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act solutions to drift-flux multiphase flow models through Lie group symmetry analysis
1
作者 B.BIRA T.R.SEKHAR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8期1105-1112,共8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Lie group symmetry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some exact solutions for a hyperbolic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which governs an isothermal no-slip drift-flux model for multi... In the present paper, Lie group symmetry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some exact solutions for a hyperbolic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which governs an isothermal no-slip drift-flux model for multiphase flow problem. Those sym- metries are used for the governing system of equations to obtain infinitesimal transforma- tions, which consequently reduces the governing system of PDEs to a system of ODEs. Further, the solutions of the system of ODEs which in turn produces some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PDEs a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evolutionary behavior of weak discontinuity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hase flow drift-flux models Lie group analysis exact solution weakdiscontinu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dy therma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steam generators based on the drift flux code model
2
作者 张小英 陈焕栋 +3 位作者 白宁 朱元兵 任志豪 黄凯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8-85,共8页
To investigate the steady therma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U-tube steam generator(SG), a 1D simulation code based on the four-equation drift flux model is developed. The U-tube channels presumably consist mainly o... To investigate the steady therma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U-tube steam generator(SG), a 1D simulation code based on the four-equation drift flux model is developed. The U-tube channels presumably consist mainly of the primary channel, secondary channel, and tube wall. In the sub-cooling region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annels, flow is simulated using the single-phase flow model, whereas that in the boiling regions of the secondary channels is simulated using the four-equation drift flux model. The first-order equations of upwind difference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staggered grid. Steady-state thermal hydraulic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with a cross-iteration scheme of heat balance and natural circulation requirement. The developed code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G behavior of the Qinshan I Nuclear Power Plant under 100%, 75%, 50%, 30%, and 15% power conditions. Analysis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RELA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水力特性 漂移流模型 蒸汽发生器 秦山核电站 代码 基础 通量 一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棒束通道两相流实验研究
3
作者 隆鹏陈 史昊鹏 +1 位作者 赵萌 程以炫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研究压水堆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特性及演变规律,基于双层丝网传感器(WMS)在常温常压下开展了3×3棒束通道内的空气-水两相流型测量实验,流型包含泡状流、泡-帽状流和弹状流。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横向升力方向发生反转的临界气... 为研究压水堆棒束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特性及演变规律,基于双层丝网传感器(WMS)在常温常压下开展了3×3棒束通道内的空气-水两相流型测量实验,流型包含泡状流、泡-帽状流和弹状流。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横向升力方向发生反转的临界气泡直径范围为4~5.8 mm。此外,对于泡状流,气相表观速度较低时,空泡份额呈现“壁峰”分布;气相表观速度较高时,呈现“中心峰”分布。对于泡-帽状流,相邻子通道内,帽状气泡交叉分布,并引发液相在相邻子通道间的大尺度交混,空泡份额呈现“中心峰”分布。对于弹状流,大尺寸气泡沿轴向发展会跨越子通道间隙并聚合为弹状气泡,空泡份额“中心峰”分布更为明显。将实验数据用以评价部分漂移流模型,其中Bestion漂移流模型因高估漂移速度,导致空泡份额预测结果偏小;Ozaki漂移流模型对空泡份额预测较为精准,其平均相对误差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丝网传感器 空泡份额 气泡尺寸分布 漂移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两相流漂移通量模型的DRIFT系统分析程序
4
作者 贾宝山 王晓钟 《核动力工程》 EI CAS 1988年第4期43-48,共6页
本文概述了水堆核电站安全分析中使用的两相流模型。介绍了以两相流非平衡态漂移通量模型为基础编制的一维管路系统分析程序 DRIFT,并给出了用该程序分析管路系统的具体算例。
关键词 管路系统 漂移通量模型 四方程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mension-reduction of FPK equation via equivalent drift coefficient
5
作者 Jianbing Chen Peihui Lin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The Fokker–Planck–Kolmogorov(FPK) equ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nonlinear stochastic dynamics. However, neither analytical nor numerical solution is available as yet to FPK equations for high-dimensional sys... The Fokker–Planck–Kolmogorov(FPK) equ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nonlinear stochastic dynamics. However, neither analytical nor numerical solution is available as yet to FPK equations for high-dimensional system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imension reduction of FPK equation for systems excited by additive white noise is studied. In the proposed method,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 in which a decoupled generalized density evolution equation is solved, is employed to reproduce the equivalent flux of probability for the marginalized FPK equation. A further step of constructing an equivalent coefficient finally completes the dimension-reduction of FPK equation. Examples are illustra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K equation drift coefficient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flux of probability nonlinear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的南大洋海气界面通量观测分析
6
作者 魏文韬 王斌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南大洋的海洋观测设备稀少,是认识南大洋物理过程的主要障碍之一。2019—2020年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和2020—2021年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一共布放了4套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Drifting Air-sea Interface Bu... 南大洋的海洋观测设备稀少,是认识南大洋物理过程的主要障碍之一。2019—2020年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和2020—2021年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一共布放了4套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Drifting Air-sea Interface Buoy,DrIB)。为检验其在南大洋的海气界面热通量观测质量,本文将观测结果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再分析产品(ECMWF Reanalysis v5,ERA5)进行对比,主要开展了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气温(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风速(Wind Speed,WS)、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海表面气压(Sea-Level Pressure,SLP)等5种数据变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块体算法计算得到潜热通量(Latent Heat Flux,LHF)和感热通量(Sensible Heat Flux,SHF),再与ERA5再分析数据的通量数据进行对比,并针对这7个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套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观测数据与相应ERA5再分析数据基本吻合。虽然ERA5再分析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国产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基本具备了开展南大洋海气界面通量观测的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开展精细化科学观测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漂流浮标 海气界面通量 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磁链电压模型的偏移计算和反馈补偿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增禄 马鑫 +2 位作者 姬弘扬 刘娟娟 汪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35-3041,共7页
检测定子磁链的电压模型使用的积分器,带来了积分初值问题和直流偏移问题,可能导致计算得到的磁链有大范围偏移。该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磁链估计值偏移量的新方法,并通过反馈调节,来抑制并消除这个偏移。具体原理是,从反电势和磁链的相位... 检测定子磁链的电压模型使用的积分器,带来了积分初值问题和直流偏移问题,可能导致计算得到的磁链有大范围偏移。该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磁链估计值偏移量的新方法,并通过反馈调节,来抑制并消除这个偏移。具体原理是,从反电势和磁链的相位关系出发,采用?-?轴电压实时代替?-?轴磁链表达式中的sin(?t)和cos(?t),推导出了计算?-?轴磁链输出偏移量的公式;设计了偏移量反馈调节的PI调节器,使得闭环调节后的直流和低频偏移量趋于0;最终使得由电压模型计算磁链的结果无偏移。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深入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在稳态还是动态过程中,都能得到满意的磁链检测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磁链 积分 反馈 计算偏移 抑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上升两相流漂移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奇 赵华 +1 位作者 杨瑞昌 张红岩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漂移流模型在两相流空泡率计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模型中分布参数及漂移速度的确定持不同的观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垂直上升两相流漂移流模型分... 漂移流模型在两相流空泡率计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模型中分布参数及漂移速度的确定持不同的观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垂直上升两相流漂移流模型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必须满足的限制条件,根据理论分析以及实验数据的验证,得出了漂移流模型推荐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漂移流模型 空泡率 分布参数 漂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智 麻硕士 +2 位作者 赵永来 孙悦超 崔红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与对照秋翻地相比,由于直立残茬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农田能迅速降低近地表风速,特别是在残茬高度内改变了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规律,风速随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小。其风沙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异,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180~400mm高度范围内,占总输沙量的67.94%~69.28%,最大输沙率出现在距地表240mm高度上,风沙流结构呈现出类似象鼻形状的"象鼻效应"。风沙流总输沙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秋翻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防治农田风蚀沙化的有效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风蚀 保护性耕作 风速廓线 风沙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风沙流结构和风速廓线特征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克存 屈建军 +1 位作者 俎瑞平 方海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58,共3页
通过对戈壁地表风沙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旨在探讨戈壁地表性质是如何影响气流的紊动性,并对风沙流的结构和风沙活动层内的风速廓线产生影响,从而对野外风沙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发现:在戈壁地表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距地表20c... 通过对戈壁地表风沙流特性的风洞模拟实验,旨在探讨戈壁地表性质是如何影响气流的紊动性,并对风沙流的结构和风沙活动层内的风速廓线产生影响,从而对野外风沙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发现:在戈壁地表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距地表20cm范围内;由于沙颗粒与戈壁地表的砾石发生碰撞,浓度分布不再简单的服从对数关系递减,其极值出现的高度随风速的增加而上移,呈现"象鼻效应";不同风速下风沙活动层内同一高度含沙颗粒浓度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风沙流结构 风速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输运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莫政宇 杜敏 +3 位作者 邵梓一 谢果 刘洪涛 孙立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的输运和破碎过程。实验以水和空气为工质,水流量范围为15~20m3/h,气流量范围为0.6~0.7L/min,空泡份额在0.2%~0.3%之间。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通道,气泡在从文丘里管喉部流出后具有一个... 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的输运和破碎过程。实验以水和空气为工质,水流量范围为15~20m3/h,气流量范围为0.6~0.7L/min,空泡份额在0.2%~0.3%之间。结果表明:不同于常规通道,气泡在从文丘里管喉部流出后具有一个明显的减速过程,使得气液相对速度随之增加,该减速过程对气泡变形和破碎存在极大影响;水流量对气泡的破碎位置无明显影响,气泡破碎位置通常发生在渐扩段距喉部8~10mm左右的范围,处于壁面涡流区与主流的交界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 气泡碎化 空泡份额 漂移流模型 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筒中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宫敬 程小姣 +1 位作者 于达 吴海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于诸多学者关于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相关式;依据水平井筒模拟试验段上多相流动实验数据... 基于诸多学者关于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相关式;依据水平井筒模拟试验段上多相流动实验数据,采用参数模型优化的方法,确定了漂移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出了完整的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筒 漂移模型 两相流 相关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田近地表风沙运动与防风蚀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悦超 麻硕士 +2 位作者 陈智 赵永来 崔红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农田沙害,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及相关配套设备对莜麦留茬、砾石覆盖和传统旱作农田地表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它们的近地表风沙运动规律,探索莜麦留茬和砾石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机理和防护效果,从而为农田风蚀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针对农田沙害,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及相关配套设备对莜麦留茬、砾石覆盖和传统旱作农田地表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它们的近地表风沙运动规律,探索莜麦留茬和砾石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机理和防护效果,从而为农田风蚀防治提供技术依据。研究表明,莜麦留茬、砾石覆盖近地表风沙运动与对照秋翻地明显不同;受莜麦残茬和砾石覆盖的阻挡、疏散作用,风沙活动层提升,近地表风速不同程度削弱;输沙量小于对照秋翻地并且在近地表一定高度处出现极大值。抗风蚀效率分析证明,莜麦留茬和砾石覆盖对旱作农田防治风蚀都有重要的作用,但砾石覆盖不如莜麦留茬的防风蚀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风蚀 砾石 风沙流 风速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侵过程井筒压力演变规律实验和模型 被引量:22
14
作者 徐朝阳 孟英峰 +3 位作者 魏纳 李皋 杨谋 刘佳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储层钻进时,由于地层压力预测不准造成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形成不稳定气-液两相流并导致井筒内压力剧烈变化,产生巨大的井控风险。为了揭示气侵过程井筒压力的演变规律,利用大型实验架进行了可视化模拟实验,测量气侵过程井筒压力变化,观... 储层钻进时,由于地层压力预测不准造成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形成不稳定气-液两相流并导致井筒内压力剧烈变化,产生巨大的井控风险。为了揭示气侵过程井筒压力的演变规律,利用大型实验架进行了可视化模拟实验,测量气侵过程井筒压力变化,观察管内流动物理特征。将该过程简化为液体循环条件下垂直同心环形管管底连续注气过程,并基于非稳态流动理论和漂移模型建立了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瞬态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跟踪气-液界面等流动参数的功能,可采用半隐式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管底开始注气,管内压力先增大再减小;管路下部比上部先达到压力峰值,压力波动程度随着管深的增加而减小。模型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程度较高,证明了模型可用于预测气侵过程井筒流体瞬态流动特征。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气侵过程井筒压力演变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复杂工况钻井的水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同心环形管 气侵 气-液两相流 漂移模型 瞬态流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毛细管两相流特性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琳 刘楚芸 +2 位作者 陈国栋 岳婷 董宇婷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对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两相流漂移模型,并考虑制冷剂在实际流动中存在的亚稳态,开发了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的数值计算程序,对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搭建了毛细管两相流实验装置,并... 在对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两相流漂移模型,并考虑制冷剂在实际流动中存在的亚稳态,开发了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的数值计算程序,对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搭建了毛细管两相流实验装置,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亚稳态 漂移流动模型 绝热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气液两相漂移模型的AUSMV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朝阳 孟英峰 +2 位作者 魏纳 李皋 万里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3-1382,共10页
将AUSMV(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 V)格式从计算气体动力学问题扩展至一维等温瞬态气液两相管流.阐述了采用AUSMV格式构建气液两相漂移模型数值通量的方法及边界单元的处理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与经典的保单调MUSCL(mon... 将AUSMV(advection upstream splitting method V)格式从计算气体动力学问题扩展至一维等温瞬态气液两相管流.阐述了采用AUSMV格式构建气液两相漂移模型数值通量的方法及边界单元的处理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与经典的保单调MUSCL(monotone upstream-centred schemes for conservation laws)方法结合Van Leer限制器,构建具有二阶时间和空间精度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经典Zuber-Findlay激波管问题和复杂漂移关系变质量流动问题并与可靠的参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AUSMV格式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动漂移模型时计算效率高、精度高、耗散效应和色散效应小,低流速条件下能够精确地描述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等温气液两相流 漂移模型 AUSMV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量距平的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学洪 俞永强 +1 位作者 金向泽 刘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175-182,共8页
该文是对基于月平均通量距平(MFA)的海气耦合方案及其在4个海气耦合的环流模式中应用情况的一个综合评述.这些模式的实施情况表明,由于采用精细化了的参考通量,修正的MFA(MMFA)比它的原型具有更为稳定的控制气候漂移... 该文是对基于月平均通量距平(MFA)的海气耦合方案及其在4个海气耦合的环流模式中应用情况的一个综合评述.这些模式的实施情况表明,由于采用精细化了的参考通量,修正的MFA(MMFA)比它的原型具有更为稳定的控制气候漂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通量距平 气候漂移 海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移流模型用于毛细管两相流数值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娅君 刘楚芸 +2 位作者 段毅 黄鑫风 赵明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毛细管作为家用空调器、电冰箱的节流元件,因为不能随制冷系统负荷变化而调节流量,所以设计毛细管合理参数至关重要。今将整个毛细管内的流动分为过冷液体区和气液两相区两个过程,建立了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动的漂移流模型;这一模型考... 毛细管作为家用空调器、电冰箱的节流元件,因为不能随制冷系统负荷变化而调节流量,所以设计毛细管合理参数至关重要。今将整个毛细管内的流动分为过冷液体区和气液两相区两个过程,建立了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动的漂移流模型;这一模型考虑了各相平均速度之间的差异,克服了以往均相流动模型的缺点。进一步考虑两相间相对运动和空隙率及流速沿截面的分布规律,对毛细管长度进行了数值计算。编制了毛细管长度计算的应用程序,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其误差在工程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制冷 漂移流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通滤波的改进电压型磁链观测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彪 刘新正 李黎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95,共5页
针对现有算法在PWM波反电动势输入时磁链观测精度很差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电压型磁链观测算法,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用于补偿低通滤波器引起的幅值和相位误差的补偿环节.根据所采用的低通滤波器形式,利用... 针对现有算法在PWM波反电动势输入时磁链观测精度很差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电压型磁链观测算法,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用于补偿低通滤波器引起的幅值和相位误差的补偿环节.根据所采用的低通滤波器形式,利用时间相量分析方法,推出了滤波误差补偿公式,并在不同的同步速情况下分析比较,确定最佳补偿系数.仿真结果证明,新算法在PWM波反电动势输入情况下仍具有很高的磁链观测精度,可以有效地消除积分漂移误差.将新算法用于一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证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链观测器 积分漂移 误差补偿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室内颗粒运动分布模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彩青 赵彬 +1 位作者 杨旭东 刘双科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1,共5页
用拉格朗日模型和滑移通量模型及将颗粒当作被动运输标量处理的方法对三维通风小室内颗粒的扩散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的结果除了天花板和入口处附近外与实验... 用拉格朗日模型和滑移通量模型及将颗粒当作被动运输标量处理的方法对三维通风小室内颗粒的扩散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拉格朗日模型模拟的结果除了天花板和入口处附近外与实验数据吻合得都较好;用滑移通量模型模拟的结果在靠近天花板附近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其他地方的模拟结果比实验数据稍小;将颗粒当作被动运输标量处理的模拟结果在0.3m以下位置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而在靠近天花板附近与实验数据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分布 拉格朗日模型 滑移通量模型 被动运输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