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olithic Mesh-Type Fe-Pd/γ-Al<sub>2</sub>O<sub>3</sub>/Al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Electro-Fenton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1
作者 Qianwen Shao Guiru Zhang +1 位作者 Linhui Lu Qi Zhang 《Modern Research in Catalysis》 CAS 2021年第2期56-72,共17页
A novel Fe-Pd bifunctional catalyst supported on mesh-type γ-Al<sub>2</sub>O<sub>3</sub>/Al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RhB). The monolithic mesh-type Fe-Pd/γ-... A novel Fe-Pd bifunctional catalyst supported on mesh-type γ-Al<sub>2</sub>O<sub>3</sub>/Al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RhB). The monolithic mesh-type Fe-Pd/γ-Al<sub>2</sub>O<sub>3</sub>/Al bifunctional catalyst could be separated from the solution directly and could synthesize H<sub>2</sub>O<sub>2</sub> in situ.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e could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Pd<sup>0</sup>, and the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d and Fe could increase the Pd<sup>0</sup> contents on the catalyst, which increased the productivity of H<sub>2</sub>O<sub>2</sub>. Furthermore, DFT calculations proved that the addition of Fe could inhibit the dissociation of O<sub>2</sub> and promote the nondissociative hydrogenation of O<sub>2</sub> on the surface of Fe-Pd/γ-Al<sub>2</sub>O<sub>3</sub>/Al,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ment of H<sub>2</sub>O<sub>2</sub> selectivity. Finally, the in-situ synthesized H<sub>2</sub>O<sub>2</sub> by Pd was furtherly decomposed in situ by Fe to generate<span lang="EN-US" style="white-space:normal;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 lang="EN-US" style="white-space:normal;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color:#FFFFFF;font-family:Roboto, " background-color:#d46399;"=""><img src="Edit_e6a13073-7151-40b7-b2c3-a59a59d064fc.png" alt="" /></span></span></span>OH radicals to degrade organic pollutants. Therefore, Fe-Pd/ γ-Al<sub>2</sub>O<sub>3</sub>/Al catalysts 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in-situ synthesis of H<sub>2</sub>O<sub>2</sub> and the degradation of RhB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Pd and Fe on the catalyst. It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the design of bifunctional electro-Fenton catalysts. Ten cycles of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Fe-Pd/γ-Al<sub>2</sub>O<sub>3</sub>/Al catalyst could be maintained for a lo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amine B fe-pd/γ-al2o3/al Catalyst ELECTRo-FENToN Hydrogen Peroxide Synergistic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Nano-α-Al2O3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Composite Passivation Films
2
作者 Jiankang Fu Changshuai Ma +2 位作者 Yameng Zhu Jing Yuan Qianfeng 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5期29-48,共20页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560 was used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in ethanol-aqueous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The particle size of nano-α-Al<sub&...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560 was used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in ethanol-aqueous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The particle size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was determined by nano-particle size analyzer, and the effects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content, ethanol-aqueous solution ratio and KH560 dosage on the dispersion and particle size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was determ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queous polyurethane resin and inorganic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with modified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dispersion to form chromium-free passivation solution. The solution is coated on the galvanized sheet, the adhesion and surface hardness are tested,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coating and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the substrate are discuss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matrix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test, neutral salt spray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est. The chromium-free passivation film formed after the modification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increases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galvanized sheet by about 85%.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il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 single polyurethane fil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hard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olyurethane resin composite passivation film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nano-α-Al<sub>2</sub>O<sub>3</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Nano α-al2o3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Particle Size Surface Hardness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γ-Al_2O_3和CuO-CeO_2-Na_2O/γ-Al_2O_3催化吸附剂的脱硝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清森 孙路石 +4 位作者 向军 石金明 王乐乐 殷庆栋 胡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7,共6页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2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2类催化...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2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2类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发现NH3在高于400℃下急剧氧化生成N2、NO和N2O,是脱硝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CuO/γ-Al2O3催化剂能将NO氧化生成N02,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对脱硝过程有重要作用。改进的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剂能使NH3在高温400℃下不被氧化,也促进了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效率。催化反应的机理为N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吸附态的NO2,再与吸附催化剂上的NH3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Uo/γ-al2o3 Cuo—Ceo2-Na2o/γ-al2o3 NH3 No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的晶体结构与价电子结构 被引量:25
4
作者 谭训彦 王昕 +3 位作者 尹衍升 刘英才 张金升 孟繁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8-23,共6页
对α Al2 O3 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各种立体插图 ,对比分析了α Al2 O3 的菱面体晶胞和六方晶胞 ,并对每种晶胞中各种原子的排列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 ,确定了某一具体位置的O2 -或Al3 + 与其它离子之间的主要键距 ,最后根据... 对α Al2 O3 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各种立体插图 ,对比分析了α Al2 O3 的菱面体晶胞和六方晶胞 ,并对每种晶胞中各种原子的排列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 ,确定了某一具体位置的O2 -或Al3 + 与其它离子之间的主要键距 ,最后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EET)”计算出了α Al2 O3 晶体的价电子结构 ,并以图示的方式把主要的键及键距标示在图中 ,使能直观地看到α Al2 O3 晶体中最强键及次强键等在晶体中的方位 ,便于分析α Al2 O3 的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al2o3 晶体结构 价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和α-Al_2O_3晶体的生长习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汶军 郑燕青 +2 位作者 施尔畏 陈之战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8-976,共9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实验观察到金红石、锐钛矿和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采用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合理地解释了TiO2和а-Al2O3的生长习性.其主要结果为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为平板{0001},其各晶... 通过水热法制备粉体的实验观察到金红石、锐钛矿和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采用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合理地解释了TiO2和а-Al2O3的生长习性.其主要结果为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为平板{0001},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V{0001}<V{1123}<V{0112}=V{1120}<V{0110}。金红石的生长习性为柱状,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V<110><V<100>< V<101>< V<001>< V<111>;锐钛矿的生长习性为四面体,其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为K<010>=V<001>>V<010>>V<111>.而PBC理论很难合理地解释а-Al2O3晶体的生长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Α-al2o3 生长习性 水热法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的Cu-Al_2O_3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3
6
作者 程建奕 汪明朴 +5 位作者 钟卫佳 王艳辉 李周 洪斌 熊晓明 曹先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利用内氧化法制备了Cu Al2 O3 弥散强化铜合金 ,并对其挤压态、冷拉态、退火态棒材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挤压后的棒材经 65 %和 90 %的变形量冷拉拔后 ,存在明显的加工纤维组织 ,σb 分别达 468和 495MPa ,相... 利用内氧化法制备了Cu Al2 O3 弥散强化铜合金 ,并对其挤压态、冷拉态、退火态棒材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挤压后的棒材经 65 %和 90 %的变形量冷拉拔后 ,存在明显的加工纤维组织 ,σb 分别达 468和 495MPa ,相对电导率分别为 90 %和 89%IACS;1 0 30℃× 0 5h高温退火后再结晶现象并不明显 ,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 ;且变形量越大 ,高温退火后强度下降越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氧化 Cu—al2o3合金 弥散强化 纤维组织 强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型固体酸SO_4^(2-)/ZrO_2-Al_2O_3-Al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长海 秦永宁 +2 位作者 贺岩峰 马智 吴树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4-508,共5页
为了研制催化精馏专用催化剂 ,采用铝阳极氧化法制备了Al2 O3 Al一体型载体 ,并将活性固体超强酸SO42 -/ZrO2 引入到Al2 O3 Al上 ,得到一种新型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式固体酸SO42 -/ZrO2 Al2 O3 Al催化剂 .利用XRD、SEM、BET、XPS、NH3 ... 为了研制催化精馏专用催化剂 ,采用铝阳极氧化法制备了Al2 O3 Al一体型载体 ,并将活性固体超强酸SO42 -/ZrO2 引入到Al2 O3 Al上 ,得到一种新型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式固体酸SO42 -/ZrO2 Al2 O3 Al催化剂 .利用XRD、SEM、BET、XPS、NH3 TP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阳极氧化铝膜厚为 5 6 μm ,SO42 -/ZrO2 Al2 O3 Al固体酸具有比表面积大、酸强度适中的特点 .XRD结果表明 ,ZrO2 在Al2 O3 Al上处于高度分散状态 .将该固体酸用于乙酸 /乙醇酯化反应中 ,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ZRo2 阳极氧化 al2o3-al 填料型固体酸 催化精馏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改性的Ni/γ-Al_2O_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越 叶季蕾 +1 位作者 段华超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0-754,共5页
800℃、80 000h-1、CH4/O2/N2=14/7/79下比较了质量分数20%的N i/-γA l2O3和Ba改性的N i/-γA 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Ba的添加提高了镍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BET和XRD表明,Ba的加入有利于高温... 800℃、80 000h-1、CH4/O2/N2=14/7/79下比较了质量分数20%的N i/-γA l2O3和Ba改性的N i/-γA l2O3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Ba的添加提高了镍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BET和XRD表明,Ba的加入有利于高温焙烧下抑制大颗粒的N iA l2O4的形成,保持了高比例的活性镍组分,提高了催化剂催化活性。常压下,xCH4接近100%,sCO、sH2达到92.2%和98.1%,催化剂15h内活性稍微下降。Ba的加入使A l2O3的晶型转化温度由800℃提高到900℃,提高了载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BA 活性 Nial2o4 Ni/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在γ-Al_2O_3上的分散状态及负载型Ni/γ-Al_2O_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活性(英文) 被引量:15
10
作者 任世彪 邱金恒 +3 位作者 王春燕 许波连 范以宁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1028,共8页
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DRS)、程序升温还原(TPR)、CO化学吸附和微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i2+在γ-Al2O3上的分散状态和负载型Ni/γ-Al2O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i2+负载量远低于其在γ-Al2O3... 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DRS)、程序升温还原(TPR)、CO化学吸附和微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i2+在γ-Al2O3上的分散状态和负载型Ni/γ-Al2O3催化剂的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i2+负载量远低于其在γ-Al2O3载体表面分散容量时,Ni2+优先嵌入载体表面四面体空位,随着Ni2+负载量的增加,嵌入载体表面八面体空位Ni2+的比例增大。由于八面体Ni2+易被还原为金属态Ni0,NiO/γ-Al2O3样品的还原度随Ni2+负载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地增加,经氢还原所得Ni/γ-Al2O3催化剂的CO吸附量和α-蒎烯加氢催化活性大幅度增加。对La2O3助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在γ-Al2O3上的La3+物种可阻止Ni2+嵌入γ-Al2O3表面四面体空位,增大了八面体Ni2+物种所占比例,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度,故Ni-La2O3/γ-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于Ni/γ-Al2O3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γ-al2o3茹Nio/γ-al2o3 分散状态 催化加氢 Α-蒎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Ru-La/γ-Al_2O_3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机理(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永利 韦朝海 +2 位作者 史册 黄泽城 苏晓银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7-1469,共13页
采用等量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过渡金属Cu和Fe、贵金属Ru、稀土金属La的复合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CWAO反应机理进行探讨:权衡催化... 采用等量浸渍法以γ-Al2O3为载体,制备过渡金属Cu和Fe、贵金属Ru、稀土金属La的复合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研究金属离子配比、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CWAO反应机理进行探讨:权衡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的组分质量配比和焙烧温度分别为Cu∶Fe∶Ru∶La=1∶1∶1∶3、450℃。对催化剂进行XRD、XPS、孔结构、FT-IR、TG-DTA、SEM、TEM表征,结果表明:焙烧使催化剂组成物质分解为氧化物,元素Cu、Fe、Ru、La分别以CuO、Fe2O3、RuO2、La2O3形式存在;焙烧温度升高,晶粒长大结晶趋于完整,催化剂孔容孔径增大但比表面积减小,晶粒尺寸分布在5~20 nm;Cu-Fe-Ru-La/γ-Al2O3催化剂使用前后结构无明显变化且反应后溶出的金属浓度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Ru-La γ-al2o3 湿式氧化 催化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uO/γ-Al_2O_3和CeO_2-CuO/γ-Al_2O_3催化剂NO还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顾立军 谢颖 +2 位作者 刘宝生 陈小平 王乐夫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CuO γ Al2O3催化剂和CeO2改性的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和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CeO2的添加量对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结... 用浸渍法制备了CuO γ Al2O3催化剂和CeO2改性的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和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CeO2的添加量对CeO2 CuO γ Al2O3催化剂C3H6还原NO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500℃的焙烧温度范围内,焙烧温度对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小;在500℃~800℃的焙烧温度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急剧下降,由XRD物相测定结果可知,归因于对反应表现惰性的尖晶石CuAl2O4相的生成。当焙烧温度为500℃时,CeO2的添加对CuO 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小;当焙烧温度为800℃时,CeO2的添加对CuO γ Al2O3催化剂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当Ce和Cu的摩尔比为1∶10时,NO转化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CUo/γ-al2o3 CEo2 SCR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中Cu/ZnO/Al_2O_3/ZrO_2+γ-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一步法合成二甲醚 被引量:14
13
作者 左宜赞 张强 +4 位作者 安欣 韩明汉 王铁锋 王金福 金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纤维状CD501甲醇合成催化剂,采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进一步和γ-Al2O3进行混合,获得了Cu/ZnO/Al2O3/ZrO2+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的催化特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纤维状CD501甲醇合成催化剂,采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进一步和γ-Al2O3进行混合,获得了Cu/ZnO/Al2O3/ZrO2+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商业催化剂(COM)和LP201催化剂,新型的CD501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Cu/Zn分散性。对于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采用CD501与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相比采用COM或LP201与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CO转化率提高了一倍,且经过270 h测试,CO转化率从61%降至57%,二甲醚时空产率从0.54 g/(g.h)降至0.48 g/(g.h),稳定性显著优于COM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4.0 MPa,空速为3 000 mL/(g.h),氢碳比为1.0时,该催化剂应用在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时,CO转化率为61%,DME时空产率达到0.54 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2o3/Zro2催化剂 al2o3 浆态床 二甲醚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铝铵低温热分解制备α-Al_2O_3超细粉末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杨晔 吴玉程 +1 位作者 李勇 崔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9,共5页
利用硫酸铝铵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的沉淀反应制备碳酸铝铵前驱体,通过在碳酸铝铵中同时添加Al2O3籽晶和硝酸铵, 使得相的转变温度从1150oC降低到950oC, 获得了尺寸均匀、团聚较小、平均粒径为90 nm的球形Al2O3超细粉末. 相变过程为:无定... 利用硫酸铝铵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的沉淀反应制备碳酸铝铵前驱体,通过在碳酸铝铵中同时添加Al2O3籽晶和硝酸铵, 使得相的转变温度从1150oC降低到950oC, 获得了尺寸均匀、团聚较小、平均粒径为90 nm的球形Al2O3超细粉末. 相变过程为:无定型→g→g+→,并没有出现高温过渡型相q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超细粉末 碳酸铝铵 制备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改性NiW/γ-Al_2O_3的低温焦油芳烃组分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佟瑞利 王永刚 +4 位作者 张旭 张海永 戴谨泽 林雄超 许德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1-1469,共9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添加量的负载型NiW加氢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加氢装置,对模型化合物萘和低温焦油富集的芳烃组分进行了催化加氢。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H2-TPR、XPS以及NH3-TPD的方法进行表征,加氢产物采用GC-MS...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添加量的负载型NiW加氢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加氢装置,对模型化合物萘和低温焦油富集的芳烃组分进行了催化加氢。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H2-TPR、XPS以及NH3-TPD的方法进行表征,加氢产物采用GC-MS和GC×GC-TOF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助剂能够扩大催化剂的孔径并促进活性金属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当P含量为1.0%1.5%时,能够促进Ni-W-O混合相生成,并提高催化剂表面弱酸的含量;萘加氢反应的转化率和十氢萘的选择性也在添加1.0%的P时达到最高,分别为80%和50%左右;低温焦油芳烃组分的催化加氢结果显示,芳烃饱和加氢反应占优,绝大部分芳烃转化为环烷烃,且催化剂具有显著的脱除杂原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γ-al2o3 P助剂 芳烃 加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3/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结构与酸性表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姚瑞平 张铭金 +5 位作者 杨俊 易德莲 徐君 邓风 岳勇 叶朝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用酸中和法制备了活性γ-Al2O3,并在其表面负载SO3得到固体酸催化剂SO3/γ-Al2O3,用XRD,TG-DTA,FT-IR,NMR,NH3-TPD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酸性研究.结果表明:在SO3/γ-Al2O3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少量的Al2(SO4)3,同时SO3与γ-Al2O3表面上的羟基... 用酸中和法制备了活性γ-Al2O3,并在其表面负载SO3得到固体酸催化剂SO3/γ-Al2O3,用XRD,TG-DTA,FT-IR,NMR,NH3-TPD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酸性研究.结果表明:在SO3/γ-Al2O3的制备过程中形成少量的Al2(SO4)3,同时SO3与γ-Al2O3表面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强的Br?nsted酸位,根据H/27Al双共振(TRAPDOR)MASNMR与FT-IR实验1结果提出了Br?nsted酸结构模型.SO3/γ-Al2O3表面存在两种不同强度的酸中心,其酸强度大于分子筛HZSM-5,但弱于传统的固体超强酸SO24/γ-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3 γ-al2o3 固体酸催化剂 制备 FT-IR 固体超强酸 分子筛 酸性 NH3-TPD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Al_2O_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原位XRD、Raman和TPR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迈 方萍 +3 位作者 谢冠群 谢云龙 闫宗兰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 采用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研究了CuO(w,%)/CeO2-Al2O3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CuO物种的迁移.低温焙烧(300℃)催化剂,CuO以高分散和晶相两种形式存在于CeO2-Al2O3载体表层.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开始从表层向CeO2内层迁移.处于内层的CuO部分以晶相形式存在,部分与Al2O3载体反应生成CuAl2O4.高温有利于表层CuO向CeO2内层迁移,同时促进CuAl2O4生成.结果表明结合原位XRD、激光Raman光谱和TPR技术可以有效地观察催化剂中CuO物种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eo2-al2o3 XRD RAMAN TPR Cuo迁移 固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Cs催化燃烧催化剂Mn/γ-Al_2O_3和CuMn/γ-Al_2O_3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黄海凤 陈银飞 +1 位作者 唐伟 卢晗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负载型的Mn/y-Al2O3和Cu-Mn/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同时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用常压气体流动评价装置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负载型的Mn/y-Al2O3和Cu-Mn/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同时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用常压气体流动评价装置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催化燃烧性能.发现负载型的催化剂转化率达到99%时的反应温度比非负载型的降低30~40℃C,其中Cu-Mn/γ-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低温活性,催化燃烧反应的速率明显提高.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以高度分散状态存在和催化剂高的比表面积是性能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催化燃烧 Cu-Mn复合氧化物 γ-al2o3载体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YSZ-γ-Al_2O_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丽娜 陈耀强 +1 位作者 龚茂初 向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35-2238,共4页
以 Fe2 O3 为活性组分 ,γ-Al2 O3 ,Zr O2 -γ-Al2 O3 及 YSZ-γ-Al2 O3 ( YSZ是用 Y2 O3 稳定 Zr O2 的催化剂载体 )为载体 ,制备了 3种甲烷燃烧催化剂 .其中以 YSZ-γ-Al2 O3 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 .XPS检测发现 ,Zr O2 和 Y2 ... 以 Fe2 O3 为活性组分 ,γ-Al2 O3 ,Zr O2 -γ-Al2 O3 及 YSZ-γ-Al2 O3 ( YSZ是用 Y2 O3 稳定 Zr O2 的催化剂载体 )为载体 ,制备了 3种甲烷燃烧催化剂 .其中以 YSZ-γ-Al2 O3 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 .XPS检测发现 ,Zr O2 和 Y2 O3 的存在可以增加和稳定 Fe2 O3 的表面浓度 ,同时也可减弱 Fe2 O3 与γ-Al2 O3 之间的相互作用 .Fe2 O3 质量分数为 1 0 %的 Fe2 O3 /YSZ-γ-Al2 O3 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 .XRD测试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的活性与 Fe2 O3 在载体上的分散状况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YSZ-γ-al2o3 催化剂 甲烷 催化燃烧 催化性能 氧化铝 三氧化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高温相变的XRD和Raman光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方萍 何迈 +1 位作者 谢云龙 罗孟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39-2042,共4页
采用XRD和Raman光谱研究了γ-Al2O3的高温相变。Raman结果表明,位于1 175,1 241 cm-1和1 370,1 400 cm-1的2组谱峰是杂质Fe3+和(或)Cr3+在θ-Al2O3和α-Al2O3环境中产生的荧光光谱,用这2组峰来指认θ-Al2O3和α-Al2O3物相比XRD更灵敏。... 采用XRD和Raman光谱研究了γ-Al2O3的高温相变。Raman结果表明,位于1 175,1 241 cm-1和1 370,1 400 cm-1的2组谱峰是杂质Fe3+和(或)Cr3+在θ-Al2O3和α-Al2O3环境中产生的荧光光谱,用这2组峰来指认θ-Al2O3和α-Al2O3物相比XRD更灵敏。因此,Raman技术能高灵敏地表征γ-Al2O3的高温相变过程。结果表明γ-Al2O3从800℃开始发生相变,γ-Al2O3同时向θ-Al2O3和α-Al2O3转变,随着温度的升高最终完全转变成α-Al2O3。相变温度与样品本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高温相变 XRD RAMAN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