on its shipbuilding and educational levels. This paper traces the French sources on the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system at the Foochow Navy Yard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of foreigners, the Foochow Navy Yard gained the ability to assemble ships and imitate engines, while it remained necessary to import design drawings and structural components. The most outstanding students that the navy yard nurtured may have reached the level of école Polytechnique graduates, but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was hard to maintain. The backwardness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support also contributed to its de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chow Navy Yard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ical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福州船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来付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7-42,共6页
福州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企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那种参与、协作、奉献的爱国精神,不断改革、追求创新的经营哲学和重视科教与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在大力开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事业中,仍具有其独特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船政文化 企业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港”的复活:一个国家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姜修宪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 五口通商后,福州港何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对外贸易?利用现存档案资料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福州港对外贸易的历史进程,并对制约港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官方对对外贸易态度的变化是导致港口由"死港"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制度变迁导致了港口贸易的繁荣,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对外贸易 福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宗教文化与晚清地方社会--以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榕腔”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振忠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34,共13页
方言与一地的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区域社会研究中,利用方言文献,可以极大程度地把握地方文化的脉动。通过研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的大批榕腔文献,可知,由19世纪西方传教士形成的榕腔文献,与经本土世俗文人之手产生者颇有不同... 方言与一地的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区域社会研究中,利用方言文献,可以极大程度地把握地方文化的脉动。通过研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的大批榕腔文献,可知,由19世纪西方传教士形成的榕腔文献,与经本土世俗文人之手产生者颇有不同。相比之下,传教士记录的榕腔文献似乎更有章法。榕腔文献的大批产生,反映出传教士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企图。榕腔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透过此类方言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福州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作者希望通过此一研究,使得方言文献得到历史学界应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腔 方言 宗教文化 地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船政前学堂与中国近代海防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占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5,共4页
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办开近代海防教育之先河。洋务派提出了“艺局为造就人才之地”和“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的主张。福州船政学堂在教学模式上顺应了教育近代化的趋向 ,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派出留学生等形式培养了近代海防人才 ,并为提高艺... 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办开近代海防教育之先河。洋务派提出了“艺局为造就人才之地”和“船政根本在于学堂”的主张。福州船政学堂在教学模式上顺应了教育近代化的趋向 ,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派出留学生等形式培养了近代海防人才 ,并为提高艺科人才的地位涉及对传统科举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政学堂 近代 海防教育 洋务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曲悠扬 海外唱响——闽剧海外传播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汉民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随着福州人大量移居海外,闽剧也漂洋过海在异域唱响。清末民初开始,闽剧新和祥、上天仙、群芳女班、新赛乐等戏班陆续赴东南亚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闽剧著名艺人郑奕奏应邀赴印度尼西亚教戏,使闽剧艺术在海外开花结果。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福州人大量移居海外,闽剧也漂洋过海在异域唱响。清末民初开始,闽剧新和祥、上天仙、群芳女班、新赛乐等戏班陆续赴东南亚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闽剧著名艺人郑奕奏应邀赴印度尼西亚教戏,使闽剧艺术在海外开花结果。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市闽剧院、福清市闽剧团等以各种形式出访东南亚及欧美,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剧 海外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葆桢的船政科技思想与实践(1867—1875)
7
作者 赵勇 朱婷婷 周盼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领导下,福州船政局实现了技术自主。通过优化船政学堂建设和严格管理等措施,沈葆桢培养了专业化的海军人才和造船工程人才。福州船政局从购买国外发动机逐步转向自主制造,从木胁到铁胁木壳再...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在他的领导下,福州船政局实现了技术自主。通过优化船政学堂建设和严格管理等措施,沈葆桢培养了专业化的海军人才和造船工程人才。福州船政局从购买国外发动机逐步转向自主制造,从木胁到铁胁木壳再到钢甲钢壳,实现了船体结构的重大变革。沈葆桢的船政科技思想和实践对创新船政学堂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船舶装备制造技术自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福州船政局 科技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下半叶福州居留地建设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薛颖 《中外建筑》 2004年第3期85-87,共3页
本文从福州城开埠概况、19世纪下半叶福州居留地建设活动、19世纪下半叶福州居留地建设特征三方面研究开埠盛期福州居留地的主要建设情况。
关键词 福州市 19世纪下半叶 居留地空间 城市经济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船政学堂的外籍雇员与中国近代军事人才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叶绿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3-38,共6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闽浙总督左宗棠从巩固海防的目的出发,筹建了福州船政局并设立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学校———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海军人才,并先后聘用了很多外籍人员。这些外籍雇员通过在学堂中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对我国近代军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闽浙总督左宗棠从巩固海防的目的出发,筹建了福州船政局并设立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学校———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海军人才,并先后聘用了很多外籍人员。这些外籍雇员通过在学堂中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对我国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船政学堂 外籍雇员 新式军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期福州协和幼稚师范学校创办探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忠辉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福州协和幼稚师范学校设立于民国初期,是东南沿海现代幼教师资培养的最早来源之一,该校屡经变迁而坚持办学不辍,因档案散佚,创办时间莫衷一是。经过爬梳辨伪,确证其创办时间为1915年。
关键词 幼儿师范 教师教育 福州幼师 办学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福州银行倒闭案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民国时期福州共发生了3次银行倒闭案,分别是1922年10月福建银行的倒闭、1929年12月美丰银行的停业与1935年11月东南银行的倒闭。虽然它们倒闭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均离不开滥发纸币、现金准备不足,这种看似银钱业自身问题导致... 民国时期福州共发生了3次银行倒闭案,分别是1922年10月福建银行的倒闭、1929年12月美丰银行的停业与1935年11月东南银行的倒闭。虽然它们倒闭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均离不开滥发纸币、现金准备不足,这种看似银钱业自身问题导致的金融风潮,与当时政府对金融业的无力管理与疏于管理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福州 银行倒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福州人的社会资本与创业发展——马来西亚个案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琮渊 《闽江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0-26,共7页
华侨华人的发展与其移民脉络及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关。福州人移居海外,扎根当地,在东南亚各国尤能精诚团结,依托乡族网络及宗教信仰,积极发扬榕属创业文化。就现实意义而言,了解此一历史进程,将有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华侨华人的发展与其移民脉络及所处的制度环境有关。福州人移居海外,扎根当地,在东南亚各国尤能精诚团结,依托乡族网络及宗教信仰,积极发扬榕属创业文化。就现实意义而言,了解此一历史进程,将有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及"中国-东南亚"合作关系的推进。以马来西亚两大福州社群聚居地诗巫及实兆远为例,结合经济社会学及创业精神的研究视角,可以较为全面地探讨族群社会资本在海外福州人经济发展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人 社会资本 创业精神 诗巫 实兆远 马来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拉越福州人社会及其结构分析(1900-1941)
13
作者 李龙 《八桂侨刊》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20世纪初,福州人在黄乃裳的带领下来到诗巫,其集体移民的方式和以基督徒为主的移民构成在马来西亚华人移民史上独树一帜。随着福州人在砂拉越的发展,这些特点也对其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口结构方面,男女比例和年龄结构较为均衡;职... 20世纪初,福州人在黄乃裳的带领下来到诗巫,其集体移民的方式和以基督徒为主的移民构成在马来西亚华人移民史上独树一帜。随着福州人在砂拉越的发展,这些特点也对其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口结构方面,男女比例和年龄结构较为均衡;职业分布上,由以橡胶种植为主向其它行业逐步扩展;社会生活方面,美以美会扮演了教化组织、政治和经济组织的角色,进而形成了一个以华人基督徒为主导的移民社会;领导层方面,除了财富这一基本要素外,社会及政治活动对领袖地位的获得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拉越 福州人 社会结构 诗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兆棠的船政建设思想及功绩评述
14
作者 孙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兰仲,号召民,又号铁庵,广东顺德人,晚清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黎兆棠奉清廷指令上任督办船政事宜,其上任后主张"学西学、育人才"以为自强之计。并且大力整顿船局吏治、裁汰冗员,...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兰仲,号召民,又号铁庵,广东顺德人,晚清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黎兆棠奉清廷指令上任督办船政事宜,其上任后主张"学西学、育人才"以为自强之计。并且大力整顿船局吏治、裁汰冗员,加强了福建的海防力量。作为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做事干练的地方大员,黎兆棠主政船政期间加速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福建船政局走向近代化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兆棠 福建船政局 思想 功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茶叶贸易视野下福州港茶产业景观的近代形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舟涵 黄华青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19世纪中叶,福州崛起成为我国茶叶加工、贸易和出口的最大港口,是近代中国由产业驱动城市营建的范例。这一案例也为解读“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城市遗产的空间特征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样本。以福州上下杭、泛船浦、仓前三处茶产业街区为研... 19世纪中叶,福州崛起成为我国茶叶加工、贸易和出口的最大港口,是近代中国由产业驱动城市营建的范例。这一案例也为解读“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城市遗产的空间特征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样本。以福州上下杭、泛船浦、仓前三处茶产业街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引入“产业景观”概念,从多学科史料中探寻逸失的城市空间信息,复原城市历史景观结构;进而从茶产业社群活动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梳理生产性、贸易性、生活性及精神性景观的遗存特点和规律;最后借助复原想象图绘重现空间社会交织的城市景象,并对近代中国城市遗产的认知和复原方法做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福州港 茶叶贸易 近代产业景观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想与现实:论晚清官绅对福州船政局的心态转变
16
作者 洪钰琳 张鸿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76-78,共3页
福州船政局在近代海军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兴衰过程影响着晚清官绅的心态转变。船政初创时期,出现洋务派与守旧势力的论战,多数人还是对船政局抱有希望,船政颇有成效而信心大增。但在外部的冲击下,官绅阶层出现分化,对船政局产生"... 福州船政局在近代海军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兴衰过程影响着晚清官绅的心态转变。船政初创时期,出现洋务派与守旧势力的论战,多数人还是对船政局抱有希望,船政颇有成效而信心大增。但在外部的冲击下,官绅阶层出现分化,对船政局产生"纠结"心理,甲午战后,又对福州船政局有了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晚清官绅 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近代校园建设研究
17
作者 薛颖 《福建建筑》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福州的近代教育是在教会办学和地方办学的交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教会办学活动影响最大。本文从教会早期的办学活动、新学及新学堂的建立与推广、教会后期的办学活动、收回教育权后的地方办学状况四个方面对福州近代校园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 福州近代教育 教会办学 地方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拉越诗巫福州人再移民——以澳洲珀斯与塔斯马尼亚岛屿为比较研究
18
作者 林芳燕 《闽江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7-34,共8页
1901年,福州人由黄乃裳率领南下前往婆罗洲岛上的拉让江畔诗巫展开一段血泪拓荒史。114年来,历代的福州后裔在砂拉越及马来西亚各个领域皆拥有杰出的表现。迄今诗巫福州人勇于冒险的精神继续在其后代中延续着,先辈在诗巫崛起后,其下一... 1901年,福州人由黄乃裳率领南下前往婆罗洲岛上的拉让江畔诗巫展开一段血泪拓荒史。114年来,历代的福州后裔在砂拉越及马来西亚各个领域皆拥有杰出的表现。迄今诗巫福州人勇于冒险的精神继续在其后代中延续着,先辈在诗巫崛起后,其下一代又再移民至其他国家。一百多年来,诗巫福州人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以澳大利亚的珀斯及塔斯马尼亚岛屿为个案,在实地勘察两地诗巫福州人再移民后的各种生活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可见出诗巫福州人再移民澳洲的原因、移民后的生活状况、所从事的职业、福州语言及文化的赓续以及卫理教会的发展等各方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巫福州人 拓荒史 再移民 澳大利亚 珀斯 塔斯马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船政前学堂技术教育之再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9,共10页
晚清自强运动中设立的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技术教育机构。其下所属的前学堂,是中国对于技术教育体制化的最初尝试。作为一所兼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法国式技术学校,船政前学堂的制度和课程由法国顾问设计,他们将法国的'综合理工体... 晚清自强运动中设立的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技术教育机构。其下所属的前学堂,是中国对于技术教育体制化的最初尝试。作为一所兼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法国式技术学校,船政前学堂的制度和课程由法国顾问设计,他们将法国的'综合理工体系'进行压缩,以适用于对中国学生的培养。然而,船政作为一个孤立的机构,它并不具备法国技术教育赖以存在的军事、工业和教育相连接的环境,因此它只能移植法国的学校制度,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船政 前学堂 技术教育史 法国技术教育
原文传递
船政船坞建设考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悦 《中国港口》 2018年第A01期56-64,共9页
位于福建马尾的船政,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舰船建造基地,在其历史上,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曾陆续建成三座船坞,为近代中国海军舰船提供了重要的维修保障。本文拟从船坞的建造、形式等角度,对船政历史上的三座船坞进行逐一考证,... 位于福建马尾的船政,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舰船建造基地,在其历史上,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曾陆续建成三座船坞,为近代中国海军舰船提供了重要的维修保障。本文拟从船坞的建造、形式等角度,对船政历史上的三座船坞进行逐一考证,并就三座船坞各自的技术特点、优缺点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政 船坞 近代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