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iPB(Cu,Nb)合金的非晶及晶化的微观组织结构
1
作者 李凡 黄海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2-545,共4页
用X射线精细结构分析、示差扫描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分析研究了FeN iPB(Cu,Nb)合金的非晶及晶化的微观组织结构,探索了这类合金的非晶加纳米晶组织结构的形成和控制,结果表明:Fe,N i,P,B,Cu和Nb元素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后可形成... 用X射线精细结构分析、示差扫描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分析研究了FeN iPB(Cu,Nb)合金的非晶及晶化的微观组织结构,探索了这类合金的非晶加纳米晶组织结构的形成和控制,结果表明:Fe,N i,P,B,Cu和Nb元素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后可形成非晶态的FeN iPB(Cu,Nb)合金,再经过晶化处理可得到具有非晶基体上弥散分布着α-Fe基纳米晶组织的合金.在晶化过程中,合金中Cu的作用使α-Fe晶核弥散形成,而合金中Nb的存在阻止了α-Fe基的晶粒的长大.因此,在FeN iPB(Cu,Nb)合金中,可通过调整合金中Cu,Nb的含量及相对量来控制非晶基体上的纳米晶形成的量及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pb(cu nb)合金 非晶 纳米晶 微观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PB(Cu,Nb)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凡 吴炳尧 +1 位作者 黄海波 罗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6-408,共3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并借助X ray衍射仪分析研究了Fe基纳米晶软磁材料 .结果表明 :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合成FeNiPB(Cu ,Nb)非晶合金 .非晶粉末经晶化处理可以得到FeNiPB(Cu ,Nb)纳米晶组织 .
关键词 非晶晶化 纳米晶软磁材料 机械合金 fenipb(cu n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Cu-0.5% Nb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退火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雷若姗 汪明朴 +3 位作者 郭明星 李周 曹玲飞 陈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3-766,共4页
为了获得具有高强、高导及良好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铜合金,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Cu-0.5%Nb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采用力学、电学性能测量、金相、透射电镜观察对该合金退火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下降趋势,在... 为了获得具有高强、高导及良好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铜合金,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Cu-0.5%Nb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采用力学、电学性能测量、金相、透射电镜观察对该合金退火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下降趋势,在900℃以下退火以回复过程为主.该合金相对电导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升高,400℃时达到峰值89%IACS;随后不断降低,到800℃时由于Nb的回溶量增加,其降低速率开始加快.TEM观察表明,该合金冷轧态位错密度很高,随退火温度升高不断降低.纳米Nb粒子可强烈阻碍晶界和位错运动,900℃退火后基体仍以亚晶组织为主,合金抗高温软化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 cunb合金 退火 回复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软磁合金晶化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勇桃 刘宗昌 +3 位作者 麻永林 赵莉萍 王玉峰 周军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4,共3页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测量了Fe73.5Cu1Nb3Si13.5B9晶化处理的焓变和晶化温度,并制定了不同的晶化退火工艺,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自动测量仪对晶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磁性能测定。研究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从250℃开始加热,经...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测量了Fe73.5Cu1Nb3Si13.5B9晶化处理的焓变和晶化温度,并制定了不同的晶化退火工艺,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自动测量仪对晶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磁性能测定。研究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从250℃开始加热,经过370℃、470℃二次预热处理,在560℃保温1h后,炉冷到250℃出炉冷却,可获得较高的软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软磁合金 晶化处理 磁性能
原文传递
Nb添加对Zr_(50.5-x)Al_9Ni_(4.05)Cu_(36.45)Nb_x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丹 邱克强 +2 位作者 任英磊 李荣德 胡壮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76-1881,共6页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Zr50.5-xAl9Ni4.05Cu36.45Nbx(x=0,1,2,4,摩尔分数,%)完全非晶棒材。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对合金的相组成、结构、热物性...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Zr50.5-xAl9Ni4.05Cu36.45Nbx(x=0,1,2,4,摩尔分数,%)完全非晶棒材。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对合金的相组成、结构、热物性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b对所研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影响不大,但提高了晶化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ΔTx;当x=4时,合金具有最高的玻璃转变温度Tx=773.4 K和最大过冷液相区ΔTx=68.1 K。依据耐温和热塑性成形要求,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可用玻璃转变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ΔTx来分别表示。随着合金中Nb添加量的增加,非晶合金的双重热稳定性提高。非晶合金的断裂强度随着Nb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x=4时,合金的最高断裂强度为203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50.5-xAl9Ni4.05cu36.45nbx 非晶合金 nb添加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铜(3)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许明 杨钢 +2 位作者 黄爱华 马凤春 宋玺玉 《特钢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6-12,15,共8页
实验室研究了Cu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淬火冷却速度较快的情况下,随Cu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下降;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下降,且Cu含量越高,强度下降... 实验室研究了Cu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淬火冷却速度较快的情况下,随Cu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下降;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下降,且Cu含量越高,强度下降的幅度越大;在淬火缓冷情况下,Cu含量对强度的影响不大;随时效后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增加;Cu含量控制在中下限容易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含量 0CR17NI4cu4nb 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铌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钢 王剑星 +3 位作者 李许明 马凤春 方波 宋玺玉 《特钢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实验室研究了Nb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Nb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降低;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上限Nb含量试验料的强度下降较缓;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 实验室研究了Nb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Nb含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塑性降低;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上限Nb含量试验料的强度下降较缓;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下降;随时效后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增加;Nb含量控制在中限容易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含量0Cr17Ni4cu4nb 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铬(2)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钢 赵兴东 +3 位作者 史凤岭 黄爱华 马凤春 李昌永 《特钢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9-14,共6页
实验室研究了Cr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Cr含量的增加,容易产生δ铁素体,引起C、Cr等元素的偏析,使As点、Mf点降低,且Mf点可降到室温以下,导致强度降低、塑性、... 实验室研究了Cr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Cr含量的增加,容易产生δ铁素体,引起C、Cr等元素的偏析,使As点、Mf点降低,且Mf点可降到室温以下,导致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增加;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降低,塑性增加;随时效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增加;选择下限的Cr含量容易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含量 0Crl7Ni4cu4nb不锈钢 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退火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合金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怀君 方允樟 +2 位作者 施方也 林根金 吴锋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用HP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量了经不同温度预退火后再540℃退火的Fe73.5Cu1Nb3S i13.5B9纳米晶合金薄带的巨磁阻抗,并结合XRD衍射图谱和AFM图谱,研究了预退火对纳米晶介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00℃和400℃预退火处理40 m in对随后... 用HP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量了经不同温度预退火后再540℃退火的Fe73.5Cu1Nb3S i13.5B9纳米晶合金薄带的巨磁阻抗,并结合XRD衍射图谱和AFM图谱,研究了预退火对纳米晶介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00℃和400℃预退火处理40 m in对随后540℃退火的Fe73.5Cu1Nb3S i13.5B9薄带-αFe(S i)纳米晶介观结构产生了影响,颗粒团聚优势明显减弱,横向各向异性场减小,巨磁阻抗比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 cu1 nb3 Si13.5 B9 纳米晶合金 预退火 巨磁阻抗 介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激光晶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贵勤 董维国 +3 位作者 陈岁元 刘常升 尚丽娟 傅欣欣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用CO2 连续激光在不同功率、相同的速度条件下辐照Fe73 5Cu1Nb3 Si13 5B9非晶带 ,然后用穆斯堡尔谱详细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 .研究发现当扫描速度和散光斑直径一定的情况下 ,适当选择激光功率 ,Fe73 5Cu1Nb3 Si13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 激光晶化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6.9)Cu_(0.6)Nb_(2.5)Si_(13)B_7合金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曹卫 卢志超 +1 位作者 李德仁 周少雄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Fe76 9Cu0 6Nb2 .5Si13 B7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及软磁性能。Fe76 9Cu0 6Nb2 .5Si13 B7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初始磁导率、低矫顽力、低损耗。本文中对损耗P进行了拟合分析 ,当Bm =0... 本文研究了Fe76 9Cu0 6Nb2 .5Si13 B7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及软磁性能。Fe76 9Cu0 6Nb2 .5Si13 B7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 :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初始磁导率、低矫顽力、低损耗。本文中对损耗P进行了拟合分析 ,当Bm =0 1~ 0 7T、f=10~ 30 0kHz时 ,损耗P可近似地表示为 :P =0 6 3f1 72 B2 m。我们采用晶化过程中电阻测量及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该合金的晶化过程 ,研究表明该合金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处理都只存在单一的α Fe(Si)析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6.9cu0.6nb2.5Si1387合金 纳米晶 软磁合金 晶化 电阻 XRD 结构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处理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薄带GMI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辉 韩伟 +3 位作者 李德仁 张俊峰 卢志超 周少雄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研究了脉冲电流处理对Fe73 5Cu1Nb3 Si13 5B9合金薄带巨磁阻抗效应和脆性的影响 ,并与等温退火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和脆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经过应力脉冲电流处理后的样品 ,其阻抗变化率和灵敏度都显著高于无应力脉冲处理后的... 本文研究了脉冲电流处理对Fe73 5Cu1Nb3 Si13 5B9合金薄带巨磁阻抗效应和脆性的影响 ,并与等温退火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和脆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经过应力脉冲电流处理后的样品 ,其阻抗变化率和灵敏度都显著高于无应力脉冲处理后的样品。淬态样品在 9 34MPa拉应力下 ,经电流密度为 930A/mm2 的脉冲电流处理后 ,阻抗变化率可达到 2 2 0 % ,灵敏度达到 0 35 % /A·m-1。用应力脉冲电流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巨磁阻抗效应 ,而且可以有效抑制样品长时间的等温退火带来的脆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Fe73.5cu1nb3Si13.5B9合金薄带 铁铜铌硅硼合金薄带 GMI效应 巨磁阻抗效应 脆性 阻抗变化率 等温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Cu基非晶合金热加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丹 邱克强 +1 位作者 任英磊 胡壮麒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为了提高Cu基非晶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热... 为了提高Cu基非晶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热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Nb元素可以提高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的热加工和力学性能.Cu47Zr47Al6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和断裂强度分别为53.5 K和1 528 MPa.当Nb元素的原子分数为2%时,Cu47Zr45Al6Nb2非晶合金具有最大的过冷液相区和断裂强度,且可以分别达到69.0 K和1 83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7Zr47-xAl6nbx非晶合金 铜模铸造 合金 nb元素 热加工 力学性能 脆性断裂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7.5)Fe_(85.9)Nb_(0.25)Dy_(0.75)B_(5.5)Cu_(0.1)非晶合金中Nd_2Fe_(14)B相的晶化动力学
14
作者 李兴元 王文静 张红梅 《热处理》 CAS 2008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非晶Nd7.5Fe85.9Nb0.25Dy0.75B5.5Cu0.1合金中Nd2Fe14B相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当非晶合金以10℃/min升温时,Nd2Fe14B的晶化峰值温度为697.93℃,晶化初期Nd2Fe14B相的晶化激活能为372.17 kJ/mol,随其... 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非晶Nd7.5Fe85.9Nb0.25Dy0.75B5.5Cu0.1合金中Nd2Fe14B相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当非晶合金以10℃/min升温时,Nd2Fe14B的晶化峰值温度为697.93℃,晶化初期Nd2Fe14B相的晶化激活能为372.17 kJ/mol,随其晶化体积分数的增加,晶化激活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Nd7.5Fe85.9nb0.25Dy0.75B5.5cu0.1合金 Nd2Fe14B相 晶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15
作者 张克勤 张湘义 《物理测试》 CAS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用差热分析(DTA)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在0~700℃范围内,该合金的晶化相为α-Fe和Fe_2B;α-Fe相晶化表观激活能为452.39kJ/mol,Fe_2B相的晶化表观激活能395.23kJ... 用差热分析(DTA)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在0~700℃范围内,该合金的晶化相为α-Fe和Fe_2B;α-Fe相晶化表观激活能为452.39kJ/mol,Fe_2B相的晶化表观激活能395.23kJ/mol;两相在晶化初期激活能最小,随晶化量X_c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在α-Fe的体积分数为30%~80%,Fe_2B的体积分数为40%~80%时,呈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合金 晶化动力学 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吕玮 《磁性材料及器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4,49,共5页
首先用快淬法制备厚度为20~23μm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非晶带材,采用氮气氛退火和横磁退火(氮气氛)工艺对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退火工艺可以对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性... 首先用快淬法制备厚度为20~23μm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非晶带材,采用氮气氛退火和横磁退火(氮气氛)工艺对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退火工艺可以对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性能进行有效控制,540℃×30min为最佳氮气氛退火工艺,横磁退火可以降低Hc、Br/Bs及Pc并能优化μe和μ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 5cu1nb3Si13 5B9合金 退火 纳米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镍(4)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茹 杨钢 +1 位作者 王剑星 杨沐鑫 《特钢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2-17,37,共7页
实验室研究了Ni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组织和TEM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Ni含量的增加,δ-铁素体含量减少,As点降低;在相同回火温度下,随Ni含量的提高,强度增加。随淬火冷却速度... 实验室研究了Ni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显微组织和TEM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Ni含量的增加,δ-铁素体含量减少,As点降低;在相同回火温度下,随Ni含量的提高,强度增加。随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下降,且Ni含量越高,强度下降的幅度越小;随时效后冷却速度的降低,强度增加,且Ni含量越高,强度增加的幅度越大。Ni含量控制在中上限容易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含量 OCr17Ni4cu4nb不锈钢 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退火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薄带巨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振 李德仁 +3 位作者 张峻峰 刘辉 卢志超 周少雄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研究了脉冲电流退火工艺对非晶Fe73 5Cu1Nb3 Si13 5B9合金薄带巨应力阻抗 (GS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外加 10 0MPa拉应力下对非晶合金进行脉冲电流退火后 ,巨应力阻抗效应显著提高 ,并且ΔZ/Z最大值随退火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研究了脉冲电流退火工艺对非晶Fe73 5Cu1Nb3 Si13 5B9合金薄带巨应力阻抗 (GS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外加 10 0MPa拉应力下对非晶合金进行脉冲电流退火后 ,巨应力阻抗效应显著提高 ,并且ΔZ/Z最大值随退火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退火电流密度为 930A/mm2 时 ,阻抗的最大相对变化达到 3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应力阻抗效应 脉冲电流退火 Fe73.5cu1nb3Si13.5B9合金 非晶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7)Cu_(15.4)Ni_(12.6)Al_(10)Nb_5非晶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洲 胡会娥 苏小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Zr_(57)Cu_(15. 4)Ni_(12. 6)Al_(10)Nb_5非晶合金在温度为411~461℃,应变速率为0. 0005~0. 1 s-1条件下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系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趋势。运用示差扫描... 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了Zr_(57)Cu_(15. 4)Ni_(12. 6)Al_(10)Nb_5非晶合金在温度为411~461℃,应变速率为0. 0005~0. 1 s-1条件下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系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趋势。运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确定合金在各温度下的可加工时间,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热压后样品的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在热压过程中的流变应力与温度负相关,与应变速率正相关,且符合"自由体积"理论。经过热压后的样品组织基本保持了非晶态。当温度为446~456℃、应变速率为0. 001~0. 01 s-1时,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约等于1,可作为Zr57Cu15. 4Ni12. 6Al10Nb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最佳成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57cu15.4Ni12.6Al10nb5非晶合金 高温压缩 应变速率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材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辉 黄强 蒋达国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1-76,共6页
用单辊法制备的宽为20 mm,厚为25μm的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材,绕制成外径为40 mm,内径为25 mm的环型磁芯,再将磁芯进行退火处理。分析了合金带材的晶化行为,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磁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单辊法制备的宽为20 mm,厚为25μm的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材,绕制成外径为40 mm,内径为25 mm的环型磁芯,再将磁芯进行退火处理。分析了合金带材的晶化行为,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磁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Fe_(73.5)Co_(0.3)Cu_1Nb_3Si_(14.2)B_8合金带材为非晶态,一级起始晶化温度T_(x1)为512.8℃,二级起始晶化温度T_(x2)为671.9℃,当退火温度升高到550℃,在非晶基体中析出Fe(Si)软磁相,形成了非晶和纳米晶双相共存结构。当退火温度低于55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磁芯的初始磁导率μ_i和饱和磁感应强度Bs增大,矫顽力Hc减小;当测试频率f和最大磁感应强度Bm不变时,合金磁芯的有效幅值磁导率μ_a增大,比总损耗Ps和交流矫顽力Hc减小;当测试频率f不变时,合金磁芯的电感Ls和品质因数Q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o0.3cu1nb3Si14.2B8合金带材 退火温度 晶化行为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