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款自制的高性能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PTR-TOF MS),该系统主要由空心阴极放电离子源、质子转移反应管、高效离子传输区及高性能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组...本文介绍了一款自制的高性能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PTR-TOF MS),该系统主要由空心阴极放电离子源、质子转移反应管、高效离子传输区及高性能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组成。为减少离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系统的性能,保证各级真空稳定,采用四级差分真空设计,其中第一级为质子转移反应管、第二级为射频四极杆离子传输区、第三级为直流四极杆离子传输区、第四级为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根据质子转移反应试剂离子的质子亲和势大小,该系统可分析绝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同时排除空气组分的干扰。实验测试表明,系统分辨率(全高半峰宽,full width half maximum,FWHM)优于2069(甲苯),检出限为0.36μg/m3,线性范围为4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1。该系统可为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实时在线快速分析VOCs的方法,加速国内PTR-TOF MS技术的发展,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KRAS靶向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特征及代谢重编程规律。方法·构建肺癌细胞H2122和H358的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H2122-SR和H358-SR细胞),并采用CCK-8法加以验证。应用超高效...目的·探究KRAS靶向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特征及代谢重编程规律。方法·构建肺癌细胞H2122和H358的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H2122-SR和H358-SR细胞),并采用CCK-8法加以验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及其同源亲本细胞的代谢轮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表征,筛选并鉴定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并对所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绘制热图比较分析主要差异代谢通路上的代谢物在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H2122和H358细胞的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对索托拉西布的半数抑制浓度均较亲本细胞提升50倍以上。与亲本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代谢轮廓存在显著差异。H2122-SR与H2122细胞之间发现4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变量投影重要程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尿嘧啶、黄苷酸、吲哚-3-甲酸、烟酸、黄苷、黄嘌呤、N-甲基烟酰胺、次黄嘌呤、葫芦巴碱、半乳糖醛酸;H358-SR与H358细胞之间发现7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还原型谷胱甘肽、黄苷、α-酮戊二酸、羧甲基赖氨酸、胸苷、嘌呤、核黄素、3-吲哚丙烯酸、吲哚-3-丙酮酸、二氢尿嘧啶。2种肺癌细胞系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涉及嘌呤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其中嘌呤代谢变化最为显著。热图分析显示,耐药细胞嘌呤代谢途径多数代谢物水平升高。结论·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的肺癌细胞嘌呤代谢增强。展开更多
为探究汽蒸前后六堡茶风味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为探究汽蒸前后六堡茶风味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对汽蒸前后六堡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蒸能够有效提升六堡茶品质,汤色由橙色、较亮转变为橙红明亮,滋味方面酸味、涩味以及醇厚感得到有效改善,香气方面汽蒸后堆味、豆豉味等不利于六堡茶品质的气味得到有效去除,发酵气也得到减弱;分别从汽蒸前后六堡茶中检测出189种和188种挥发性化合物,碳氢类化合物最多,其次为醇类、酮类、醛类、甲氧基苯类、酯类、呋喃类、含氮类、内酯类和酚类化合物。T检验分析表明,汽蒸前后六堡茶中碳氢类、醛类、呋喃类和酚类化合物总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内酯类和含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显著降低(p<0.05);醇类、酮类、酯类和甲氧基苯类的总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碳氢类、醇类、酮类、醛类、甲氧基苯类、酯类、呋喃类、酚类、内酯类和含氮类化合物中差异显著(p<0.05)的化合物分别有10、3、3、5、2、1、2、0、2种和1种;差异极显著(p<0.01)的化合物分别有32、24、11、4、14、6、6、1、2种和4种。展开更多
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花球主要代谢通路及其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及数据库注释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结果表明,青花菜花蕾蜡粉中共检测出显著差异代谢物24种,包括14种氨基酸类、4种有机酸类、1种脂肪酸类、1种胺类、1种糖类和3种其他类次生代谢物;其中,下调的有18种,包括了13种氨基酸类。综合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获得11条重要性凸显的代谢通路,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次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而重要性最大的是色氨酸代谢。推测青花菜蜡粉缺失可以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调节青花菜花蕾中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含量,进而调控花球的生长、营养品质以及耐寒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KRAS靶向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特征及代谢重编程规律。方法·构建肺癌细胞H2122和H358的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H2122-SR和H358-SR细胞),并采用CCK-8法加以验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及其同源亲本细胞的代谢轮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表征,筛选并鉴定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并对所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绘制热图比较分析主要差异代谢通路上的代谢物在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H2122和H358细胞的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对索托拉西布的半数抑制浓度均较亲本细胞提升50倍以上。与亲本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代谢轮廓存在显著差异。H2122-SR与H2122细胞之间发现4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变量投影重要程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尿嘧啶、黄苷酸、吲哚-3-甲酸、烟酸、黄苷、黄嘌呤、N-甲基烟酰胺、次黄嘌呤、葫芦巴碱、半乳糖醛酸;H358-SR与H358细胞之间发现7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还原型谷胱甘肽、黄苷、α-酮戊二酸、羧甲基赖氨酸、胸苷、嘌呤、核黄素、3-吲哚丙烯酸、吲哚-3-丙酮酸、二氢尿嘧啶。2种肺癌细胞系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涉及嘌呤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其中嘌呤代谢变化最为显著。热图分析显示,耐药细胞嘌呤代谢途径多数代谢物水平升高。结论·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的肺癌细胞嘌呤代谢增强。
文摘为探究汽蒸前后六堡茶风味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对汽蒸前后六堡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蒸能够有效提升六堡茶品质,汤色由橙色、较亮转变为橙红明亮,滋味方面酸味、涩味以及醇厚感得到有效改善,香气方面汽蒸后堆味、豆豉味等不利于六堡茶品质的气味得到有效去除,发酵气也得到减弱;分别从汽蒸前后六堡茶中检测出189种和188种挥发性化合物,碳氢类化合物最多,其次为醇类、酮类、醛类、甲氧基苯类、酯类、呋喃类、含氮类、内酯类和酚类化合物。T检验分析表明,汽蒸前后六堡茶中碳氢类、醛类、呋喃类和酚类化合物总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内酯类和含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显著降低(p<0.05);醇类、酮类、酯类和甲氧基苯类的总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碳氢类、醇类、酮类、醛类、甲氧基苯类、酯类、呋喃类、酚类、内酯类和含氮类化合物中差异显著(p<0.05)的化合物分别有10、3、3、5、2、1、2、0、2种和1种;差异极显著(p<0.01)的化合物分别有32、24、11、4、14、6、6、1、2种和4种。
文摘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花球主要代谢通路及其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及数据库注释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结果表明,青花菜花蕾蜡粉中共检测出显著差异代谢物24种,包括14种氨基酸类、4种有机酸类、1种脂肪酸类、1种胺类、1种糖类和3种其他类次生代谢物;其中,下调的有18种,包括了13种氨基酸类。综合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获得11条重要性凸显的代谢通路,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次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而重要性最大的是色氨酸代谢。推测青花菜蜡粉缺失可以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调节青花菜花蕾中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含量,进而调控花球的生长、营养品质以及耐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