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在熔态铁液与熔渣中平衡分配系数研究
1
作者
纪苏
孙映
+1 位作者
张景
李秋菊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FeS-Na_2S、FeS-Na_2S-CaO和FeS-Na_2CO_3等渣系对废钢冶炼过程中脱铜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FeS-Na_2S渣系中Na_2S质量分数至低于20%时,能够降低Cu_2S在渣中的活度系数,降低Cu在金属中的分配,从而达到脱铜的目的;同...
通过实验研究了FeS-Na_2S、FeS-Na_2S-CaO和FeS-Na_2CO_3等渣系对废钢冶炼过程中脱铜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FeS-Na_2S渣系中Na_2S质量分数至低于20%时,能够降低Cu_2S在渣中的活度系数,降低Cu在金属中的分配,从而达到脱铜的目的;同时研究得出铁液中的碳含量对脱铜效率的影响较大,碳含量越大,脱铜率越高;在FeS-Na_2S渣系中加入适量的CaO能够提高脱铜率;比较了FeS-Na_2CO_3渣系与FeS-Na_2S渣系的脱铜效果,发现Na_2CO_3的加入可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使Cu_2S更好地溶解,更有利于去除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铜
fes-na2s渣系
fes-na
2
CO3
渣
系
活度
系
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FeS-Na_2S系熔剂对钢液脱铜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上型
王建军
+2 位作者
周俐
刘宜强
刘合萍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2,共4页
测定了FeS-Na2S系熔剂组成及相关工艺因素对钢液脱铜率ηCu和增硫值Δ[S]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熔剂中FeS/Na2S配比按30/70、40/60、50/50、60/40、70/30的变化次序,其相应ηCu值不断增大,而其Δ[S]值依次降低。控制FeS/Na2S配比为70...
测定了FeS-Na2S系熔剂组成及相关工艺因素对钢液脱铜率ηCu和增硫值Δ[S]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熔剂中FeS/Na2S配比按30/70、40/60、50/50、60/40、70/30的变化次序,其相应ηCu值不断增大,而其Δ[S]值依次降低。控制FeS/Na2S配比为70/30时,可获得48%左右的脱铜率和最小Δ[S]值。添加BaO的熔剂组成为40%FeS-40%BaO-20%Na2S时,可达到提高熔剂脱铜能力和减少铁液增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na
2
s
系
钢液
脱铜
原文传递
稀土渣系电渣重熔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朱健
周文健
+1 位作者
张志豪
谢建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6-978,共13页
稀土(RE)微合金化是开发高品质模具钢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稀土渣系结合电渣重熔实现H13钢铸锭的稀土添加,重点对比研究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和氧化铝渣系所制备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揭示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对于H13钢铸态组织...
稀土(RE)微合金化是开发高品质模具钢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稀土渣系结合电渣重熔实现H13钢铸锭的稀土添加,重点对比研究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和氧化铝渣系所制备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揭示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对于H13钢铸态组织的稀土改性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氧化铝渣系或稀土氧化钙渣系均可制备稀土质量分数约0.01%的H13钢铸锭,并分别将S质量分数从电极(原料)的0.01%降低至铸锭的0.005%和0.002%。稀土氧化铝渣系的H13钢铸锭中晶界处有稀土La富集,晶内分布尺寸1~2μm的近球形稀土硫氧化物La_(2)O_(2)S(与基体具有4.7%的较低界面错配度)。相比氧化铝渣系,稀土氧化铝渣系将H13钢铸态组织的二次枝晶平均尺寸从109.6μm减少到84.9μm,液析碳化物和夹杂物平均尺寸从5.1μm减少到3.1μm,从而改善稀土H13钢铸态组织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渣
系
电
渣
重熔
H13钢
碳化物
La_(
2
)O_(
2
)
s
夹杂物
原文传递
题名
铜在熔态铁液与熔渣中平衡分配系数研究
1
作者
纪苏
孙映
张景
李秋菊
机构
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基金
上海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No.CXXJ-11-056)
文摘
通过实验研究了FeS-Na_2S、FeS-Na_2S-CaO和FeS-Na_2CO_3等渣系对废钢冶炼过程中脱铜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FeS-Na_2S渣系中Na_2S质量分数至低于20%时,能够降低Cu_2S在渣中的活度系数,降低Cu在金属中的分配,从而达到脱铜的目的;同时研究得出铁液中的碳含量对脱铜效率的影响较大,碳含量越大,脱铜率越高;在FeS-Na_2S渣系中加入适量的CaO能够提高脱铜率;比较了FeS-Na_2CO_3渣系与FeS-Na_2S渣系的脱铜效果,发现Na_2CO_3的加入可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使Cu_2S更好地溶解,更有利于去除铜。
关键词
脱铜
fes-na2s渣系
fes-na
2
CO3
渣
系
活度
系
数
Keywords
Remove Copper
fes-na
2
s
s
lag
s
y
s
tem
fes-na
2
CO3
s
lag
s
y
s
tem
Activ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TF704.7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FeS-Na_2S系熔剂对钢液脱铜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上型
王建军
周俐
刘宜强
刘合萍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
出处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4002)
文摘
测定了FeS-Na2S系熔剂组成及相关工艺因素对钢液脱铜率ηCu和增硫值Δ[S]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熔剂中FeS/Na2S配比按30/70、40/60、50/50、60/40、70/30的变化次序,其相应ηCu值不断增大,而其Δ[S]值依次降低。控制FeS/Na2S配比为70/30时,可获得48%左右的脱铜率和最小Δ[S]值。添加BaO的熔剂组成为40%FeS-40%BaO-20%Na2S时,可达到提高熔剂脱铜能力和减少铁液增硫的效果。
关键词
fes-na
2
s
系
钢液
脱铜
Keywords
fes-na
2
s
s
y
s
tem
liquid
s
teel
decopperization
分类号
TF70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稀土渣系电渣重熔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朱健
周文健
张志豪
谢建新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OE)
出处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6-978,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0306202)。
文摘
稀土(RE)微合金化是开发高品质模具钢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稀土渣系结合电渣重熔实现H13钢铸锭的稀土添加,重点对比研究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和氧化铝渣系所制备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揭示了稀土氧化铝渣系对于H13钢铸态组织的稀土改性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氧化铝渣系或稀土氧化钙渣系均可制备稀土质量分数约0.01%的H13钢铸锭,并分别将S质量分数从电极(原料)的0.01%降低至铸锭的0.005%和0.002%。稀土氧化铝渣系的H13钢铸锭中晶界处有稀土La富集,晶内分布尺寸1~2μm的近球形稀土硫氧化物La_(2)O_(2)S(与基体具有4.7%的较低界面错配度)。相比氧化铝渣系,稀土氧化铝渣系将H13钢铸态组织的二次枝晶平均尺寸从109.6μm减少到84.9μm,液析碳化物和夹杂物平均尺寸从5.1μm减少到3.1μm,从而改善稀土H13钢铸态组织的均匀性。
关键词
稀土
渣
系
电
渣
重熔
H13钢
碳化物
La_(
2
)O_(
2
)
s
夹杂物
Keywords
rare earth
s
lag
electro
s
lag remelting
H13
s
teel
liquation carbide
La_(
2
)O_(
2
)
s
inclu
s
ion
分类号
TF14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在熔态铁液与熔渣中平衡分配系数研究
纪苏
孙映
张景
李秋菊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用FeS-Na_2S系熔剂对钢液脱铜
郭上型
王建军
周俐
刘宜强
刘合萍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原文传递
3
稀土渣系电渣重熔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
朱健
周文健
张志豪
谢建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