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1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sage计算MgO含量对高炉渣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超 张玉柱 康月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25-29,共5页
利用Factsage软件研究不同温度下,MgO含量对高炉渣粘度的影响,并对MgO的影响机理做了讨论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随着MgO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会导致炉渣粘度升高;在较高温度下,随着MgO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会导致炉渣粘度降低。
关键词 factsage软件 高炉渣 MGO含量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Factsage计算CaO造渣剂对镁铬砖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海波 沈强华 +3 位作者 刘大方 陈登勇 班卿 郝战飞 《矿冶》 CAS 2019年第1期47-49,76,共4页
运用Factsage软件绘制了镁铬砖耐火材料中主要氧化物MgO、Cr_2O_3与熔剂CaO的相图,计算了MgO-Cr_2O_3-CaO三元系中的CaO组分发生变化时出现渣液相的温度。结果表明,火法炼铜温度在1 150~1 350℃时镁铬砖会与熔剂里的CaO反应形成以MgO... 运用Factsage软件绘制了镁铬砖耐火材料中主要氧化物MgO、Cr_2O_3与熔剂CaO的相图,计算了MgO-Cr_2O_3-CaO三元系中的CaO组分发生变化时出现渣液相的温度。结果表明,火法炼铜温度在1 150~1 350℃时镁铬砖会与熔剂里的CaO反应形成以MgO为主的固溶体和以CaO为主的固溶体以及化合物Ca Cr2O4;形成的相均是高熔点物质,冶炼温度高于1 864℃时才会形成初液相;随着CaO加入量的增多,会破坏镁铬砖里的尖晶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age 镁铬砖耐火材料 C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ctSage计算优化转炉脱磷工艺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山 张琳 李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本文将脱磷理论与FactSage软件相结合进行模拟计算,研究CaO、SiO_(2)、P_(2)O_(5)、MgO和FeO含量对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图分析等找到最佳渣系含量组合.实验结果表明,SiO_(2)含量增加使熔化... 本文将脱磷理论与FactSage软件相结合进行模拟计算,研究CaO、SiO_(2)、P_(2)O_(5)、MgO和FeO含量对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图分析等找到最佳渣系含量组合.实验结果表明,SiO_(2)含量增加使熔化性温度降低,CaO含量的增加使熔化温度上升,MgO含量在3%~7.5%之间时完全熔化温度下降,P_(2)O_(5)含量的升高会降低熔化温度;CaO对开始熔化温度影响最大,SiO_(2)和FeO对完全熔化温度影响最大.开始熔化温度最低,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26%,SiO_(2)=24%,FeO=21%,P_(2)O_(5)=9.8%,MgO=9%;完全熔化温度最低,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38%,SiO_(2)=22.5%,FeO=18%,P_(2)O_(5)=5.3%,MgO=3%.通过分析CaO含量对FeO-SiO_(2)-P_(2)O_(5)相图、FeO含量对CaO-SiO_(2)-P_(2)O_(5)相图以及SiO_(2)含量对CaO-FeO-P_(2)O_(5)相图液相区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CaO含量的增加,FeO-SiO_(2)-P_(2) O_(5)体系中液相区温度升高,其中1800℃液相区扩大;FeO含量对CaO-SiO_(2)-P_(2)O_(5)体系液相区影响较明显,尤其在15%~18%的FeO含量范围,1600℃温度区间不断扩大,并且增加了1400℃与1600℃温度区间;SiO_(2)含量的增加使CaO-FeO-P_(2)O_(5)体系的液相区减小,即体系的熔化性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渣中P_(2)O_(5)的含量降低,有利于脱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脱磷 factsage 相图 熔化性温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age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中的应用
4
作者 郭伟杰 朱天彬 +4 位作者 李亚伟 廖宁 桑绍柏 徐义彪 鄢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0-1122,共13页
商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耐火材料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抗渣侵蚀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商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耐火材料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抗渣侵蚀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的原理、特点、适用情景、精确度与局限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运用实例。此外,本文介绍了热力学计算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运用的实例,包含ANSYS、动力学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规避热力学计算的局限性,更加全面地分析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最后,本文对热力学计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基于现有研究现状对其发展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热力学计算 抗渣侵蚀性 factsage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FactSage及其应用 被引量:85
5
作者 曹战民 宋晓艳 乔芝郁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介绍了当今最具代表性的Thermo-Calc和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将FactSage应用于金川镍闪速熔炼过程的复杂多元多相平衡计算,表明金川镍闪速熔炼炉渣中铜含量的理论计算值(0.043%~0.060%)远小于实际值(0.28%~0.30%),进一步降低... 介绍了当今最具代表性的Thermo-Calc和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将FactSage应用于金川镍闪速熔炼过程的复杂多元多相平衡计算,表明金川镍闪速熔炼炉渣中铜含量的理论计算值(0.043%~0.060%)远小于实际值(0.28%~0.30%),进一步降低渣中含铜量热力学上是可能的;利用FactSage计算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Fe-B合金在实际应用条件下的相组成和相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各合金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和耐锌液腐蚀性能,用优选方案制备的成分为7.01%B,5.05%B和3.31%B,相组成为α-Fe+Fe2B的Fe-B二元合金可较好地满足抗液锌腐蚀结构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age 热化学 过程热力学模拟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ctSage计算的稀土氯化物溶液直接制备稀土氧化物热力学分析
6
作者 郭小惠 苏欢欢 +1 位作者 伍永福 吴文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797,共10页
稀土氯化物溶液直接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由于其工艺流程短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化学反应过程本质分析不清制约该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利用FactSage软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温度和载气组成及浓度对热解反应产物的影响,建立... 稀土氯化物溶液直接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由于其工艺流程短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化学反应过程本质分析不清制约该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利用FactSage软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温度和载气组成及浓度对热解反应产物的影响,建立了轻稀土氯化物水溶液经喷雾热解法生产轻稀土氧化物这一工艺过程的相图。研究发现:La,Nd,Sm和Eu氯化物发生热解反应的转变温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Ce和Pr氯化物热解过程中因发生价态变化需要有O2的参加,其反应温度低于相邻的元素;La和Nd氯化物需经氯氧化物中间产物生成氧化物,其反应温度最高。对所有喷雾热解过程,低氯化物浓度和高O2浓度(分压)都有利于氧化物的生成。对于有氯氧化物生成的LaCl3,加入双氧水H2O2对转化温度降低的作用不大,是由于软件自身的缺陷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稀土氧化物 相图 热力学分析 factsage软件
原文传递
Factsage在计算双渣法脱磷中最佳碱度和氧势的应用
7
作者 张天旭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8-41,共4页
双渣法脱磷对于高磷铁水来说是十分有效的。主要针对双渣法冶炼工艺,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一次倒渣和终点两个冶炼关键点进行计算,得到最佳的脱磷碱度和氧势。计算表明,最佳的一倒脱磷碱度应该在2.2左右,最佳氧势(%FeO)在15~25;终... 双渣法脱磷对于高磷铁水来说是十分有效的。主要针对双渣法冶炼工艺,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一次倒渣和终点两个冶炼关键点进行计算,得到最佳的脱磷碱度和氧势。计算表明,最佳的一倒脱磷碱度应该在2.2左右,最佳氧势(%FeO)在15~25;终渣氧势(%FeO)控制在25左右,终渣碱度在4,此时脱磷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渣法 脱磷 factsage 碱度 氧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AG任务的分布式智能计算卸载和服务缓存联合优化
8
作者 李云 南子煜 +2 位作者 姚枝秀 夏士超 鲜永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2,共12页
建立了一种有向无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问题,旨在应用最大可容忍时延等约束实现系统能耗最小化。考虑到网络中计算请求高度动态、完整的系统状态信息难以获取等因素,最后使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建立了一种有向无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问题,旨在应用最大可容忍时延等约束实现系统能耗最小化。考虑到网络中计算请求高度动态、完整的系统状态信息难以获取等因素,最后使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来探寻最优的策略。相比于现有的任务卸载算法,MADDPG算法能够降低14.2%至40.8%的系统平均能耗,并且本地缓存命中率提高3.7%至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服务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ctSage的脱磷渣中MgO饱和溶解度计算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斌 周进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高磷铁水(w[P]=0.5%)的脱磷平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根据渣系相图对计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渣中MgO饱和溶解度(w(MgO)SS)受到Fe t O质量百分比和碱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碱度R<1.... 利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高磷铁水(w[P]=0.5%)的脱磷平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根据渣系相图对计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渣中MgO饱和溶解度(w(MgO)SS)受到Fe t O质量百分比和碱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碱度R<1.5时,w(MgO)SS随着Fe t O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减小;当1.5≤R<4.0时,w(MgO)SS先随着Fe t O质量百分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w(Fe t O)为40%左右时,w(MgO)SS达到最大值;当R≥4.0时,w(MgO)SS随着Fe t O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温度升高会促进渣对MgO的溶解,渣中w(MgO)SS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水 脱磷渣 MGO 饱和溶解度 factsage 碱度 相图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age热力学计算在锌湿法冶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山 李洪达 +1 位作者 李松 张谌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1,共9页
为提高湿法炼锌效率,本文通过虚拟仿真计算绘制含锌物料的ε-pH图、优势区图,为锌湿法冶金浸出、焙烧等工序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含有Fe、Cu、Pb、Cd的硫化锌矿、锌焙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ε-pH图以及硫化锌矿的Z... 为提高湿法炼锌效率,本文通过虚拟仿真计算绘制含锌物料的ε-pH图、优势区图,为锌湿法冶金浸出、焙烧等工序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含有Fe、Cu、Pb、Cd的硫化锌矿、锌焙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ε-pH图以及硫化锌矿的Zn-S-O三元体系和Zn-Me-S-O四元体系的优势区图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硫化锌矿直接浸出时Zn浸出终点pH值大于Fe、Cu、Pb和Cd的浸出pH值;而锌焙砂热酸浸出时Fe、Fe、Cu的浸出终点pH值小于Zn,Pb、Cd浸出的pH值大于Zn,但Zn的浸出电位均低于Fe、Cu、Pb、Cd的浸出电位;对比2种不同矿物的ε-pH图可直观看出硫化锌矿浸出时Zn稳定区相对于锌焙砂浸出时较小,从而表明锌焙砂的浸出效果更佳,这也间接说明了硫化锌矿处理前需要进行焙烧的原因。硫化锌矿优势区图分析表明温度在873 K时ZnSO开始分解生成ZnO,同时硫化锌矿中的Fe会与Zn结合形成ZnFeO阻碍ZnO的生成,而ZnFeO不易浸出,导致锌浸出率降低,因此,焙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ZnFe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age软件 ε-pH图 优势区图 热力学计算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11
作者 陈国军 李震烁 陈昊祯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Delaunay三角剖分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几何算法,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地使用,随着实际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该方法通过纹理缓... Delaunay三角剖分是一种经典的计算几何算法,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地使用,随着实际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并行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该方法通过纹理缓存将点集数据输入到计算着色器中,并利用计算着色器加速Delaunay三角剖分,同时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动态插入法解决点集在离散空间中的重映射问题。此外,为了能够让显存有限的GPU构建出远超其显存限制的Delaunay三角网,提出基于计算着色器的分区双向扫描算法,并将点集划分为多个子区域,然后通过扫描各个子区域的方式进行构网。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环境下,基于计算着色器的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缩短了构网时间。同时分区双向扫描算法很好地解决了GPU的显存瓶颈问题,能让显存有限的GPU构建出远超其显存容量的Delaunay三角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剖分 计算着色器 GPU 并行计算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计算的新能源台区实数化潮流算法
13
作者 陈谦 冯源 +2 位作者 李成 徐旸 王姝莼 《电气传动》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供电台区接入的新能源电源比例日益提高,不可回避地带来了调控需求,因此亟需相适应的边缘潮流算法。为了在通信条件薄弱、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下,兼顾准确性、实用性、高效性,提出一种面向400 V供电台区边缘计算的实数化潮流算法。鉴于40... 供电台区接入的新能源电源比例日益提高,不可回避地带来了调控需求,因此亟需相适应的边缘潮流算法。为了在通信条件薄弱、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下,兼顾准确性、实用性、高效性,提出一种面向400 V供电台区边缘计算的实数化潮流算法。鉴于400 V台区网络呈阻性且设备功率因数较高的特点,将交流变量从向量和简化为标量和;设计了相应的节点转化策略与迭代算法;提出了数据缺失情况下的赋值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灵敏度修正或再次迭代计算的在线计算策略。通过仿真算例分析,最后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新能源台区 实数化 潮流算法 计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时代的法治之路:计算法学的规范性探索
14
作者 李学尧 刘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100,共15页
本文借助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两分范式,探讨了计算法学在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历史起源、理论进展与未来方向,并结合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双重路径,系统分析了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挑战与潜力。通过回溯莱布尼茨的法... 本文借助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两分范式,探讨了计算法学在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历史起源、理论进展与未来方向,并结合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双重路径,系统分析了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挑战与潜力。通过回溯莱布尼茨的法学梦想,本文提出,尽管计算法学在消解法律不确定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法律奇点论”等极端形式主义思潮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盲点。计算法学不仅需要在规则与预测之间寻求平衡,还应通过融合认知神经科学等跨学科方法,加强其介入法律解释与规范辩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主张一种超越技术决定论的“计算法治”框架,强调法律应在“计算性”与“人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从而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莱布尼茨 法律奇点 计算神经科学 法律与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固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的铁矿烧结传热传质过程模拟
15
作者 赵改革 吴迪 +4 位作者 杨淞云 刘柳 喻维纲 汤乐云 伍东玲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针对现有铁矿石烧结数值计算中气固换热系数计算模型较多,而相对计算精度不明导致的模型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烧结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常用的气固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换热系数增... 针对现有铁矿石烧结数值计算中气固换热系数计算模型较多,而相对计算精度不明导致的模型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烧结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常用的气固换热系数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换热系数增大能够有效提高点火期间固相的温度,降低后续烧结速率以及料层蓄热能力,导致出口烟气成分中O_(2)质量分数更大而CO_(2)质量分数更低。三个模型中,具有最大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得到的O_(2)质量分数与烧结杯试验更接近,而处于中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得到的CO_(2)质量分数和烧结速率与试验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气固换热系数 烧结杯试验 烟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加速卡的地震模拟计算性能分析与优化
16
作者 周辉 朱虎明 +4 位作者 高天琦 董西淼 张凌云 刘卉杰 陈志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3,共13页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构计算平台迅猛发展,如何基于新的异构计算软硬件平台来加速AWP-ODC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在一种国产加速卡上对AWP-ODC进行移植。针对耗时较多的核函数dstrqc,通过GPU访存优化和网格参数优化等方式缩短了其运行时间。最后分别在国产类GPU单卡和双卡上,利用Fréchet Kernels地震和8·3鲁甸地震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30.51%和25.21%;在双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9.42%和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 国产加速卡 AWP-ODC 异构计算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杨磊 司国东 +3 位作者 王春桃 黄沛杰 肖克辉 杜治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控制学生内部认知负荷,优化实验教材设计及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外部认知负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新型教学设计有效降低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总量,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创新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此方法也可为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认知负荷理论 实验教学 成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随机过程的驼峰设计中计算气温建模与分析
18
作者 夏胜利 仇帅 张红亮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于可获取的全球公开气象数据,发现现行设计规范中用以描述气温分布的正态分布模型与我国铁路编组站所在地全年月均气温和全年日均气温的分布情况均不相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现行驼峰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气温分布模型的来源及不足。为... 基于可获取的全球公开气象数据,发现现行设计规范中用以描述气温分布的正态分布模型与我国铁路编组站所在地全年月均气温和全年日均气温的分布情况均不相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现行驼峰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气温分布模型的来源及不足。为更准确地拟合编组站所在地实际气温的分布,提出基于正态随机过程的全年日均气温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用于拟合实际日均气温的理论密度函数。以全路18个编组站所在地的全年日均气温数据为实例,验证该理论密度函数对实际数据的拟合效果,并基于实例数据给出日均气温数据精度下计算气温的置信水平,发现相同置信水平下提出的理论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的气温与基于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气温仅相差0~3℃。由此可知,现行规范中给出的气温分布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是可行的,但在推导过程中理论依据不充分,本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夯实了驼峰设计及优化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计算气温 铁路编组站 气象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
19
作者 冯灵清 刘宇晶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1期27-31,36,共6页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学生系统能力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挖掘、融合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说明该培养方式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与提升方法。
关键词 系统能力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的“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改进
20
作者 徐文辉 钟胜 +1 位作者 邹旭 何顶新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需求,秉承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体现教学特色等原则,对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进行扩展改进。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并行卷积计算和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滤波相关内容,设计了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的形态学滤波并行...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培养需求,秉承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体现教学特色等原则,对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进行扩展改进。结合嵌入式系统中的并行卷积计算和图像处理中的形态学滤波相关内容,设计了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的形态学滤波并行计算电路设计实验。通过设计形态学滤波电路和测试用的图像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滤波操作的特性差异,学生既可以融会贯通各学科相关知识,又锻炼了系统设计能力,也为学习后续智能芯片等课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组成与嵌入式系统 实验课程 形态学滤波 卷积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